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目的]研究黄瓜再植病害的发生机理。[方法]选择种植年限分别为13、、5、7和8年的日光温室,采集0~20 cm根区耕层土壤,测定微生物类群和数量。[结果]连续种植5年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多,达2.2×108cfu/g(干土);8年的最少,为2.7×107cfu/g(干土)。细菌占微生物总量的97%以上。随连作年限的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第5年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17×108和1.92×106cfu/g(干土);真菌数量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增长趋势。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氨化细菌、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连作5、3和3年达到最大值,而硝化细菌数量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急剧下降。[结论]黄瓜连作显著地改变了根际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2.
于2007年以不同连作年限棉田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连作5 a、8 a、12 a年和15 a棉田土壤容重、土壤氮、磷、钾养分及微生物区系的变化规律,以揭示长期连作造成棉田减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棉农自主经营管理条件下,棉田土壤容重并未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现有规律的变化。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速效磷、全氮、全钾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以及土壤速效钾含量则是连作8 a之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棉田土壤微生物总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连作8 a、12 a、15 a棉田的土壤微生物总数平均值分别比连作5 a的下降了40.1%、46.7%、52.4%,而且微生物菌群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总体表现为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增加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接种微生物壮秧剂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苗床培养试验,研究了在低磷土壤上(石灰性黑钙土),接种微生物壮秧剂对水稻秧苗吸收氮、磷、钾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接种抗生菌5406和溶磷菌P77的壮秧剂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秧苗冠部氮、磷、钾的含量和吸收量,增加了根部氮、钾的含量和吸收量,减少了根部磷的含量和吸收量。研究表明,试验各处理中,P4处理(接种P77,浓度为5×107cfu/g)效果最好,其次是P2处理(接种5406,浓度为5×107cfu/g),即在壮秧剂中接种P77的效果好于5406,并且接种浓度为5×107cfu/g时较好。  相似文献   

4.
烤烟连作对重庆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研究了重庆市石柱、奉节和南川3个县烤烟连作土壤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烟田连作后土壤pH值下降,相邻茬次之间平均下降0.05,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相邻茬次之间平均衰减0.56%g/kg;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随连作年限延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表现为P(6%~31%)>K(6%~21%)>N(2%~12%);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连作年限延长逐年降低,且降低程度P(6%~24%)>K(2%~10%),速效氮含量略有上升;速效养分N/P、N/K和K/P比值明显增加,土壤养分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连作年限对土壤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马铃薯主要生育期连作处理的土壤养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随连作年限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全磷及速效磷随连作年限增加呈先降后增。土壤微量元素Ca、 Mg、 Mn、Fe、 Zn、 Cu、 B含量随着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呈增加趋势,且连作土壤中总含量均高于正茬。连作3 a的土壤中Ca含量最高,连作4 a的土壤中Mg、 Mn含量最高,随着连作年限增加,土壤中Zn、 B含量升高, Fe含量明显降低, Cu含量呈先高后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种植不同年限桔梗的土壤为试验材料,通过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变化,初步研究桔梗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出现降低,真菌数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表现为增多的趋势,且在第4年与CK达到显著差异,为3.45×10~3(cfu)·g~(-1)(DW),较CK提高了100.6%。不同土壤层土壤酶的活性随着桔梗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在20~40cm土壤层,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种植4a后酶活性降低为3.37mg·(g·20min)~(-1),较CK降低了32.5%,而蔗糖酶活性在种植桔梗2a出现了显著下降;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变化相对较缓慢,在种植桔梗第4年酶活性显著低于CK。同时,种植桔梗后土壤中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降低。在0~20cm,土壤中全氮含量逐年缓慢下降,在种植4a的土壤中全氮含量降低为1.045 g/kg,较CK降低了28.3%;在20~40cm,土壤中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在种植4a后为,3.25 mg/kg、76.47 mg/kg和10.31 g/kg,分别较CK降低了56.8%、36.0%和22.0%,且均与CK差异显著(P0.05)。综合分析,随着桔梗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酶活性的降低、肥力的下降,而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桔梗连作障碍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烤烟不同连作年限对云南典型砂质红壤微生物量和胞外酶活性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合土壤理化性状探究其相关机制,为缓解烟草连作障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连作1、2、4、6和9 a的植烟砂质红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量磷以及土壤碳、氮、磷营养元素循环相关的土壤胞外酶活性。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对土壤肥力属性与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且以连作4 a时最低。(2)连作土壤pH值为5.68~6.43;在连作1~6 a范围内,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连作9 a时土壤pH值升高。(3) RDA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全磷含量和pH值与土壤胞外酶活性显著相关。土壤胞外酶化学计量分析表明:连作1、2和6 a时,土壤中微生物受到较强的碳源限制;而所有连作年限的土壤中微生物都受到氮源限制。【结论】烤烟连作4 a后,土壤pH值以及碳、氮、磷元素发生显著变化,且与土壤氮循环相关的土...  相似文献   

8.
不同连作年限烟田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含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河南省连作烟田主要肥力指标随连作年限的变化情况,对有代表性的5个植烟区(郏县、召陵区、方城县、襄城县、嵩县)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主要酶(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p H值及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植烟区,蔗糖酶、脲酶活性在连作2 a时有所上升,之后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有一些地区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直接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连作2 a时有所上升,之后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连作3 a后趋于稳定;总体上,酸性磷酸酶活性在连作3 a之内随连作年限增加逐渐下降,之后趋于稳定。除方城县外,其余县(区)烟田土壤p H值总体均随着连作年限增加而降低,介于5.6~6.6。随连作年限增加,郏县、嵩县烟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降低趋势,方城县、襄城县变化不明显,召陵区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全氮含量在多数地区(郏县、襄城县、嵩县)呈降低趋势,召陵区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方城县呈升高趋势;召陵区、嵩县烟田土壤速效磷含量先稍微下降后升高,郏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方城县和襄城县无明显变化;速效钾含量在各个地区的变化规律不同。综上,河南各地连作烟田主要酶活性和养分指标随连作年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但并非完全一致。说明立地条件、农事活动对土壤中主要酶活性、p H值、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均有影响。因此,解决烟草连作障碍问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海宁市连作1、2、3 a的花卉种植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表明,非洲菊种植土壤的有效磷及有机质含量随连作年限增加而降低,百合和非洲菊种植土壤的速效氮、速效钾的含量以及百合的有效磷含量均在连作2 a达到最大值,连作3 a后开始下降。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种植百合和非洲菊的土壤电导率均在连作2 a后达到最大值,而百合和非洲菊种植土壤的pH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问荆对大豆生长后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化感效应,研究了不同浓度问荆水浸液处理下大豆根际土壤性质、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问荆水浸液处理下,土壤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含量随问荆水浸液浓度增加而减少,其中品种BD土壤碱解氮含量由60.30 mg/kg降至55.16 mg/kg,品种DK3土壤速效磷含量由18.84 mg/kg降至15.64 mg/kg,品种DK1土壤有机质含量由67.26 g/kg降至56.23 g/kg;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随问荆水浸液浓度增加而减少,其中品种BD土壤细菌数量由69.91×104cfu/g降至11.19×104cfu/g,品种DK1土壤真菌数量由43.53×104cfu/g降至16.79×104cfu/g,同时土壤放线菌数量由67.50×104cfu/g降至13.08×104cfu/g;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问荆水浸液浓度增加而升高,其中品种BJ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由1.02 m L/g上升至1.26 m L/g,脲酶活性随问荆水浸液浓度增加而降低,其中品种DK1土壤脲酶活性由0.67 mg/100 g降至0.39 mg/100 g,磷酸酶、转化酶活性未发生变化。说明问荆产生的化感物质使土壤养分下降,而土壤酶对外来物质有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烟草连作对烟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烟草不同连作年限的烟田土壤中细菌、固氮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分离,对微生物不同种群进行数量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连作10年内,细菌的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大;连作年限在10年以上,细菌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呈现减小趋势;在连作l5年内,固氮菌和放线菌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大.连作年限在5年以内,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日和均匀度E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大,连作年限在5年以上,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微生物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E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呈现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利用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生防微生物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的固、液发酵物,对设施番茄连作土壤进行修复,研究生防菌对土壤营养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对植株生长势的影响和对连作障碍的防效等。结果表明:生防菌固、液发酵物均能提高土壤肥力,其中玉米芯固体发酵物能够明显提高氮磷钾及有机质质量分数;施用生防菌剂后,土壤微生物总量由1.36×106cfu/g增加到3.748×106cfu/g,其中增加最明显的是细菌和放线菌;生防菌能够在连作土壤中定殖,能促进植株生长和番茄产量的提高,在温室和田间药效试验中对番茄连作障碍的防效分别为47.37%和46.75%。  相似文献   

13.
以木霉菌、北虫草废弃培养基、古龙酸母液为材料制备生物有机肥,将其以低(7.5 t·hm-2)、中(15 t·hm-2)、高(30 t·hm-2)3种用量施于未连作以及连作3、7、11 a的设施黄瓜土壤中,测定生物有机肥对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显示,在相同生物有机肥用量下,土壤细菌、放线菌、木霉菌数量,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质量隶属度,以及黄瓜产量和品质指标(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随连作年限的延长整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土壤真菌、尖孢镰刀菌数量则随着连作年限延长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相同连作年限下,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黄瓜产量和品质整体随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本研究表明,该生物有机肥能够改善连作土壤的生态质量以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用量越高对连作年限越久土壤的改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从湖南、云南、海南等地采集的健康黄瓜植株中分离得到189株内生细菌,从中筛选的内生细菌Y–10对黄瓜叶斑病病原菌菊苣假单胞菌(Pseudonwnas cichorii)的抑菌半径达16 mm,拮抗效果最好,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和rpo A双基因联合建树分析,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stilis)。分别用4×109、4×108、4×107、4×106、4×105 cfu/mL的Y–10菌液浸黄瓜种子和4×109、4×108、4×107、2×107、4×106 cfu/mL的菌液灌根处理黄瓜盆栽幼苗,以无菌水浸种和灌根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结果显示,Y–10菌液4×107 cfu/mL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较空白对照提高了6.01%,菌液4×109 cfu/mL处理的种子几乎不萌发;黄瓜幼苗的根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年限蓖麻连作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期对蓖麻连作土壤结构性退化和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样及土壤机械干筛法将不同连作年限这4种处理进行土壤粒径分组,得到大团聚体、中间团聚体、微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质量,测定各组分团聚体的每100克结构百分比,分析土壤团聚体的年际动态分布及规律。中间团聚体随着连作年份的累加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的趋势,连作5年、10年蓖麻田分别较CK提高13.27%、0.36%;土壤容重随着蓖麻种植年限的增加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且连作5年、10年、20年较对照降低了11.51%、6.47%、12.23%,土壤含水量较CK分别提高2.61%、10.10%、1.30%。短期连作较轮作蓖麻田而言并未对土壤造成结构性退化,但连作10-20年的蓖麻田的微团聚体和粉黏粒高于对照,造成土壤结构的退化,不利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良好结构。  相似文献   

16.
连作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重庆烟田连作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烟叶中烟碱、蛋白质、总氮含量均明显增加,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烟叶中施木克值、两糖比和糖氮比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氮碱比、钾氯比变化不明显。石柱、南川和奉节烤烟烟叶中中性致香物新植二烯、茄酮、β-大马酮含量较高,类胡萝卜素类物质降解产物最多。3县烤烟总中性致香物含量以南川为最高(728.90~858.72μg/g),其次为奉节(558.25~680.50μg/g)和石柱(520.73~637.13μg/g)。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类和苯丙氨酸类致香成分随连作阶梯下降,类西柏烷类和棕色化产物总体上呈现降低趋势,在不同茬次间均表现出头茬和重茬的差距小,漏茬和多茬变化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连作对大蒜土壤养分、微生物结构和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引起大蒜连作障碍形成的原因,研究了连作0年(对照)、5年和10年的大蒜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大蒜产量降低,与对照相比,连作5年和10年的大蒜产量分别下降了31.1%和40.8%。大蒜连作使土壤p H升高,土壤速效钾、铵态氮,硝态氮及有机质的含量降低;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降低,而真菌数量升高;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说明长期连作影响土壤中物质和养分的转化。综上所述,长期连作使大蒜产量降低,p H升高,酶活降低,土壤中微生物结构发生改变。建议施用有机肥来改善土壤性质,改良土壤中微生物的酶活性和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18.
对拮抗枯草芽孢杆菌BS-208和BS-209在番茄叶面和土壤中的定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室和田间条件下,BS-208菌株的定殖菌量分别为11×108~5 6×108cfu/g鲜叶和15×108~0 02×108cfu/g鲜叶,BS-209菌株的定殖菌量分别为222×106~55×106cfu/g鲜叶和205×106~0 48×106cfu/g鲜叶;扫描电镜观察表明,BS-208菌株在番茄叶面分布不均匀,大多定殖于伤口周围、叶面的凹陷处和绒毛的根部;并且都能够在自然土和灭菌土中定殖,自然土中的菌量低于在灭菌土中的菌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连作年限植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不同连作年限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烟区域,分别采集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样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连作年限植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连作1年土壤样品细菌OTUs数目最多,连作4年土壤样品真菌OTUs数目最多。不同连作年限植烟土壤细菌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比例最高,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丰富度呈现一定的增加趋势,同时土壤细菌的群落差异变大;不同连作年限植烟土壤真菌均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比例最高,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植烟土壤真菌中的接合菌门(Zygomycota)呈现上升趋势,连作2年和4年的植烟土壤真菌菌群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综合分析,连续种植烤烟降低了土壤细菌多样性,提高了土壤真菌多样性,连作4年植烟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均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