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从目前我国的法律规定来看,我国现行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仅限于民事侵权领域,即只在侵权责任中存在精神损害赔偿,而在合同责任中并无精神损害赔偿.本文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学说和相关判例,论述了违约责任中应有精神损害赔偿,并对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精神损害赔偿是人身权民法保护中非常重要的救济方式,因此,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性质和适用范围进行讨论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精神领域的关注也逐渐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件数量不断增长.挑战着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我国已初步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随着该制度时侵权行为法的发展不断进行突破.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和适用客体也有了扩张从1986年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到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出台.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日益发展和进步。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南 《云南农业》2001,(12):8-8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公民因其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而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受到损害,要求侵权人进行金钱赔偿的一种法律制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新<婚姻法>的规定,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分析实证主义为研究方法,分析了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在司法现实中运行现状并进行原因解析,指出法律的逻辑秩序与法律的实践秩序间存在冲突,认为在实现公法目的与维护私益之间应保持一定平衡。同时从多个维度研究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构建的内在价值与功能。最后通过对“四个关系”的思考,着力构建权力具有内敛性、法律体系具有逻辑性、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社会主义特色的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6.
答复:你丈犬与他人同居,可以要求损害赔偿。但根据《婚姻法》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要求损害赔偿的,法院不予受理。所以,你只能在起诉离婚的同时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7.
《当代农业》2009,(6):55-55
答复:你丈犬与他人同居,可以要求损害赔偿。但根据《婚姻法》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要求损害赔偿的,法院不予受理。所以,你只能在起诉离婚的同时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8.
根据传统民法,精神损害赔偿只能囿于侵权责任,而不能作为一种违约责任的救济措施。本文通过对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扩张解释,认为在旅游合同这类特殊性质的合同违约中,可以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加强对受害方旅游者的保护。从而突破传统的债权责任体系,完善违约责任形式  相似文献   

9.
王俊 《甘肃农业》2004,(3):49-49
法人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事主体 ,它能否享有人格权 ,是否能够提起精神损害赔偿 ,尚无定论。本文仅就法人人格权的概念 ,法人享有人格权 ,及法人人格权的范围 ,法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现存的缺陷入手,通过国内外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简单对比,分析了我国此制度在主、客体范围和金额确定等方而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法之 《云南农业》2005,(8):35-3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有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2.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的一个新规定,适应了保护离婚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笔者结合法学理论、联系审判实际,初步探讨了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行使请求权的主体、责任主体、确定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考虑的因素等问题,以期通过自己的视角和研究对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2001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就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作出了司法解释,使我国司法界对民事侵权案件中有关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处理有了具体、明确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4.
精神损害包括民法上的精神损害和国家赔偿法上的精神损害。好多的国家对此并不做区分,我们国家目前只在民法中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而国家赔偿法中则没有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这实在是一大缺陷。本文主要就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各个国家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来论述一下我国在国家赔偿法中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维权背景:非自然人不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主体限定于自然人。 维权案例:龚某在当地散发传单。传单内容为:情人岛婚纱影楼违规经营.暗地里欺骗不明真相群众等。李某是该影楼业主,发现传单后,向公安局机关报案,并要求龚某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林区下岗职工,近几年一直靠在外打工维持家庭生活,且每年都是春节才回家一次。今年回来查实妻子与他人同居,妻子的行为,给我精神伤害很大.现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门打工了。请问。我可以要求妻子给予我精神损害赔偿吗?  相似文献   

17.
现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现实的要求出现了差距,显现出较多的不合理性,影响了对当事人民事权益的保护。笔者就该制度涉及到的几个突出问题——附带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当事人的认定及设置、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程序转换等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往往内化为大学的操守与观念,外化为培养人的实践与大学的社会贡献。作者从对大学精神的定义开始研究,结合河北农业大学的办学历史以及"太行山精神"的积淀和传承,浅析了高等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在普通民事侵权案件中,被侵权人有权就自己所受精神损害依据民事法律要求赔偿,而在刑事侵权领域,被害人即使遭受严重的精神损害也无法寻求法律救济,因为无论是刑法、刑诉法还是相关司法解释均明确规定对于因犯罪行为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种部门法的冲突既有损司法权威,也不利于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但是从实践来看,因刑事侵权造成被害人精神损害的事实又大量存在,因此,无论是从法律制度建设角度还是从解决司法实践问题来看,对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研究,都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潘家永 《百姓》2001,(7):42-43
问: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请解释一下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和这个司法解释的意义。答: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公民因其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而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受到损害,要求侵权人进行金钱赔偿的一种法律制度。根据《解释》第5条的规定,请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