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做到日粮理论配方和奶牛实际营养需求、供给、摄入的一致性,从饲料、加工过程、设备到饲养管理等,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到位。对于牧场人员,上到管理者下到每一位员工,首先要明确对奶牛生产造成影响的因素,然后才是采取何种方式降低、消除这些影响。  相似文献   

2.
DHI项目推广的意义在于通过测试每头泌乳牛的生产性能,使牧场管理建立在数据化、科学化的管理之上,使得牧场的管理更加精细、高效。其中在DHI测定记录中,体细胞数(SCC)因其与原料奶品质和牛只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显得尤为重要和实用。根据体细胞数的高低很容易判断乳腺炎发病情况,体细胞数越高,奶牛被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乳腺炎的发病率就越高。SCC现已成为衡量奶牛乳房是否健康和奶牛保健状况(牛只其他部位的炎症也会造成体细胞数一定程度的增加)的重要参考指标,在牧场生产管理中已作为一项重要的指导数据。  相似文献   

3.
提高高峰产奶量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HI测试系统(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奶牛育种的基础工作,同时它为奶牛场生产提供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在DHI报告中已知乳体细胞数水平直接反映奶牛乳腺的感染情况,从而懂得了控制体细胞数对增产的重要性;DHI又为我们提供了估计305天产量,从而提高生产管理者对个体牛或全场牛单产的预见性;奶产量和乳成分又是最直观反映着奶牛营养水平,所有的DHI测试记录都是为提高牧场管理水平所服务的,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高峰产奶量(Peak Milk),高峰产奶量是指整个泌乳期中奶量最高的日单产,高峰产奶量可直接影响到整个胎次的产量,如果奶牛场希望自己的产量是10000kg而不是5000kg,那么必须管理好高峰产奶量,尽量提高奶牛的高峰产奶量。 在中加奶牛育种综合项目的帮助下,上海建立了DHI测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犊前后间隔的六周过渡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段。此阶段不好的饲养管理会造成产奶量下降、繁殖效率的低下和增加代谢疾病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增加每千克牛奶的饲料成本而且也会降低牧场的整体营业收入。对于一个奶牛场而言,为了实现生产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要求营养师、兽医师和牧场管理者达成共识,紧密配合共同来制定一个可行的饲养管理策略,以便帮助奶牛平稳地渡过产犊前后这个关键时期,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奶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奶牛养殖已从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奶牛养殖不但要实现集约化和规模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奶牛养殖的现代化和标准化。1 奶牛的信息化管理 目前,牧场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安装了挤奶台(计量产量、监测乳腺炎)、称重体系(监测健康状况)和牛奶成分在线分析仪(在线检测乳成分)等。  相似文献   

6.
1能耗成本 能耗成本是牧场在使用TMR搅拌车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客户在选购时对于用电(固定式搅拌车)与用油(移动式搅拌车)考虑较多,但对于未来搅拌车运作细节却了解、考虑较少,即使是已使用多年的牧场,在生产管理细节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实,在实际管理中只要抓住一个本质,那就是:在确保生产出优质TMR情况下,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陈益 《中国乳业》2003,(11):25-27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等三个方面的因素,本文围绕提高奶牛群体生产性能的目的,在品种选择与改良、公牛选择、饲养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综合改进技术措施,旨在为奶牛生产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房国伟 《中国乳业》2007,(10):68-69
目前,为了控制好奶源,获得优质生鲜奶,各大乳品企业纷纷建设自己的奶源基地,规模化牧场越来越多。决定牧场利益高低的因素很多,如奶牛的产奶水平,不仅取决于奶牛的品系、饲草饲料,还取决于管理因素。因此牛场要把管理提到一定的重要地位上,只有管理好了,才有健康的牛群,才有好的生产水平,才能够真正做到疾病的  相似文献   

9.
围产期是奶牛生产周期中最关键的一个时期,该期饲养管理成功与否影响奶牛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健康水平以及牧场的经济效益。围产期饲养管理的关键点是为奶牛提供舒适化的管理、适宜的营养福利以及全面的健康监护。本文结合嘉立荷下属牧场围产期管理实践来探讨如何提高围产期舒适化管理与加强奶牛营养福利。  相似文献   

10.
岱岳区自2009年始连续三年被列为全省现代奶业生产项目县,在项目实施进程中着力推动牧场信息化建设,数字化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为广大牧场管理者所接受。1牧场四大转变机遇,迫切需要精细化饲养一是奶牛养殖形成规模后,进一步提高规模化奶牛场的养殖水平,提高养殖效益,是规模化牧场面临的重要课题;二是饲料、人工等生产成本不断上涨,使众多  相似文献   

11.
傅国武 《中国乳业》2010,(10):38-45
奶牛群持续改良管理(DHCIM)以关键评价指标为导向,在DHI、繁殖指标、行为测定等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奶牛群体或个体健康状态的分析,找出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因素和内在原因。采用PDCA的管理循环法实现持续改进,力求根本性和长期性地解决阻碍牧场生产发展的问题。由于信息技术本身所特有的强大的信息(包括知识)存储能力和计算分析能力,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辅助推行奶牛群持续改良管理(DHCIM)非常必要,信息技术在牧场中的应用将大大降低一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能为管理人员做决策提供重要的帮助。牧场实行信息化管理通常会面临诸多障碍,包括理念、人员、资金、应用等多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特别是牧场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电脑在牧场奶牛生产管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脑在牧场奶牛生产管理上的应用○上海申星奶牛场(奉贤县201419)黄根新张志明随着电脑的发展和普及,牧场管理的数据处理已经成为电脑应用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是家庭电脑使用、企事业单位管理、商务活动、工程辅助设计与决策等电脑的应用无处不在,发...  相似文献   

13.
现代奶牛生产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标准化、规模化奶牛场的不断发展,繁殖管理是决定奶牛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保证奶牛场高产稳产且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该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奶牛繁殖管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及当前牧场繁殖管理的一些技术,介绍规模化牧场奶牛繁殖技术管理的措施,为规模化奶牛场不断改善繁殖管理,提高繁殖水平,促进奶牛产业健康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奶牛体型缺陷性状线性评估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以期提高规模化奶牛场遗传改良效果,提升牧场生产水平。[方法]通过对新疆南疆地区3 个规模化牧场2019年和2022年的奶牛体型线性评估结果,结合DHI测定结果,进行奶牛体型缺陷性状线性评估分析。[结果]根据2019年缺陷性线性遗传评估结果,通过遗传改良手段进行针对性改良后,2022年3 个牧场主要缺陷性状比例大幅度下降,平均日单产较2019年提升5.8 kg(P<0.01),平均体细胞数较2020年下降23.7 万个/mL(P<0.01),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奶牛体型缺陷性线性评估方法,对规模化奶牛场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有效提高牧场牛群生产性能,快速改善群体遗传水平。  相似文献   

15.
奶业发达国家主要通过DHI进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这是奶牛业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也是群体改良的最基础的工作。DHI已成为奶牛群体改良科学化、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以德国为例:在德国DHI的数据处理中心(VIT)管理着25000个奶牛场,记录了170万头的产奶记录:对18600个奶牛群的130万头奶牛进行注册登记.对35000个奶牛群的200万头奶牛的首次人工授精进行记录:VIT还在2250个肉牛群对31700头肉牛开展注册工作.从事近80000匹马的育种.开发了牧场管理软件.全方位服务于农场和企业。由于VIT是中立方,以第三方身份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定期对奶牛(包括对共牛女儿)的生产性能的测定,出具真实数据(DHI)报告;公牛站通过后裔测定的数据分析结果,筛选出最优秀的公牛.用于生产;VIT出具的数据报告也是乳品厂收购鲜奶的依据.这样确保了基础数据的客观、公正.使牧场、乳品厂、公牛站各方利益得到了保护,保证了整个行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三、技术潜力分析 技术资源是奶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按照存栏头数计算,我国奶牛的平均单产水平只有2吨,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或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4。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奶业生产的整体水平落后,但同时也说明我国奶业生产蕴藏着巨大的可以发掘的技术潜力。众所周知,决定奶牛单产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二个因素,一是遗传潜力,二是营养水平,三是健康水平。我国奶牛的单产水平低,与这二个因素都有密切关系。因此,提高我国奶牛单产水平的关键就是解决好这三个方面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现代奶牛生产是一件辛苦的工作,管理人员需要掌握奶牛饲养、畜舍和牧场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管理牧场需要了解的东西很多,但请记住奶牛生产的核心就是奶牛。奶牛的健康可以通过其行为、姿势和身体特征表现出来。作为一个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奶牛发出这些信号,使牧场利润最大化。首先是仔细观察,接着是研究分析原因,然后是将  相似文献   

18.
中荷奶业培训示范中心旨在借鉴荷兰家庭牧场养殖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养殖模式.通过分析调研三个牛场的规模、投资管理模式,对三个牛场进行经济效益比较,从2002年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具体国情下发展家庭牧场,在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是完全可行的,特别是在经济方面,尽管三个牛场盈利水平不尽相同,但均保持盈利.三个示范牧场所探索的家庭牧场发展模式,对于我国建设优质奶源基地和发展现代奶牛养殖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北方牧业》2012,(21):25
<正>奶牛的分群管理是牧场最基本的管理手段之一,该项工作的好坏对于牛群的生产性能和整个牧场的盈利能力都有巨大的影响。在此,这篇文章阐述了分群的方法和理念,以及基于不同日粮的分群方案。首先需要根据各自特定牧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所需分出的牛群数和每群的大小。最小的牛群数包括泌乳牛和干奶牛两个群体。干奶牛又分为两个群,即干奶前期牛和围产牛(产前14~21天)。这样既做到饲喂好干奶前期牛,又兼顾围产牛的营养和监护需要。  相似文献   

20.
强化个体奶牛户管理提高生产力水平○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虎林市158403)孙德利邢璐曹熳煜马井岩陈艳玲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是一个贸、工、农、牧一体化经营的农垦企业。现有奶牛4500头,分散在30个生产队的450多个家庭饲养。多年来有的养牛户由于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