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近几年,随着免耕技术的推广及施肥方式等原因,玉米田苗期病虫害发生严重,苗期病虫害已上升为整个生育期防治重点,现将玉米苗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玉米苗期病虫害发生概况(一)玉米苗期病害发生概况1、苗枯病:常造成叶尖或整叶干枯,种子变黑,严重地块造成死苗;苗期缺钾造成枯边叶,生长缓慢。最近几年,玉米苗期根部发生病菌危害的情况加重,受害后首先主根坏死,次生根少,造成植株就发黄不长。  相似文献   

2.
介绍南疆棉花苗期生育特点和苗期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早间苗及定苗、早中耕、适当施肥与控制浇水、苗期病害防治、苗期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南疆棉区棉花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玉米苗期一般指的是播种到拔节所经历的时期,玉米苗期管理是整个玉米生产中的关键,本文从玉米苗期补苗定苗、施肥、水分管理以及玉米苗期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为玉米高产稳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肥水管理,玉米从播种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夏玉米苗期早熟品种20天左右,中熟品种25天左右,晚熟品种30天左右。玉米苗期主要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是决定叶数和节数的时期,耐旱怕涝。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根壮苗,争取苗全、苗齐、苗壮,为高产打下基"玉米从播种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夏玉米苗期早熟品种20天左右,中熟品种25天左右,晚熟品种30天左右。玉米苗期主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随着免耕技术的推广及施肥方式等原因,玉米田苗期病虫害发生严重,苗期病虫害已上升为整个生育期防治重点,现将玉米苗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玉米苗期病虫害发生概况1.1玉米苗期病害发生概况1.1.1苗枯病:常造成叶尖或整叶干枯,种子变黑,严重地块造成死苗;苗期缺钾造成枯边叶,生长缓慢。最近几年,玉米苗期根部发生病菌危害的情况加重,受害后首先主根坏死,次生根少,造成植株就发黄不长。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杀菌剂,对棉花包衣种子再次药剂浸润处理或苗期喷施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结果表明,对棉花苗期病害都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种子再次处理后可显著提高棉花的出苗率、降低死苗率和病苗率,与苗期喷药相比,虽然控制苗病的效果略差,但其方法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苗期喷药结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苗期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夏玉米苗期管理技术,包括定苗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总结了套种玉米与麦茬玉米的苗期管理,以期为玉米苗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早施农作物苗期吸收磷最快,若苗期缺磷,影响后期生长.故苗期不能缺磷.  相似文献   

9.
当前,衡水市棉株已进入苗期阶段,正处于苗期管理关键时期。棉花苗期主攻目标是培育壮苗,促苗早发。为加强棉花苗期管理,促进壮苗早发,夺取全年棉花丰收打好基础,建议采取以下技术管理措施:1早查苗补苗及时间苗晚定苗1.1早查苗、补苗。棉花出苗后,  相似文献   

10.
小麦要高产,打好基础是关键。小麦病虫害防治应从苗期抓起,早防、防好。怎样搞好小麦苗期病虫害防治呢?笔者在近几年来下乡指导群众麦播生产,搞好技术服务的同时,总结出一些小麦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及经验,现介绍如下: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会发生。苗期的症状主  相似文献   

11.
盐碱地水稻育壮秧配套技术是针对盐碱地的特殊条件,改进育秧方式,采用配套措施,完善育壮秧技术体系,全面提高水稻秧苗素质.主要技术措施是选择盐碱轻的育苗场地、建立永久性高台苗床、采用大棚育苗,做到床高、土暖、肥足、盐碱轻,才能培育出壮苗.  相似文献   

12.
水葫芦堆制的营养土对培育机插水稻秧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水葫芦堆制的营养土与细土按不同的体积比例混匀后作为床土进行水稻育苗试验,从秧苗株高、根长、根数、床土温度、床土重量等方面研究了营养土对培育机插水稻秧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营养土体积比例为80%的床土的育苗效果最好,其培育出的水稻苗根系发达、根系盘结、苗壮,符合机插水稻秧苗的要求,且其床土重量明显比纯细土的床土要轻。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盐碱地植棉出苗率低、保苗难的现状,在中度盐碱土(含盐量0.29%)和重度盐碱土(含盐量0.56%)2种土壤上,均采用平铺播种、浅沟播种、深沟播种3种地膜棉播种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方法对出苗率以及苗齐后土壤含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方法种床土壤盐分含量差异较大,降低种床盐分浓度是棉花苗全苗壮的关键。在中度盐碱地,采用浅沟播种比较经济高效;在重度盐碱地,采用深沟播种,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最高。  相似文献   

14.
施用调制剂对水稻秧苗体内某些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草甸土施用“亚大Ⅱ号”牌水稻旱育苗床土调制剂对水稻秧苗体内某些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调制剂用量的增加和床土pH值的降低,水稻秧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氮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提高,秧苗素质改善,抗病能力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盐碱土区水稻旱育苗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磷,钾肥做底肥一次施入,对氮肥用量和时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m^2苗床25kg风干河淤土中一次性施入磷酸二铵26g,硫酸钾2g做底肥,在水稻二叶期一次施入尿素39g,秧苗综合素质最好,这可为盐碱土区水稻旱育苗施用氮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吉林省新烟区的环境特点,对不同形式的苗棚苗床对烟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假植以前由于气温低,应当采用离地床,双棚保温;假植以后由于气温升高,应当采用地面床,以利保水。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现有水稻育秧方式存在的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参考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要求等相关行业标准开展试验测试,分析育秧播种机的铺土均匀性、播种均匀性和机具的整体作业质量。结果表明,该机在播种作业过程中只需驾驶员和辅助人员两人即可完成,每小时可播种4 000盘以上,具有用工少、生产效率高、播种质量高等特点。该机采用直径为160 mm的大直径外槽轮式排土辊和直径为110 mm的大直径、大窝眼式排种辊,满足了水稻育秧底土量和播种量较大的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育秧盘内不同点的底土铺土厚度变异系数均小于6%,每盘播种均匀度和总播种均匀度均在90%以上,按插秧时对应切块位置测得的每格播量合格率均≥85%,作业流畅、性能稳定,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实际生产要求。研究表明,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挂接在插秧机底盘后,可一次完成在水稻育秧盘内均匀铺底土和播种作业。  相似文献   

18.
甘薯立柱式无土育苗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甘薯立柱式无土育苗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立柱式育苗和土床育苗方法,对比两种育苗方式下薯苗的生长性状。【结果】与土床育苗相比,金玉和苏薯8号两个品种在立柱式育苗下,其百苗重、同长度百苗重、叶片数、叶片横纵长度、苗长和茎粗方面均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前3次剪苗期,提高幅度更为明显。【结论】立柱式无土育苗在甘薯育苗中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土壤紧实度对甘蔗品种福39号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土壤紧实度对甘蔗品种福农39号苗期生长的影响,选择健康、整齐度均匀的甘蔗种茎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观测了3种土壤紧实度(1.1、1.2、1.3 g/mL)下福农39号的萌芽势及幼苗期、蔗苗生长前期、中期和后期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福农39号在3种土壤紧实度下的萌芽势差异均不显著,反映了该品种对本试验土壤紧实度处理具有较广的适应性,但疏松土质对于尽早形成基本苗群体有促进作用;土壤紧实度对甘蔗三叶龄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蔗苗生长进入中期后,不同土壤紧实度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但紧实的土壤对于蔗苗生长后期的群体整齐度有所影响.本试验结果可为蔗地机械化深松及新植技术提供依据,并为甘蔗中耕、培土等田间管理技术的实施提供参考,构建甘蔗高产的良好耕层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甘薯立柱式无土育苗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立柱式育苗和土床育苗方法,对比两种育苗方式下薯苗的生长性状。【结果】与土床育苗相比,金玉和苏薯8号两个品种在立柱式育苗下,其百苗重、同长度百苗重、叶片数、叶片横纵长度、苗长和茎粗方面均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前3次剪苗期,提高幅度更为明显。【结论】立柱式无土育苗在甘薯育苗中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