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水产养殖中流行一种怪病,死鱼头部出血发红,眼睛突出,身上有不规则溃疡(溃烂),养殖户俗称红嘴烂身。一般在春节过后水温上升,特别是升温幅度较快、早晚温差较大时,鱼死亡率较高。近几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较为困难。前几年主要危害黄颡鱼、鲫鱼,今年已经有草鱼、斑点叉尾甚至花鲢发病,并在一定区域内大流行而致鱼死亡。很多鱼病防治从业者认为今年的新“暴发性出血病”发病早、发病猛、很难控制。养殖户责怪经销商,使一批诚心想为养殖户解决问题的经销商心有余悸。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一些特点较明确、针对性较强、有一定治疗效果的渔药不能在大家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使用,使得继“肝胆综合征”后的“低温综合征”和新“暴发性出血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致使养殖户损失惨重。为此,科学养鱼杂志社邀请专家对新“暴发性出血病”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
郴州市郴江乡龙门池村渔民谢玉昌,1987年3月12日用省水产所制造的草鱼免疫疫苗,采用胸腔注射方法,共注射17—33厘米的草鱼种300尾,放于一口水面2.5亩的成鱼塘中,经8个多月精心饲养,于当年11月30日干塘,共捕获2公斤左右的草鱼292尾,成活率高达97.3%。与往年相比,有如下优点: 1、成活率提高,成鱼均重增加。 1986年在同一口鱼塘中放养同样规格的草鱼种300尾,最后统计全年仅捕捞草鱼240尾,死亡60尾,成活率为80%,且均重只有1.5公斤左右。据此,1987年比86年提高成活率17.3%,草成鱼的平均体重增重0.5公斤左右。 2、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往年,由于没有注射疫苗,每年均用漂白粉、敌百虫等鱼药,药费开支16.7元,同时,下塘泼药,上山找草药,使劳动强度增大;1987年注射疫苗以后,只是零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引起水环境恶化,加上养殖密度大,饲料投喂过度,用药不当,造成鱼类免疫力下降,鱼病增多,死鱼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最近出现的鲤鱼暴发性出血病,死亡率高,流行快,不易治疗,给渔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已成为沿黄地区主要暴发性鱼病,引起水产同行的高度重视。1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4.
一、病原 暴发性出血病用得较多的名称是“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主要为嗜水气单细胞。  相似文献   

5.
鲤鱼暴发性出血病是近年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出现的一种对渔业生产危害较大的鱼病,困扰着淡水养殖业的发展。作者根据掌握的生产实践和调查分析,总结出预防与治疗该病的一些方法。一、发病原因:暴发性出血病一般认为是由于气单胞菌属病菌感染引起的,属细菌性鱼病。正常饲养中,水中有这种病菌存在,但不致病;在水质条件差,水体缺氧和氨氮含量过高,可导致这类病菌大量繁殖,加之鱼体体质弱,抗病力降低,极易感染这类病菌而发生暴发性出血病。高产塘淤泥过厚,有机质含量过高,消耗水中大量溶氧,再就是饲养者缺乏预防与治疗知识,发病…  相似文献   

6.
1流行及危害情况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在我国养鱼老区浙江、江苏的个别渔场发生。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以来已漫延全国各类淡水养殖水域。该病在我县初发于1986年,到现在全县的山塘、水库、湖泊及沟港等类型的养殖水域都曾发生过。每年的2...  相似文献   

7.
<正> 近两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发生鱼类暴发性传染病。任丘市主要养鱼场点的鲢、鳙、鲫、草鱼病情严重、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市鱼种场的鲤鱼暴发性出血病,其病情来势猛,流行面广。从鲤鱼亲鱼到食用鱼、鱼种,一年四季均普遍发生。特别是精养、高产塘,在鱼类生长的最快季节5~9月份,水温20~29℃,是它的发病高峰。同时,并发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疳疮等病症。发病三天死亡率20%,5天可达80%,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均无显著效果,对养鱼业造成严重威胁。1991年我们采用山西省临猗县卫防制剂厂生产、省  相似文献   

8.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主要危害当年和一龄半的草鱼种。该病流行广、发病时间长(水温25℃以上的夏、秋季)、死亡率高(90%以上)。常与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并发,很难治愈。从全国来说,由草鱼苗养成商品鱼,一般成活率只有20%左右,因此防治草鱼“四病”,是提高其产量的关键所在。 一、1979年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灭活疫苗研制成功及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草鱼养殖成活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78年确定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后,该所高汉姣同志,于第二年首先试制了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当年草鱼种或春片,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9.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预防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生动物疾病的防治重在预防,提倡推广健康的养殖模式,加强养殖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更是如此,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特效的药物来治疗,而只有通过改善养殖环境、选放健康苗种、控制放养密度、加强养殖投入品的管理等手段来预防和减少该病的发生。下面简单介绍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特点及其预防与控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正>异育银鲫病毒性鳃出血(俗称大红鳃)是近年来严重威胁异育银鲫养殖业发展的重大病害,面对日趋严重的病害及广大养殖户对该病防控技术的需求,本文在该病病原学研究基础上,结合近四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提出一系列预防与控制技术,供养殖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异育银鲫病毒性鳃出血是近年来严重威胁异育银鲫养殖业发展的重大病害,自从2012年春季在江苏暴发以来,已经造成鲫鱼养殖重大病害损失,研究已经证明,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为鲤科疱疹病毒Ⅱ型(Cy HV-2),由于是新发现的病毒性病害,目前尚未筛选出有效的治疗药物,有针对性的疫苗也尚未面世。面对日趋严重的病害及广大养殖户对该病防控技术的需求,笔者在该病病原学研究基础上,并结合近  相似文献   

12.
应激性出血病是广大渔民在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表现为体表充血,肝胆异常,鳃出血或淤血呈现紫鳃的症状。造成此类疾病的原因可能与养殖操作、饲料以及用药有很大关系。例如:在养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14.
正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在我国的淡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淡水养殖业最大宗的养殖品种。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引起的草鱼出血病,严重威胁我国草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该病主要室危害1~2龄草鱼鱼种,感染此病的草鱼死亡率达到60%~90%。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显著减少草鱼养殖过程中因草鱼出血病导致的经济损失,对草鱼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现针对草鱼出血病的疫苗、免疫增强剂、抗病毒药物及生态防控产品和技术等进行比较和分析,以  相似文献   

15.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具有发病期长,危害种类广,病程短,死亡率高等特点。进入养殖高峰期以来,宁陵县发生多起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发病鱼种类有花白鲢,鲤鱼、草鱼、鲫鱼。以花白鲢最为严重。该病来势猛,几天时间即出现大批死亡,有的每天死亡1000多尾。宁陵县城郊乡有一养殖户发病7天内死鱼损失高达6万余元。广大养殖户谈“病”色变,出血病成为池塘养殖恶性病害之一。笔者在多次治疗的基础上,总结一些经验,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症状以鲫鱼为例,病鱼吻端、眼眶、鳃盖、鳃丝、鳍条基部充血发红,体侧有块状脱鳞充血,呈赤皮状,肛门红肿外突。打开体腔,腹…  相似文献   

16.
白鲫、白鲢暴发性出血病,近年来广泛流行,因为治疗难度大,鱼的死亡率高,对水产养殖生产危害严重。最近,南通市港闸区  相似文献   

17.
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表明,苏北地区人工养殖银鲫“鳃出血病”流行季节为每年的4-11月,高峰季节为4-6月和9-11月,针对这种疾病发生的特点,笔者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防控疾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出血病是淡水养鱼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流行范围广,发病鱼种类较多,特别是多呈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高。当前控制该病的方法主要还是泼洒消毒剂,该类产品主要成分基本属于杀菌灭藻剂,对水体藻类破坏力较大。因此,泼洒消毒剂防治该病是以牺牲渔业生产力及破坏养殖水体生态环境为代价。笔者一直注重适应生态养殖的绿色药品研制,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保藻除菌  相似文献   

19.
自1996年以来,草鱼肠炎型出血病危害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发病塘口占常规鱼养殖面积的20%左右。若不及时治疗,一般塘口死亡率50%~60%,其中鱼种高达90%以上。草鱼出血病的流行与养殖条件恶化、劣质菜饼的大量使用有直接关系,发病草鱼有肝胆综合症显  相似文献   

20.
1989年,我县溪丘湾水库(小Ⅱ型,可养面积18亩)养鱼过程中,草鱼发生了出血病,试用多种药物均无效果,最后采用板兰根、穿心莲合用,拌饵投喂,使草鱼出血病得以控制。但7~8月之间近20天时间已损失草鱼近300公斤。1990年,我们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制订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