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氏县地处太行山麓,花生是县域内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蛴螬的发生逐年加重。通过调查,花生田因蛴螬危害造成减产10%~30%,严重的达60%~70%。通过2007~2008年对花生田蛴螬的发生危害情况做了系统的调查监测,并在防治技术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由于卢龙县种植结构和种植方式的变化,生产无公害花生成为必然趋势,而花生病虫的无公害防治是生产无公害花生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花生地下害虫的危害越来越重,其中罪魁祸首就是蛴螬,并且花生蛴螬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一般减产20%~30%,重的损失60%~70%,更甚者颗粒无收。花生蛴螬的危害严重制约着花生的生产,故防治花生蛴螬是生产无公害花生的重要环节的重中之重,为此,自2008年开始,卢龙县植保站技术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花生蛴螬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的调查,并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花生田蛴螬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明了花生田地下害虫优势种和发生规律,发现蛴螬是定远县花生田的主要害虫。花生开花期是防治蛴螬的最佳时期。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防治蛴螬方法。  相似文献   

4.
安阳市花生田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蝼蛄等,但蛴螬是目前影响花生产量的最主要的虫害。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作物布局的调整,栽培技术的变化,复种指数的提高,大面积秸杆还田和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农民防治时间的滞后等原因,花生田蛴螬发生为害逐年加重,不仅危害期长而且危害严重。受害花生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60%~7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质量,成为制约花生生产的最主要因素,甚至成为部分地区农民种植花生最忧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东海县西部丘陵地区花生蛴螬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蛴螬是金龟子幼虫的总称,蛴螬的防治是花生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花生产量的高低。通过对蛴螬发生的主要特点及其防治技术的介绍,达到更有效防治花生蛴螬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花生田蛴螬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本县花生田蛴螬发生的主要因子是花生常年连作、适宜的农田环境、耕作粗放、秸秆还田面积大和农民防治意识淡薄及防治不当等,并提出了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花生田蛴螬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本县花生田蛴螬发生的主要因子是花生常年连作、适宜的农田环境、耕作粗放、秸秆还田面积大和农民防治意识淡薄及防治不当等,并提出了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蛴螬又称金龟子,是危害花生的主要地下害虫。近年来,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复种指数的提高,加之缺乏高效的防治技术,蛴螬对花生的危害逐年加重。受害花生一般减产10%~200/0,严重的减产40%~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质量,成为制约花生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花生是许昌市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花生蛴螬的危害日趋严重,据花生收获期调查,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3.9头,最高每平方米达67头,最多一穴花生查到蛴螬11头。由于蛴螬危害,一般造成花生减产10%~30%,严重地块达50%,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影响了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为指导搞好夏花生蛴螬防治工作,根据近年来的试验及调查结果分析,我们总结出夏花生蛴螬发生特点、重发原因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花生田蛴螬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生是河南省的主要油料作物.近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400万亩以上,占全国花生面积的1/5,位居全国第1位。近年来,各地花生田蛴螬为害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严重地块减产40%以上。  相似文献   

11.
蛴螬对花生的为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蛴螬对花生的为害 蛴螬是农作物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它为害小麦、玉米、花生、红薯等多种农作物的地下根、茎,造成幼苗枯死。其成虫还可为害农作物叶片,影响光合作用,使作物造成大幅度减产。蛴螬对花生的为害尤为严重。它咬食花生果,使花生形成空壳。据浚县植保植检站2001年调查,花生田每亩有蛴螬15200余头,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22.7头,一股每穴花生有虫1.7头,严重地块有蛴螬2头以上。该年度因蛴螬为害,花生空壳率达5%~15%,一般减产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胶东丘陵区花生田蛴螬大发生,春季常规防治效果不佳,花生减产严重的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胶东丘陵区覆膜花生蛴螬发生的优势种类、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招远市花生蛴螬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洪春  王旭芳 《农技服务》2008,25(12):60-60
针对近年来招远市花生田蛴螬大发生、春季常规防治效果不佳、花生减产严重的实际情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招远市花生蛴螬的优势种类、发生危害规律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近年来招远市花生田蛴螬大发生,春季常规防治效果不佳,花生减产严重的实际情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招远市花生蛴螬的优势种类、发生危害规律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一、蛴螬的发生危害花生的蛴螬种类较多.在河南省造成严重危害的优势种群为华北大黑金龟子和铜绿金龟子。其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后.于5月化蛹。6月上中旬开始羽化出土.6月下旬和7月上旬成虫盛发,即进入产卵盛期。卵多产于花生裸根处4-6厘米深的主内。每个雌成虫一般产卵20~30粒,卵期7~9天,卵孵盛期为7月中下旬。小蛴螬一孵化出来就能接触幼嫩花生荚果取食。因此。  相似文献   

16.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为苏北地区花生田中最主要害虫,一般造成产量损失20%~30%,严重田块甚至造成绝收。据调查,不少农户为有效控制蛴螬危害随意加大药量,有些农户甚至用高残留剧毒杀虫剂,不但防效不理想,且对产品质量与安全构成威胁。本将对苏北地区当前花生生产中蛴螬发生规律及其高效、安全防治对策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蛴螬是农田的主要病虫害之一。近几年,在花生田发生量日趋增大,危害加重,一般地块减产20%~3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防止蛴螬危害,已成为目前花生生产上的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花生是许昌市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花生蛴螬的危害日趋严重,据花生收获期调查,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3.9头,最高每平方米达67头,最多一穴花生查到蛴螬11头。由于蛴螬危害,一般造成花生减产10%~30%,严重地块达50%,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影响了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为指导搞好夏花生蛴螬防治工作,根据近年来的试验及调查结果分析,我们总结出夏花生蛴螬发生特点、重发原因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花生病虫害发生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辽宁省目前花生生产中发生严重的褐斑病、网斑病、疮痂病、蛴螬、花生蚜虫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症状、引起的病原菌、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和危害损失情况。  相似文献   

20.
花生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规范化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花生主要病虫害花生病毒病、花生叶斑病、蛴螬、蚜虫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其规范化防治技术,以期为花生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