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西北内陆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与地下水动态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次生盐渍化其成因与地下水水位抬升存在密切关系。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的根本措施是调控地下水位。本文在分析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发育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地下水临界深度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采用地下水动态临界深度。文中以天山北麓平原灌区为例,根据多年来土壤改良试验成果,确定灌区地下水临界深度为:解冻始2.0—2.5m,春灌始2.5—3.0m,春灌头水末1.2—1.5m,夏灌末2.0—2.5m,冬灌始2.5—3.0m,冬灌末1.3—1.5m。  相似文献   

2.
宁夏引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现状与地下水动态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宁夏引黄灌区盐渍化土壤分布现状,讨论了土壤盐溃化与地下水临界深度的关系,确定了灌区地下水动态临界深度:解冻始-春灌始2.0-2.5m、春灌期1.5-2.0m、夏灌期1.2-1.5m、夏灌末-冬灌始2.5-3.0m、冬灌始-解冻始1.3~1.5m。提出进一步加强地下水埋深调控,完善灌排体系与防渗措施防治土壤盐渍化。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玛纳斯灌区和石河子灌区土壤采样分析,获得了采样点3层土壤的总盐现状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绘制灌区不同土壤层次的盐分分布图,定量评价了灌区内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分布状况。研究表明,石河子灌区和玛纳斯灌区土壤盐分表层大于下层,说明研究区土壤还未脱离积盐趋势,而且玛纳斯灌区各层土壤总盐含量的平均值明显大于石河子灌区;盐分分布图显示两个灌区土壤总盐含量沿着玛纳斯河呈现出规律性分布,流域下游灌区土壤的总盐含量相对较高。两个灌区轻度盐渍化土地所占比例较大,石河子灌区为753.3 km2(73.2%),玛纳斯灌区为1 249.5 km2(91.2%),表明研究区还普遍存在盐渍化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河套灌区不同盐分含量土壤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河套灌区不同盐渍化土壤进行的田间试验,分析了在不同生育阶段盐分水平对向日葵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可知向日葵各个生育阶段对盐分的反应并不相同.苗期对盐分较敏感,作物各生育指标对盐分的响应很大.现蕾期土壤中适量含盐,作物对苗期受盐分影响有补偿性生长.全生育期土壤盐分含量高于5mg·g-1时,严重抑制作物生长,最高减产率可达45.52%.  相似文献   

6.
景电灌区土壤盐渍化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定位观测与室内分析的大量资料,提出景电灌区土壤盐渍化的成因、特性及其防治对策。这对灌区盐渍化土壤的综合治理、开发和预测预报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银北灌区地下水利用途径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北灌区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土壤盐渍化严重,且灌水困难。如能利用机井抽取地下水灌溉.既能解决排水又缓解了灌水困难的问题。为了探讨井水灌溉对粮食产量及土壤盐分的影响,本文对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并对防治土壤次生盐溃化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水泵进水口临界淹没深度试验力学准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河套灌区位于寒旱区的内蒙古河套平原,具有独特的农业土壤.尽管有关河套灌区农业土壤性质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是缺乏对其整体特征的研究.通过文献综述与调查,探索河套灌区农业土壤的整体特征与发展规律及其原因,旨在为增效土壤利用及制定土壤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结果表明,河套灌区农业土壤起源于黄河改道产生的沉积层及其人工...  相似文献   

10.
以水盐平衡理论为指导防治景泰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甘肃景泰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次生盐渍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诸多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所造成的水盐不平衡问题,要防止和治理土壤次生盐渍化,就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水盐平衡。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盐渍化防治及盐渍土改良利用方面的发展趋势,笔者提出应该以水盐平衡理论为指导,以节水灌溉为前提,以地面覆盖和土壤培肥为基础,以井排系统与引黄灌水系统并网,井渠混灌,降低地下水位为突破口,通过对水分和肥力的调控和管理达到对盐分的调控和管理,使盐分在土体或灌区实现动态平衡,从而达到土壤盐渍化的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11.
12.
控制SMV危害的种子带毒率临界水平,因年度间介体蚜量发生程度不同而变化。大豆田有翅蚜大量迁飞活动的年份也是蚜虫大发生的年份。播种感病品种,蚜虫轻发生年控制SMV危害的种子带毒率临界水平为0.5%;中等偏轻年份为0.2%;中等发生年份为0.1%;而中等偏重发生年份为0.04%;大发生年则为0.01%。因此,可根据不同年份介体蚜虫发生的程度决定所播种子的带毒率水平,控制SMV危害。文中还讨论了获得低带毒率种子的方法,并提出应该将种传率的高低,作为鉴定大豆品种抗感SMV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在黄棕壤、灰正土和灰油砂土上施钼后,对12种蔬菜作物产量、品质及植株含钼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棕壤施钼可以显著地提高蔬菜作物的产量,并使大部分蔬菜的VC增加;灰正土施钼,对开春蔬菜效果较好;灰油砂土施钼,对蔬菜基本没有增产效果,该土如在夏季施钼,易引起蔬菜作物产,严重者可造成钼中毒。尽管不同种类蔬菜吸钼量存在差别,但测定结果表明,这种差别明显低于土壤供钼水平的差别,因此,不同种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河套地区盐土地球化学特性及其危害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内蒙古河套农业经济区1:25万多目标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以及前人资料,对河套地区盐土的成因、养分特征及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简述了内蒙古河套灌区自然概况,盐碱化演变过程和碱荒地的改良现状。着重说明了碱荒地物理性质和经过治理后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从水稻个体的角度,研究耕法、栽插深度对其发育的效应。结果表明,免耕水稻的早发现象,是浅栽与免耕的协同效应,其效应值达40%,深栽具有抑制免耕水稻的早发作用,抑制效应为26.7%,深栽抑制了水稻基部叶分蘖的发生和耕翻水稻的分蘖性,但深栽导致免耕水稻分蘖的稳定发展,并分配合理,成穗率提高,上层根增加。浅栽激发了耕翻田水稻的分蘖性,并使最高分蘖叶位降至第9叶,其总发生量比其它处理高7~9个,但浅栽降低了成穗率,后期的发根力明显不如深栽。深栽水稻个体产量显著高于浅栽,主要原因是深栽提高了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其中免耕分别高25.0粒和1.1g,耕翻分别高16.4粒和1.7g,产量以免耕深栽为最高。耕法对水稻个体产量的效应不显著,耕法与栽插深度对产量的互作效应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不同地形(主要指地带、坡向)处的森林类型差异,建立的24个观测点。历时两年的实验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说明了冻土区域内森林地带土的冻结与林分类型的相互影响作用及林木生长发育与气温,地温,土融化层深度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用压力排水法对氯化钠、氯化钙和碳酸氢钠盐渍土的持水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是氯盐土还是碳酸盐土其土水势绝对值都随含液量的减少而增大,同类盐渍土在含液量相同的情况下,土水势绝对值是随土壤溶液摩尔浓度增大而增大,并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加砷土壤经陈化后,砷的毒性有所下降,但红棕紫泥超过50ppm,红紫泥和灰棕紫泥超过100ppm 时,仍能危害萝卜的正常生长。在紫色土中,萝卜对砷的临界值为8.89~12.94ppm,且红紫泥>灰棕紫泥>红棕紫泥,这是由土壤的pH、盐基饱和度、物理性粘粒、CaCO_3、有效磷等土壤因子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