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以湘西椪柑皮为原料,采用酶法辅助提取精油,研究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H4个因素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椪柑皮精油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250 U·g~(-1),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90 min,pH4.5。在此工艺条件下,椪柑皮精油提取率为1.63%。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龙眼核中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为试验因素,以精油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提取时间22 min、提取温度70℃、液料比43 mL/g,精油提取率预测值为1.806%,验证值为1.817%。试验表明,响应面法对龙眼核精油提取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3.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芍花精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亳州芍花为原料,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芍花精油,以期得到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芍花精油的最佳工艺。方法:考察不同的水蒸气蒸馏方式及原料处理方式对芍花精油提取率及精油质量的影响。结果:通过对比不同蒸馏方式以及不同原料的处理方法提取芍花精油的提取率及精油质量,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挥发油测定法是最佳的提取方式;原料加氯化钠处理能提高精油提取率和精油质量;另外,花蕾期芍花且阴干芍花的提取率最高。结论:该研究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芍花精油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明确了芍花的最佳采摘期和最佳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热水法提取火龙果花多糖,研究不同的加热温度、料水比、加热时间等3个单因素对火龙果花多糖提取量的影响,采用L9(33)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加热温度90℃、料水比1∶35、加热时间3h的条件下,火龙果花多糖的提取效果最好,为55.87mg.g-1。  相似文献   

5.
将薰衣草干花粉碎,首先采用超声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考察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蒸馏时间及无机盐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优化后的精油提取工艺为以30 g/L Na_2SO_4水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 g∶12 m L,50℃下浸泡2 h,随后超声处理40 min,蒸馏2 h。在此条件下,薰衣草精油的提取率高于2.00%。对提取后的残渣采用乙醇溶液超声波辅助提取薰衣草总黄酮,经正交设计优化,残渣中总黄酮的单次提取率为8.72%,经过2次提取可将总黄酮的提取率进一步提高至11.81%。该方法提高了薰衣草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降低薰衣草产品的制备成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一种适宜的陈皮精油提取方法。[方法]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陈皮中的挥发性精油,以提取率为指标,首先研究了原料粒度、温度、压力及时间各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然后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研究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能有效地提取陈皮中的精油,提取率模型为:Y=-53.39667+2.57611A+0.062000B+0.046000C-0.031098A2。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温度41.43℃、压力25 MPa和粒度60目,精油提取率模型预测值为4.28%,试验验证值为4.18%,预测值与实际值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一种从陈皮中提取精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香柏细枝叶为原料,采用NaCl溶液协同水蒸气蒸馏法对香柏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分别考察NaCl溶液浓度、液料比、浸泡时间以及蒸馏时间对香柏细枝叶精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香柏细枝叶精油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蒸馏时间是影响香柏精油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4%NaCl溶液、浸泡6 h、蒸馏3 h,在此条件下,精油提取率达到1.95%。  相似文献   

8.
新疆孜然精油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多溶剂对新疆不同产地的孜然精油进行提取,分别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原料粒度和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同时还进行了正交补充实验。结果表明:溶剂为正戊烷,温度33℃,原料粒度为70目,提取时间7 h,料液比为4:1,浸提次数为3次时为最佳提取工艺,此时精油出油率高达7.82%。通过最佳工艺的提取,发现光照时间长的吐鲁番地区精油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利用杏仁皮,以水为溶剂,采用微波法提取杏仁皮多酚;以提取率为指标,从粉碎度、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微波温度、搅拌时间以及提取次数等方面,探讨各因素对杏仁皮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杏仁皮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度60~80目,料液比为1∶30,微波功率300 W,微波时间120s,微波温度60℃,搅拌时间20min,提取次数2次,在该条件下杏仁皮多酚的提取率可达4.05%。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利用杏仁皮,以水为溶剂,采用微波法提取杏仁皮多酚;以提取率为指标,从粉碎度、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微波温度、搅拌时间以及提取次数等方面,探讨各因素对杏仁皮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杏仁皮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度60~80目,料液比为1∶30,微波功率300 W,微波时间120 s,微波温度60℃,搅拌时间20 min,提取次数2次,在该条件下杏仁皮多酚的提取率可达4.05%.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利用火龙果花,提高火龙果农户收入,以大红龙品种火龙果花以及脱水火龙果花浸提液为主要原料,研制满足大众口味的蜂蜜火龙果花茶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浸出液、蜂蜜、冰糖、柠檬酸、纯水、花干质量以及均质时间对蜂蜜火龙果花茶饮料感官评价分数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浸出液、蜂蜜、柠檬酸比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蜂蜜火龙果花茶饮料的最佳配比为浸出液体积342.15mL,蜂蜜质量79.73g,柠檬酸质量1.62g,冰糖质量25g,纯水体积450mL,火龙果鲜花质量60g,均质时间0min,在此条件下蜂蜜火龙果花茶饮料的感官评价分数为84.79。制得饮料酸甜爽口、风味独特、生津止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4种LED灯对日光温室火龙果进行夜间补光试验,结果显示,LED补光能显著促进火龙果花芽分化、增加花芽数量、提高产量,但未能增加糖分的积累。春季补光能提早开花至3月,相对于不补光增加结果4~5个批次;秋季补光能延迟开花至11月底,增加结果1-2个批次。补光后单株花芽数量最高可达29.7个;单株结果数可达7.37个;单株产量可达2.82kg;增产率达80.85%;但果实锤度保持在19.21%~20.37%之间。建议使用光效高、光通量大的LED等进行补光。  相似文献   

13.
火龙果花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火龙果的种植概况、品种资源以及火龙果花的生物学性状、功效成分、产品试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根据氨基酸含量分析数据,对火龙果花中必需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进行了营养学评价,阐明了火龙果花开发利用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4.
孙艳  杨志伟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6):1001-1008
【目的】优化火龙果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为火龙果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红皮红肉种火龙果为试验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火龙果总黄酮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乙醇回流提取火龙果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5、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火龙果总黄酮提取量为18.07 mg/g;超声波辅助提取火龙果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250 W、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25、提取温度80℃、超声波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火龙果总黄酮提取量为19.58 mg/g。【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操作简单、耗时短、提取效率高,效果优于乙醇回流提取法,可用于火龙果总黄酮的工业化提取。  相似文献   

15.
对火龙果花中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采用抗氧化能力的体外实验方法,研究火龙果花中多酚类化合物的还原能力、清除·OH、O2-、DPPH·和ABTS·四种自由基的能力,以评价其抗氧化性,并以BHT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火龙果花中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能力与浓度(0.4~0.8 mg/m L)呈量效关系。虽总体抗氧化活性较弱于BHT,但总体趋势与BHT相同,在浓度为0.7 mg/m L时,其羟自由基清除活性甚至略高于对比溶液。因此,火龙果花中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进一步研究开发为抗氧化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16.
以干燥的火龙果花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火龙果花多糖,通过考察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水比等3个单因素对提取火龙果花多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微波炉功率为高火,微波时间40s,料水比1∶40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好,火龙果花多糖的提取量为(65.61±0.10)mg·g-1,表明该工艺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7.
火龙果不同发育期果实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火龙果果实的合理采收及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测定了火龙果果实不同时期总糖、总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的含量。结果表明:火龙果果实在发育期总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先升高后下降,总酸、维生素C和花色苷的含量在发育期不断升高并于成熟期前后达最高值;采摘后总糖、维生素C和花色苷均逐渐下降,总酸先下降后上升;火龙果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谢花后25~30d,其常温保质期约9d。  相似文献   

18.
以红肉火龙果(Hylocereus polyrhizus)的果实为材料,对火龙果的果实和种子的产量性状进行考察,研究果实产量性状与种子产量性状的相关关系,探索火龙果的产量形成机制。对火龙果果实按照大小分组取样,对火龙果的种子产量性状和果实产量性状进行统计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个火龙果的种子数量、种子质量与火龙果的果实质量高度相关;火龙果果实的横径、纵径与果实质量高度相关;火龙果的种子百粒重(质量)与果实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的相关不显著。因此,在火龙果栽培中,采取合适的栽培管理措施,增加果实中的种子数量,有利于提高火龙果的果实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贮藏温度下红心火龙果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红心火龙果为试材,探讨不同贮藏温度(0,5,10,20,30℃)下果实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品质影响存在差异,0,5℃贮藏的火龙果22 d没有腐烂,而30℃贮藏的火龙果在9 d时就已完全腐烂;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火龙果生理生化指标呈现明显的变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低温贮藏可明显减缓果实品质的变化,5℃条件下其下降的趋势比较缓慢。综合分析,5℃是火龙果贮藏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20.
人工授粉与自然授粉对火龙果果实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肉火龙果为试材,进行人工异花、人工自花和自然授粉3种授粉处理比较试验,研究3种不同授粉处理对果实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肉火龙果平均落蕾率为61.9%;人工异花授粉、人工自花授粉座果率果显著高于自然授粉;人工异花授粉、人工自花授粉果实体积增长速度远大于同期自然授粉果实;人工异花授粉、人工自花授粉商品果率、单果重等均高于自然授粉;人工异花授粉、人工自花授粉比自然授粉每667 m2增产787.6~1 381.6 kg、增值2 775.6~6 132.6元,产投比为1.42~2.84∶1。火龙果采用人工授粉,尤其是人工异花授粉,可显著提高红肉火龙果座果率,提高单果重、商品果率和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