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热病”病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热病"猪的鼻液、支气管和肺组织分泌物的11份病料中,按常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经亚胺培南分离筛选到7株疑似细菌.通过生化试验、16 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鉴定出其中2株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命名为PSM-1、PSM-2).与GenBank中临床和环境中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株相比,两株菌的16 S rDNA基因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动物试验证实,2株细菌具有一定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具有较强耐药性且呈现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猪“高热病”疫情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入夏以来,一种以高热、呼吸道症状为主,以体温持续升高、咳嗽、气喘等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病”在南方诸多地区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4.
<正>1冬季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治1.1典型症状咳嗽,有的呈腹式呼吸,体温升高至39℃左右,粪便稀软。个别病猪鼻腔内流有黏液,后肢不能站立,行走困难。如治疗不及时会出现耳尖和尾根发绀,之后结痂,病猪逐渐消瘦,生长非常缓慢。1.2治疗措施在每吨饲料中添加98%泰乐菌素125克+20%阿莫西林500克,再配合板蓝 相似文献
5.
2007年很多养殖户对猪“高热病”产生恐慌的心理。其实猪“高热病”是可防可控的,在实践中也有很多“高热病”病猪防制病例,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07年5月底,某镇陆续出现大批怀孕母猪流产、死胎、早产、产弱仔等;仔猪出现呼吸异常,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传播迅速,很快波及全 相似文献
6.
7.
南方猪“高热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份以来江西及周边省份某些地方出现以高热、皮肤潮红、呼吸道症状明显,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疾病。该病传播速度快,来势凶猛,呈“地毯式”发病,对所有年龄的猪都造成危害,其目前被暂称为猪“高热病”。笔者在7-12月份在江西余江、东乡、南昌等地部分猪场对该病进行了诊断及跟踪调查,获得了一些诊治经验与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自2006年以来,每年的夏秋、秋冬交替的季节猪发生所谓的“高热病”,从临床症状、解剖及实验室诊断来看,所谓的“高热病”是猪流感、猪瘟、伪狂犬、副嗜血杆菌、附红细胞体等一类热性传染病的总称,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高热病在母猪、中大猪、断奶仔猪都有发生,除仔猪外,基本都表现呼吸困难、结膜潮红、流眼屎、粘膜肿胀(口唇青紫、肛门水肿等)、衰竭、走路摇摆,该病死亡率很高。笔者从这几年高热病的诊治情况来看,高热病是可防可控的。 相似文献
9.
10.
猪"高热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夏秋之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疫情,对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农业部通过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等科技攻关,发现了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证实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猪“高热病”以高热、食欲减退或废绝、皮肤发绀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传染病。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传播速度快,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结合当前养猪业生产现状,对该病在日常饲养管理中预防措施、暴发时的控制措施以及临床防控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有效防控猪“高热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正>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到多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发病猪主要表现发热、呼吸困难、繁殖障碍和全身性出血斑点。该病各个季节、不同日龄猪群均可发生,但主要为夏季保育仔猪和生长育肥猪。发病率在50%以 相似文献
14.
对2006~2009年河北省“猪高热病”的主要病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副猪嗜血杆菌(HPS)、胸膜肺炎放线茵(APP)、链球菌(S.S)、大肠杆菌(E。coli)、沙门氏菌(Sal.)和巴氏杆菌(Pro)的总检出率分别为64.52%、30.27%、11.26%、6.13%、3.10%、2.58%、1.46%、1.11%、1.08%和0.10%。其中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KP.SV)和经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C—PV.P.SV)总检出率分别为60.92%和3.60%。HP—PRIKSV同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比较普遍,感染以二重感染、三重感染为主。总之,河北省“猪高热病”的主要致病病原是HP-PRRSV,并多与PCV-2、PRV、CSFV、HPS、APP、E.cold、S.S和Sal.、Pm等病原体中的-种或几种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种“综合症候群”型疫病。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市部分地方陆续发生“猪无名高热综合征”,即有些地方常称的“猪无名高热”,此病传染快,死亡率高,使用很多常规治疗方法很难见到疗效,致使许多猪场或养猪户的猪大规模死亡,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6.
17.
今年夏天在南方等地的一些猪场爆发“猪高热病”,病猪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食欲不振或无食欲、呼吸困难、喘气、腹式呼吸等症状。该病病因目前还没有查明,药物治疗不理想,所以养猪企业一定要加强防疫工作,以防止本病的发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不同地区曾出现了以高热、不食、呼吸困难、皮肤病变等为主要症状,剖检以淋巴结肿大、瘀血、出血,心脏水肿、冠状动脉瓣出血,肺水肿、间质性肺炎、肾瘀血、出血、苍白、脾肿大坏死等为主要病变的"猪高热病",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研究表明,本病有的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单一病因引起,有的是以猪蓝耳病为主,混合或继发感染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链球病菌、猪附红细胞体病等混合病因引起。致病的复杂性增加了诊断和防控的难度。为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本人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以科学免疫、严格卫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等预防措施为主,并及时正确诊断治疗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猪“高热病”的防控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高热病"也叫高热综合征。每年进入炎热的夏季,天气高温、高湿,猪群的热应激逐渐加重,继而发生"高热病"。"高热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 相似文献
20.
笔者初临兽医岗位时,一味相信西药,但其疗效实在令人失望,后来慢慢接触中医和中兽医学,了解了两者的优势和劣势。面对肆虐横行的“猪高热病”,笔者曾看到有的病猪经长时间注射药物,其颈部肿得比头还粗,请问,这样药物还能吸收吗?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花费两年多时间,深入研读明清温病学派的中医学论著,才摸索了一点经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