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本文以厦门市为例进行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研究。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策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乡村社会文化较落后、城乡发展失衡以及农业生产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快速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对传统农村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策略作出了优化改进。通过搭建农村农业现代化教育平台,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优化农业生产实践操作技能;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引进符合农村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各类技术人才;完善现代化产业链,形成多元化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与产业集群;引进数字信息技术,改善城乡农业现代化发展失衡的问题,减少成本投入与人力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与农产品质量,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2个层面构建一套包含10项准则、42项具体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6—2016年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探讨近年来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趋势、短板和不足。结果表明: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数从2006年的0.264到2016年的0.401,年均增长0.014,总体发展水平越来越好;农业农村现代化达标率从2006年的31%到2016年的44%,达标程度为中等。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2个层面来看,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达标率要高于农村现代化,但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及达标率的增速要高于农业现代化。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难点是改善农村环境;重点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每千人拥有的农业科技人员、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农业投资占农村总投资比重和每万人拥有文化站数4项指标是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主要短板。鉴于此,青海省要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加快制度创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业政策转型,强化有效支持力度;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科技驱动能力;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于卿 《安徽农业科学》2014,(7):2151-2152
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创业与就业能力;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4.
以农村土地整理为平台实现农村农业的现代化。通过对农村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引出了农业现代化对农村土地整理的新的要求,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土地整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不仅提高了土地效益的安排、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同时又增加了许多农业技术创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但农业农村现代化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仍存在,因此,必须因地制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科学评价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是精准施策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农业农村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基于综合评价方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测度2006—2020年云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分析内部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与诊断发展阻碍因素。结果表明,云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正处于起步阶段。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两个子系统表现高耦合低协调水平。乡村旅游收入占比、千人村卫生室人员数、千人农业科技人员数、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养老服务机构收养人数占比、农药与化肥施用量成为阻碍云南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出以综合生产力提升和乡村建设为重点;着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不断推进农旅融合;强化完善村级卫生室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人员;加快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持续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施有机肥行动,保障生态农业稳定发展等推动云南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只有通过农业的振兴与发展,才能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当前,我国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程度较高,并且出台多种政策对农业发展进行多方面扶持,为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和促进农业融合发展提供支持。基于此,本文对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管理协同发展进行分析,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陇中黄土高原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支撑4个方面26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陇中黄土高原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陇中黄土高原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于利用资源和改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于应用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在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广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首要问题。农业问题最终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解决。近年来,广西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省,强化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解困脱贫,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由数量型转向效益型提供科技支撑,促进了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一 (一)农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农机化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供了主要技术手段,其实质是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采用日益发展的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并与现代科学管理措施有机结合,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因此,发展农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农机化服从和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又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前提的。搞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机化,这是实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然途径。树立农机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这样一个信念,必须具有搞现代化农业的宽广胸怀,以农业现代化的总战略为目标,来探索农机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定量方法测定评价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方法】从农业产业、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投入保障、农民生活、可持续发展9个维度构建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函数模型对河南省各地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构建提升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实践路径。【结果】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整体不高,优势与短板并存。【结论】基于全局考虑,从优化农业产业体系、健全农业生产体系、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村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农业生态建设5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加快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我省农业科教工作将以“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指导,紧紧围绕我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农业和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工作主线,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依  相似文献   

12.
以苏州农业现代化为背景,从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入手,指出现阶段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应逐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合作经营;实现农业装备现代化,加速推动农业科技化和农业产业化;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二者的相关性和数量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每增加1分时,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将提高1.2345%.说明,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和水平,采用熵值法、GIS技术和障碍度模型,基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两大目标层,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北京市2015—2020年整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各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特征和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从2015年的0.591 4提高到2020年的0.719 2,处于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初期阶段,两大目标层和九大准则层也有明显提高,但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远低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2)北京市各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高值地区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低值地区发展后劲不足。除顺义区处于起步阶段的后期,其他区多处于初中期阶段;3)空间分布非均衡性明显,从零星分布转变为集群分布,高水平和低水平区域同时出现扩散的态势,并逐步形成“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分异逐年增强;4)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是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据此提出坚守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条底线、高水平地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低水平地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5.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管理是农村发展"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一体两翼,在农村经济领域需要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技术保障。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离不开协同与创新,需要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管理的协同发展,需要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树立综合科学发展观,为优秀人才服务扎根基层创造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对目前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将农业农村现代化看作一个系统,分析该系统的影响因素,并运用熵值法探讨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识别出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各影响因素的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因素中所占权重最大,为0.1617;经济和交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驱动力较大,其作用系数分别为0.36、0.22.因此,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应以农业为主线,利用经济和交通驱动农业的发展,再通过这三者的发展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余子系统的发展,从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化,就湟中县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化,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以加工农副产品,提高转化增值;以科技为指导,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利用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采用Tobit模型探究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2011—2020年湖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整体上有所提升,空间上呈现出“长株潭城市群>洞庭湖区>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的分布格局。而农村基础设施可有效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但不同类型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中水利、电力基础设施具有正向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具有负向作用。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其中洞庭湖区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正向影响关系最突出,其余地区的正向影响相对较弱。因此,建议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的高质量投入体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建设体系,健全农村基础设施的高质量管护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及制约因子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生产投入、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等4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综合指数法测度甘肃省1990—2015年农业现代化水平,借助约束度公式对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因子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得到长足的提升,1990年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仅为0.124,处于准备阶段;2011年进入现代化起步阶段,并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至2015年,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提升到0.479,正处于起步阶段向初步实现阶段的过渡期,但现代化整体水平较低。其中,农业生产投入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产出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依然徘徊在准备阶段,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生产投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4个子系统对甘肃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约束度分别为57.53%、15.99%、15.16%和11.31%;农业产出增长率、水土流失治理、化肥施用量和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4个关键因子,农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因此,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培养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推动农产品生产由第一产业向三产融合发展转变;以"两山"理念指引农业的常态发展向绿色、创新式发展转变等推动甘肃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可忽视农村的基础教育。现代化农业进程中农村基础存在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水平不高;"后进生"容易被忽视,学生流失率高;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的"断裂"等问题。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进行农村基础教育改革,针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困境与现状。为此,提出几点可行性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