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蒙古图牧吉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春季觅食生境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8年5月1~7日,对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觅食地进行了生境因子调查.分析认为,丹顶鹤觅食地主要属沼泽地,其植物主要为芦苇、苔草、水葱、香蒲,植被高度多为100~150 cm,水深约10 cm,水质良好,透明度约为10 cm.  相似文献   

2.
2017年3月,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为一只人工救治丹顶鹤绑定背负式卫星追踪器,来探究丹顶鹤春季迁徙停歇期在黄河三角洲的生境选择机制及活动范围。通过实地考察研究区的生境类型分布,运用GIS软件对丹顶鹤活动的生境类型和日活动范围进行量化分析。卫星跟踪结果表明:(1)春季迁徙期,丹顶鹤在黄河三角洲倾向于选择芦苇沼泽生境(位点所在生境比例:88.75%),偶尔利用水产养殖塘(2.73%)、近海滩涂(6.59%)和农田(1.93%)生境;(2)丹顶鹤的日活动范围一般维持在(14.62—50.55 hm2)范围内,且有一个规律的动态波动,一般4—5天便会另外选择一个觅食栖息地;(3)丹顶鹤的夜宿地选择较为固定,多为芦苇沼泽(94.05%),对近海滩涂(4.09%)和农田(1.86%)选择较少。建议保护区加强对芦苇沼泽和近海滩涂湿地(翅碱蓬滩涂)的保护和管理,以便为丹顶鹤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  相似文献   

3.
由自然和人为原因引起的生境丧失与生境破碎化已严重影响到野生动物的生存。大兴安岭北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紫貂(Marteszibellina)的主要分布区,1987年发生在这里的特大森林火灾造成了森林景观的严重破碎化,紫貂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确定火灾13年后,紫貂冬季生境的恢复程度。首先根据紫貂对冬季生境的喜好选取对其生存影响较大的生态因子,结合数字化林相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编制火烧前后的生境适宜性类型图。然后选取相关的景观格局指标,对火灾烧前后的生境格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尽管火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森林恢复措施,但紫貂冬季适宜生境仍有大幅度减少,特别是中等适宜生境类型减少最为明显。适宜生境破碎化加剧,隔离度增加。适宜生境斑块的形状趋于简单,软边界比重有所增加。以上结果表明,与火前相比,紫貂生境明显恶化,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图4表5参41。  相似文献   

4.
生境分析对物种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运用Maxent模型分析了48个华北豹地理分布点位和环境变量数据,对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华北豹生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华北豹生境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距村庄距离、坡度、距河流距离;生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保护区西部,占总面积的45%.  相似文献   

5.
生境更新与调整策略的提出,为湿地保护提供了新的指导。它突破了传统静态、被动的湿地保护模式,将湿地保护纳入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中,通过加强生境的更新与调整来保证湿地生境的稳定,从而保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该思路的提出对我们以保护物种为目的,忽视生境保护的作法具有重要批评意义,并修正以前静态、封闭的保护模式。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解决自然保护与生产发展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可能会成为今后湿地保护的方向和目标。本文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中该理论的运用.阐明此理论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三江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春季觅食生境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样方因子测定法对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春季觅食生境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丹顶鹤春季主要在以苔草、小叶章为主的沼泽湿地中觅食;觅食地植被高度小于40 cm,植被密度低于400株/m2,植被盖度为0~25%,觅食地水深多为5~15 cm,人类干扰距离大于1 500m;人为活动严重影响着丹顶鹤的觅食;春季丹项鹤有在...  相似文献   

7.
黑脸琵鹭是世界濒危鸟类,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黄河三角洲连续多年进行野外调查,掌握黑脸琵鹭在此区域的数量、分布、迁徙规律及其生境分析、保护,对丰富黑脸琵鹭迁徙路线研究,物种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Planting trees was used as one of cost-effective measures for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in add and semi-add areas of China. Woodland degradation, however, is becoming an inevitable issue in these areas. In this paper, a typical county, Ejin Holo County, Inner Mongolia, China was selected for its assessment of artificial woodland degradation. A conceptual model for woodland degradation was delineated qualitatively based on field sampling survey, and four model-based indicators as humidity index (HI), vegetation index (NDVI), soil type (ST) and soil erosion modulus (EM) were screened out and used to a GIS-based method for artificial woodland degradation assessment in this semi-add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area. All the indicator layers were overlaid and desertification assessed using simplified equation with equal weights for each indicators. The assess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in 336. 09 km^2 of total woodland area, 311.35 km^2 woodland were under degradation, and the area for slight, medium, severe degradation was 78.97, 119.73 and 112.65 km^2, respectively. It was suggested that 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on woodland improvement and plant species selection, especially shrub species, before revegetation in similar areas.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杓鹬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杓鹬是一种濒危鸟类,通过对其种群及生境调查,发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小杓鹬在迁徒路线上的第一个重要的集中停歇地,种群数量超过世界总数量的17%,在该地区停留约40天。小杓鹬偏受低矮草地生境,农业开发已越来越对其栖息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飞  郭凯飞  刘南川 《绿色科技》2015,(2):34-35,37
介绍了国内生境适宜性评价的相关研究,对生境的概念、生境适宜性评价的对象、生境的评价因子进行了分析,力求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目鸟类的群落组成研究表明 :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形目鸟类 7科 2 0属 48种 ,种群数量大 ,群落组成稳定 ,已经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2.
对形目鸟类的伴生鸟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及其在食物、空间上与形目鸟类之间的竞争进行了研究 ,表明伴生鸟类在栖息地上取食分流了形目鸟类的食物资源 ,对形目鸟类形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目鸟类迁徙规律的研究发现 :目鸟类不同种的迁徒时间、顺序是较为固定的 ,并具有各自的高峰期 ;就其群落而言 ,也有迁徙高峰期出现 ,并且在其迁徙过程中 ,受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目鸟类的食性、觅食地质量、食物量与形目鸟类的关系及鸟类在不同觅食地的分布等的研究表明 :形目鸟类单位面积的数量与觅食地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呈正相关。并对形目鸟类的觅食地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本文归纳了建国以来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所进行的主要动物学研究工作,提出了今后在该保护区内进行动物学研究的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栖息地的重要基础,但频繁的人类活动干扰导致自然保护区内生物栖息地斑块破碎化的问题依然存在,景观连接度定量评价对于保护区生物栖息地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以纳板河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图论的指数方法利用2014年和2018年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对保护区栖息地的景观连接度指数的变化及其驱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4—2018年的景观连接度指数中整体性连接度指数(IIC)、概率连接度指数(PC)都呈现下降趋势,IIC和PC指数分别下降0.29和0.53,指示保护区内栖息地破碎化加剧;2)最大斑块的重要性指数从85.14减少到84.19,重要性前十的斑块时空变化表明了自然保护区栖息地斑块面积不断减小,中部、中西部地区破碎化显著;3)土地利用变化对保护区景观连接度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橡胶林、耕地、水库、茶园4类土地利用增加是栖息地破碎化的驱动力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纳板河自然保护区栖息地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位于云南省德宏州的省级瑞丽江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瑞丽江湿地及景观。文章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具有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等特点。保护区目前存在着未建立专门管理机构、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不合理、林权地权不落实、水体污染等问题,提出了今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以每月一次的调查频度对水鸟开展连续两年的调查,共记录到水鸟107种,累计403992只次,其中2008年调查水鸟102种,数量256385只次,2009年调查水鸟106种,数量147607只次。受威水鸟2008年度11种,17604只次,2009年度12种,10695只次。水鸟种群数量在3~5月和10~12月为高峰值,呈双曲线变化,种类4月和10月最多。2009年1~2月极度严寒的天气影响了水鸟的数量,导致数量锐减,并持续影响到2009年。最后,论文还分别对雁鸭类、秧鸡类、鸻鹬类、鸥类、鹭类、鹤类、鹳类等重点水禽种群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MaxEnt模型对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有蹄类保护物种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20次重复后斑羚、鬣羚、林麝、羚牛的训练集AUC值分别为0.962、0.947、0.924和0.945;(2)斑羚、鬣羚、林麝、羚牛得适宜栖息地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4%、27%、25%、24%,次适宜栖息地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7%、19%、35%、34%,不适宜栖息地占保护区总面积59%、54%、40%、42%;(3)对斑羚贡献最大的3个环境因子是坡向、坡度和落叶灌丛,对鬣羚贡献最大的3个环境因子是竹林、栽培竹林和落叶灌丛,对林麝贡献最大的3个环境因子是坡向、落叶灌丛和竹林,对羚牛贡献最大的3个环境因子是坡向、竹林以及落叶阔叶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