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发现的锥虫有伊氏锥虫、马媾疫锥虫、路氏锥虫、泰氏锥虫和鸡锥虫。这些锥虫有广泛的宿主群。不少经济动物感染锥虫病后,未经及时诊治而死亡,给国民经济造成很大损失。近几十年,我国在锥虫病的流行病学、免疫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特别在伊氏锥虫病、马媾疫和泰氏锥虫病的研究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本文主要就目前我国锥虫病的研究情况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伊氏锥虫病是一种重要的动物血液原虫病,在我国流行广泛,目前人们对它的致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曾有人对伊氏锥虫病后动物的营养代谢状态进行了研究,但尚缺乏对维生素代谢的认识。本研究对家兔在实验感染伊氏锥虫后血液维  相似文献   

3.
应用体外培养的泰氏锥虫制备可溶性抗原Ⅰ、抗原Ⅱ和代谢抗原.经测定,其蛋白含量每毫升分别为6.5mg、7.4mg和7.1mg.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结果表明,抗原Ⅰ出现22条区带,抗原Ⅱ21条区带,代谢抗原28条区带,对照的伊氏锥虫琼脂免疫扩散抗原14条区带.经分析,泰氏锥虫抗原和伊氏锥虫抗原有4条区带在同一迁移率上.琼脂免疫扩散反应中,3种泰氏锥虫抗原均与相应免疫兔血清发生沉淀反应,抗原Ⅰ出现1条致密沉淀线,抗原Ⅱ和代谢抗原出现2~3条沉淀线,抗原效价为1:4~16.免疫电泳显示了类似的结果,抗原Ⅰ与免疫兔血清出现1条弧形沉淀线,抗原Ⅱ和代谢抗原与免疫兔血清出现了3条弧形沉淀线.间接血凝试验结果表明,泰氏锥虫自然感染牛血清效价为1:20~40,免疫兔血清为1:1280~5120.所制泰氏锥虫抗原对伊氏锥虫和媾疫锥虫血清也能很好地发生交叉反应,3份伊氏锥虫病马血清和3份伊氏锥虫人工感染兔血清血凝效价分别为1:10~40和1:8~1024;5份媾疫马血清有4份血凝效价为1:20~320.4份环形泰勒虫病牛血清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4.
伊氏锥虫在我国流行面广,因而地理株众多。在进行免疫诊断时,已发现用某株锥虫制成的抗原对其他株锥虫病的诊断出现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均一的现象[’1。王祥生等用异种锥虫进行了交叉兔疫试验’‘’。有关不同株锥虫之间交叉免疫保护试验,还未见有人研究,本试验对此作了初步探讨。材料与方法】.虫株新疆骆驼株(XJCA)和安徽水牛株(AHB)均为本实验室液氮保存。2.试验动物昆明系小白鼠30只,体重20g左右,雄性。购自上海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乙。3.抗原制备保存于液氮中锥虫取出复苏后经小白鼠继代,大白鼠扩增后,按an-ham等(1…  相似文献   

5.
为了克服锥虫抗原变异对宿主免疫反应的干扰,探索伊氏锥虫病高效保护性抗原,根据伊氏锥虫在宿主体内第一次发生变异产生的变异抗原免疫原性相同的规律,设计了伊氏锥虫变异前抗原(VSG1)和第二次变异所产生的抗原(VSG2)复合物作免疫原,对小鼠进行免疫与单用变异前抗原免疫鼠相比较,两组鼠都用带变异前抗原的虫攻击,另以未免疫的鼠作对照,结果VSG1+VSG2免疫组小鼠8只全部获得保护,单用VSG1免疫组小鼠10只和未免疫组小鼠10只血中全部出虫而死亡,前者比后者出虫时间和存活时间延长,提示运用伊氏锥虫抗原变异这一规律设计的这种免疫复合物,能激收缩主克服虫体抗原变异对免疫保护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伊氏锥虫病是由锥虫科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于动物血液中的血细胞而引起的疾病。主要感染马属动物、牛和骆驼,其它动物如猪、犬、猫及某些野生动物亦可感染。锥虫在动物体内寄生,有的呈急性经过,而寄生于水牛体内大多是慢性经过,发病症状不明显,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7.
伊氏锥虫病又叫苏拉病.是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于家畜体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通过吸血昆虫机械传播。目前关于该病的报道几乎都是马、驴、骡和牛等动物,而山羊的伊氏锥虫病却很少有报道。近几年来,山羊的伊氏锥虫病时有发生.且发病早期难以准确诊断,治疗效果不明显,给山羊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我国伊氏锥虫病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详瑞 《畜牧与兽医》1994,26(4):183-185
我国伊氏锥虫病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李详瑞(北京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伊氏锥虫Trypanosomaevansi是地理分布最广的锥虫,可以引起骆驼、马、驴、骡、牛、水牛、山羊和猪等多种动物的伊氏锥虫病,从解放初到现在不断在我国南方各省和西北地区流行,...  相似文献   

9.
马媾疫锥虫(Trypanosoma equiperdum Doflein,1901)1894年在阿尔及利亚发现,是马属动物通过交配经生殖器粘膜感染的一种慢性原虫病的病原。伊氏锥虫[T.evansi(Steel,1885)Balbiani 1888]1880年发现于印度的马和骆驼,是由吸血昆虫虻类等传播的马、牛和骆驼锥虫病的病原。两种锥虫同属锥虫科锥虫属布氏组。迄今为止,各种教材和专著中,都认为这两种锥虫在形态上无区别,但其生物学特性则彼此不同。本文援引有关文献资料,结合笔者的第一手材料,对马媾疫锥虫与伊氏锥虫分类性状诸问题,进行如下对比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间接血凝试验,对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的马、豚鼠,家兔的循环抗原(CA)及其出现规律进行了实验检测。结果,感染动物47/57 CA阳性,15分份锥虫培养液CA全为阳性,而健康动物及空白培养液均为CA阴性。伊氏锥虫CA与锥虫属以外的驽巴贝西虫,传贫、鼻疽等血清不交叉,而与锥属的牛泰氏锥虫、路氏锥虫、马媾疫锥虫的血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CA比抗体出现早;感染动物完全治愈后,CA消失,而未彻底治愈者,CA仅暂时消失,但不久又出现,直到动物病死,由此认为,CA的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疗效判定和预后判定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1.
锥虫病俗称肿脚病、耳尾焦,由牛感染伊氏锥虫所引起。我市1983年曾大面积流行此病,笔者自创“兔大剂量注射待检牛血诊断牛伊氏锥虫病”,锥虫检出率高,以血虫净和中药防已黄芪汤加减治疗,自1998年以来治疗牛17头,治愈率100%。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用湖北株、广西株和江苏株伊氏锥虫经体外培养增殖,再等量混合,制备多价伊氏锥虫灭活苗。疫苗免疫接种小鼠后,再分别用强毒湖北株、广西株和江苏株伊氏锥虫攻击,结果3组小鼠均获12/12保护。免疫保护鼠于免疫后105d时,再作第二次攻虫,结果湖北、广西和江苏组分别获得1/5,3/5,4/5保护,对照组小鼠均100%发病死亡。结果表明多价伊氏锥虫灭活苗对多种虫株均产生了良好免疫保护作用,免疫期达3个月,从而为大面积推广伊氏锥虫病苗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锥虫病,又称苏拉病,是由伊氏锥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动物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伊氏锥虫中间宿主很多,它广泛地寄生于牛、马、骆驼、象等等草食动物及部分肉食动物体内。耕牛现在仍然为我国农村很多地方提供畜力,是现代农业生产重要因素之一。耕牛一旦被伊氏锥虫侵入,并罹患锥虫病后,就无法为广大农民提供畜力,从而影响农业生产。了解耕牛锥虫病的发病原因和症状,掌握耕牛锥虫病的临床诊断及预防措施.对保护耕牛健康、促进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锥虫病是由媾疫锥虫和伊氏锥虫引起的一种以马属动物(下统称马)为主要宿主的原虫病。我县1984年普查时检出阳性率为2.86%,并对阳性马用“拜耳205”进行防治,至今相隔10年。为进一步查清马锥虫病疫情情况,特进行本次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5.
锥虫病俗称肿脚病、耳尾焦,因牛感染伊氏锥虫所引起。1983年,福鼎市曾大面积流行此病,笔者采用兔大剂量注射待检牛血液诊断牛伊氏锥虫病,锥虫检出率高,并自1998年以血虫净和中药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牛锥虫病17例,治愈率100%。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被检血清标本:采自锥虫病疫区耕牛和7只实验感染兔。2.标准锥虫阳、阴性血清:锥虫阳性血清为感染家兔血清,其锥虫胶乳试验凝集价在1:160以上,琼扩或对流免疫电泳在1:8以上。阴性血清采自健康兔和非疫区健康牛。3.血吸虫阳性血清:采自动物实验感染牛,用间接血凝法和粪检法检测均为阳性。4.肝片吸虫阳性血清:采自实验感染牛和羊。5.焦虫阳性血清:有双芽焦虫感染、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种检测伊氏锥虫循环抗原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这种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检查实验室制备的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可检出的阈值为0.049—0.195微克蛋白/毫升(0.122±0.066微克蛋白/毫升);检查泰氏锥虫和龚地弓形体抗原,即使抗原浓度分别高达180微克蛋白/毫升和200微克蛋白/毫升,亦为阴性。用此法观察了7只实验感染家兔血清中伊氏锥虫循环抗原的动态,实验兔于感染后4—8天首次呈现抗原血症,滴度于感染后8—10天达高峰,持续仅4—12天,于感染后14—28天转为阴性,而实验感染前和用拜耳205治疗后的血清则全部阴性。将治疗前已转阴的15份血清和治疗后的28份血清标本按Bout等介绍的方法解离免疫复合物再检循环抗原,前者10份阳性,后者全部阴性.此结果证明,实验感染兔于感染后2—4周血清中出现伊氏锥虫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复合物的产生影响循环抗原的检出。  相似文献   

18.
伊氏锥虫不同地理株对小鼠致病性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氏锥虫是地理分布广泛的锥虫,可以引起骆驼、马、黄水牛、犬和大小鼠等动物的伊氏锥虫病,宿主中以马、犬和大小鼠等为高度易感动物,感染后往往发病急,死亡快,由于其因地理和宿主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出感染力和毒力的差异[1],我们进行了不同地理株对小鼠的感染力及其毒力的比较观察。材料和方法材料1、伊氏锥虫:伊氏锥虫云南株于1987年在宜良分离自云南水牛体内,广东株于1981年在阳江分离自广东水牛体内,安徽株分离自安徽水牛体内,江苏株分离自江苏高邮水牛体内,新疆株分离自新疆骆驼体内,以上伊氏锥虫都经小鼠繁殖后保存于液氮中…  相似文献   

19.
最近,随着用于检测伊氏锥虫循环抗原的免疫学技术的发展,人和动物伊氏锥虫病的诊断率有了显著提高。这是由于这些试验比虫体检查更加敏感,而且、外周循环抗原的检测更加可靠地表明了活体感染。同时它们理想地评价了化疗结果,因为在经有效的治疗之后,伊氏锥虫抗原从外周循环消失。然而,直到最近,伊氏锥虫抗原检测仍然仅局限于实验室运用。Nantular所介绍的用于人和动物伊氏锥虫病诊断的平板乳胶凝集试验可望克服上述缺点。在目科的研究中,诊断伊氏维虫病的的乳胶凝集诊断试剂盒将用于骆驼伊氏谁虫病的诊断及评估药物对此病的化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 喹嘧胺即安锥赛对于预防和治疗马媾疫和由伊氏锥虫、刚果锥虫、马锥虫所引起的家畜锥虫病有良好效果。本品对马毒性较大,对牛产生副作用较少见,笔者于工作中遇到静脉注射喹嘧胺引起黄牛中毒死亡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