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索留叶数对腾冲烟叶产质量的影响,通过设置大田试验,分析不同留叶数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物理特性、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留叶数的降低,烤烟株高下降,腰叶、顶叶长宽呈增加趋势,烟叶产量、产值呈降低趋势.当留叶数由22片降至16片时,C2F烟叶单叶重、厚度、叶面密度、填充值显著增...  相似文献   

2.
留叶数和留叶方式对上部叶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改善烤烟上部烟叶品质,降低和控制上部叶烟碱含量,进行了烤烟不同留叶数和留叶方式对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若土壤供应肥力过高、不均衡,气候条件特殊,则烟株留叶数和留叶方式对上部烟叶烟碱含量的影响会变为次要因子,并且表现得不明显;现从试验田间长势长相和测析化验结果分析得出,在肥料能充足供应烟株正常生长的情况下,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上部烟叶烟碱含量逐渐减少,留权是在打顶后烟株生长过旺用于降低上部叶烟碱的一个有效手段。试验中,处理LB和L22上部叶烟碱都比处理L18和L16低,对照处理平均留叶数最多.烟碱含量也最少。  相似文献   

3.
种植密度对‘云荞1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播条件下为了实现‘云荞1号’的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以目前该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云荞1号’为材料,采用4个不同密度(70万株/hm2、95万株/hm2、120万株/hm2、145万株/hm2),研究了苦荞晚播条件下,密度对苦荞产量及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株高、一级分枝数、主茎节数等植物学性状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产量有显著差异;在14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达2424.17 kg/hm2。晚播的‘云荞1号’在云南秋播区最适宜的播种密度是145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探讨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湘烟5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永州烟区‘湘烟5号’的进一步推广示范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氮、磷、钾各3个处理水平,采用正交L9(3 4)设计,田间调查各处理烟叶的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和质量。结果表明,各处理的产量、产值、均价、烟叶等级比例均有差异,其中以处理N135P108K378的经济性状较好,烤后烟叶的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均较适宜,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经济效益好。永州烟区土壤中等肥力下‘湘烟5号’的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为N:P:K=135:108:378。  相似文献   

5.
不同留叶数对美引烤烟新品种NC297生长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留叶数(每株留叶16、20、24片)对美引NC297烤烟新品种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留叶数的烟株株型和株高明显不同,而茎围与节距的差异不显著;不同留叶数对中、下部叶片大小和单叶重的影响较小,对上部叶的影响较大;留叶数偏少(L16),均价虽较高,但对烟叶的产量和产值会有不利影响,而留叶数偏多(L24),产量虽有所增加,但均价、上等烟比例将受到不利影响;留叶数为20片的两糖差值小(1.01),总氮、烟碱适中,钾/氯高(8.44);留叶数偏多或偏少,两糖差值均偏大,总氮、烟碱偏高,钾/氯低。综合产、质量效益及各项化学成分指标,NC297以留叶数20(L20)片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冬小麦新品种‘衡6632’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为该品种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5个播期和6个种植密度处理,于2014—2015年在河北省深州市护驾迟镇旱作节水试验站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及产量有显著影响,但对穗粒数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显著影响。(2)产量随着播期的推迟和种植密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衡6632’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减少,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千粒重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加。穗粒数在种植密度300万/hm~2以上时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少。千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分析表明:‘衡6632’在春一水条件下,适宜播期为10月7—19日,最佳播期为10月10—15日,相应的种植密度为225万~300万/hm~2。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浦薏6号’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开展种植密度与打顶措施对‘浦薏6号’产量影响的研究,以期为‘浦薏6号’在浦城地区的高产栽培、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打顶时间及其互作对‘浦薏6号’产量的影响,利用通径分析对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寻求‘浦薏6号’优质高效生产的种植密度与打顶时间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打顶时间是影响‘浦薏6号’产量的重要因素,种植密度为6.67万株/hm2(株行距60 cm×75 cm)时薏苡产量最高,若考虑经济效益,则最优种植密度为5.72万株/hm2(株行距70 cm×75 cm),十叶一心时打顶处理。供试时间的打顶措施对薏苡矮化效果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产量构成的3个主要因素对产量的贡献依次为:单株粒数百粒重结实率。单株粒数和百粒重是影响薏苡产量的首要因素,应作为育种中的首选指标;结实率对产量具有较大的间接增加作用,可通过调节种植密度提高结实率,从而获得薏苡高产。  相似文献   

8.
叶毅 《种子科技》2023,(6):21-23
玉米在我国粮食生产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对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提高玉米产量及质量成为我国农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文章设立3个不同的玉米种植区域,每个区域的种植密度不同,采用计算机设备与试验器材分析玉米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此明确玉米最佳种植密度,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烤烟新品系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兴烟一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叶数的增多,大田生育期变长,留叶数偏少会导致植株过旺,影响叶片和叶形,留叶数对上部叶大小有显著影响,对中下部叶大小无显著影响;赤星病和白粉病在留叶数较少时较轻,留叶数较多时较严重。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上等烟比例、烟叶的产量、产值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韩玉环  刘晨  杨龙  于涛 《作物杂志》2023,39(2):157-1131
为探究打顶时期与留叶数对山东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中烟100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的打顶时期与留叶数处理,并对上部叶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碳氮代谢、衰老特性、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打顶时期,多留叶有利于抑制成熟后期上部叶强盛的光合能力,留叶18及20片处理有利于上部叶开片,后期抗氧化酶及NR活性较低,NI活性较高,落黄较快,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经济性状优良。初花打顶以留叶20片处理品质较好,盛花打顶以留叶18片处理品质较好。同一留叶水平以初花打顶烟叶长宽比适宜,叶面积较大,开片较好,烟叶感官品质较好。综合来看,以初花打顶、留叶20片处理上部叶农艺性状较优,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烤烟湘烟5号良种繁育种子产量、质量、根系活力及烟苗质量和抗性,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单株留蒴果数对湘烟5号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留蒴果80个处理的种子产量最高,发芽率达到99.0%,幼苗第7叶出叶天数64.8d,且化学成分协调性优于单株留蒴果100、120和140个处理,中上等烟率达到96.73%。尽管单株留蒴果60个的幼苗出叶天数最短,但种子根系活力、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中上等烟率最高,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较单株留蒴果80个更优,但留果数太少影响种子产量。综合考虑,湘烟5号的最佳单株留蒴果数为80个。  相似文献   

12.
种植方式对 ‘迪糯 278’ 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适宜当地甜糯玉米高产栽培的优化组合,以‘迪糯278’为试验材料,研究施肥水平(A1为金正大缓控施肥525 kg/hm2,A2为NPK三元复合肥750 kg/hm2,追肥尿素375 kg/hm2,A3为二铵300 kg/hm2、尿素300 kg/hm2、牛粪肥15000 kg/hm2)、种植密度(B1为45000株/hm2,B2为49500株/hm2,B3为52500株/hm2)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重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施肥水平、种植密度各自处理间的叶面积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种植密度一定的条件下,施肥处理对鲜穗重的影响依次为A1 >A2>A3;在施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种植密度对鲜穗重的影响依次为B1>B2>B3.单穗重与株高、叶面积、穗长、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总产量与株高、单穗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叶面积、穗长、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位高、穗粗相关未达显著水平.对‘迪糯278’而言,种植密度49500株/hm2产量最高.施肥金正大缓控施肥525 kg/hm2效果最好,施肥NPK三元复合肥750 kg/hm2,追肥尿素375 kg/hm2效果次之,施肥二铵300 kg/hm2、尿素300 kg/hm2、牛粪肥15000 kg/hm2第三.处理组合对产量影响程度依次为A1B2、A2B2、A3B2、A1B1、A3B1、A2B1、A1B3、A3B3、A2B3.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前作茬口和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于2017-2018年在牡丹江东宁市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前茬种植烟草、大豆和玉米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14 500和17 400株/hm 2)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年间同一种植密度下,与烟草茬相比,大豆茬和玉米茬的烤烟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感官质量和经济效益均显著增加,且以玉米茬效果最佳;2年间在前作茬口相同时,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烤烟的株高、茎围、叶面积、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均显著提高;综合各指标来看,种植密度为14 500株/hm 2、前茬作物为玉米时,烤烟的株高、茎围、叶面积、均价和产值达到最大值,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感官质量最佳,建议作为适宜牡丹江地区进一步示范推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曹娟 《中国种业》2017,(9):58-59
为了明确新陆中62号棉花品种在阿拉尔垦区的最佳种植密度,特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下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新陆中62号常规陆地棉的最佳种植密度是21.0万株/hm~2,可使子棉产量最高、棉花品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施肥量与留叶数对烟叶产值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施肥量与留叶数对烟叶产值量及化学成分的关系,在楚雄进行了施肥量(72kg/hm2、90kg/hm2、108kg/hm2)与留叶数(15片、18片、21片)两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随施肥量的增加烟株茎围、节距、田间叶面积系数增大;烟株患白粉病及赤星病机率增加,病情指数增大;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增加;烤后上部烟叶比叶重随之增大;上部烟叶的总氮、烟碱含量增加,糖碱比变小。随留叶数的增加烟株封顶株高增高、田间叶面积系数增大;烟叶产量、产值增加,但上等烟比例减少;烤后上部烟叶比叶重随之减小;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降低,糖碱比变大;烟叶化学成分趋向不协调。因此不能盲目增加施肥量与留叶数,以施肥90kg/hm2、留叶18片的处理化学成分最协调。  相似文献   

16.
不同留叶数对烤烟新品系兴烟1号生长及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烤烟新品系兴烟1号生长发育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留叶数对烟株的生育期和植物学性状明显不同,留叶数和生育期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不同留叶数对烟叶的产值影响显著,留叶数偏少(20片),虽均价差异较小,但对烟叶的产量和产值会有不利影响,而留叶数偏多(40片),产量、产值虽有所增加,但其均价、上等烟比例将受到不利影响。兼顾产量、品质和效益,兴烟1号以留叶数35片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封顶期与留叶数对白肋烟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用切片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在不同封顶期与留叶水平下各部位叶片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封顶期推后或留叶数增多,叶厚、栅厚、海厚、组织比、栅厚/叶厚和上、下表皮厚度及栅栏组织细胞宽度等都随之变薄变小,但现蕾封顶至初花封顶和留叶18片至21片的降幅较小,而初花期封顶至盛花期封顶与留叶21片至24片的降幅较大。封顶期对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大于留叶数。生产上采用适时封顶合理留叶是改善叶片组织结构,增进烟叶产质量的重要措施。试验结果以初花期封顶,单株留叶21~22片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留叶数对烟叶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烟叶成熟期间淀粉合成机理,分析了4个不同留叶数处理(分别留叶16,18,20,22片)的烟叶成熟期间中、上部叶淀粉积累动态及淀粉酶(AM)、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留叶数与成熟期间上部叶的AM活性、淀粉含量无显著的相关性(r=-0.101,P=0.441 >0.05,r =0.221,P=0.089 >0.05),与上部叶的SS活性有显著的正相关(r=0.300*,P =0.020 <0.05);与中部叶的AM活性无显著的相关性(r=-0.179,P =0.172 >0.05),与中部叶的SS活性有极显著的正相关(r=0.395**,P=0.002<0.01),与中部叶的淀粉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r =0.328*,P=0.011 <0.05).留叶数增多时,成熟期间上、中部叶AM活性稍有下降,SS活性显著上升,淀粉含量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早熟矮秆机收高粱新品种‘吉杂383’为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进行‘吉杂383’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试验设置不同种植密度(12, 13, 14, 15, 16万株/hm2)、不同施肥方式(底肥加氮肥,缓释长效复合肥),以期筛选‘吉杂383’最适种植密度及最佳施肥方式。结果表明:‘吉杂383’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底肥加氮肥施肥方式下,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着氮肥的增加而增加;缓释长效复合肥方式下,产量随着缓释长效复合肥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本试验中,‘吉杂383’最适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最佳施肥方式为复合肥+氮肥20 kg/666.7 m2和缓释长效复合肥40 kg/666.7 m2。  相似文献   

20.
因吉林省品种层出不穷,却鲜有能够实现大面积推广,本研究以吉林省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吉单441’、‘吉单631’和‘吉单558’为试验材料,研究‘吉单’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其在吉林省东部、中部和西部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吉单558’和‘吉单631’在种植密度为7.5×10^4株/hm2时干物质累积量达到最大值,开花期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叶面积指数大小顺序均为种植密度(×10^4株/hm^2) 9.0跃7.5跃6.0跃4.5跃3.0。根据实际种植情况、品种特性及方程模拟情况,在吉林省东部适宜种植密度为6.7伊104株/hm^2左右,中部适宜种植密度为6.5伊104株/hm2左右且可根据当地条件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在吉林省西部适宜种植密度为6.0伊104株/hm^2左右。随种植密度增加,未见‘吉单’品种倒伏显著相关,6展叶期和乳熟期,干物质累积量与叶面积指数显著相关;开花期(R1)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与叶面积指数均极显著相关,‘吉单558’干物质累积量与产量显著相关,‘吉单631’干物质累积量与叶绿素值显著相关;成熟期仅‘吉单558’表现为干物质累积量与产量显著相关。应根据品种的特性进行合理密植,才能充分发挥品种光合特性,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吉单’品种为吉林省自主研发玉米品种,本研究可为提高吉林省玉米品种综合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为吉林省玉米持续丰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