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磁感应断层成像是利用涡流效应的成像技术,因其具有无接触无创成像特性,广泛应用于工程质量无损检测、医学无创诊疗、精密工件加工等领域。本文主要从构成要素、研发进程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宛药人采经方,制名药,创品牌,将中医药事业的复兴作为己任,将医圣张仲景的医药精髓发扬光大,正努力把宛西制药打造成一只承载人类健康的诺亚方舟。张仲景,东汉时南阳郡人,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经验总结性的临床医学著作,在国际医学界享有崇高声誉,因其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而被后人称为"医圣"。地处医圣故里的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宛西制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无疤痕等优点,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但外科手术医师对于胆囊内大于20mm结石或多发结石,在取出胆囊时,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稍不注意弄破胆囊壁,会导致结石和胆汁污染创道和腹腔,结石残留、创道和腹腔感染.  相似文献   

4.
因为约会打麻将.遭到朋友的妻子反对.被告人酒后失态、失德.将朋友的妻子打伤.结果赔了对方的损失.又被判了刑。朋友感情破裂了.邻里关系也僵化了.被告人单建法后悔道:“都是麻将惹的祸!”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学专家王玉保教授40余年来刻苦努力、临床实践、不断探索,总结研究的治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肿瘤、肝腹水的“四大法宝”“五方一体”疗法,使顽固性肝病,在这里治疗不再难,特向广大患者推荐。王大夫多年来治疗各类肝病,采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四大法宝”“五方一  相似文献   

6.
追溯中国儒道墨文化源流,梳理中国文化史,可以大致见出中国文化是从人性、人心出发,讲求自性修养的“将心比心”的道德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在于仁道。仁道由儒家哲学中仁的内涵,如克己、利他、取义诸精神,道家哲学“人之道”中仁的内涵,如谦退、无私、公平诸精神,墨子思想中仁的内涵,如“兼相爱,交相利”精神共同建构而成。中国历史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中合理的因素,作为一种普世价值,对于中国及世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为当代文化核心价值观探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湖湘中医五老”之首李聪甫,是湖湘中医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医德高尚,有丰富而鲜明的医学伦理思想:挚爱中医,直言捍卫行业地位;借鉴西医,发展中医,团结中西医;弘扬传统医学精华,精调脾胃;珍视患者,注重疗效。李聪甫的医学伦理思想具有一定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阐述了陈新宇教授“阴平阳秘”的诊疗思路在失眠治疗中的具体应用。陈新宇教授从阴阳角度出发,将失眠病机本质概括为阳虚所致的“阳不入阴、阴阳失交”,在“谨熟阴阳”的辨证基础上,提出“温扶阳气、潜阳入阴、调和阴阳”的治疗大法以达到阴平阳秘。  相似文献   

9.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医学信息技术体系是把“双刃剑”,在对医疗工作的辅助作用日益加强的同时,也出现了患者个人诊疗信息泄露风险,医护人员责任感与对病人的关爱弱化等负面趋势。笔者从加强医疗系统内部从业人员伦理道德提升和外在伦理道德教育的约束机制两个方面来探讨,通过内部建设和外部约束双管齐下探讨在医学信息视野下加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伦理道德修养的途径,从而推进医学信息技术体系在医疗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历史背景、内容的完整性、辨证论治体系、教学效果等方面分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整合的可行性。同时提出可参考桂林古本和白云阁藏本版《伤寒杂病论》编写,或按总论、外感篇、杂病篇三部分编写,或按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特色病种篇三部分编写等整合的建议,整合后有望改善现中医院校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分开教学的不足, 将张仲景的医学思想更全面、准确、真实地呈现出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经典。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论治胸痹具有独到认识,概括起来有如下4个方面:阳微阴弦,以定虚实之机;虚瘀相因,以分标本之型;五脏相关,以论和调之治;遣方施药,以明复阳之效。张仲景立足阳微阴弦的脉象角度,着重从虚实进行致痹阐述,创立以宣痹通阳为主的温通之法,对现代中医的临床运用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学分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认识其差异,有利于寻求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交融的契合点,从而促进医学的发展。国医大师孙光荣通过系统的对比,得出两者之间在学科属性、医疗模式、诊疗思维、发展特点、治疗特点五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学科属性而言,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西医学则属于单纯的自然科学;从医疗模式而言,中医学为整体医学模式,西医学为生物医学模式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诊疗思维而言,中医学是包容性思维,主张非定点清除致病因子,西医学则是对抗性思维,主张定点清除致病因子;从发展特点而言,中西医学呈现出起点高、发展慢与起步晚、发展快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从治疗特点而言,中医学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与"中和"为特点,西医学则强调数据支持,临床路径、介入和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张学文教授近5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病例,采用关联规则、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用药经验和用药规律。结果 对筛选出的116首典型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药物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结论 张学文教授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以天麻钩藤饮和(或)脑清通汤为基础方加减,多用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药以治标,再加补肾、安神等药以扶正,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4.
基于魂魄理论,认为脑髓元神(魂、魄)-脏腑神(魂、神、魄、意、志)-诸体神的神机通路某个关节点或者多个部位发生病变,形成神经系统心身疾病形神同病的病机特点。神经系统心身疾病是躯体症状障碍的表现形式之一,对躯体症状障碍的治疗原则是:魂病、魄病皆神志病,以阴阳辨证为总纲,结合脏腑辨证,"以阳法治之、以阴法治之",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理五脏虚实以畅达情志、安魂强魄。通过失眠症并腓肠肌疼痛不适、良性位置性眩晕并抑郁症惊恐障碍、慢性全身关节疼痛并应激障碍、肺癌介入术后并全身多处转移神经病理性疼痛4个医案,强调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础上,选择使用潜镇魂魄、升振魂魄、疏通使道、对症治疗、心理治疗,坚持形神一体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中的阴阳观是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基于《伤寒论》原文的学习,从阴阳的动态比较、救阳存津的先后缓急、阳气阴形的相互为用等方面对其阴阳观进行探讨,认为阴阳谐和是《伤寒论》阴阳观的核心,并对“贵阳贱阴”的说法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6.
喉源性咳嗽是著名中医耳鼻咽喉科鼻祖干祖望教授首创的中医病名,本文通过总结干祖望教授及多位临床医师的辨证论治经验,结合笔者临床实践,进一步探讨其病因病机及遣方用药特点。笔者认为以风邪为辨证核心论治该病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体现了中医药诊疗喉源性咳嗽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88例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根据患者辨证分型的不同,分别施以相应的针刺方案治疗;对照组则不辨证统一采用单纯针刺方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及疗效指数、SF-36评分、尼群消化不良指数(NDI)以及血浆胃动素(MTL)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脱失1例,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脱失2例,总有效率76.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和1月后随访时,两组相对治疗前症状指数(NDSI)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指数(NDLQ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均显著增加(P<0.05);与同期比较治疗组NDSI明显低于对照组,NDLQI、SF-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FD患者进行辨证针刺和不辨证针刺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辨证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及近远期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匡继林教授基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的发病病因病机,治疗PCOS遵循辨病为先、明确诊断,根据月经周期4个时期的不同生理特点及患者体质进行“辨疾病-辨时期-辨体质”的临床三维辨治。提出以“调肾本、和肝脾、益气血、行冲任、养胞宫、促进卵泡发育与排卵,进而恢复正常月经”的PCOS治疗大法,辨病辨证相结合、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多种危险因素在个体聚集的复杂的代谢紊乱疾病,该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中医体质学说干预MS具有个性化特点及整体观念优势,研究MS患者的体质分布特征,并给予相对应的干预措施,能够更有效地提高MS的防治效果。本文从体质角度干预代谢综合征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辨体防治代谢综合征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在临床实践中获得进一步推广,提高MS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