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内蒙古大针茅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各个层次中的地下生物量,探讨随放牧强度增加植物地下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变化情况,目的是研究植物地下生物量对放牧强度的响应,为草地合理管理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0cm-100cm土层中的地下总生物量减小。对植物地下生物量进行逐层分析发现,轻度放牧可以增加地下表层的生物量,但是中度和重度放牧均使其减少。各个放牧强度下植物地下生物量都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减少的幅度逐渐降低。但是放牧会影响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加,同时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趋向于表层化的现象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森林大样地的基础上,研究阔叶红松林木本植物组成,同时应用徐振邦等关于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的干、枝、叶生物量与其胸径的相关关系公式以及地上地下的生物量关系,直接推算阔叶红松林中红松、紫椴、蒙古栎、水曲柳、色木槭的生物量,进而得到单位面积的生物量.结果表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共51个种,59 158个活的个体.5种主要树种的生物量以紫椴最高,为101 039.489kg/hm2;红松次之,为81 012.335 kg/hm2.水曲柳为54 767.362 kg/hm2,蒙古栎为35 035.157 kg/hm2,色木槭最低,为22 921.594 kg/hm2.对比分析以往的生物量测定结果,除了水曲柳的生物量外,笔者的测定结果都远高于徐振邦等的测定结果,紫椴的生物量高了近2倍,红松和蒙古栎的生物量都高了1倍.测定结果的不同可能源于大的取样面积及精准的仪器应用提高了对单位面积植物组成及其数量测定的精度,加之20年的植物生长以及全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土培方法,将剩余污泥与供试土壤按质量比为0:3,l:2,2:l和3:0配比,吊兰和蝴蝶梅栽培幼苗,定期测定植物的株高、根长、干重、鲜重等生物量和叶绿素与根活力变化,以及植物体内cu、zn、cd、PbfHCr等的重金属含量变化;测定种植前后植物根系旁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和重金属的EDTA提取含量等结果表明,吊兰对多种重金属具有很好的耐性,受重金属影响不大。吊兰对CrllZn的富集效果较好,对Cr的富集系数在某个特定的生长期是大于1,且它对znN富集效果较稳定,不易受重金属浓度的影响。由于吊兰具有生物量大、根系发达、生物量增长迅速等优点,其有利于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改良。而蝴蝶梅因为根系不发达和生物量较小等原因,对重金属的耐性不强,生长中易受重金属影响,因此不宜用于修复污染土壤的植物。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样本量对云南松生物量积累、分配的影响,以20个云南松家系(共615株)幼苗为试验材料,随机抽取部分数据,分析样本量对云南松幼苗鲜重、干重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确定各性状结果所需的最低样本量。结果表明,不同样本量中各组分生物量的积累由大到小均表现为: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根生物量;生物量积累和分配在不同家系样本量和单株样本量间存在不同显著性,生物量计算值随样本量的增加而逐渐稳定,在测定的家系数量小于12个,或者测量的单株数小于360株时,各梯度生物量值有波动,标准误和变异系数较大,随家系样本量或单株样本数量的增加,准确度逐渐增加。因此,对本研究的测定群体而言,要获得较为准确的生物量计算值,测定的云南松家系数量应大于12个,或者测量单株数要大于360株。本研究为云南松生物量的计算提供一定参考,结果及研究方法对类似测定群体的生物量计算所需样本量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析常用水体初级生产力测定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及原因,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为基于水体初级生产力测定结果的科研及渔业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2014年7月、10月分别在同一水域,通过浮游植物生物量法、黑白瓶法、叶绿素a法同步测定水体初级生产力,将测定结果统一在C(碳)单位水平进行比较,结合分析其他不同营养水平水体初级生产力测定结果的差异。分析结果,水域为贫营养型水体,3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均以叶绿素法测定结果最高,浮游植物生物量法次之,黑白瓶法最低。叶绿素法的测定结果平均比浮游植物生物量法高42.81%,比黑白瓶法高173.75%,浮游植物生物量法测定结果平均比黑白瓶法高91.68%。收集到的其他6种营养类型水域测得的水体初级生产力结果表现出与本研究相似的趋势,叶绿素法测定结果平均比浮游植物生物量法高40.28%,比黑白瓶法高171.38%,叶绿素法与黑白瓶法的初级生产力测定结果之比相近。影响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因素复杂,为避免测定结果误差过大,可通过同步开展多种方法测定、重复测定、增加不同季节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测定,综合多种因素来选取合理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荒漠植物功能性状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随土壤水盐梯度的变化规律,为荒漠地区植物恢复和土壤盐渍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植物的叶片形态、生理特征、植物生物量以及土壤的水分和盐分含量,并将水盐分为3个梯度,分析不同水盐梯度下植物生物量对功能性状的响应。【结果】(1) 植物冠幅面积 (S) 在3种土壤水盐梯度下均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植物叶片磷含量 (LPC) 在低水盐群落中适应性高于中高水盐梯度。(2) 植物地下生物量 (AGB) 低水盐梯度显著低于高水盐梯度 (P < 0.05) ;地上生物量在土壤水盐梯度上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P > 0.05) 。 (3)对植物功能性状和生物量的冗余分析 (RDA) 在3种梯度下,植物冠幅面积 (S) 、株高 (H) 与生物量相关性均较高,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型性状S、H、SLA会对生物量增长有促进作用。 (4) 荒漠植物功能性状对生物量的指示能力是随着土壤水盐梯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结论】艾比湖干旱荒漠地区植物的生物量随土壤水盐的增高而减少。在低水低盐土壤区域,植物的适应性较强;在高水盐土壤区域,植物叶片表型性状比生理性状更明显;在中水盐土壤区域,植物功能性状与生物量差异及联系不明显。干旱荒漠区土壤盐含量的增高已经对植物生长产生了迫害,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功能性状及生物量减少会使荒漠土地退化,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植物叶绿素特征及其在森林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中叶绿素含量是植物生理生化及生态调查中的一个重要测量参数。它不仅是表达植物生物量的一个指标,也是检测植物健康程度及环境因子的关键指标。阐述了叶绿素性质、作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植物中叶绿素含量在植物种内、种间时空异质性分布的原因,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提出利用植物叶绿素含量进行植物营养诊断和环境因子监测。指出传统叶绿素测定方法不足,建议采用新的测量方法及时测定大范围、大尺度的森林生态系统叶绿素含量,为林木营养状况检测、森林培育等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最后对叶绿素指标在森林生态系统、城市林业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孙磊  王向涛  魏学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72-12074
通过对西藏安多典型退化草地围栏,研究围栏对植被特征、地下生物量、地下种子库以及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围栏封育后草地植物高度、盖度、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植物多样性有所增加,植被优势种差异较为显著。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变化幅度较大,经过围栏草地0~10 cm地下生物量增加明显。土壤种子库测定表明,围栏实验地种子总数明显高于围栏外,且增加的种子数主要分布在0~5 cm的土层中。  相似文献   

9.
混合分组分析法在作物基因定位上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研究植物性状与这些性状的遗传控制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植物图谱群体的QTL分析是一种精确定位某一性状的研究方法,但混合分组分析法,即BSA法(Bulk Segregant Analysis)是利用F2代分离群体的极端表现分成二组而不同测定各基因型的每一植株,BSA还可测定等位基因间的差异,是一种既定节省时间又较实用的分析技术。本文就BSA的特点以及对各种不同作物的育性基因、抗性基因、生理基因、形态基因的定位以及品种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结果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大生物量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大生物量非超富集植物修复技术的进展。概括了大生物量修复植物的优势,提出了筛选的判断标准和思路。探讨了大生物量植物应用于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实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数理统计为工具,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带的羊草+大针茅(Leymus chinensis+Stipa grandis)样地.对4种代表性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米氏冰草(Agropyro michnoi)、冷蒿(Artemisia frigida)单珠生物量的动态变化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确定了主要水热环境参数,建立了植物生物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累积关系的Logistic生长模型,分别对4种植物生长特征进行了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1)降水和积温因子对4种植物生物量的形成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但降水较积温因子的影响更大(r12,3>r13,2;R21(2)>R21(3)).(2)同一气象因子对不同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有差异,降水对4种植物影响的重要性次序为:羊草(0.964)>米氏冰草(0.937)>大针茅(0.928)>冷蒿(0.906);积温因子影响的重要性次序为:羊草(0.918)>大针茅(0.909)>米氏冰草(0.875)>冷蒿(0.754).(3)植物单株生物量随降水量变化、积温变化的潜在最大值一致表现为:冷蒿>大针茅>羊草>米氏冰草,说明冷蒿具有较大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2.
2014年5—7月对塔尔巴哈台山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山地草甸样地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利用草地的野外实际测定数据,计算了群落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以及物种优势度等数量指标,对山地草甸样地3种放牧强度的群落结构和功能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7月,山地草甸草地群落的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都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可食牧草综合优势度随放牧强度加大而下降,而退化标志物种冷蒿以及一年生植物等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陈彤  张文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96-10799,10805
[目的]了解群体和个体大小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和生殖的影响。[方法]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果实成熟期,分别从选定的9个群体中随机选取10个生殖分株,齐地面剪下,带回实验室测定各形态和数量指标。[结果]群体大小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营养生长和茎、叶生物量分配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群体的增大,生物量更多地投资到茎上,叶生物量分配则显著减少;群体大小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殖性状的影响不明显,在不同大小群体中生殖分株具有稳定的生殖产出;生殖分株个体越大,生殖投入越高,生殖分配越低。[结论]不管在何种大小的群体下,加拿大一枝黄花生殖分株都具有稳定的生殖特性和生殖产出,且都能获得适量的传粉者为其进行异花传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揭示岩性土壤与杉木生长的关系,为系统培育杉木速生丰产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通过方差分析,对6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上11年生杉木生长和生物量进行研究。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测定采用皆伐实测法,即逐株砍伐并分别测定其树干(带皮)、树干(去皮)、树枝(带皮)和叶的鲜重,按形态学部位分上、中、下分别取干(去皮)、皮、枝和叶的样品,测定含水率,然后换算成各自的干重,累计即得地上部分的总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指的是根系生物量,其测定方法采用全株挖掘法,取平均木大、中、小根系的混合样测定含水率,后换算成干重。生物量含水率的测定均采用烘干法。[结果]6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对杉木的高、径生长及生物量效应影响不同,其中,长石石英砂岩平均树高为523.270 cm,平均胸径为4.720cm,平均单株生物量为5.059 kg;玄武岩平均树高为511.570 cm,平均胸径为4.650 cm,平均单株生物量为4.848 kg,生长良好,以下依次是石英砂岩、变余砂岩、第四纪红色黏土和煤系硅质砂页岩,且后2类岩性差异较小。岩性对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影响最大的是根,其次是去皮干,再次按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全株、叶、干皮和带皮枝。[结论]长石石英砂岩和玄武岩对杉木生长最有利。  相似文献   

15.
选取8种常用水生植物,研究收割对植物生长和水质净化的影响,掌握收割管理措施对水质净化的影响效能.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过程中主要吸收N元素,达到某一饱和值后,生物量及N含量不再增加;生物量大的植物导致二次污染的程度大于生物量小的植物;植物收割能促进污染水的净化,可使水质提高1~2个等级,单次收割移除N、P量对水质的影响不显...  相似文献   

16.
阔叶红松林下早春植物生物量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早春植物对于早春环境是否具有相似的生活史类型,对蛟河实验管理局阔叶红松林样地1年内8种常见早春植物进行了4次调查,采用全收获法获取早春植物生物量并每隔2 d观察1次物候,对样地内早春植物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的季节动态及其种间差异进行了初步分析,构建了株高与生物量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8种早春植物的开花、结果历程总体相差较大,但花果期普遍较短(34~48 d)。8种早春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各器官生物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8种早春植物总生物量(0.1~4.0 g)和株高(7~23 cm)普遍较小,各早春植物在自身总生物量和株高变化上总体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8种早春植物在相同日期根冠比和生殖分配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同一早春植物在不同日期根冠比和生殖分配比差异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生殖分配总体维持在较低水平(<13%)。8种早春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总生物量向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明显提高。以株高为自变量,构建8种早春植物总生物量5种线性回归模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菟葵的拟合效果最好,其他7种早春植物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较大,但总体与建模标准相符。由此推测,早春植物在生物量分配方面具有相似的生活史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滨海滩涂盐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小样方法调查了盐生植物群落分布,采取烘干法和电导率仪法分别测定其生物量和土壤含盐量,同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影响盐生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因素。结果表明:盐生植物群落分布与滨海滩涂和盐渍土分布规律是一致的,自海向陆具有明显的梯度分布。在沿海防潮堤内侧分布的盐生植物群落主要是小面积的碱蓬(Suaeda heteroptera)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和獐毛(Aeluropus sinensis)群落以及上述物种的混合群落。各个地区盐生植物群落生物量变动很大,根据相关关系分析结果,可以认为土壤含盐量是影响滩涂盐生植物群落生物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林分密度对人工油松林下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宜川县铁龙湾林场3种林分密度人工油松林对林下的植物组成、植物优势种、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双子叶植物科的数目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子叶植物在中密度林分下最少,在小、大密度林分下数量基本一致.在小、中、大密度林分下的优势种分别是豆科和蔷薇科、菊科、忍冬科.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各指数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减小,只有草本Simpson指数(D)和Shannon-Wiener指数(H')在中密度和大密度林分下比较接近.林下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总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林分密度下灌木层各器官的生物量的分配呈现出不同,草本层的地下生物量均大于地上生物量,但地下生物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呈现为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粤东地区苋科入侵植物种群的构件生物量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全挖法,对粤东地区的皱果苋、刺苋、空心莲子草等3种苋科入侵植物在两种不同生境下的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特征进行测量和比较,且以本地苋科植物尾穗苋为对照,旨在分析粤东地区苋科入侵植物的不同功能构件生物量特征的一般规律及生物学适应性。结果表明:4种苋科植物在构件生物量分配比率方面表现出基本一致的规律,即茎叶根花,其中空心莲子草的茎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百分比达到75%左右;与本地植物尾穗苋相比,在异质性生境中,3种苋科入侵植物构件生物量的分配具有明显的表型可塑性,其中空心莲子草的可塑性最强,在干旱、贫瘠的生境中,根冠比显著提高;通过多种数学模型拟合4种苋科植物的地上部分生物量(Y)与地下部分生物量(X),Cubic方程(Y=b0+b1X+b2X2+b3X3)表现最优,其中尾穗苋的拟合度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上海滨海滩涂盐生植物分布及其生物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滨海滩涂盐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小样方法调查了盐生植物群落分布,采取烘干法和电导率仪法分别测定其生物量和土壤含盐量,同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影响盐生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因素。结果表明:盐生植物群落分布与滨海滩涂和盐渍土分布规律是一致的,自海向陆具有明显的梯度分布。在沿海防潮堤内侧分布的盐生植物群落主要是小面积的碱蓬(Suaeda heteroptera)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和獐毛(Aeluropus sinensis)群落以及上述物种的混合群落。各个地区盐生植物群落生物量变动很大,根据相关关系分析结果,可以认为土壤含盐量是影响滩涂盐生植物群落生物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