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疆杨和臭椿混交林的生长及抗天牛虫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比例的新疆杨、臭椿营建混交林,对不同混交比例类型的新疆杨和臭椿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受天牛虫害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杨和臭椿混交,2个树种的生长量较纯林相比有所下降,天牛对新疆杨的危害程度因比例类型而不同.其中,1∶1(行间混交)行状混交,2个树种的生长量最低;2∶3(2行新疆杨,3行臭椿)带状混交,新疆杨受天牛危害的虫害率和单株虫粪孔数均为最低.  相似文献   

2.
臭椿和新疆杨树木年轮生态反应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地区常见的树种臭椿和新疆杨为研究对象,在山西晋中进行树木年轮生态反应值的试验.根据两种树种的年轮宽度的测量结果,计算年轮宽度的离差值,并计算树种在该地区的树木年轮差异,最后得到两个树种在晋中地区树木年轮生态反应值:臭椿为1.079,新疆杨为0.893.臭椿年轮生态反应值高于新疆杨.研究表明,臭椿的生长情况随生态环境变化十分敏感,而新疆杨的生长情况随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小.因此,树木年轮生态反应值可作为评价树种适应生态环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3种杨树形态特征调查及其在通道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晋中地区毛白杨、新疆杨、北京杨这3种树种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得出:早春时期,重点应从树皮的颜色与粗糙度、皮孔的形状、大小及密集度来鉴别树种。通过对树高、胸径、成活率等的实地测量及内业计算,在树种选择上应优先选择新疆杨和毛白杨。在今后的通道绿化及城市绿化中,可以根据绿化的成本及成效要求灵活选择规格。  相似文献   

4.
宁夏平原农田防护林几种树种配置模式综合效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应用技术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宁夏平原7种不同树种配置模式的抗虫效益、经济效益从定量角度进行评价,并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林带的抗虫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新疆杨与高感天牛杨树品种混交林带的综合效益优于单一杨树品种的林带,新疆杨2行×合作杨2行,实际株数比6∶4的混交模式综合效益较好;②臭椿纯林也是一种综合效益较好的树种配置模式,但臭椿的一些特性又限制了其在农田林网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田防护林是南疆三大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优化南疆防护林体系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防护效果,本研究以引种到南疆喀什地区的吴屯杨和新疆乡土树种新疆杨为研究材料,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两种杨树的树高、胸径、保存率和累积生长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试验样地中,吴屯杨的平均胸径值均高于新疆杨,两种杨树的平均树高值无显著差异。造林三年内两种杨树的树高累积生长量上升速度较快,栽植两年后,吴屯杨的胸径累积生长量高于新疆杨。在含盐量高达0.76%的伽师县,吴屯杨的保存率仍达到37.37%,高于新疆杨,说明吴屯杨的耐盐能力比新疆杨强,且吴屯杨的生长状况优于新疆杨。本研究为吴屯杨在南疆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荒漠地带造林难的问题,2017年引进栽植了盐柳1号、新疆杨和速生杨,对这3个树种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以选出适宜于本地栽植的优良树种。结果表明:盐柳1号适宜在荒漠地带栽植。盐柳1号的成活率、保存率、树高、新梢生长量和胸径均优于新疆杨,新疆杨优于速生杨;施肥对盐柳1号树高和胸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对新梢长度生长影响很小,可以考虑不施肥。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岩溶石漠化山地生态重建后的植被生产力特征,对桂北地区岩溶石漠化山地12年生的林分进行野外实地观测,采用分层切割法对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个主要造林树种在岩溶石漠化山地上均能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在6种绿化树种中,刺槐的各项生长指标都表现出最好的生长效果,胸径和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0.65 cm和0.58 m;其次是乡土树种女贞,胸径和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63 cm和0.43 m;4个乔木树种干的生物量比例分别是刺槐(78%)、女贞(45%)、臭椿(67%)、榆树(45%),刺槐和臭椿的主干非常明显,而分枝很少;4种乔木的枝叶指数大小依次是榆树(0.41)、女贞(0.40)、臭椿(0.26)、刺槐(0.15),说明榆树和女贞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可以充分利用光能生产干物质;6种绿化树种的冠根比分别为刺槐(2.24)、女贞(2.64)、臭椿(3.88)、榆树(2.76)、冬青(1.39)、酸枣(4.56),表明酸枣对岩溶石漠化山地的适应性最强,而冬青最弱;单株生物量最大的是刺槐,为21.61 kg/株,其次分别为女贞、臭椿、榆树、冬青和酸枣,酸枣的生物量相对较小、仅为2.89 kg/株;6种不同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的大小为女贞>刺槐>榆树>臭椿>冬青>酸枣,相对于其他4个树种,刺槐与女贞林分表现出了很好的优势,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达了42 139 kg/hm2和50 522 kg/hm2。  相似文献   

8.
1制定完整配套移栽方案 1.1树种及规格选择.规格包括胸径、树高、冠幅、树形、树相、树势等.树种不同移栽难易不同.一般易于成活的树种有银杏、柳、杨、梧桐、臭椿、槐、李、榆、梅、桃、海棠、雪松、合欢、榕树、枫树、罗汉松、五针松、木槿、暴马丁香、梓树、忍冬等;较难成活的树种有柏类、油松、华山松、金钱松、云杉、冷杉、紫杉、泡桐、落叶松、核桃、白桦等.一般选用乡土树种,经过移栽和人工培育比异地树种、野生树种容易成活,树龄越大成活越难,选择时不要盲目追新追大.  相似文献   

9.
腾格里沙漠边缘沙地造林树种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新疆杨、速生杨、刺槐3种沙地造林树种光合特性比较研究发现:(1)新疆杨、速生杨是高光能利用效率树种;净光合速率也高于刺槐;(2)刺槐树种蒸腾速率受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及水汽压的直接影响而变化的幅度最小,刺槐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为高水分利用效率树种;(3)新疆杨和速生杨树种的光能利用效率,与水分竞争能力之间具有互补性,反映出这两种杨树对干旱环境的适应策略强于刺槐,实地调查结果与此相符;(4)速生杨气孔导度值最大;新疆杨气孔导度值居中,其变化幅度居中;刺槐气孔导度值最小,其变化幅度也最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克拉玛依荒漠区新建的新疆杨、俄罗斯杨、榆树白腊混交林及外围原有的荒漠风沙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生物量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明确荒漠区植树造林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为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新建林区与外围原有的荒漠风沙土壤取样分析,对比研究荒漠区新建林和外围原有荒漠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以及生物量.[结果]新疆杨土、俄罗斯杨土、榆树白腊混交林土及荒漠风沙土0~50 cm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0.38、6.73、11.16和4.37 g/kg;试验地0~50 cm土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荒漠风沙土>榆树白腊混交林土>俄罗斯杨土>新疆杨土;3种林土与荒漠风沙土的活性有机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但林种土壤之间活性有机碳没有显著差异;林区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高于荒漠区,各土层俄罗斯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小于新疆杨和混交林区.[结论]林区新建后的各层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碳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增加,大小顺序为榆树白腊混交林土>新疆杨土>俄罗斯杨土>荒漠风沙土,溶解性有机碳降低.新建林区乔木和草本的生物量均大于荒漠风沙土的生物量.生物量大小顺序为总生物量大小及顺序为:俄罗斯杨>新疆杨>榆树白腊混交林>荒漠风沙土.  相似文献   

11.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16.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条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