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紫花苜蓿胚轴愈伤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实验采用MS、B_5及其改良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2,4—D,从紫花苜蓿胚轴诱导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成功,整个过程需60~70天。结果表明,只采用2,4—D并不断降低其浓度,可缩短苜蓿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时间,是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由和田苜蓿和单选苜蓿叶肉分离原生质体,采用改良的K8P和MS培养基进行液体浅层培养。原生质体经一次分裂,二次分裂和多次分裂,形成小细胞团,并很快长成小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MS分化培养基上增殖并分化,产生小植株,经MS无激素培养基生根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4.
顿河红豆草下胚轴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顿河豆草5d龄无菌苗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及其植株再生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附加0.2mg/l2,4-D、1mg/lBAP和2mg/lNAA,pH5.8;分化培养我激素MS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为1/2MS或1/2LS+0.05mg/lNAA+0.8%琼脂培养基。其愈伤组织绝大多数生长良好,出愈率达96.8%。体细胞胚化率为25.3%,具有体细胞胚分化力的基因型占35%,生  相似文献   

5.
骆驼刺下胚轴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分别以MS、1/S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浓度组合的KT、NAA和蔗糖进行骆刺下胚轴组织培养再生植株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化培养基MS+4.0mg/LKT+20g/L糖对诱导下胚轴分化出丛生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对顿河红豆草5d龄无菌苗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及其植株再生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附加0.2mg/l 2,4-D、1mg/l BAP和2mg/l NAA,pH5.8;分化培养基为无激素MS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为1/2 MS或1/2 LS+0.05mg/l NAA+0.8%琼脂培养基.其愈伤组织绝大多数生长良好,出愈率达96.8%.体细胞胚分化率为25.3%,具有体细胞胚分化力的基因型(幼苗)占35%,生根率不到10%.  相似文献   

7.
黑麦草幼穗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多年生黑麦草和一年生黑麦草的适宜发育期(1~3 mm)的幼穗为外植体,在附加适宜浓度2,4-D (1 mg/L)的改良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发生,诱导率可达95%.一些愈伤组织在诱导培养基上直接发生不定芽,另一些愈伤组织能多次继代培养并保持高分化能力.后类愈伤组织在转入含有0~0.5 mg/L 6-BA和0~0.5 mg/L 2,4-D的分化培养基后产生大量丛生芽,部分小芽发育成苗.幼穗发育时期、培养基的激素组成明显影响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和植株再生能力,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植株再生能力也有影响.该体系适用于黑麦草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研究,且具有实验周期短、基因型制约小、植株再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桑子叶与胚轴不同区段离体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桑的子叶、下胚轴作为外植体,并将子叶等分为子叶尖部、子叶中部、子叶基部(靠近胚芽的一段),将下胚轴等分为下胚轴上段(靠近胚芽的一段)、中段、下段,置于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子叶基部与下胚轴的上段离体再生效果好,子叶基部的离体再生成苗率可以达到63.5%,下胚轴上段的离体再生成苗率为47.1%。同时还发现分区子叶和分段下胚轴都是越接近胚芽生长点的部位用作外植体,其诱导出芽的时间短,并且能很好地分化再生成苗。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不同栽培品种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22  
马晖玲  卢欣石  曹致中  葛军 《草业学报》2004,13(6):99-105,F003
离体培养条件下对紫花苜蓿地方栽培品种--陇东苜蓿、和田苜蓿、准格尔苜蓿以及引进品种Rambler苜蓿植株不同部位的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苜蓿品种、外植体、外源激素种类及其浓度等因素均影响着植株的再生.陇东苜蓿下胚轴愈伤组织出愈率和体细胞胚形成率最高可达91.04%和63.75%;和田苜蓿下胚轴愈伤组织出愈率最高可达92.05%,体细胞胚形成率最高为56.82%.这2个品种在紫花苜蓿的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中是较理想的试验材料;紫花苜蓿下胚轴是理想的受体材料.苜蓿愈伤组织的诱导、体细胞胚的形成以2.0 mg/L 2,4-D处理2周为最佳;在2.0 mg/L 2,4-D 0.5~2.0 mg/L 6-BA的作用下,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以及进一步发育的趋势较强.对体细胞胚的发育和幼苗的形成则以2.0 mg/L 6-BA 0.5 mg/L NAA的激素组合进行处理.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 1.0 mg/L IBA 1%蔗糖 0.7%琼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种子灭菌方法及次氯酸钠消毒时间对种子萌发率、污染率的影响,并取经灭菌后萌发15~20 d的无菌苗叶片作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激素处理对和田大叶紫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水下冲洗1 h,70%的酒精处理50 s,10%的次氯酸钠震荡22 min是最佳的种子灭菌方法.(2)初步建立和田大叶...  相似文献   

11.
利用SSR、ISSR和RAPD技术构建苜蓿基因组DNA指纹图谱   总被引:45,自引:13,他引:45  
魏臻武 《草业学报》2004,13(3):62-67
在建立可靠的苜蓿基因组DNA提取分离和PCR扩增技术体系的基础上,筛选具有稳定多态性位点的RAPD、SSR和ISSR引物,建立苜蓿基因组DNA的SSR、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苜蓿品种(系)的DNA分子标记多态性,构建苜蓿品种的DNA指纹图谱.筛选出36个RAPD引物,8个SSR引物和12个ISSR随机引物,通过PCR扩增在55个国内外苜蓿品种(系)中获得了182个RAPD多态性位点和丰富的SSR和ISSR多态性位点,构建了55个苜蓿品种(系)的SSR、ISSR和RAPD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系)的SSR多态性有较大差异;苜蓿品种ISSR指纹图谱多态性丰富,稳定性比RAPD强;可以通过2~3个引物鉴别我国主要苜蓿品种和引进品种,SSR和ISSR指纹图谱可以更好地用于苜蓿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紫花苜蓿再生特性及再生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通过一年刈割4茬,对中苜2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Zhongmu No.2)单株的再生特性及再生性状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期为苜蓿育种?栽培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单株之间再生性状存在较大变异,再生总重(39.23%)>再生分枝数(31.64%)≥再生强度(30.94%)>再生单茎重(26.08%)>再生速度(13.15%)>再生株高(10.20%);茬次间除再生强度外其余再生性状变异系数均表现为第4茬>第2茬>第3茬;各个再生性状均在第2、3茬间为极显著正相关,以再生速度(R2=0.8139)和再生分枝数(R2=0.8578)相关系数较大;各个再生性状与再生株重在第2、4茬和第3茬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紫花苜蓿与醉马草的竞争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紫花苜蓿与醉马草两者之间的种间竞争效应,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单株生物量、相对产量(RY)和竞争平衡指数(CB)均显著高于醉马草的对应指标,竞争效应参数相对产量总和(RYT)显著小于1;随着各处理种植密度的增大,上述指标愈加明显。在4,8和12株/盆密度条件下,醉马草单株总生物量比其在单种处理时对应密度下的单株生物量分别降低了38.5%,41.4%和56.0%,而紫花苜蓿单株生物量在混种时降低不明显。说明紫花苜蓿对醉马草具有持续的强烈的竞争抑制作用,在长期的竞争演替中,醉马草可能被紫花苜蓿替代。  相似文献   

14.
杂草对紫花苜蓿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5种杂草水提液、醇提液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瘦风轮Calamintha graclis、卷耳Cerastium sp.、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和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对紫花苜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瘦风轮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的种子萌发率;看麦娘则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苗长;经卷耳和黄鹌菜处理的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率和苗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瘦风轮和卷耳主要以水提液影响紫花苜蓿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黄鹌菜和看麦娘对紫花苜蓿的化感物质则主要是醇溶性的。FGC 901品种受杂草的化感作用的影响大于GT 13R+FD8品种。  相似文献   

15.
紫花苜蓿对干旱胁迫适应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苜蓿是抗旱且需水较多的豆科牧草,水分供应不足会使其受到干旱胁迫的危害,从而导致农艺性状,如草产量、种子产量、叶片形态和根系特征等,均发生改变.同时,苜蓿体内也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来消除或降低干旱胁迫的伤害作用,即阻止、减少或抵消干旱胁迫诱导的生理生化过程.本研究综述和讨论了苜蓿的特征特性及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抗旱性评价和缓解干旱胁迫的途径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调查记录了甘肃省各地苜蓿害虫,鳞翅目Lepidoptera 83种,鞘翅目Coleoptera 56种,半翅目Hemiptera 20种,同翅目Homoptera 10种,直翅目Orthoptera 9种,缨翅目Thysanoptera 4种,膜翅目Hymenoptera 2种,共计7个目,42个科,184种。分别介绍了这些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与主要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17.
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reductase,DFR)是缩合单宁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在单宁的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同源克隆的原理,利用RACE技术,从“中苜一号”苜蓿中克隆得到DFR基因(MsDFR),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及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MsDFR基因cDNA全长1 402 bp,包括开放阅读框1 023 bp,编码340个氨基酸,在N端存在1个NADP结合位点“VTGASGFIGSWLVMRLMERGY”,中部存在1个底物特异性结合的氨基酸基序“TLNVTEDQKPLWDESCWSDVEFCRRV”。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荚果中表达量较高,根中较弱;在NaCl和GA3诱导下,MsDFR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在黑暗条件下,该基因被诱导表达。由此推测“中苜一号”苜蓿中可能存在不依赖于GA3信号的单宁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18.
蒺藜苜蓿子叶节高频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直接的芽器官发生途径,建立了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子叶节外植体的高频植株再生体系.选用在高达5 mg/L 6-苄氨基嘌呤(6-BA)的种子萌发培养基上生长3 d的蒺藜苜蓿幼苗,制备获得由1片子叶和半个胚轴组成的子叶节外植体.以SH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对不同浓度α-萘乙酸(NAA)和6-BA组合诱导不定芽形成条件进行优化的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仅用浓度为4 mg/L 6-BA的平均不定芽数达到3.56,显著优于与其它生长调节物质组合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肌动蛋白基因的提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取紫花苜蓿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蒺藜状苜蓿的肌动蛋白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出目的基因的cDNA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基因库中利用Blast与其他高等植物肌动蛋白基因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证明所提取的基因为紫花苜蓿肌动蛋白基因的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