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油菜薹通常指甘蓝型油菜抽出的嫩薹,以食嫩茎为主,配合茎上嫩叶,有爆炒、下火锅、凉拌、腌渍[1]、白灼等多种食用方法,口感清脆、微甜、爽口,品质风味独具特色,显著区别于白菜薹与红菜薹,同时甘蓝型油菜薹因富含维生素C和钙、硒、锌等营养元素[2],及纤维素和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维生素而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骨质疏松、改善便秘、增强男性生殖功能[3]等多种功效。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氮肥用量对菜用油菜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薹用油菜大地95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梯度氮肥用量处理,比较分析各处理菜薹的产量、品质、养分积累量。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加油菜薹薹长、薹粗、薹叶片数,进而提高油菜薹产量,当氮肥用量为135 kg/hm2时,油菜薹产量达到最高,为25.19 t/hm2,相应地油菜薹氮素积累量也达到最大,为89.7 kg/hm2。氮肥用量对油菜薹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硝酸盐及膳食矿质元素存在显著影响,在适宜的氮肥用量范围内(135~180 kg/hm2)施氮对油菜薹内在整体品质具有明显改善效果。综上,本研究明确了氮肥施用量对薹用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具有协同性,施用适量氮肥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提高油菜薹品质,以产量为依据的最佳推荐施氮量为161 kg/hm2。  相似文献   

3.
油蔬两用油菜按照油菜栽培技术规程种植,不仅可收获油菜籽,还可以增收一季油菜薹。油菜薹按照原料挑选→清洗→漂烫→冷却→烘干→封装流程,在前期试验基础上总结出脱水富硒油菜薹加工工艺。该工艺选取新鲜富硒油菜薹为原料,加工过程中添加食盐进行护色,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在保证营养成分和口感的前提下,延长了油菜薹储藏期。  相似文献   

4.
《蔬菜》2021,(4)
为充分发挥宜春地区富硒土壤资源丰富的优势,同时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满足人们对富硒蔬菜产品以及风味独特、口感甘甜的油菜薹的旺盛需求,近年来当地摸索出富硒油菜薹早熟栽培模式。与传统油菜栽培模式相比,采用富硒油菜薹早熟栽培模式,油菜薹11月中下旬开始采摘上市,不仅上市时间早,而且硒含量高,达到了富硒蔬菜标准,市场售价可观,每667 m~2收入超过5 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前菜薹主要包括菜心、白菜薹、红菜薹等。生产上菜心主要为直播或移栽,白菜薹也有少部分直播栽培,但红菜薹尚未见直播栽培的报道。湘潭红菜薹已有30多年栽培历史,大多数是采用稻一菜或稻一稻一菜的耕作栽培模式,通过育苗后进行大田移栽,但由于农户栽培面积大,育苗和移栽用工较多,移栽时往往由于劳力紧张而造成生产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品种混乱,栽培效果较差,效益不高。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6,(7):36-39
为提高菜薹的营养价值、改善其综合品质,以菜薹‘油绿501’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探究不同浓度的外源蔗糖溶液处理对菜薹营养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1 g·L~(-1)和0.2 g·L~(-1)的蔗糖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菜薹中可溶性糖含量,0.2 g·L~(-1)和0.4 g·L~(-1)的蔗糖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其总酚、芥子油苷、花青素含量,且二者间促进效果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的蔗糖处理对菜薹单株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在生产中可采用质量浓度为0.2 g·L~(-1)的蔗糖溶液喷施菜薹幼苗,提高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
控释氮肥对菜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等氮量的4种不同包膜材料的控释氮肥对菜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能显著提高菜心产量和品质,与同期施用等氮量普通尿素相比,施用控释氮肥可使菜心产量提高19.1%~28.2%;其中PDU处理的效果最好,不但产量最高,而且VC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油菜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薹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蔬菜,富含糖类、维生素类和锌、硒等微量元素.油蔬两用型油菜品种栽培相对简单,产量高[1],具有填补春季应季蔬菜种类短缺的优势,是油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业态.因此,在全国油菜种植区域掀起了油蔬两用型/油菜薹专用型油菜新品种培育、油菜薹高产栽培技术、油菜薹品质分析技术和油菜薹产业化方面研...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不同施钾技术对甘蓝型油菜菜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笔者通过对高钾含量品种(玉油7号)、较高钾含量品种(中双8号)和低钾含量品种(保油10号)进行不同施钾处理,摘取菜薹进行产量和品质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钾处理能提高菜薹产量,玉油7号产量有所增加,但其产量远低于其他2个油菜品种,中双8号在T3处理下菜薹产量最高(20.66 kg·小区-1),保油10号在T8处理下菜薹产量最高(23.30 kg·小区-1);中双8号在T1处理下菜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T3处理下钾含量最高,T4处理下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而保油10号在T2处理下综合营养品质最高。高钾含量油菜品种玉油7号不适合作为摘薹品种,中双8号提高施钾量有利于油菜菜薹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保油10号在抽薹期追施钾肥有利于菜薹产量的增加,一定范围内提高施钾量也有利于其营养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油菜的多功能利用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和利用,逐步成为提升油菜种植效益、增加农民种植收益、稳定油菜种植面积的重要措施之一[1]。其中,双低优质油菜薹因味道鲜美、营养功能显著等特性而逐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也是冬春季节丰富百姓“菜篮子”的重要补充。据统计,黄冈市采摘油菜薹面积保持在0.1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各地城郊地区,菜薹产量保持在3750t左右,产值在750万元左右,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栽品种为市场推广的双低油菜品种,专用菜薹品种推广面积较小,种植模式以菜薹—菜籽、菜薹—绿肥和菜薹—青饲料为主。黄冈市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黄冈农科院)是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黄冈综合试验站的依托单位,近年来,积极开展油菜薹示范和推广工作,使油菜薹的经济效益达到2500~4000元/667m^2,大大提高了油菜种植效益,对推动本地区油菜薹及油菜多功能的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开展油菜薹推广方面的主要工作举措进行简介。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菜心不同采收时期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确定菜心的最佳采收期,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技术,分析了四九-19菜心的3个采收期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3个时期共检测到醛类、醇类、烃类、酮类、酯类等10类60种化合物,其中酯类相对含量最高,占比51.08%~95.95%(11~16种),其次是醇类,占比3.48%~27.42%(4~8种);3个采收期菜心风味物质均含有2-乙基己醇、正己醇、乙酸己酯、月桂酸乙酯等。四九-19菜心蕾前期、现蕾期和开花期分别检测出5类23种、6类26种和10类3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总的风味物质种类和数量增加;其中醛、酮、醇、酸、醚和腈类的相对含量和种类增加,酯类相对含量和种类下降。3个采收期的四九-19菜心挥发性风味物质数量和种类存在差异,开花期最高,此时收获菜心风味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2.
新型优质白菜薹品种秋香828具有生长势强、抗病性好、整齐度高、风味脆甜、商品性好等特点,无需春化便可正常抽薹,生育期50 d左右,每茬667 m2产量1 500 kg以上,被市场广泛接受,并开创了一个白菜薹新类型“秋香薹”。为进一步推广其种植,从生长季节、地块选择、土地平整、开沟建畦、栽培方式、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栽培技术要点,对其他白菜薹品种的种植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菜心外表嫩绿,水分含量大,茎、叶等组织脆弱,在贮藏期间极易出现叶片黄化掉落、萎焉等现象,目前菜心多因采后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营养、口感等变差.菜心的贮藏品质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解不同温度对菜心贮藏品质的影响,提高贮藏性,延长货架期,本试验研究了菜心在5 个不同贮藏温度下营养品质的变化情况.结...  相似文献   

14.
"雄心一号"是以菜心细胞质雄性不育系BC-31-10-5-2-1-1为母本,以早熟白菜2-1-1-1-1-1-1-2-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不需要春化、高产的白菜薹新品种。表现:生长势强,中早熟,播种至初收约55 d,延续采收约48 d,抽薹整齐,商品综合性状好,每667 m~2产量在1 500 kg以上。最适合生长温度15~25 ℃,适宜我国宁夏、甘肃、河南、云南、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等主要薹菜栽培区适时栽培。  相似文献   

15.
卢勇国  吴新华 《蔬菜》2023,(8):48-52
为简化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步骤,提高检测效率,采用Q u E C h E R S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菜薹中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经提取液氮吹浓缩、多功能针式过滤器净化并进样分析,采用加标回收的方法测定回收率和精密度,检验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显示:10种氨基甲酸酯农药回收率为70.9%~101.5%,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7%~6.2%,证明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可满足菜薹中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过量磷对菜心植株生长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过量磷对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磷浓度处理(1 mmol/L H2PO4-)比较,3~7mmol/L H2P04-处理植株生物量和产量均显著降低,5和7 mmol/L H2PO4-处理植株根冠比显著增加;随着磷浓度的增加,菜薹表皮花色苷含量和菜薹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菜薹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三者与营养液磷浓度均呈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肥料及有机肥对菜心可食部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微生物肥料、鸡粪、猪粪以及微生物肥料与有机肥的配合施用对蔗渣基质栽培菜心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等氮量的无机肥(对照)相比,鸡粪、猪粪及微生物有机肥的菜心,其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为517.6~725.1 mg/kg FW,比对照低47.7%~66.9%,达到国家规定的叶菜类硝酸盐含量标准(≤3 000 mg/kg)(GB-15401)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标准(≤750 mg/kg);微生物肥料显著增加可食部分的产量,有机肥处理及有机肥+微生物肥的处理的产量相当于对照的85.1%~106.7%;微生物肥料及有机肥均能提高菜心可食部分的VC及水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微生物肥料与鸡粪的配合施用的菜心可食部分产量较高,而硝酸盐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8.
薹用不结球白菜(薹菜)以菜心、红菜薹为代表,起源于中国,在岭南和长江流域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以迟菜心、秋香828、中薹1号为代表的专业薹菜的选育及推广带动了新型薹菜品种的发展,未来丰产、优质和抗性仍然是新品种选育的3大主题,但能够满足周年供应、满足规模化种植、适应机械化种植采收的品种将更受欢迎.薹菜将向专业化、优质...  相似文献   

19.
菜薹转录组中SSR信息与可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菜薹转录组分析检测到48 975条unigene(38.17 Mb)序列数据,运用MIcroSAtellite(MISA)工具发现其中具有1 ~ 6个核苷酸重复类型的SSR位点11 879个,SSR位点发生频率为1/3.2 kb(312.5/Mb)。6种SSR位点类型中主要为1 ~ 3个核苷酸重复,占总SSR位点数的99.01%,其中单、二和三核苷酸类型分别为41.11%、28.23%和29.67%。发现重复序列的基序58个,重复次数在5 ~ 23之间,其中出现频率高的基序主要有A/T、AG/CT、AT/AT、AC/GT、AAG/CTT和AGG/CCT。重复序列长度在10 ~ 60 bp之间,大多小于20 bp,大于20 bp的仅有7.9%(938个SSR位点)。设计出676对具有潜在多态性的SSR引物组合,从中随机抽取30对引物进行PCR扩增验证其可用性,发现22对引物在4份菜薹种质中的扩增产物条带清晰稳定,其中12对引物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20.
以5个不结球白菜自交系及其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的20个杂交组合为试材,进行了6个营养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以期为利用杂种优势进行不结球白菜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6个营养品质性状区组间方差差异不显著,基因型间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营养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这些性状均受到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和反交效应的影响。不同自交系在不同性状上的配合力表现不同,自交系P4在干物质、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4个性状上一般配合力较高,是进行营养品质性状杂交改良较好的亲本材料。同一性状在不同组合之间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有较大差异,同一组合不同性状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也有明显不同,组合P5×P3在干物质、维生素C、总酸和粗纤维4个性状上的特殊配合力效应表现优秀。综上所述,配制杂交组合时应注意母本选择;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与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在利用杂种优势进行不结球白菜品质育种时必须广泛测交以选择特殊配合力高的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