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新疆地处祖国边陲,欧亚大陆腹地,地理广袤,在这个土地上草地覆盖面积高达50%以上,是维持新疆生态平衡的重要系统。同时丰富的牧草资源直接促进了地区畜牧产业的发展,畜牧业对促进新疆地区经济发展、人民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鼠害已经成为影响新疆地区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在新疆乌恰县共有80多种鼠类,其中危害严重的鼠类主要有黄兔尾鼠、大沙鼠、赤颊黄鼠、草原兔尾鼠、子午沙鼠、印度地鼠、红尾砂鼠、长尾黄鼠、根田鼠、柽柳沙鼠、褐斑鼠兔、旱獭天山黄鼠等,这些鼠类每年都会危害辖区内大面积草原,给地区草原生态建设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防治鼠害在草原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和鼠害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天然草原鼠害分析及其防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天然草原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大沙鼠、长爪沙鼠等鼠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对我国畜牧业生产和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构成严重威胁。在简要介绍近年来我国草原鼠害危害情况及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草原鼠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肃南县发生不同程度的草原鼠害,给当地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2012年肃南县荒漠化草原大沙鼠鼠害呈“爆发”趋势,鼠灾发生对禁牧区的草原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造成严重破坏,加剧了草场退化和荒漠化进程。本文提出了大沙鼠鼠害防治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区自上世纪80年代成立蝗虫鼠害测报防治站20余年,先后开展了草原兔尾鼠、印度地鼠、黄兔尾鼠、大沙鼠、鼹形田鼠及其它鼠种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根据开展鼠害预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鼠害面积在0.4亿hm2左右,因鼠害每年造成的牧草损失约30亿kg,是世界上鼠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新疆地域辽阔,草地资源丰富,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理位置为鼠害的发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据1989~1995年,新疆草原优势种鼠害区域划分调查统计:新疆有鼠害危害区总面积1090.2万hm2,鼠害危害面积900万hm2,草地优势种鼠害发生面积190.2万hm2,鼠害危害区面积占新疆草原可利用面积的19.4%;据调查鉴定,新疆现有害鼠种类近80余种,在草原上形成危害发生的害鼠、蝗虫种类各有10多种。主要形成危害的鼠种有黄兔尾鼠、大砂鼠、子午砂鼠、草原兔尾鼠、赤颊黄鼠、印度地鼠、柽柳砂鼠、鼹形田鼠、小家鼠、褐家鼠、田鼠类、帕氏鼠兔等。它们严重影响着新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构成对草原鼠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新疆在草原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的工作。本文对历年来新疆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汇总,把生物毒素灭鼠、鹰墩鹰架控制鼠害、人工野化训练狐狸控制鼠害等多种蝗虫鼠害生物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新疆鼠害防治中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优缺点,对今后新疆草原鼠害防治走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突破的困难和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掌握草原害鼠数量变动规律开展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鼠害已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控制鼠害的主要途径是研究主要害鼠生态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从而进行综合防治。害鼠数量消长经过低谷—上升—高峰—下降—低谷四个期。黑线仓鼠、长爪沙鼠,布氏田鼠的数量变动一般低谷期10年以上,上升期1~2年,高峰期1~2年,下降期1~2年。掌握鼠的数量变动规律,建立预测公式,开展预测预报,在鼠数量上升期选用抗凝血杀鼠剂把鼠密度控制在危害阈值之下;对退化草场采取多种措施如禁牧、围栏、封育等使草场恢复生产力,对未退化的草场制定合理载畜量防止过牧,不给鼠类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保护鼠类天敌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把害鼠密度长期控制在不危害的程度,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3年,全围草原鼠害面积5.5亿亩,虫害面积2.3亿亩。草原鼠害面积较上年基本持平,呈现出发生期推迟,鼠兔危害加重,鼢鼠、沙鼠略有减轻,次要鼠种危害平稳的特点。草原虫害面积较上年减少0.3亿亩,呈现出发生时期推后、草原蝗虫危害减轻、草原毛虫危害持平、次要害虫整体减轻局部加重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鼠害历来是危害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灾害,鼠害不但会破坏草地生态环境,与家畜争夺粮食,而且老鼠群体挖掘活动,会大大减少草原面积,降低草原生产能力,引起水土流失,严重的还会导致草原发生荒漠化,阻碍地区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保护是目前草原建设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最近几年,随着乌拉特前旗草原畜牧产业不断发展,鼠害破坏草原,与家畜争草矛盾日益突出,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草原鼠害防治工作。笔者分析了防治鼠害在草原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及草原鼠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黄兔尾鼠是新疆塔城地区主要鼠害之一,它对草原的危害非常严重,给农牧民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草原生态平衡造成了一定破坏。近几年塔城地区草原鼠害防治力度加大.通过采取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综合治理措施,使得防治区域鼠害得到有效控制,严重危害面积开始缓慢下降,降低了农牧民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吐鲁番市草原鼠害发生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15~2017年连续3年对吐鲁番市草原鼠害进行定点定位实地监测调查,结合不同鼠种野外防治试验和文献资料,对吐鲁番市草原害鼠种类组成、分布及危害情况等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收集整理了相关数据资料,摸清了该市草原害鼠的分布区域、面积、种类,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掌握草原害鼠数量变动规律开展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原鼠害已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控制鼠害的主要途径是研究主要害鼠生态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从而进行综合防治。害鼠数量消长经过低谷-上升-高峰-下降-低谷四个期。黑线仓鼠、长爪沙鼠,布氏田鼠的数量变动一般低谷期10年以上.上升期1~2年,高峰期1~2年.下降期1~2年。掌握鼠的数量变动规律,建立预测公式,开展预测预报.在鼠数量上升期选用抗凝血杀鼠剂把鼠密度控制在危害阈值之下;对退化草场采取多种措施如禁牧、围栏、封育等使草场恢复生产力,对未退化的草场制定合理载畜量防止过牧,不给鼠类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保护鼠类天敌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把害鼠密度长期控制在不危害的程度,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鼠类的危害是我县草原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鼠害有中华鼢鼠、长爪沙鼠、蒙古黄鼠、旱獭、达乌尔鼠兔。分布面积达229.5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40.5%。尤以中华鼢鼠的危害为重。据对永丰乡12.26万亩草场  相似文献   

13.
草原鼠虫、毒草是危害草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为加强预测和防治受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委托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于1990年11月15日~30日,在兰州举办了全国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培训班,来自我国北方11省、区的23名学员就中国草原主要鼠虫害种类分布及危害,鼠害优势种类种群数量变动规律,鼠害预测预报技术规程,综合防治原理及其方法,草原昆虫学基础理论,草原蝗虫、草地螟,地下害虫等灾  相似文献   

14.
2007年4~10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郊区和锡林郭勒草原分别对长爪沙鼠、黑线仓鼠、五趾跳鼠和布氏田鼠进行了种群数量动态和预测研究.根据2007年实地调查数据,利用已经建立的预测模型,分别对上述4种鼠2008年的数量作出预测:预测2008年上述两地长爪沙鼠数量均不多,不致形成危害;黑线仓鼠2008年春季捕获率为0.97±0.48%~1.49±0.59%,秋季捕获率为0.52%,也不会形成危害;2007年五趾跳鼠捕获率0.06%,预测2008年该鼠数量也不多,不会造成危害;锡林郭勒草原2007年布氏田鼠年捕获率为1.67%,预测2008年布氏田鼠数量仍处在低谷期,不会形成大面积危害,但局部地方,如锡林浩特市郊的草场春季可能增多,应作好防治的准备工作.建议建立草原鼠类数量长期监测点,开展预测预报,在鼠的数量上升之前采取主动防治措施,把鼠密度长期控制在危害阈值之下,实现草原鼠害的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15.
王涛 《现代畜牧科技》2020,(1):40-40,42
草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做好保护草原的工作,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关键。草原鼠虫害一直以来都是危害草原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生物危害,会导致草原发生退化、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载畜量减少。因此,做好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工作,保护草原不受破坏非常重要。草原鼠虫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其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生物防治法、化学防治法和物理防治法等。  相似文献   

16.
若尔盖县草原鼠害严重,长期高密度危害,加剧草场退化、沙化、水土流失,对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连续2年采取以生物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大规模防治,并形成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监测结果显示,草原鼠害活动和密度呈显著下降趋势,与2015年相比,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平均密度下降41. 01%、27. 2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较防治前提高了3%~5%,每667m~2鲜草产量提高了约80kg。本文追踪调查后提出进一步做好草原鼠害防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草原鼠害综合治理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同危害草原的害鼠等进行较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防治草原鼠害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得到提高和改进,而草地鼠害的发生危害规律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适应新的条件,继续危害草原.  相似文献   

18.
<正>鼠害是四川草原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种类多,分布广。草原鼠类啃食牧草、掘土造丘,加剧了草原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影响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四川草原鼠种主要有高原鼠兔、藏鼠兔、高原鼢鼠、高山姬鼠等。近10年来全省草原鼠害危害面积在4500~460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之间,处于高发状态。1存在的问题1.1鼠害严重,防治难度高四川省草原鼠害广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肃南县发生不同程度的草原鼠害,给当地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2012年肃南县荒漠化草原大沙鼠危害呈"爆发"趋势,鼠灾发生对实施退牧还草禁牧区的草原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造成严重破坏,加剧了草场退化和荒漠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根据齐市地区草原鼠害调查数据及研究结论,针对优势鼠种的危害特点,确定草原鼠害防治试验区,制定相应的试验及推广方案;并于2007年在全市范围内,对该项防治技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