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两县旱粮生产概况 安乡县位于洞庭湖区,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而其中主要又是水稻,占粮食总产96%。旱粮作物以蚕豆为主,1984年全县旱粮面积18.34万亩,其中蚕豆18.08万亩。旱粮总产所占比重小。 慈利县地处湘西北部山区,武陵山脉东部边缘。全县耕地65万亩,常年种植旱粮面积20万亩,占耕地31%,占粮食作物面积的40%。旱粮以小麦、红薯、玉米、大豆为主。1984年  相似文献   

2.
一 娄底地区旱粮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旱粮种类繁多,栽培经验丰富。解放初期,除小麦、红薯、大豆等大宗旱粮产品外,谷类作物中还有大麦、燕麦、玉米、高梁、(禾参)子等;豆类作物中还有绿豆、豇豆、豌豆等;共它还有马铃薯、荞麦等。 建国以来,旱粮生产有所发展,共中红薯、小麦发展较快。1950年全区旱粮作物播种面积75.24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0%,总产8628万斤,占粮食总产的12.41%,平均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英山县在总结群众固有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从1974年开始,逐年扩大红薯(甘薯—下同)地间作芝麻的面积,夺得了粮油双丰收。1979年全县47100亩红薯地,间作芝麻36000亩,占红薯种植面积的76.4%,实收芝麻78.5万斤,红薯9770万斤,与1978年比较,在红薯芝麻单作种植面积没有扩大的情况下,红薯总产增加72.3%,芝麻总产增加27.4%,与推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我区三十五年来旱粮生产的兴衰情况,对如何发挥我区旱粮生产优势,搞活经济,加速农民致富,谈四点看法。 一、我区旱粮生产的现状 解放以来,我区旱粮生产发展缓慢。1950年旱粮播种面积91.81万亩,总产10,713万斤,占粮食总产的8.2%。1973年旱粮播种面积180.07万亩,总产41,540万斤,占粮食总产的14.48%,为1950年的3.5倍。当时旱粮增产的主要原因:一是旱粮下田,大力发展了稻秋薯、稻秋大豆,每年达12—20万亩;二是旱粮单产大幅度提高,1973年旱粮单产230.6斤,比1950年单产提高112.3%。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区旱粮播种面积和总产急剧下降,1979年旱粮总产下降到24,076万斤,其后还继续下降;1983年旱粮播种面积下降到86.49万亩,总产  相似文献   

5.
甘薯在我省旱粮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建国以来有较大的发展,种植面积由1949年的203万亩发展到1962年的750.7万亩,常年种植面积500—600万亩,占旱粮总面积的25.92%,总产由1949年的4亿斤(折谷)增加到1973年的27亿斤,占旱粮总产量的54.2%。甘薯生产的发展对我省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单产  相似文献   

6.
大豆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它既是粮食作物,还是油料作物,也是养殖业主要饲料来源及医药制造和食品轻工业原料。大豆及其加工制品是我国传统出口物资。一、我国大豆生产的历史回顾我国曾是种植大豆面积最大、大豆总产最多的国家。在30年代,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的四分之三以上。之后,由于战争原因大豆生产不景气,到1949年我国大豆面积仅为1.24亿亩,总产510万吨,仅及30年代总产1000余万吨的50%。在“一五”、“二五”期间,大豆生产迅速恢复,1957年面积达1.91亿亩,大豆总产1956年1005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之后大豆生产再度下滑,1958—1964年期间,年种植面积在1.4—1.5亿亩,总产640—875万吨;  相似文献   

7.
1987年,湖南省旱粮播种面积1352.93万亩,预计总产17.73亿公斤。平均亩产131.7公斤。与1986年相比,面积扩大28.73万亩,总产增加1亿多公斤,单产提高5.5公斤左右。除了小麦外,其他各项作物都是增产的。尤其是大麦、大豆和玉米,无论是种  相似文献   

8.
南方间套作大豆生产发展的现状与对策(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3西南地区大豆种植模式 西南山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大豆面积1000万亩左右。由于人多地少,口粮中玉米还占有一定比例,因而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大豆很少清种,多与玉米间作套种,其中四川近年来以“麦/玉/豆”模式为载体的套种大豆发展很快,2009年,全省示范推广面积达480万亩,比上年增加37.1%,大豆总产近60万吨。  相似文献   

9.
红薯是湖南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栽培面积400~500万由,总产折谷8~9亿公斤,其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而居旱粮作物之首位。历史上栽插面积最高年份曾接近1000万亩,总产最高年份曾达13亿公斤以上,故素有“一季红薯半年粮”的说法。但近年来由于稻谷产量的稳定增长,红薯已不再充当半年粮的重要角色,面积和产量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豆育种的成就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大豆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豆生产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12,478万亩,亩产41公斤,总产510万吨。5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6,914万亩,亩产54.6公斤,总产923万吨,比1949年面积增加35.6%,单产增加33.2%,总产增加81%。6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3,599.5万亩,亩产53.5公斤,总产728万吨,比50年代面积减少19.6%,单产降低2%,总产减少21.2%。70年代大豆面积下降到10,998.6万亩,亩产69.3公斤,总产762.5万吨,虽然面积比60年代减少2,600.9万亩,但由于单产提高  相似文献   

11.
1986年,我省旱粮播种面积1324.2万亩,单产126.3公斤,总产167.2万吨,旱粮播种面积、总产量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的16.9%和6.35%。播面和总产分别比1978年减少631.3万亩和45.5万吨。  相似文献   

12.
大豆在密执安州属于新发展起来的作物,目前已跃居第二,仅次于玉米,播种面积600多万亩,占大田作物面积的六分之一强。密执安州的大豆面积和总产在美国州际间比较占第十八位。1982年其单产在美国占第十位,每亩279斤。近二十年里密执安州大豆生产有较大发展,播种面积增加245%,单产提高36%,总产提高365%,单产以1%的速度递增。其总产迅速提高主要依靠播种面积的扩大。  相似文献   

13.
改革旱土耕作制,是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变一熟为二熟,二热为三熟,旱粮增产的重要途径。对全省十种旱土耕作制度进行定位研究的结果表明,油菜—红薯,小麦—大豆—红薯,小麦—玉米—红薯、蚕豆—大豆—红薯,小麦—玉米—绿豆,罗卜—花生—玉米,油菜—玉米—红薯等七种耕作制度,能充分利用光能、地力、劳力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增加  相似文献   

14.
克东县宝泉镇是嫩江平原盛产大豆的地区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对种植大豆越来越重视,全镇12.5万亩耕地,1988年大豆面积仅有3万亩,占总面积31%;到1991年大豆面积上升到5万亩,占总面积的42%,1992年大豆面积上升到6.5万亩,占总面积的50%;1993年预计大豆面积可上升到7.6万亩,占总面积60%。 1991年以前大豆种植轮作比较合理,大部分是麦—麦—豆—杂,或者是杂—麦—豆—麦。1992年重迎茬的大豆面积占大豆面积15%,平均亩产下降5市斤。1992年大豆重迎茬面积达3万亩,占大豆面积的50%,根线虫病面积较多。1993年大豆重迎茬面积预计可达4万亩。大豆面积的迅速增长,打破了原有的种植比例和轮作形式,大豆重迎茬问题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5.
一、岳阳地区大豆生产概况 岳阳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大豆生长。1982年播种面积17.41万亩,总产3,422万斤,面积与总产量占全省的7.1%与8.1%,其产区多在丘陵区。稻田种大豆面积比较集中的是临湘县江南乡等地,有一万余亩大豆与晚稻复种轮作。旱土耕作制较复杂,岳阳县的典型调查,约50%种在油菜、小麦、蚕豆等冬作物地,30%种在冬闲地,20%间种在茶园等地。大豆的后作是秋红薯、秋粟谷等。大豆的类型绝大多数是春大豆。  相似文献   

16.
美国黄沙豆引种示范初报福建省永安市农业局张惠平三明市农科所罗英许宗得永安市地处福建三明地区中部,常年种植大豆15万亩,占旱粮面积的25%以上,是主栽旱粮作物,其中春豆播种面积08~10万亩,以山地幼龄果园套种为主。近年来,春大豆生产用种主要有莆...  相似文献   

17.
“七五” 期间全国玉米生产出现了持续发展的好形势,主要表现为:一是面积迅速扩大。玉米由1985年的26543万亩,扩大到1989年的30530万亩,增加3987万亩,增长15.2%,占整个粮食增加面积的79%。二是单产显著提高。1989年与1985年相比,全国玉米单产由241公斤提高到263公斤。三是总产大幅度增加。全国玉米总产量由1985年的  相似文献   

18.
桃源县历来有种植油菜的习惯。近几年来,油菜面积、总产都有所发展。1986年实收油菜42.05万亩,总产2.2吨,比上年扩大18.90万亩,增加总产0.5万吨。1989年油菜面积达到57.96万亩,总产4.7万吨,单产81公斤,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桃源县油菜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发展稻田种植,稻田油菜已种到40多万亩,其中三熟制油菜约占80%。在油菜生产发展的同时,早稻生产也取得同步发展。1986—1988年,早稻平均单产为310.7公斤,比“六五”期间增加31.7公斤,增产11.4%.如何正确处理好油菜与早稻的季节矛盾、夺取粮油双  相似文献   

19.
早粮分厢套间种多熟制,是指在同一块耕地上,实行三种以上作物分厢轮换套种间作的一种种植方式。具体作法是:在秋冬播时6尺开厢(又叫一组或一带),冬种作物与预留空行占地各半,并在空行内间作绿肥、饲料、蔬菜等养地作物。春播时翻沃绿肥,整地套种玉米、大豆等春播作物。冬播作物收获后垄插红薯,或改种高梁、绿豆等夏播作物。第二年秋冬播时,在原来春播作物行内播种冬作物,夏播作物占地成了预留空行,进行分厢轮作。 旱粮分厢套间种,是我县七十年代中期摸索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耕作制度。1983年全县已推广6.5万亩,占旱粮面积的32%。其中三熟5.6万亩,占多熟制面积的86.1%,四熟0.9  相似文献   

20.
红麻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982年全县种植红麻10.7万亩,其中夏播面积8.6万亩,占80%,比1981年夏播红麻5.4万亩扩大了60.4%,全县总产红麻75万担,比1981年增产13.3%;平均亩产700斤,比1981年596斤提高17.4%。1982年是洪涝灾害较重的一年,7——8月份降雨536.9毫米,占年降雨量900.9毫米的59%,比历年同期降雨量241毫米多195.9毫米。大灾之年,红麻丰收,这是由于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