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安徽省土壤有效硼含量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安徽省土壤有效硼含量平均为0.37±0.01ppm,有78.2%土壤缺有效硼(<0.50ppm),30.2%土壤极缺(<0.25ppm)。地区分布为:皖西山地<沿江平原<皖南山丘<江淮丘岗<淮北平原。主要土类的含量是砂姜黑土>潮土>棕壤>粗骨土>石灰岩土>黄棕壤、黄褐土>水稻土>紫色土、红壤。不同母质土壤有效硼含量是黄泛冲积物、黄土性古河湖相沉积物>碳酸盐岩风化物、湖积物>长江冲积物>下蜀黄土、河流冲积物>泥质页岩风化物>紫色岩风化物>第四纪红土、酸性岩风化物。耕作层土壤有效硼含量一般比心土层和底土层土壤高0.1—0.2ppm以上;土壤有效硼含量与pH多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耕种土壤中的有效锌,pH<7的土壤,用0.1NHCl提取,平均值3.82ppm,总体水平较高,以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红壤缺锌较严重。pH≥7的土壤用DTPA—CaCl_2—TEA(pH7.3)提取,平均值0.10ppm,总体水平偏低,缺锌率达75.75%,以黄土性古河湖相沉积物、黄泛冲积物,长江冲积物发育的潮土和砂姜黑土缺锌最严重。土壤有效锌的剖面分布,以“渐减型”与“凹肚型”为主。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土壤有效硅含量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安徽省各地采集的251个土壤样品有效硅平均含量为155.7±8.5ppm,其中53.8%土样含量低于100ppm,霍邱、合肥至芜湖一线以南以西地区有效硅含量低,以东以北地区含量高。主要土类土壤有效硅含量,砂姜黑土>潮土>石灰岩土>黄棕壤>水稻土>粗骨土>红壤>紫色土。不同母质土壤有效硅含量,黄土性古河湖相沉积物>近代黄泛>石灰岩>湖积物>下蜀黄土>河流冲击物>紫色岩>第四纪红土>花岗岩>泥质岩类土壤。土壤pH与有效硅含量之间呈正相关,酸性土壤缺硅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十三个土类1006个耕层土壤的有效钼含量和分布研究表明:88%的耕层土壤,其有效钼在临界值0.15ppm以下,均值0.07ppm。土类中有效钼平均含量最高和最低分别是石灰土(0.141)和砂姜黑土(0.043),耕层土壤钼值在6.2以下的占48%,各自然地理区有效钼极低水平(<0.1ppm)分布频率,在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皖西地区、淮北平原、沿江平原分别占该地区的70、56、78、87、和60%。有效钼在土壤剖面中以表层富集和下层淀积两种类型为主。pH<7的土壤有效钼含量与土壤有效B、Mn、Cu、Zn和Fe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pH≥7的土壤有效钼仅与有效Cu和Fe之间有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泸州烟区土壤pH分布特点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测试分析了泸州烟区7688个土壤样本的pH,并分析了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泸州烟区土壤pH总体适宜,平均为6.12,变异系数为18.76%;pH处于最适宜烤烟生长的5.5~6.5之间的土壤样本占总样本数的24.54%;pH处于适宜烤烟生长的5.0~7.0之间的土壤样本占53.15%。泸州不同烟区土壤pH高低顺序是: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不同土壤类型pH大小表现为:石灰土>潮土>粗骨土>黄壤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pH与速效磷、速效铁、速效锰、速效铜、速效锌、速效硼、速效硫、交换性镁、交换性钙的相关性均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土壤pH分组后,土壤养分含量在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泸州烟区pH在5.5~6.5间的土壤的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速效氮、速效钾、速效铁、速效锰、速效铜、速效硫、交换性钙、镁的含量丰富,能够满足烤烟正常生长;速效磷、速效锌、速效硼、水溶性氯含量,在pH为5.5~6.5时的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6.
对安徽省1400个土壤样品(包括110个剖面)测定了土壤中有效态锰含量,结果表明:全省土壤交换态锰平均为15.6ppm,易还原态锰平均为170.8ppm;土壤表层交换态锰平均为18.3ppm,其中低于3.0ppm样本数占18.6%,易还原态锰平均为158ppm,其中低于100ppm样本数占36%。淮北地区的碱化潮土、黄潮土和部分砂姜黑土交换态锰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7.
<正> 紫色土是在紫色岩风化物上发育形成的土壤。紫色岩是侏罗纪和自垩纪时期厚度较大的湖积物,其风化特点以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弱,因此,风化物的性质与母岩相近。形成的土壤肥沃,富含磷、钾及微量元素,是四川省的主要农业耕作土壤。多分布于全省低中丘陵地形区域。黄壤是湿润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土壤,四川省的黄壤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台地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湖北恩施烟区有代表性的宣恩县和咸丰县为试验地点,分析其土壤有效铜含量与烤烟铜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北恩施烟区不同海拔高度(600~1 500 m)地区的129个土壤样本及不同品种(云烟87,云烟85和K326)和不同等级(下橘(X2F)、中橘三(C3F)和上橘(B2F))的124个烤烟样本,测定土壤有效铜含量和烤烟铜含量,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恩施烟区土壤有效铜含量为(1.45±1.99)mg/kg,变幅0.17~9.88mg/kg;其中土壤有效铜含量≥0.2~1.0 mg/kg的样本最多,占65.12%。土壤有效铜含量与土壤pH关系密切,当pH<5.5时,土壤有效铜含量最高;当pH≥5.5~5.9时,土壤有效铜含量最低;当pH≥5.9时,土壤有效铜含量中等。在海拔高度600~1 500 m,土壤有效铜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土壤有效铜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2)恩施烟区烤烟铜含量平均为(6.62±6.74)mg/kg,变幅为1.26~34.30 mg/kg,与巴西优质烤烟铜含量(4.90~10.60 mg/kg)符合频率为29.31%。不同品种、等级烤烟之间铜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烤烟之间铜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烤烟铜含量依次为云烟87>K326>云烟85;不同等级烤烟之间依次为B2F>C3F>X2F;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烤烟之间依次为低海拔>高海拔>中海拔。(3)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烤烟铜含量与土壤有效铜含量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随着土壤有效铜含量的升高,烤烟铜含量也升高。烤烟铜含量与土壤有效铜含量在不同pH范围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土壤有效铜和烤烟铜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主要土壤类型的镁素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9种土壤类型g4个土样,研究福建省主要土壤类型全镁和交换性镁(包括水溶性镁)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省土壤镁素含量较低。除盐土外,土壤全镁含量平均为0.33%,交换性镁含量0.82毫克当量/100克土。不同土壤类型全镁量高低顺序为:盐土>紫色土>水稻土>黄红壤、红壤>山地黄壤、赤红壤>山地草甸土>风沙土。交换性镁高低顺序为:盐土>水稻土>风沙土>紫色土>山地黄壤>黄红壤>赤红壤、红壤>山地草甸土。成土母质对土壤全镁和交换性镁含量有一定影响。土壤交换性镁与全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粘粒(<0.001毫米)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正相关,但不显著。以土壤交换性镁饱和度10%作为足量指标进行划分:盐土和风沙土镁素充足,水稻土有75%样点土壤不缺镁,紫色土有50%样点土壤供镁充足,而红壤性土壤有80~90%样点土壤缺镁,山地草甸土镁素都是不足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土壤中可提取态钛含量与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壤中可提取态钛含量(0.02mol/L EDTA+0.5%NH#-4Cl为提取剂)为0-7.0ppm,平均为0.86ppm(以钛计算)。74%的标本低于1ppm,低于0.5ppm的占52%。我国土壤中可提取态钛含量总趋势为东北地区土壤含量高于南方土壤,华北地区及黄土高原、西北地区土壤含量最低。土壤中可提取态钛含量受到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壤条件(pH、有机质含量)以及耕作熟化过程的影响。一般为玄武岩、页岩发育的土壤可提取态钛含量高于花岗岩、砂岩、浅海相沉积物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高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耕作熟化的水稻土大于旱作土壤;森林土壤高于农田土壤。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如东县52个土壤剖面、104个土壤样本为材料,采用统计的方法,研究了影响石灰性土壤有效性锌和有效性铜的土壤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性锌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成显著的正相关,与小于2μ的土壤粘粒含量成显著的负相关;有效性铜与有机质呈正相关,达显著水平,与粘粒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用二元回归的方法,百克表土(0-20cm)中每克有机质含有效铜平均为0.747Ppm、含有效锌平均为0.122ppm;用表土(0-20cm)减心土(20-40cm)中的含量差值计算,百克土壤中每克有机质含有效铜平均为0.853ppm,含有效锌平均为0.135ppm,有效铜含量分别是有效锌的6.12和6.32倍。二种方法所得的结果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2.
土壤有效硅含量及其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地区主要土壤有效硅平均含量为392ms/ks,含量范围在97.0-897.4mg/kg之间,且黑土>褐土>草甸土>棕壤>白浆土。大部分黑土和褐土属于较高水平,而白浆土、草甸土和棕壤偏低。分析土壤有效硅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关系,得知有效硅含量与土壤的pH及粘粒含量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此外,有效硅含量还与成土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用五种浸提剂提取红壤、黄褐土、砂姜黑土和灰潮土的有效态Mn,结果表明:其提取能力为1N NH_4OAc+0.2%对苯二酚>0.05MH_2SO_4+0.05MHCl>DTPA>HOAc+NH_4OAc、Mg(NO_3)_2,以1N HOAc+NH_4OAc浸提的土壤有效态Mn与作物体内Mn~(2+)浓度、摄锰量的相关性最好,对4种性质不同的土壤均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的暗棕壤、白浆土、黑土、黑钙土、草甸土和沼泽土表层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在泥炭土和水稻土上其相关性稍差,接近岩性发育较弱的盐土、碱土、冲积土和风沙土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之间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主要旱作土壤上,有机质可以代表土壤的供氮水平。用扩散吸收法测定碱解氮在黑龙江省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原有速效磷高的淮农所淤土,随着磷肥用量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迅速提高;新渡沙土原有速效磷含量低,施过磷酸钙150kg/亩时,只提高到8.6ppm(1985年10月)。土壤有效磷库的变化亦与土壤原有供磷水平有关。淮农所淤土有效磷库最高达171.7ppm(ColWell-P),而新渡沙土只有51.7ppm。除淮农所淤土外,其余4种土壤,小麦施磷肥增产14%~59%,并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稻麦轮作中,磷肥应重点施于小麦,水稻利用其残效。  相似文献   

16.
金坛市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微琴  储亚云  周航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74-9975
对金坛市农业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调查分析表明:金坛市大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蔬菜地;耕地土壤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总体水平很高,其中处于1级水平的分别占91.6%、85.7%、97.5%和98.0%,其余处于2级水平;茅山丘陵区蔬菜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低于其余3个农业区域,在今后的农业生产应重视微肥的施用。最后,对土壤有机质和各种有效态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瓦房店市耕地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瓦房店市耕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21 g/kg、86.45 mg/kg4,5.8 mg/kg和75.02 mg/kg。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高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次数分布曲线近似于呈偏正态分布,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近似于呈偏正态分布。各养分的变异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有效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