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杉木二代林微量元素积累的动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南丹山口林场3个不同林龄(8、11和14年生)的杉木二代林Fe、Mn、Cu、zn和B 5种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积累量、年存留量及其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不同器官所含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树叶>干皮或树枝>树根>干材,林木各器官中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以Mn或Fe最高,其次是Zn和B、Cu最低;8、11和14年生杉木人工林林分微量元素的积累量分别为9.834、11.450和16.694 kg·hm-2,其中,乔木层微量元素积累量占总积累量为74.14%~87.33%,林下植被占2.98%~9.40%,凋落物占9.70%~17.70%:杉木人工林不同组分微量元素积累量的分配随林分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由8年生以树叶和树枝为主,逐渐转移到11和14年生以干材、树皮和树根为主,各微量元素积累量以Mn或Fe最高,其次是zn和B,Cu最低;林分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分别为0.911、0.909和0.910 kg·hm-2·a-1,同一组分各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与各组分微量元素积累量变化顺序一致,为Mn或Fe>zn>B>Cu.  相似文献   

2.
第二代杉木中幼林生态系统碳动态与平衡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相似文献   

3.
对豫南18 a生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分层切割法和相对生长方程计算乔木层生物量和林下植被生物量,C,N元素分析仪测定碳含量.结果表明,18 a杉木林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平均为139.5 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占91.1%;杉木林生态系统总碳库为135.14 t·hm-2,其中植被总碳贮量为69.84 t·hm-2,土壤有机碳库为65.30 t·hm-2.乔木层碳库占生态系统碳库的47.03%, 灌木层占1.97%,草本层占0.36%,现存凋落物层占2.32%,矿质土壤层碳库占生态系统碳库的48.32%.  相似文献   

4.
中亚热带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全国杉木中心产区福建选择杉木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进行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含碳率、碳贮量和年净固碳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含碳率介于40.25%~53.52%之间,均表现为中龄林最大,成熟林次之,幼龄林最小;而0~100 cm土层土壤含碳率则表现为成熟林最大,中龄林次之,幼龄林最小。随林龄增大,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逐渐增大,成熟林分别是幼龄林和中龄林的1.63倍和1.19倍,而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乔木层碳贮量差异引起的。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年净固碳量表现为中龄林最大,分别比幼龄林和成熟林大3.487 t/(hm2.a)和3.748 t/(hm2.a),其中中龄林乔木层年净固碳量分别比幼龄林、成熟林大2.713 t/(hm2.a)和3.033 t/(hm2.a),占总差异的77.8%和80.9%。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福建省林木进行粗略统计,其中杉木是我省林木中数量多,而且经济效益很显著的树种,提高杉木二代林经营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描述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第二代杉木林养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连续定位观测所取得的数据,对4个小集水区第二代10年生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集水区由降水输入的N、P、K、Ca、Mg等营养元素总计为59.285kg/hm^2a,径流输出为38.938kg/hm^2a,净积累量为20.347kg/hm^2a。与该林分7年生时相比,净积累量提高了7.2%,说明集水区第二代杉木林生态恢复处于进展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二代实生与萌芽杉木生长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二代实生与萌芽杉木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二代杉木实生和萌芽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差异在树高生长上表现最为明显 .实生的树高快速生长期较长 ( 7a左右 ) ,有明显转折年龄 ( 7年生时 ) ,生长速度下降幅度较大 ,出现凸型线形 ,随后生长速度比较平缓 ;萌芽的快速生长期极短 ,无明显转折年龄 ,整条曲线接近平直型 .实生和萌芽生长差异最大值为1 0 a左右 ,1 0 a后萌芽和实生生长量的差异逐渐缩小 .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榕江县内杉木二代林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探究高效的培育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为本地区杉木二代林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立地管理措施对二代2年生杉木林生长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在福建省南平峡阳国有林场一片 2 9年生一代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上 ,开展 5种不同立地管理措施对第 2代杉木人工林影响的研究 ,结果表明 ,BL3 BM0 (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 )处理方式对 2年生 2代杉木林的造林成活率和生长最为有利 ,其次为 BL0 BM0 (收获地上所有有机质 )处理 ,BL1BM0 (清走树木的所有部分 )处理生长最慢 ;BL2 BM1(收获树干和树皮、炼山 )处理造林成活率最低 ;炼山处理 ( BL2 BM1)与保留相同数量采伐剩余物而不炼山的处理( BL2 BM0 )相比 ,杉木生生长和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培育杉木大径材,创建杉木与枫香复层林,充分探索杉木林套种枫香林分特性,以杉木套种枫香为研究对象,充分研究其林分特性。结果表明:当前套种林内林木长势非常好,且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肥力,充分利用了空间,提升了林地生产力,可以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杉木人工林主伐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开化县杉木人工林调查材料,研究了杉木人工林不同地位指数的主伐年龄。依据工艺成熟龄和经济成熟龄的计算结果,确定了如下主伐年龄;10,12指数级为20~22a;14指数级为23~25a;16指数级为24~26a;18指数级为25~30a。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短轮伐经营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积蓄产生的潜在影响。[方法]以广西七坡林场短轮伐期的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3年、5年生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碳氮分配格局,探讨砍伐和炼山等短轮伐经营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损失的潜在影响。[结果]3年、5年生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28.02、155.90 t/hm2,氮储量分别为9 673.24、8 798.33kg/hm2。②3年、5年生桉树人工林土壤层碳储量分别是植被层碳储量的2.86、2.66倍,氮储量分别是植被层氮储量的31.17、41.59倍,表明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氮库仍主要集中在土壤层。③3年、5年生桉树干材获取对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造成的碳(氮)损失比例分别为17.11%(0.83%)、19.05(0.92%)。[结论]桉树干材获取等桉树短轮伐经营行为可能使其生态系统碳损失较大,氮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13.
经营因素对2代3年生杉木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固定标准地,研究福建南平峡阳国有林场一片29年生、20地位指数级的第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前的林分密度和采伐后的立地管理措施对第2代3年生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代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密度对2代3年生杉木林分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最高密度等级(1 500株·hm-2以上)的第1代杉木林在采伐后营造的第2代杉木林,其3年生的生长量为最低;采伐后的立地管理措施对2代3年生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不显著;第1代杉木林较高的林分密度可能对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维持不利。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奉化市尚田镇广渡村的1片14年生杉木人工林分的短轮伐期与更新技术。认为杉木短轮伐期经营,缩短了培育周期,经济效益显著,适宜边缘产区以及中小径材销路广的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杉木人工林自然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全林整体生长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福建一般产区杉木人工林自然生长模型,模型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具有比原模型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栽杉代数杉木林C库与C吸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福建南平市王台镇溪后村安曹下及邓窠的不同代数杉木林C库和C吸存的研究结果表明,1代杉木林C库总量为251.165t/hm2,分别为2代(193.471t/hm2)和3代(161.716t/hm2)的1.29倍和1.55倍,其中活植物体和死生物体C贮量分别占72.91%和27.09%。而林下植被碳贮量随着连载代数的增加而增加,3代林分别为2代林、1代林的2.33倍和3.67倍。1代杉木林枯枝落叶层的C贮量为2.799t/hm2,是2代和3代的1.09倍和1.52倍。1代杉木林土壤的C贮量分别是2代和3代的1.09倍和1.19倍。1代、2代和3代杉木林土壤有机碳贮量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1代杉木林乔木层C当年净固定量为7.653t/hm2,分别是2代和3代的1.46倍和1.9倍。1代杉木林C年归还总量(凋落物量)是1.25t/(hm2·a),分别是2代和3代的1.1倍和1.34倍。  相似文献   

17.
不间伐栽培模式杉木人工林成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福建中心产区杉木人工林改进的全林整体生长模型为基础的收获模型和现行经济参数,研究在不间伐栽培模式下不同地位指数级杉木人工林的数量成熟和经济成熟规律.结果表明,数量成熟龄随着地位指数和初植密度的增加而提前;初植密度对林分数量成熟时的平均材积生长量影响不大;内部收益率成熟龄随着地位指数的增加而提前;较稀初值密度(1500株/hm2)的林分具有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连栽地4年生杉木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连栽地4年生杉木幼林地,采用完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安排N、P、K、NP、NK、PK、NPK、M(NPK+微肥)、C(对照)共9个不同施肥处理,重复3次,连续观测3a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同处理的肥效大小依次为:M(NPK+微肥)>NPK>NP>P>PK=N=NK>K>C.施肥后第2年起,施肥处理间或与对照的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②不同施肥因子,N、P对杉木生长比K和微肥重要.施用K肥,应以施足N、P肥为基础;③微肥对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对连栽地杉木幼林生长的重要性与大量元素K肥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