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江县属川东山区,位于东经108°北纬29°之间,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降雨量1220毫米,无霜期247—268天,土壤为黄壤、紫色土,砂砾土等。全县有白花泡桐大树多株,有的树龄达100余年,树高25—30米,胸径大的200多厘米,小的100余厘米,被群众作为当地的珍贵树保护起来。1978年全县采种1000多斤,用种子育苗150万株,主要用于四旁植造,现普遍生长良好,4年生树高达8米,胸径18—24厘米,今后计划在适宜造林的地方大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泡桐是重要的优质速生用材树种,在江苏盐渍地区引栽已有30多年历史。实践证明在局部地下水位1.5米以下的基本脱盐地长势很好,胸径年生长量可达3—4厘米,但成片造林却屡遭失败。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选地不当,地下水位、土壤盐渍化程度偏高和造林方法不当所致。常规的栽大苗造林,由于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不平衡而失水枯萎,降低了造林成活率。针对上述情况,为了提高盐渍土地区泡桐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于1985—1986年在本场第二管理区进行了泡桐不同造林方法的对比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1975年冬,在灌县灵岩山下部,海拔高800米,坡向北偏东,坡度26度的地方栽植毛泡桐Paulownin tomentosa(Thunb)Steua和毛桐变种光叶泡桐p.tomentosaVar.tsinlingesus(pai)Gohgtohg株行距3.3×3.3米,每亩60株.灌县年平均温度15.1℃,极端最高温度33.6℃,极端最低温度—5℃,年降雨量1391.3毫米,相对湿度80%,光照1155.7小时,无霜期269天,土壤为黄壤,厚度1.2米左右,酸性.  相似文献   

4.
1976年6—9月,我们在发展泡桐中,试用了60—90天苗龄、苗高5—10厘米的小苗定植二千多株,林地为丘陵地,株距1.5—2米,行距3米,一九七八年冬测定,一般树高6—7米,生长较好的高10米,胸径8—9厘米。泡桐实生小  相似文献   

5.
金乡地处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海拔35-39.5米。年平均气温13.2℃,降雨量一般在740毫米左右。是内陆盐碱较重的县,全县94万亩耕地,盐碱地约占32.5%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深翻整地,开沟排碱,严格掌握造林季节,采用小苗造林等措施,使全县16,000多亩盐碱地营造刺槐林获得成功,2年生幼林平均高达5.2米,平均地径11.3厘米。1.深翻整地,开沟排碱。于冬季将造林地全面深翻40厘米后,每隔5米挖一条深80厘米,上口宽1米,底宽30厘米的排碱沟,筑起5米宽的台田面。翌年春季造林,每个台田面栽树2行,规格3×1.5米(见下图)。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海拔2,261米,属大陆性气候。日照时数2,682左右,年平均温度5.6℃左右,最高30.6℃,绝对最低-26.6℃,无霜期短,日夜温差较大。冬春干旱多风,全年降雨400毫米左右。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 Huet Chow)在此气候条件下,1年生苗高达150厘米,地径1.25厘米;13年生高达15.90米,胸径21.30厘米,生长健壮,长势喜人,适宜于大力推广。为了多快好省地培育良种壮  相似文献   

7.
一、观察区的自然概况观察区设在辽阳县唐马乡林场。该场土壤为黑粘土,春季多风干旱,夏季多雨,年平均降雨量700—800毫米,地下水位在1.3米左右,年平均温度7.5—9.5℃,无霜期为160天左右,冰冻期3—4个月。标准地设在2年生北京杨用材林地,平均树高2.3米,平均胸径1.5厘米,林下间种大豆。二、分布及寄主杨黑点叶蜂(Pristiphora conjugata Dahlb)国内主要分布于辽宁、内蒙等地。我们在辽阳地区调查为害寄主有:北京杨、小叶杨、健杨、加拿大杨等二十五种杨树。  相似文献   

8.
泡桐是我省主要速生落叶阔叶树种之一。生长极为迅速,我院栽植的4年生福穹氏泡桐胸径28.2厘米,树高11.5米,树干材积0.257米~3,年平均生长量胸径为7.05厘米,树高2.88米;7年生泡桐胸径36.9厘米,树高15.6米,树干材积0.706米~3,年平均生长量胸径为5.27厘米,树高2.23米。木材质量高,用途广,价值高,具有防潮耐腐、不翘不裂、轻软隔热、导音性强、花纹美观、易于加工等特性,我省群众素来用于制做箱柜、棺木、风箱、锅盖、抬杠、乐器等;又是传统的出口物资。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胁地少,是理想的“四旁”绿化和农桐兼作树种。加之繁殖容易,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同时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因而推广和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9.
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林场位于赤峰市南部.年平均气温6.4℃,极端最高气温42.5℃,极端最低气温-31.4℃,≥10℃以上的积温3100℃,无霜期140天,4—9月日照时数为1500—16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370毫米,蒸发量1800毫米,相对湿度为48—55%.营造北京杨的造林地在老哈河北岸的二级阶地上,土壤为冲积沙壤土,土层厚度1.5—2米,地下水位2—2.5米,PH值8.0,有机质含量不超过0.5%。1977年雨季前用拖拉机进行一次25—30厘米的  相似文献   

10.
一、自 然 概 况 地处北纬44°03′,海拔高522.2米,年平均气温7℃,绝对最高温度42.8℃,绝对最低温度零下37℃,年降水量18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59%,年平均蒸发量2043毫米,无霜期平均164天,6—7月常有旱风出现。 土壤为沙壤土、中壤土、沙土为主,土层厚度30厘米—1米以上。无碱或微碱,地下水位低  相似文献   

11.
乔木柳四个无性系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柳树是平原地区重要的绿化造林树种,其中乔木型柳树被广泛用于营造用材林、防护林及风景林。现有柳树人工林产量很低,如湖滩地(江苏洪泽湖)15年生垂柳(Salix babylonica)人工林平均树高仅6.3米,平均胸径7.5厘米,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仅1.2立方米/公顷;生长较好的林分,22年生平均树高12.8米,平均胸径17.5厘米,材积年平均生长量只有4.6立方米/公顷;江滩地17年生早柳(S. matsudana)人工林,年平均材积生长量只有5.57立方米/公顷(湖北黄岗赤壁林场长江江滩);生长较好的早柳人工林,14年生年平均生长量也只有7.5立方米/公顷(山东泰安汶河河漫滩地)。在国外,优良的无性系年平均材积生长量可高达20立方米/公顷。南斯拉夫选育的白柳(S. alba)无性系7年生,年平均高生长为2.06米,胸径生长为2.54厘米,苏联乌克兰林业与农林土壤改良研究所选育的爆竹柳(S. fragilis)×白柳优良无性系,4年生树高6.8米,胸径18.8厘米;白柳×爆竹柳优良无性系,4年生树高7.2米,胸径17.3厘米。因此,选育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2.
我省1975年引种兰考泡桐.川中丘陵缺材区一个县在四旁种植数百万株.大面积育苗和造林其生长速度都比原产地快.如一年生平茬苗高达10.38米为全国之冠;造林后的直径年生长量,最优单株达8厘米.初期年直径生长量达3—5厘米,但立地条件对生长量的影响很大.本文拟重点讨论土壤条件与兰考泡桐生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绿干柏(Cupressus arizonica Greene)、墨西哥柏(Cupressus lusitanica Mill)是从国外引进的用材和观赏树种.1982年南京农林局分我场一批种子,进行育苗试种,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当年育苗0.3亩,产苗1.9万株.次年移栽.3年生绿千柏平均高181.1厘米,胸径1.5厘米,优势苗高243厘米;墨西哥柏3年生平均高为214.76厘米,胸径2厘米,优势苗高301厘米.现将引种情况初报如下:一、引种地概况引种系在江宁县汤山林场进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5℃.1月份平均气温2.2℃,极端最低温度-13.3℃;7月份平均气温28.2℃,极端最高温度47.7℃.年平均降水量为1004.6毫米,雨量多集中在6、7月份.无霜期约225天.土壤为黄棕  相似文献   

14.
我场位于榆林县北15华里,气候干旱,寒冷,年降雨量451.2毫米,绝对最高气温37.6℃,绝对最低气温-27.6℃。年平均相对湿度57%。最大风速23米/秒,风向西北。我们从1964年开始用油松造林,截止1974年共造林113亩。目前,油松生长发育良好,9年生平均高3.15米,最高为5.1米;平均地径8厘米,最粗为13厘米。  相似文献   

15.
苕子是一种很好的绿肥作物,农业上已经广泛使用,林业上也已开始种植.为了了解绿肥在改良土壤,促进林木生长上的作用,我场于一九七八年做了苕子压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压青能增加土壤多种养分含量,还能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林木生长量.压青比不压青林木,胸径大1.6厘米,树高大79厘米,冠幅大27厘米.试验地是河滩粗沙土,砂粒粒径0.5—2.0毫米,砂层深2米以上。造林时进行了条带状换土,即每隔4米将沙换为一条宽2米,深0.6米的土带.土为生土,无结构的轻壤.1977年造林,植苗于带上,行距6米,株距2.5米,每亩56株.1978年平均胸径为6.75厘米。1978年苕子盛花时压青试验,方法是沟施,沿幼树两  相似文献   

16.
钻天榆(又叫立枝榆)是白榆的优良自然类型.它冠形美、干形直,枝干角不超过45度.在河南7—10年生胸径可达20—25厘米,树高18—20米.比一般白榆高生长快1.5—2倍,材积生长快2—3倍.材质坚韧有弹性,深受群众欢迎.一、实生苗引种1975年我场由兄弟单位引来河南钻天榆1年生实生苗100余株,植株行距1×5米.78年秋测80株5年生实生苗高5.81—7.8米,胸径5.8—8.4厘米.平均每年高生长1.16—1.56米,胸径生长1.16—1.68厘米.高生长超当地6年生白榆实生苗30.8%,胸径超33.9%.  相似文献   

17.
杨树苗木规格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造林能否速生丰产,与苗木的规格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在1983—1988年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取得明显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沂水县武家洼乡小庄子村。土壤为沂河冲积形成的沙壤土,活土层深60厘米。PH值(?).0。年平均气温11.6—12.6℃,绝对最高温度39.1℃,最低温度-12.2℃。年平均降水量750—850毫米,雨量多集中在7月和8  相似文献   

18.
早在1976年时,我区曾有人对泡桐埋根造林技术做过试验,当时主要在平原灌区的畦梁上应用过。1984年,我们在蒲城县平路庙乡第一次将埋根造林直接应用在农桐间作上,试验面积13.3公顷,并结合应用了河南农学院“泡桐速生丰产,培育无病壮苗技术”。取得了显著效益。具体做法是;选用豫杂一号桐根,根粗1.5—2厘米,长15厘米左右。凉晒1—2天后,于3月下旬上床催芽,在气温为20—30℃时,约10天左右即可露自,一般15天可全部露白。埋根坑深100厘米,宽60—80厘米,内施30—40公斤土肥、0.5—1公斤磷肥。栽植采用两种密度:一种是农桐并重  相似文献   

19.
<正> 黄山松,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80厘米。安徽大别山区气候温凉,雨水充沛,全区年平均气温14—15℃,最低气温-15—-19.5℃,年平均降水量1250—1400毫米。在海拔700米以上为酸性土,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向阳山坡上普遍生长良好。25年生的  相似文献   

20.
常年平均气温15.9℃,平均相对湿度80%,平均降雨量1104.1毫米,常年无霜期241.1天,1月平均气温2.7℃,7月平均气温28.7℃.(二)种苗来源1978年从安徽省宁国地区调进种子,由本县青山苗圃培育,当年生苗高80厘米左右,地径1.2厘米.(三)造林方法撩壕开沟,沟深60厘米,宽70厘米,株行距1.5×4米,行内混交杉木,每亩111株.营造面积93亩.(四)造林时间1979年春,随起随栽.(五)样地调查1983年冬对该片林分按上、中、下部位分别调查,每隔10行抽取二行检尺胸径及树高,重复6次,对其中一株优势木和平均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