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套袋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膜袋、膜袋加双层纸袋、带膜纸袋、双层纸袋和蜡袋,对黄金梨等5个品种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能显著减少果锈的发生,明显改善果实外观,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品质有所降低。对极易发生果锈的黄金、翠冠等绿皮梨品种,宜选用膜袋加双层纸袋或用带膜纸袋,以减少果锈,提高其商品性;对果锈少的圆黄、华山、爱甘水等褐皮梨品种,宜选用双层纸袋或蜡袋,避免果实品质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不同果袋对黄金梨果实套袋效果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7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在西北高原地区栽培条件下对黄金梨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可显著改善黄金梨果实外观品质,提高果实商品质量.套袋黄金梨果实硬度较对照提高4.47%~17.91%,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0.73%~8.45%和1.99%~7.81%.综合比较认为,在7种供试果袋中,以爱农小蜡袋 双层纸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层纸袋、单层纸袋、塑膜袋等6种不同质果袋对‘初夏绿’梨进行套袋试验,以不套袋果为对照,研究不同质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初夏绿’梨果实套6种果袋后外观品质均得到改善,但套纸质袋、塑膜袋使果实内在品质有所降低.套小林1-W的双层纸袋果实外观品质好,而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幅度小,套小林1-LP的双层纸袋果实外观品质好,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因此,综合评判以小林1-W双层纸袋适宜于初夏绿梨果实套袋.  相似文献   

4.
套袋是预防果锈、改善果实品质的有效措施之一。但不同的果袋,效果差异很大。为找到最适合黄金、翠玉梨的果袋,作者于 2003~2004 年进行了套塑膜袋加纸袋试验。现简介如下。1 试材和方法试验设在肖县北城集园艺场,供试品种为4年生酥梨上高接的黄金、翠玉梨,株行距3 m×4 m,树势中庸。试验共设3个处理:①于4月25 日套山东定陶孟海林果塑膜袋厂生产的 19 cm×17 cm黄白色膜袋,5 月 25日套内黑外灰的双层纸袋。② 4月24日套小林白蜡小纸袋,5月25日套内黑外灰的双层纸袋。③对照(不套袋)。翠玉梨于 8 月 5 日采摘,黄金梨在 8 月 20 日采摘。采…  相似文献   

5.
以单层纸袋(2种)、双层纸袋、膜+纸袋及塑膜袋4种类型,5种果袋在梨优生区(海拔450 m)对新引品种红丝绸梨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纸袋、膜+纸袋的果实重量比对照相对减少,套塑膜袋果实重量有所增加;套袋果锈相对增多,黑点病严重;套纸袋果皮表面出现木栓斑,套塑膜袋果无木栓斑;套袋果实着色不及对照;套袋果贮藏容易失水.套袋不能改善红丝绸梨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不宜采用套袋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果袋对‘翠玉’梨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采用双层纸袋、单层纸袋、塑膜袋等7种果袋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翠玉’梨果实套7种果袋后,外观品质均得到改善,但平均单果重略有降低,果实内在品质普遍下降,尤其是套塑膜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显著降低,裂果率明显上升。套双层透光纸袋1-4果实外观品质最好,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幅度最小,综合评判以1-4双层纸袋最适宜于‘翠玉’梨果实套袋。  相似文献   

7.
套袋对黄金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黄金梨果实进行了套袋试验表明,供试果袋均能改善黄金梨的果实品质,其中以套小林袋和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生产的外浅褐内红双层纸袋效果较好,果实外观显著改善,果实硬度为对照的1.26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有下降,与对照相比下降0.88~1.0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山西果树》2010,(3):16-16
据辽宁果树所试验,套袋可改善新西兰红梨果实外观品质,使果面光亮、洁净、着色好、果点变小且不明显;套袋可增加单果重,但套袋也会使果实的可滴定酸降低。在试验所涉及的5种果袋类型中,以大连久松纸袋厂生产的复合内红双层袋及山东小林纸袋厂生产的1-LP(外灰里红)双层袋效果最好,套袋果的外观质量明显优于对照,果实硬度、可溶性同形物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大连纸袋厂生产的复合内红双层袋所套果的酸含量与对照持平。  相似文献   

9.
南方早熟梨果实套袋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南方早熟梨绿皮品种果实的外观品质,以‘新世纪’、‘翠冠’、‘蜜雪梨’为试材,开展果实套袋综合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早熟梨绿皮品种对内、外袋类型和质量要求较高,内袋以采用F-PK2小林牌或台果牌小蜡袋、外袋以采用外黄过蜡里黑双层纸袋效果最佳,谢花后15-25 d套小蜡袋,可完全阻止果面锈斑的产生,果皮色泽一致,为最佳套袋时间;套袋次数以二次为好,对提高果实外观品质效果明显;套袋前清洁果面应规范使用农药,宜使用水剂或粉剂,避免使用乳剂等,以免诱发果面锈斑。  相似文献   

10.
选用5种不同颜色的无纺布果袋及复合疏水纸三层袋对‘黄冠’梨进行套袋,以未套袋为对照,研究不同果袋对‘黄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黄冠’梨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均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套内红外黑无纺布双层袋、复合疏水纸三层袋果实呈黄白色或白色,有效减小了果点大小及分布密度,果皮光滑,果实外观性状良好;套灰色无纺布单层袋、复合疏水纸三层袋果实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果实硬度均较高,风味较佳。综合比较认为,复合疏水纸三层袋为该地区‘黄冠’梨套袋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辣椒之乡"和"中国辣椒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辣椒虽然不是中国的本土作物,但自400多年以前的明末清初由南美洲逐渐引入以后,却在中国落地生根,并倍受中国人民的青睐。目前,辣椒在中国的年栽培面积已达到120~130hm^2左右,主产地分布在陕西、贵州、湖南、四川、河南等。并且上述地区又都是中国的辣椒消费量最大的地方。可以说辣椒与辣椒文化在这些地区早已深入人民大众的饮食和文化生活,并常常演绎出缤纷多彩的食辣民风、民俗,几乎让人感受不到辣椒原本是“外来客”的身份,反而“反认他乡是故乡”了。  相似文献   

13.
梨木虱是梨的主要害虫之一。试验用6000-8000倍1.8%北农爱福丁及2000-3000倍乐阿乳油防治,药后15天防效仍在90%以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蘑菇菌丝对游离氨很敏感,环境中有超过20PPM的氨,蘑菇菌丝便不能正常生长.我市是全国最大的蘑菇生产基地之一,近几年全面推广应用了二次发酵技术,蘑菇单产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由于对发酵过程中物质转化机理不清,发酵管理不当,氨害(当地俗称“氨烧菌“)问题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5.
琐谈“芦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文权  经虹 《蔬菜》2002,(10):41-42
芦笋,系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学名Asparagusofficinalis L., 别名石刁柏、龙须菜。原产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及小亚细亚,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西方,芦笋被视为“珍贵上等”、药食兼用的蔬菜,有“菜中之王”的誉称。我国周代也曾有过记载,以后到了秦汉时代,古人对芦笋的药理效果已有了一定的研究,其中一本《神农本草经》上对天门冬有着极为精辟的论述,将其列为“上品之上”。经中写到“天门冬,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久服轻身益气延年”。芦笋具有营养丰富,味美醇香,脆嫩爽口,清淡开胃,食而…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温室葡萄"V"形整枝"W"型叶幕的特点、结构、培养过程及注意事项等,为温室葡萄优质、高效、省工栽培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短枝富士品种是富士苹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芽变类型,具有易成花、结果早等突出特点,本试验研究了套袋条件下“烟富6号”“烟富7号”2个短枝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糖酸组分和香气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2个品种均为酯香型品种,“烟富7号”品种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琥珀酸、草酸、柠檬酸以及蔗糖和山梨醇含量均高于“烟富6号”;2个品种的主要香气成分存在差异,“烟富6号”主要香气成分为乙酸己酯和2-甲基丁酸己酯,“烟富7号”主要香气成分为2-甲基丁酸己酯和丙酸己酯;套袋果实摘袋后,“烟富6号”先条纹状着色再变为片红,而“烟富7号”为片状着色。  相似文献   

18.
华盛顿脐橙(简称华脐)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世界著名良种之一。华脐对环境和栽培条件要求较高,在高温多湿地区栽培,花量多,着果率低,自然着果率仅0·2%~0·6%[1]。华脐引入到我国南方各省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气候高温多湿,落花落果严重,产量较低,故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2 4  相似文献   

19.
萨米脱,原名Summit,也称萨米特,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夏地太平洋农业食品研究中心1986年推出,亲本为Van(先锋)×Sam(萨姆)(1973年)。1989年烟台市芝罘区农林局从加拿大引入,在芝罘区苗圃(驻地小沙埠)栽植,后苗圃倒闭,品种流入社会。烟台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在进行“国内外大  相似文献   

20.
草莓新品种森研9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从日本草莓品种枥乙女生产田中发现一变异株,表现良好,2000年进行扩繁,2001年开展品种对比试验,2002—2003年在丹东地区进行试栽和小面积推广。经过3年的观察,其性状表现稳定。2004—2005年在辽宁省主要草莓栽培区进行大面积推广,深受广大草莓种植户的欢迎,栽培面积已发展到3000hm^2,产量10万t以上。因该变异株是1999年发现的,故定名森研99号,简称99号。2006年2月通过了辽宁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成果为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