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和田地区草原草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乱采滥挖、乱开滥垦、乱征滥占等草原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草原。本文就和田地区草原保护取得的实效,坚持依法护草、管草和监测草原生态,加强草原执法队伍建设,改善草原执法设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加强草原生态执法队伍建设和依法保护草原生态现状提出治理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些年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开始注重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十七大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更是给我国的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大方向。林业生态作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下面,笔者针对林业的生态环境和林业经济的发展关系的处理问题进行浅析,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青海高原区域性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生态功能加速紊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灾民逐渐增多,经济损失逐年增加。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为: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自然环境演变;人为破坏因素。为此,应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建立稳定可靠的生态保护投入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科研工作;加强生态保护监管跟踪;建设生态功能E试点;采取对不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青海高原区域性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生态功能加速紊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灾民逐渐增多,经济损失逐年增加。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为: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自然环境演变;人为破坏因素。为此,应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建立稳定可靠的生态保护投入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科研工作;加强生态保护监管跟踪;建设生态功能E试点;采取对不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海晏县环湖北岸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建设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花 《青海草业》2009,18(1):41-44
近年来,海晏县环湖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对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严重影响到可持续发展。文章就环湖坞区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情况做一调研,并提出治理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加强同德县草地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资源是同德县畜牧业生产的基础,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历史、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同德县草地退化严重,生产力水平不断下降,草地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荒漠化加剧,水土保持能力减弱,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极大地限制了同德县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对黄河中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已刻不容缓。因此,抓住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机遇,加强同德县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同德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宥延  巩建锋  段淇斌 《草业科学》2014,8(8):1580-1586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退化与农牧民生活贫困已成为影响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本研究以甘肃临夏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从其自然与社会经济特征出发, 分析了该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现状及生态贫困、经济贫困、知识贫困和制度贫困的多维特征, 探讨了农牧民贫困与生态环境退化的互作关系, 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基于生态补偿的生态恢复与农牧民增收的反贫困对策。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并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分析了当前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成因,提出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措施,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同德县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凤森 《青海草业》2003,12(2):24-26
同德县地处黄河源头生态环境治理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针对同德县草地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理论阐述,然后研究乌海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营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认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主要应从政府行为、法制建设、经济环境、社会信用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努力做好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至关重要,相关人员从新的角度、不同层面分析草原生态保护现状,进行有效对策的总结、实践经验的积累,更好地完成草原建设,畜牧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令人十分期待。本文具体地分析了草原生态问题,并对草原生态保护、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阐述了几点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2.
牦牛产业是加快甘南州地方经济发展、增加牧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对于甘南地区传统畜牧业的产业化升级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甘南牦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饲养管理方式粗放、品种退化严重、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冲突、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此,从牦牛产业的绿色发展以及它对地方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出发,甘南州应当根植于甘南的绿色生态,创新生产组织形式,探索构建"草原+牧养+加工+商贸+旅游"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圈。将甘南州"绿水青山"的资源禀赋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财富优势,在生态平衡中促进牦牛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类社会面临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在这种背景下,各国人民纷纷探索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模式。其中,循环经济模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转型的选择热点。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也是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最为年轻的直辖市,面对重庆市人口、环境、资源日益加剧的潜在压力,提出了重庆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促进重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草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35,自引:14,他引:21  
草原是西部地区最脆弱的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和关键。本研究系统分析了西部地区草原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草原生态环境状况、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引发机理,查明了西部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确立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是解决西部地区生态恶化、经济落后和社会不稳定的有效途径。总体建设上突出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遏制土地荒漠化;区域建设上突出水源涵养区、风沙区、水土流失区和自然保护区;产业发展上突出区域特色产业和绿色产业;项目选择上突出综合效益;技术选择上突出高新技术。并提出了西部草原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宁夏发展沙产业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增武  王坤  曹世雄 《草业科学》2013,30(3):478-483
宁夏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实现荒漠化防治与社会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自20世纪90年代,宁夏政府按照“政府引导、项目带动、企业介入、全社会参与”的思路,大力提倡治沙产业发展,通过推广温室大棚、中草药、压砂西瓜、基地农户一体化以及沙漠旅游等措施,使宁夏成为少数几个实现沙漠化逆转的地区。宁夏治沙产业实践结果表明,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以及适当的生态补偿政策,可以实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摆脱贫困陷阱困扰。宁夏治沙产业发展为我国乃至全球贫困地区的荒漠化防治提供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牧交错带生态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中国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农业种植区与草原畜牧区相连接的生态过渡地带,又称半农半牧区或生态脆弱带。农牧交错带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产业界面,是我国最大的气候、生态过渡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对中国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是以农牧交错系统特殊的生态状况为基础,考虑到现有的自然环境压力、社会经济压力以及人类的积极影响,选择目前与潜在的压力、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经济社会的响应3个方面作为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中国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因子以及生态总体状况进行安全评估。因此,根据农牧交错带的特点,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选取标准,将为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和生态环境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赵国君 《青海草业》2009,18(1):34-36
本文通过对海北州天然草地野生主要经济植物保护现状的分析,提出今后加强草地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保护的建议和措施,使天然草地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从而维护草地生物多样性,维持草地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国家不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资源整合,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自然保护地已经成为趋势和重中之重。我国现在处于国家公园发展与探索的关键时期,不仅仅需要将保护工作作为头等任务,还需考虑当地经济发展与公园建设的关系,协调好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基于以上目的,本文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黑龙江试点区域内)所涉及的保护地,包括: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东宁老爷岭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其社会经济生活以及公众认知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实际调研,调查结果表明:(1)该区域内经济发展依赖于森林资源,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经济作物种植或固定收入(工资或养老金);(2)资源开发过于单一与简单,无法从多个方面带动当地经济;(3)国家公园公众教育工作成效显著,社区居民与职工都十分了解与支持国家公园建设,但此态度大多建立在对未来国家政策以及发展前景的期许。最后,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对国有林区职工社会福利进行了预期,发现在虎豹公园试点期间,旗舰种数量明显增加,生态环境恢复较好,保护力度大,保护效果明显,但对经济的刺激较小,并未直接提高职工与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职工对社会福利的提升有一定渴求,参考其他中国国家公园试点工作的进程与经验,以上问题与矛盾在今后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