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展生猪产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建设农业强国有重要意义,而分析生猪主产区的生产效率可以指导全国生猪的发展。本文以7个中国生猪重点发展地区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前沿分析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不同要素与生猪生产能力间的关系,测算各地大、中、小、散养规模的生猪养殖生产效率,并探究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从产出-投入来看,劳动力投入、物质服务费用、精饲料投入数量对不同养殖规模的生猪产能影响方向存在差异;2016—2020年大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在效率前沿面附近保持平稳,小规模和散养生猪养殖生产效率短暂波动后呈现上升趋势;从生产效率来看,乡镇畜牧站专业人员文化程度对生猪生产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种猪发展水平对中小规模生产效率影响显著。基于此,建议在提升小规模养殖标准化的同时,以发展规模化场(户)为主体,增强饲料工业基础、大力推进现代化种猪业水平,以提高生猪养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成败,因此研究商业银行的效率对商业银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我国1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06-2011年的数据,从投入的角度,利用DEA模型对其效率进行测度,得出目前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普遍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但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没达到规模经济,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除中国银行外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各家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策略,提升效率.  相似文献   

3.
孙皓 《中国家禽》2004,26(13):51-52
在古老与现代交融的今天,我国的畜牧业生产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同样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考验,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越来越专业化的市场中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低效率高成本到现代化集约化生产,成为当今畜牧业最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以民勤县农户层面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两阶段DEA-Tobit分析方法,对农户苜蓿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DEA测度结果表明,样本地区苜蓿种植成本效率为0.532,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规模效率为0.872,表明苜蓿种植规模已趋于成熟,规模收益可扩展空间及发展潜力不大,仅为12.8%。Tobit分析结果显示,温度、户主受教育程度、机械使用次数以及新技术的使用均对苜蓿种植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提高青贮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是有效应对农业资源紧缺和提高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基于2014~2018年中国6个地区青贮玉米生产的微观调研数据,借助非径向SBM模型,对不同地区和生产规模下青贮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同时从要素投入角度探究了青贮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从2014~2018年,宁夏、新疆、山东、河北、内蒙古、四川技术效率均值分别为0.655、0.667、0.483、0.597、0.782和0.598,各地区规模效率是决定青贮玉米技术效率水平的关键。小规模、中等规模和大规模技术效率均值分别为0.609、0.694和0.625,中等生产规模不论是在纯技术效率还是在规模效率上都表现出明显优势。不同地区和生产规模下青贮玉米生产要素投入存在冗余是导致生产技术效率损失重要原因。最后为进一步提高青贮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提出青贮玉米生产要合理布局、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大政策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 近几年来,我国的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4000亿公斤左右,人均占有粮食约400公斤。据有关农业专家估计,即使到2000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仍然只有这个水平。因此,改善我国人民的食物构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能在人均400公斤粮食的基础上来考虑。 人均400公斤粮食,既要吃饭,又要作饲料,同时又要提供工业用粮,肯定是不够的。我国大部分民族又喜食猪肉,猪肉的消费量约占肉类总消费量的  相似文献   

8.
冀东地区僵蚕专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僵蚕是常用大宗药材,主要来源于蚕茧生产过程中僵死的病蚕,产量和质量极不稳定。分析认为冀东地区基本具备了僵蚕专业化生产的条件,僵蚕生产技术基本成熟,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1~2017年我国苜蓿生产的非平衡面板微观调研数据,借助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测定苜蓿生产技术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剖析技术效率变化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7年我国苜蓿生产技术效率呈现出波动下滑态势,技术效率均值为0.8500,2017年技术效率维持在0.8563水平上;新疆苜蓿生产技术效率降幅最快,其次为山东和内蒙古,河北和山西降幅相对较慢;宁夏苜蓿生产技术效率呈增长态势。我国苜蓿生产技术效率区域差异明显,河北苜蓿生产技术效率最高,之后排序分别为山东、湖北、山西、宁夏、陕西、内蒙古、四川和新疆,黑龙江技术效率排名最后。苜蓿生产技术效率下滑原因在于当前苜蓿生产处在技术使用的衰减期,技术进步与苜蓿生产结合不紧密、苜蓿生产经营主体结构持续调整、国家政策支撑体系不健全等是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0.
预混合饲料生产技术特点及其专业化生产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民  赫勇 《饲料工业》1997,18(1):28-31
预混合饲料生产技术特点及其专业化生产的必要性沈阳波音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沈阳市饲料科学研究所张爱民赫勇1预混合饲料生产的技术特点预混合饲料(预混料)是多种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加上载体经混合后组成的复合添加物,一般分为维生素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和复合预混...  相似文献   

11.
运用DEA模型对我国31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2007年我国农业生产投入相对有效地区只有10个,其中生产投入冗余表现在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应用、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而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财政则存在投入缺口。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90—2007年重庆市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建立了线性生产函数模型,依据各个影响因素的生产弹性,分析了重庆市粮食生产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得出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和化肥施用量是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等重要结论。因此,提出了高度重视重庆市粮食安全问题,应该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积极依靠粮食单产的提高来增加粮食总产量,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有关的优惠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不同规模工厂化养猪的成本及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和水平参差不齐,本文以26家规模化猪场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规模Ⅰ(2000头以下基础母猪)3家、规模Ⅱ(2000~3000头基础母猪)3家、规模Ⅲ(3000~4000头基础母猪)4家、规模Ⅳ(4000头以上基础母猪)16家,比较不同养殖规模工厂化养猪场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结果表明:不同规模的工业化猪场在生产成本与生产效率方面有显著差异。随着规模增加,生长育肥期饲料成本、兽药疫苗、固定资产折旧及人工费用降低,生长育肥阶段成本明显下降,出栏猪成本与规模呈现负相关。仔猪哺乳及仔猪保育阶段对管理水平要求较高,随着养殖规模增大,管理难度相应加大,需要强调实施精细管理,以维持平均每头基础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PSY)以及平均每头基础母猪年提供出栏猪头数(MSY),达到最大限度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4.
肉鸡产业是我国畜牧业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在各个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通过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肉鸡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测算,能更好地掌握我国肉鸡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的发展状况,从而来综合界定我国肉鸡养殖的生产成本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永川区种粮大户的调查,并与典型的水稻高产示范户和大面积生产上普通农户的种稻效益对比分析,结论为:在现行政府种粮扶持和补贴政策下,种粮大户种粮规模面积越大,总经营纯收益越高、为出租地农户提供的土地收益越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的务工收入也越多、社会贡献也就越大;其单位面积种稻直接纯收益不如高产示范户,但比一般农户种稻收益水平高出许多。  相似文献   

16.
在奶牛养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成本日益增加,且区域间差异明显的背景下,饲料作为奶牛养殖主要投入品,了解其在规模化牧场生产成本中的结构对于优化奶牛日粮结构、降低养殖成本、缩小区域间养殖效益差距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8—2020年规模牧场月度调研数据,分析了我国规模化牧场饲料结构情况。研究发现,大城市周边产区和南方产区的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比例相对更加科学,华北产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并且玉米、豆粕、玉米青贮和苜蓿草在日粮中占有较大比重,达到84.62%;不同产区奶牛日粮结构具有明显差距,玉米青贮和苜蓿草在西北产区占比最高,玉米和豆粕在南方产区占比最高。注重发挥区域优势,加大优质粗饲料和可替代饲料的利用,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侯扶琴  徐磊  侯扶江 《草业科学》2010,27(1):130-135
1962-2002年,全球家畜存栏量增加2倍,禽、猪和牛分别增加3倍、1.2倍和42.8%;目前中国牛、羊和猪存栏量分别占全球的1/10、1/5和1/2;发展中国家各种家畜存栏连续增多,发达国家除禽外其余家畜开始减少,与人口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关。发展中国家家畜个体生产效率虽低于发达国家,但提升幅度高于后者。当前专门化家畜生产贡献全球3/4的禽肉、1/2以上的猪肉和2/3的蛋类,猪、禽和牛肉占94%的肉类总产量,我国猪、禽和牛肉产量分别占全球的55.7%、23.6%和13.2%。1961-2008年,发展中国家肉类和奶类人均年消费量的平均增幅分别为0.43和0.57kg/年,高于发达国家的0.28和0.25kg/年。2002年,全球年均饲草料消耗比1962年增加66%,牛、猪和禽的消耗分别为48.9%、16.8%和12.5%,所占饲草料生产用地的比例则分别为30.7%、31.7%和23.6%。  相似文献   

18.
对1990-2009年中国与世界主要畜产品生产和贸易进行分析,近20年世界和中国主要畜产品产量均呈增加趋势。1990-2009年,世界和中国肉类产量由17.99和3.0千万t增到28.39和7.8千万t,中国占世界比重由16.9%增到27.5%;世界鸡蛋产量由3.52千万t增到6.28千万t,中国占世界比重从18.61%增到37.61%;中国牛奶产量近20年增加8倍;世界羊毛产量从3.35百万t降至2.04百万t,中国羊毛产量由23.94万t上升到36.40万t。牛肉净贸易逆差量从478 t增到1694 t;2009年羊肉贸易逆差量和逆差额为7.65万t和1.566亿美元(美元),比1990年增加745.6%和1102%。中国猪肉进出口除2000年和2006-2008年外,其他年份贸易量和贸易额都处顺差;中国禽肉进口远超出口,1990-2006年贸易额处顺差,2007-2009年贸易额处逆差。2000-2009年,鸡蛋出口量持续增至13.47万t,2009年鸡蛋进口量268 t。过去20年,中国牛奶贸易处顺差,2009年其进口量和进口额增至1.46万t和1.18千万美元,比2008年增加80.9%和64.05%;中国羊毛贸易处逆差,逆差量和逆差额由3.52万t和1.274亿美元增至26.92万t和1.368亿美元。因动物疫病、药物残留、动物福利等问题,中国畜产品国际贸易受到限制,需从饲草生产、养殖、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9.
农牧场规模生产有机肥是当前发展现代绿色环保农牧业生产的必然趋势。本文利用农牧场生产的废弃物和年生产5 000吨有机肥规模标准,从有机肥生产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机械设备、生产厂房配置和具体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详尽全面的介绍。为保证有机肥产品质量,有机肥生产原料发酵腐熟的时间须达到60天以上,有机肥产品质量检验应按照《NY/T525—2021有机肥料》标准进行产品质量检验,确保农牧场规模生产有机肥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