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树蒸发蒸腾量的测定和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热脉冲技术-微型蒸渗仪和水量平衡原理,测定和计算了树体大小不均匀的苹果树蒸发蒸腾及其组成,利用冠层分析仪测定了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和计算的蒸发蒸腾量之间的偏差很小,最大偏差不超过10%。在夏季,蒸发蒸腾主要由果树蒸腾组成,而在春季和秋季,刚好相反。作物系数(Kc)和叶面积指数成线性关系,依据这一关系可以用普通的气象资料计算苹果树的蒸发蒸腾量。  相似文献   

2.
精准确定果园蒸腾耗水规律是进行果园水肥管理的基础。论文采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茎流探针和微型自动气象站组成的测定系统,对陕北黄土山地苹果树树干液流及相关指标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不同方位探针树干液流速率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果树不同生长阶段,液流速率变化较大,白天蒸腾速率较大,蒸腾量占全天蒸腾量均在86.29%以上;不同方位探针测定结果差异明显,东、西向探针测定结果较为接近,南、北向测定结果差异较大;不同方位探针测定边材液流量与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线性模型表明,东、西向探针测定液流量与参考作物蒸散量关系密切,决定系数分别达0.74和0.83,方差分析均方比分别为78.21和137.85,其相关性明显优于南、北方向;比较以水量平衡计算得出的苹果树耗水量,东、西向探针测定的苹果树蒸腾量与水量平衡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均方比分别达到14.11和14.57,显著性水平分别达到0.020和0.019,明显高于南北方向探针测定结果。测定苹果树液流量时,选择东面或西面安装液流计探针,可有效减小试验误差。  相似文献   

3.
秸杆和地膜覆盖下春玉米农田蒸散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型蒸发器测定了秸杆和地膜覆盖方式下不同的灌水处理下春玉米的棵间蒸发量,进而分析了棵间蒸发量与降雨灌水的关系、棵间蒸发占蒸发蒸腾总量的比例.试验结果表明,棵间蒸发强度与土壤含水率以及蒸发腾总量与叶面积指数均呈现较好的线性函数关系.根据实测数据求得了作物系数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种规格的微型棵间蒸发皿(Micro-Lysimeter)分别测定沟灌夏玉米田沟、垄土面蒸发,对沟灌条件下夏玉米棵间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相对土面蒸发强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以及土面蒸发强度与作物叶面积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沟灌条件下夏玉米田棵间土壤蒸发量占全生育总耗水量的33.0%~34.5%,棵间土面相对蒸发强度与表层土壤含水率和作物叶面积指数之间均呈现良好的指数函数关系,灌溉或降雨后2~3d内土面蒸发强度较大,受大气蒸发力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5.
计算与预报农田蒸散量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蒸发力、土壤有效含水量和作物叶面积指数对农田蒸散量的影响,分别找出了土壤供水充足和供水受限制时的农田蒸散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水量平衡方程为基础建立了计算和预报农田实际蒸散量的数学模型。本文还提出了计算蒸发力的半经验公式。最后,分析了农田实际蒸散量对蒸发力、初始土壤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沟灌夏玉米棵间土壤蒸发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两种规格的微型棵间蒸发皿(Micro-Lysimeter)分别测定沟灌夏玉米田沟、垄土面蒸发,对沟灌条件下夏玉米棵间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相对土面蒸发强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以及土面蒸发强度与作物叶面积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沟灌条件下夏玉米田棵间土壤蒸发量占全生育总耗水量的33.0%~34.5%,棵间土面相对蒸发强度与表层土壤含水率和作物叶面积指数之间均呈现良好的指数函数关系,灌溉或降雨后2~3d内土面蒸发强度较大,受大气蒸发力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7.
数据库技术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是进行实时灌溉预报和农田水分管理的主要参数,将数据库技术应用到FAO Penman-Montdth公式的计算中,能降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的工作量.经编程后系统整体界面友好、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使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计算快捷、准确,该系统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根据试验资料,对Jensen模型水分敏感指数的求取方法、最高产量及其对应的阶段蒸发蒸腾量的选取和生育阶段的划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求解水分敏感指数时,可用试验条件下的实际最高产量及其对应的阶段蒸发蒸腾量去代替模型中的最大产量及其对应的蒸发蒸腾量;推求棉花水分敏感指数的时间阶段以生育期划分才能与棉花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结合,从而反映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特性,揭示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对棉花产量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家“863”节水农业重大专项子课题示范现场的气象资料,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及其影 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选取净辐射和空气饱和差建立了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简化计算公式,并引 入风速函数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与净辐射相关系数最大,然后依次是空气饱 和差、日照时数和温度;且与净辐射和空气饱和差呈直线关系,与日照时数和温度呈指数关系,而与相对 湿度呈负相关关系;考虑风速修正后的简化公式与标准方法(FA056 Penman-Monteith)的计算结果有较 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近30年来江西水稻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和蒸发蒸腾量的资料,总结了近30年来江西水稻需水量变化规律,计算了作物需水系数,并分析作物需水系数年际和年内变化规律;同时,根据水稻蒸发蒸腾量、作物需水系数和有效降雨量等因素,计算了水稻灌溉用水定额,分析水稻灌溉用水定额近年来变化规律,指出应加强水稻适宜灌溉制度、耕作制度和土壤改良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棉花水分生产函数Jensen模型敏感指数累积函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试验资料,对Jensen模型水分敏感指数的求取方法、最高产量及其对应的阶段蒸发蒸腾量的选取和生育阶段的划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求解水分敏感指数时,可用试验条件下的实际最高产量及其对应的阶段蒸发蒸腾量去代替模型中的最大产量及其对应的蒸发蒸腾量;推求棉花水分敏感指数的时间阶段以生育期划分才能与棉花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结合,从而反映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特性,揭示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对棉花产量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测定人工种植环境下新疆杨蒸发蒸腾量,并对此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5—10月,新疆杨蒸腾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总蒸发蒸腾量为508.26 mm,蒸发量、蒸腾量所占比率分别为37.1%和62.9%;树干液流速率与叶片蒸腾速率变化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热脉冲法能够用于新疆杨蒸腾测定;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和水量平衡法测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5%之内,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能够适用于新疆杨蒸发蒸腾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测量与估算在农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直接测定方法与估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测量原理及其优缺点.目的在于能够在各种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在以后的研究中找到一种适用于各种情况,准确测量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中子微区模拟装置测量旱地玉米农田棵间蒸发的结果表明,本实验装置实用可行。晋西棵间蒸发量占降水量(510mm)的55%以上;棵间蒸发与蒸散的比值同叶面积指数呈负相关,玉米产量与作物蒸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烟草叶面积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研究了烟草叶面积的6种测定方法,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法与准确的测定方法间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叶面积指数法可以用于烟草叶面积的实际测定和计算。  相似文献   

16.
石羊河流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及周边的17个站近50年的观测资料,应用1998年FAO灌溉排水丛书第56分册最新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历年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分析了海拔高度与ET0的相关性.石羊河流域ET0值空间变化比较大,从山区到绿洲平原ET0多年平均值呈递增趋势.同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6.5和Arcyiew3.1建立了石羊河流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空间分布式模型,本研究只考虑了海拔高度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暂未对坡地上的辐射及温度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7.
对北京地区三种主要葡萄栽培方式的叶幕微气候和植物水分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单篱架栽培方式整个叶幕叶片受光平均水平较高,叶片和果粒平均温度、单叶蒸腾速率亦较高;然而叶面积指数较小,造成单位土地面积上叶幕光能总截留量和总蒸腾量的降低。双篱架栽培方式叶幕微气候条件和叶片水分生理活性次于单篱架,但叶面积指数较大,叶幕外表受光面较大和叶幕总蒸腾水平较高。棚架栽培方式的叶面积指数居中,叶幕微气候条件平均水平次于单、双篱架,叶片的水分生理活性较小。对三种栽培方式的生产性能及其改良途径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利用热扩散茎流测定系统(TDP)对渭北高原矮化红富士树干液流进行长期定点定位观测,结果表明:苹果树各月平均日蒸腾速率变化规律除5、6、7月表现为双峰曲线外,其余月份基本呈现单峰曲线趋势。各月平均日蒸腾量存在差异,7月份最大,1月份最小。一年中,不同施肥处理的红富士苹果树蒸腾量在5-10月表现为施95 kg有机肥的最大,其次是施有机肥150 kg,再次是施有机肥40 kg,不施肥的最小,其他月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杨映才 《甘肃农业》2006,(11):380-381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研究在节水灌溉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作物蒸发蒸腾量估算方法、测定方法和预测模型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稻壳炭对富士苹果树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富士苹果树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稻壳炭施加以及稻壳炭配施复合肥和有机肥引起的苹果树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片厚度、叶片重量、叶面积和春梢长度的春夏季生理和生长指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树施加稻壳炭2.50 kg/株可以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蒸腾、促进光合作用,为苹果树的最佳施加量;稻壳炭配施复合肥可以有效地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春梢枝条徒长;稻壳炭配施有机肥可以有效地提高叶绿素a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