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细颈囊尾蚴病是由泡状带绦虫的中绦期—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tenuicollis)所引起的羊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侵害绵羊(2~12月龄的羊感染率最高)和猪,山羊、牛、鹿等也可感染.本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广,凡有养狗的地方,一般都会有羊感染细颈囊尾蚴.随着养羊业迅猛发展,细颈囊尾蚴病时有发生,常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2012年8月,某羊场发生羊细颈囊尾蚴病,现报道如下: 1发病情况 兴城市城郊某羊场饲养212只绵羊,其中161只成年羊,51只羔羊.2012年有12只羔羊出现不安,流涎,精神沉郁,个别羊只不食,腹泻、腹痛等症状,死亡2只.  相似文献   

2.
羊焦虫病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据有关资料介绍,绵羊焦虫病感染率仅为2%,且呈良性经过,但据笔者调查,事实并非这样.2004年5月,由庄浪县畜牧中心组织对我县整村推进舍饲小尾寒羊的七个村进行羊的焦虫病普查,随机抽查羊只210只,发现羊只感染焦虫病的有189只,感染率为95%,呈散发流行.发病羊只生产能力下降,严重者造成死亡,给养羊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该病是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通过蜱叮咬羊只而感染的.此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以7~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死亡率约为45%.  相似文献   

3.
中国北方地区羊泰勒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调查方法,对中国北方羊泰勒虫病流行的9省区部分县市进行了羊泰勒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除陕西省陇县未发现本病外,其余各地均有流行,其发病季节主要在3~7月份,8~10月有少数羊只发病,病症较轻.现已确认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州隆德县及甘肃省甘南州境内羊泰勒虫病的传播媒介为青海血蜱,初步鉴定河北省和辽宁省羊泰勒虫病的媒介蜱是血蜱属的蜱.  相似文献   

4.
螨病俗称疥癣病、癞或瘙.是由于螨虫侵袭羊的皮肤,引起发痒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近几年来,我们试用草药对羊螨病进行浴洗疗法,取得较好效果,治愈患羊58只,其中山羊25只,绵羊33只.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营山县某山羊养殖场饲养营山黑山羊83只,2016年5月7日发现3只3月龄羔羊口角、上唇有散在小红斑,病羊饮水、采食减少,5月8日、9日相继发现7只3~4月龄羊羔出现相同症状,5月12日又有3只成年羊发病.5月14日接到疫情报告后赶赴现场进行诊断,最先患病的3只羔羊已经极度消瘦、虚弱,暂无病死情况.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羊腹泻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2020年11月对某养殖场发病的20只腹泻病羊进行了诊断并治疗.20只腹泻羊呈细菌性感染,其中8只并发寄生虫感染.对细菌感染的病羊进行补液和抗菌治疗,对并发寄生虫感染的病羊进行寄生虫的治疗,最后给予所有患病羊益生菌,调节病羊肠道功能,促进疾病康复.经过14d的治疗后,有3只病羊死亡,7...  相似文献   

7.
<正> 据不完全统计,笔者共治疗辽宁绒山羊瓣胃秘结80例,治愈75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本病常年均可发生。其中以4~6月份多发,在80只病羊中,诊治42只;7~8月份发病较少,共发生4只。发病与年龄有关,其中壮龄和老羊占绝大多数,小龄羊很少发生。有年龄记载的72例病羊中,壮龄羊共41只老龄羊22只,小龄羊9只。公羊54只,母羊18只。其发病原因与机体的状况、饲草情况、饮水不足、气候变化、牙齿缺欠和平时或病前腹泻等有一定关系。2 临床症状初期瘤胃蠕动音减弱,瓣胃蠕动音消失,肠蠕动音减弱或消失,病羊食  相似文献   

8.
小尾寒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岭市某养羊专业户饲养小尾寒羊160只.在饲养期间发现部分羊只有咳嗽、流鼻涕、消瘦、个别孕羊流产、少数羊只造成死亡的疾病,经病羊肺、心、脾、肝等病料进行实验室细菌学检查,诊断为小尾寒羊巴稀薄杆菌病。  相似文献   

9.
伊犁昭苏垦区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并伴有神经症状和部分母羊流产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诊、剖检及微生物学检验诊断为李氏杆菌病。1 发病情况  1 999年 3月该垦区某团有一群羊只 ,出现发病 ,初期病羊精神沉郁 ,步态不稳 ,2~ 3天后出现神经症状 ,孕羊流产。该病发病急、死亡快 ,且较难治愈。 3月 1 5~ 31日该群羊发病 36只 ,死亡2 8只 ,发病率 1 5 .7% ,致死率 78%。2 0 0 0年 3~ 4月间该团又有 2个羊群 ,出现上述病症 ,前后共发病2 5只 ,死亡 6只 ,发病率 5 .6% ,致死率 2 4 %。2 临床症状 初期病羊精神沉郁、呆立 ,运步失…  相似文献   

10.
我市竹峰乡赛力村蔡某饲养 84只山羊 ,常年在荒山放牧。2 0 0 2年 8月底羊群开始陆续发病 ,先后有 13只山羊 (其中羔羊 11只 ,成年羊 2只 )出现严重下痢症状。曾使用氟哌酸针剂、杀痢霸、三七二等抗菌消炎止痢药物治疗 ,均无效。病程3~ 7d不等 ,死亡 1只成年羊、 7只羔羊。 9月 11~ 19日我们经过实地临床观察、剖检、药物试治和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莫尼茨绦虫病。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病羊贫血、消瘦 ,被毛粗糙无光泽 ,食欲降低 ,饮欲增加 ,严重腹泻 ,喜躺卧 ,体温正常 (3 9℃左右 )。主诉病羊后期出现肠膨胀和腹痛表现 ,有的病羊还出现…  相似文献   

11.
山羊焦虫病又名羊梨形虫病,病原是由巴贝斯科或泰勒科的多种梨形虫所引起的羊的血液原虫病.2013年3月31日,泸西县中枢镇某养羊专业户发现有3只羊尿血,其中2只30 kg左右,精神稍差,食欲减退,1只约8 kg,精神好,食欲正常.头天晚上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现象.畜主用黄芪多糖加青霉素、安胆针治疗,当天晚上精神好转,采食增加.第2天死亡2只,又有4只羊出现尿血,同样方法处理,4月2日死亡4只.全群147只羊,每天都有3~4只发病,死亡3~4只,病死率2.72%,每天持续出现,4月3日应邀出诊.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某种羊场共饲养杜泊肉绵羊168只、本地白山羊200多只,以放牧为主要饲养方式。自2004年4月份以来,陆续有羊只出现排恶臭稀粥样粪便,混有黏液或血液,体温升高达40~42℃。场内兽医诊断为肠炎,曾用安乃近、氟哌酸、庆大霉素等治疗未见好转。后疑为焦虫病,遂用黄色素治疗,病情仍未得到控制,相继有病羊死亡,以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次为1~2岁羊,年龄大的羊发病较少,且很少引起死亡。本地白山羊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2病理剖检变化剖检病羊4只和病死羊3只,可见尸体消瘦,血液稀薄,皮下脂肪呈胶胨样,有点状出血;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肿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兽医治疗羊脾胃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2月本地兽医站收治的患有脾胃病的羊32只用于研究,并以中医辨证施治理念对病羊进行治疗,采取数字表法将其分组治疗,每组均16只,予以对照组病羊补脾健胃剂治疗,观察组病羊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辨证施治治疗,对两组病羊治疗后的病症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病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病羊的总有效率75.00%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 应用中兽医治疗羊脾胃病效果显著,建议临床首选补脾健胃剂,并结合病羊具体病症配以相应的中药制剂,以此发挥最大药效,进而达到治愈目的。  相似文献   

14.
羊泰勒氏焦虫病是由泰勒氏焦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本病一般是从4月上旬开始,6月下旬终止,5月达到高潮,9月份有个别羊只发病.以1~6月龄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羊次之.从外地新输入的羊群对本病的敏感性大,发病和死亡更严重.  相似文献   

15.
利用500ppm桔皮有效成分,对117只病情轻重不同的疥癣病患羊进行了药浴治疗试验。结果对轻症35只,中症42只病羊一次药浴后3~7天痒觉消失,10~15天病变部开始长新毛,一个月时毛长达1.5cm左右,治愈率达100%;对40只重症病羊首次药浴后治愈率为82.5%,其余7只一周后二次药浴全部治愈。一次药浴的总体治愈率为94.0%。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养殖技术》2009,(1):31-31
判断羊是否患病,饲养人员平时应做好观察个别羊只行为变化和整体上观察羊肥瘦、步态姿势.个体上主要观察皮毛、皮肤、黏膜、食欲、粪尿、呼吸、体温的变化等,以确定羊是否有病,有病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7.
羊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羊的毒血症,包括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主要临床表现:精神沉郁、卧地、摇尾、流口水、磨牙、抽搐,2~3d后死亡,病死率较高,用抗菌药物治疗,疗效不明显。笔者对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红格塔拉种羊场的5只病羊进行剖检,其中3只病羊病变较明显,病羊胸腔、心包有积液,心包、心冠状脂肪、心内外膜均有出血,小肠黏膜充血、  相似文献   

18.
羊泰勒焦虫病在甘南州分布面广,危害严重,给养羊业带来很大损失。近几年来,我们使用化学药物治疗和预防,效果不太理想。青海血蜱是羊泰勒焦虫病的传播者,为了阻断传播媒介的侵袭,减少羊泰勒焦虫病的发生,我们于1985年3月至5月在临潭县羊沙乡做了用辛硫磷乳油和林丹乳油分别刷洗羊体驱杀青海血蜱的试验。一、材料和方法: 1.药品:50%辛硫磷乳油,天津农药厂生产;20%林丹乳油,内蒙古牙克石兽药厂生产。 2.试验羊:临潭县羊沙乡新庄、八达等九个自然村的有少量蜱叮咬的绵、山羊760只,重点观察173只,其中成年羊104只,羔羊69只,分成:辛硫磷乳油组(成年羊56只、羔羊20只),林丹乳油组(成年  相似文献   

19.
洛宁县养羊户李某波尔山羊采取舍饲、放牧相结合的管理,存栏波尔山羊200只,2014年4月2号,由于放牧,羊群淋了雨,晚上发现有1头1岁的母羊发病,第2天发展到3只,病羊精神沉郁,不愿走动,气喘,体温升高,4d后发展到16只羊出现类似症状.畜主采取氨基比林、青霉素等治疗后,部分病羊有所好转,但随后病情出现了反复,原来好转的羊又出现了发热、气喘、流鼻涕等症状,病羊只数增加许多,并出现3只死亡.接诊时病羊52只,发病率26%;其中母羊发病45头,占发病养86%,公羊发病7头,占发病羊13%,死亡5只,占发病羊9.6%.  相似文献   

20.
布鲁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二类传染病,对动物及人类危害十分严重,流行范围也较广.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羊交易数量增大并且频繁,来源地复杂.加之出入境检疫不严格,我县羊布病感染率明显增高.据统计,从2007~2010年4月末,我们调查、检疫338户,19382只羊,检出阳性羊经省疫控中心确认扑杀945只,流产母羊110只,空怀母羊576只,人感染发病939例,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