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汕优献2     
汕优献2是广东省梅州市农科所于1986年晚季用珍汕97A与本所新育成的恢复系献2(即献党/IR24F6(117—2)配制成的晚稻中熟杂交水稻组合。该组合于1990年晚稻参加梅州市区域化试验,1991年晚稻参加广东省区域化试验。1主要特征特性汕优献2是一个感温性强、弱感光的组合,晚稻表现中熟,全生育期118天。7月4日播种,7月27日插秧.9月22日始穗,9月%日齐穗,10月30日成熟,比同期播的汕优64迟熟10天、该组合植株形态较理想,株高95cm左右,茎杆粗壮坚韧,株型集散适中,根系发达,抗倒…  相似文献   

2.
汕优32选     
汕优32选是广西玉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珍汕97不育系与恢复系IR32选配而成。IR32选恢复系是该所从IR32变异株中系统选育成。1985年1月29日经广西玉林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987年3月5日获广西玉林地区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主要特征特性汕优32选分蘖力中等,繁茂性好,株型集散适中,苗期抗寒力强,前期生长快,抽穗整齐集中,后期青枝腊秆落色好。早季种植全生育期115~120天,晚稻100~107天。株高106.6cm,亩有效穗16.5万,每穗总粒113.34粒,实粒106.…  相似文献   

3.
汕优玉83     
汕优玉83是广西玉林地区农科所1985年用珍汕97A作母本,与从IR36变异株中选出的恢复系玉83配组而成的早籼早熟组合。1989年10月经广西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一、试验试种情况 1987~1988年参加玉林地区杂交早稻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397.9公斤和389.1公斤。1989年在桂中稻区复试,6个试点平均亩产478.4公斤,比对照广二矮104亩产455.4公斤,增产5.05%。1987年晚造,北流县六麻乡试种12540亩,用勾割法验收,最高亩产548.25公斤,最低亩产415.2公斤。博白县那林镇试种1200亩,勾割验收54.2亩,平均亩产405.6公斤,最高亩产562.5公斤。 由于汕优玉83…  相似文献   

4.
汕优67     
汕优67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晚稻组合,其恢复系明恢67是用IR54与明恢63杂文选育而成。1988年晚季省区试,19个点平均亩产404.6kg,居8个参试组合首位,比对照1汕优6号增产9.26%,比对照2汕优63增产0.55%。1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该组合在福建省作双晚种植全生育期131天,比汕优6号迟3天,比汕优63迟1天,株高100cm左右,株型紧凑,剑叶挺拔,克服了汕优63叶宽易披叶的缺点。分蘖力强,亩有效穗18~19万,每穗总粒107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89,根系发…  相似文献   

5.
汕优77     
汕优77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恢复系明恢77与珍汕97A配组育成。明恢77是用“明恢63/测64—7杂文选育而成。该组合从1990~1993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近1000万亩,1993年通过了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作早稻全生育期125~130天,与汕优64基本相同。株高95cm,茎秆粗壮,分蘖力中上。株叶形态好,穗大,结实率高,耐寒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一般亩有效穗20万,每穗13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7g,米质较好,亩产450~500kg。2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汕…  相似文献   

6.
汕优3550     
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珍汕97A与恢复系3550(青四矮16/IR54杂交选育而成)组配育成的华南晚籼型组合。1987年晚稻参加省区试弱感光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99.65kg,比汕优30选(对照组合)增产15.24%,增产达极显著值。1988年晚稻第二次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382.55kg,比对照1汕优30选增产10.55%,比对照2汕优桂44增产9.64%,增产达极显著值,1990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属弱感光型晚稻中迟熟组合,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本…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恢复系G402是浙江省丽水地区农科所利用中国水稻所基因工程组提供的转基因纯系TR4为供体品种,恢复系密阳46为父本,在单交组合的基础上,用早杂恢复系R402为轮回品种,经2次连续回交及多代自交后,育成的转基因纯系。该纯系不仅保持原恢复系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强、抗逆性强等特点,并对除草剂(Basta)有稳定抗性。1999年春在海南用该纯系与珍汕97A组配制种,同年早季在本所试验农场进行产量测定及经济性状考查结果:转基因组合汕优G402全生育期115天,株高95cm,穗长23.9cm,单穗平均总粒数151.2粒,结实率93.6%,千粒重27…  相似文献   

8.
汕优6216     
汕优6216(珍汕97A/丽恢6216)是浙江省丽水地区农科所采用回交法经多代选育而得到的新恢复系丽恢6216与珍汕97A组配得到的晚杂新组合。1992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1产量表现该组合于1988年参加浙江省晚条联品试验,平均亩产为485.9kg,比对照汕优6号增产7.5%;1989~1990年通过浙江省晚杂区试,平均亩产为394.44kg,比对照汕优6号增产8.42%,居参试组合第二位;1990~1991年通过全国籼型晚杂区试,两年亩产447.7kg,比对照汕优桂33增产6.59%,居…  相似文献   

9.
协优2374     
协优2374系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1990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协优2374系用矮败新质源协青早不育系与恢复系2374(汕2H2/鉴30)配组而成。1993年列入农业部“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第一批扩繁计划,1994年列入农业部水稻原原种基地建设项目。1产量表现1987年参加江西省杂交稻区试,12个点平均亩产359.79kg,比对照汕优2号增产11.2%,居参试组合首位。1988年续试亩产451.7kg,比对照汕优2号增产8.7%。1989~1990年参加全国杂交稻区试,…  相似文献   

10.
协优78039     
协优78039(协青早A/78039)系安徽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中、晚兼用型杂交籼稻组合。恢复系78039为1978年以抗病系IR30—2为母本,早熟、大粒恢复系圭630为父本杂交,1983年初步定型,后经多代测交筛选育成。1990年7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安徽省在白枯病区接替汕优63的主要组合。1产量表现该组合1985年参加安徽省杂交中籼新组合预备试验,6个试点平均亩产548.75kg,比对照汕优6号增产5.8%,达极显著水平;1987~1989年连续3年参加安徽省杂交中籼新…  相似文献   

11.
协优3550     
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3550组配育成的华南晚籼型组合(3550恢复系是青四矮16/IR54杂交选育而成)。1988~1989年晚稻参加广东省杂交稻弱感光性迟熟组区域试验,亩产386.6和512.35kg,比对照组合汕优桂44分别增产10.8%和15.6%,达极显著值。1992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属弱感光性晚稻组合.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株高95~100cm,茎秆坚实、叶片厚直、株型紧凑、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有效穗多,每穗粒数120~130粒,后期耐寒…  相似文献   

12.
D优赣9号     
D优赣9号(原名D优秀8号)系宜春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7年用D汕A不育系为母本,该所选育的恢复系秀恢2号(华矮17/IR24)为父本测配选育而成的杂交早稻中熟组合,1992年.3月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定名为D优赣9号。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总叶片14~15叶,全生育期120天。株高90~93cm,株型适中,分蘖力强,亩有效穗22万以上,每穗着粒100~127粒。结实率81.68%~91.1%,千粒重26~28g,耐肥中等偏上,田间抗性强,后期落色好,作双晚种适宜短秧龄20…  相似文献   

13.
汕优63     
汕优63(珍汕97A/明恢63),1981年由福建三明市农科所育成。其恢复系明恢63是从IR30/圭630的杂交后代中经过多代选育而成的。该组合属于迟熟中籼类型,在长江流域作一季中稻栽培。汕优63株高100~110cm,株型适中,叶片稍宽,剑叶挺直,叶色较淡,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每亩有效穗18万左右,每穗粒数120~13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99左右,米质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和稻飞虱。1982~1983年参加南方稻区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2.35kg和431.45kg,…  相似文献   

14.
博优64     
博优64是广西博白县农科所于1986年用自选的不育系博A(利用钢枝粘与珍汕97的杂交后代与珍汕97A测交回交转育成的)与恢复系测64—7配组而成的杂交组合。1产量表现1986年晚季,博白县农科所进行杂交稻对比试验,博优64亩产524.8kg,比汕优30选亩增96kg。1988年参加玉林地区杂交晚稻区试,博优64的产量再居首位,亩产为482.9kg,比汕优桂44亩增39.5kg。据广西农业大学试验,博优64亩产460.5kg,比汕优桂44亩增60.7kg。1988年玉林地区种子公司在4个县共11个…  相似文献   

15.
汕优5111     
汕优5111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用珍汕97A不育系与新育成的F5—11—1恢复系(IR209/IR36选育而成)配组而成的中籼型杂交晚稻组合。它具有熟期较早、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穗型大、千粒重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双季晚稻或一季中稻栽培,都可获得显著增产,1994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被列入该省重点推广新组合。1产量表现该组合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450~500kg,比对照增产10%左右。1992年浙江省东阳市魏山镇沈良村(属半山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6.
金优桂99     
金优桂99是湖南省常德市农科所用该所选育的籼型优质米不育系金23A,与优质恢复系桂99配组育成的。于1994年1月5日破格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该组合生育期比威优46和汕优桂99短2~4天,可在长江流域作中稻和迟熟晚稻,华南作早稻栽培。株高95cm左右,株叶型好,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每亩有效穗20~22万。穗长22~24cm,每穗总粒数110~12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5.5g。表现出:(1)米质优良。经中国水稻研究所分析,该组合糙米率80.4%,精米率7…  相似文献   

17.
二汕优501     
二汕优501系四川省绵阳农业专科学校、绵阳市农科所于1988年用二汕A与绵恢501配组育成的一个中籼中熟杂交水稻组合,1993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亲本来源绵恢501系绵阳农业专科学校1983年冬用明恢63与泰引1号/IR26的一个选系(975)杂交,于1987年选育成功的一个新恢复系。全生育期148天左右,播始期较明恢63短5~7天;株高95~105cm,株型较紧凑,分蘖力强;主茎总叶数16~17叶;粒中长无芒,千粒重26~27g,花期10~13天,花时集中,花粉量充足。…  相似文献   

18.
地优77     
地优77是三明市农科所于1989年用福建省稻麦所育成的“地将A”为母本,与恢复系“明恢77”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中熟杂优新组合。1产量表现地优77于1989年晚季在三明市农科所试种亩产436.1kg。1990年早季生产田示范1亩,实收亩产419.13kg,得到福建省种子公司、福建稻麦所、三明市农业局及种子公司等各位专家的好评,并推荐破格参加1991年省、市两级早杂优组合区试及华南四省联合鉴定。经华南四省联合鉴定结果,地优77平均亩产474.92kg,比威优64(CK)增产17%,增产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汕优窄8     
汕优窄8系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科所于1976年育成。不育系为珍汕97A,恢复系为“窄8”。窄8是该所于1973年以“窄叶青8号”(印尼花龙水田谷/塘竹F4//鸡对伦)为母本,“八四矮534”(成都矮8号/成都矮4号)为父本杂交育成。1975年与珍汕97A测交选出。恢复力强而稳定,对珍汕97A的恢复度达85%左右,对二九南1号A、V20A、V41A的恢复度亦在80%以上。全生育期150天上下,播始历期110天左右。分蘖力中等偏弱,平均每穗120粒左右,结实率85%以上。籽粒卵型,黄壳的白…  相似文献   

20.
汕优36辐     
汕优36辐系浙江省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该组合的亲本为珍汕97A/IR36辐,其恢复系IR36辐,为该所用IR36为材料,通过60C0—γ射线3万伦琴处理干种子经诱变筛选育成,并用珍汕97A组配,于1981年育成汕优36辐。1984年参加浙江省杂交水稻育种攻关组的品比试验;1985~1987年3年参加浙江省双季杂交晚稻区试,1987~1988年两年参加全国杂交中稻和杂交晚稻早熟组区试,1989年通过温州地区品种审定、1990年通过鄂西自治州品种审定;1992年通过湖南省和贵州省品种审定;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