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及饲料作物之一,传统的常规育种产生了许多优良品种,现代分子技术的发展又给育种注入了活力,相继出现了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技术等多种新型育种方法,实现了定向育种,包括抗病、抗除草剂等,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4.
提高玉米自身的抗螟性以减轻虫害损失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方法。目前在基因水平上有两种方法可以达到快速提高玉米抗螟性的目的:一种是将外源抗性基因通过各种物理手段转入玉米植株中,形成外源转基因玉米,如转Bt基因抗虫玉米,这种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现实生产中。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定位玉米本身的抗性基因并借助与之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的基因型进行选择,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这种技术已开始用于玉米抗虫育种中,而在抗玉米螟育种中还处于抗性基因的初级定位阶段。就此两种方法开展的玉米抗玉米螟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6.
7.
介绍了应用转基因技术在改善玉米抗性方面培育出了抗虫、抗除草剂及抗病毒的转基因玉米,并提出转基因技术还用于改良玉米的品质。在基因转化途径方面主要分析了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等技术。 相似文献
8.
9.
玉米转基因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技术是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玉米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简要介绍了转基因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应用、所取得的成就及转基因玉米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0.
玉米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李建生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2):10-13
玉米我国最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尽管传统育种技术在作物遗传改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已不能满足当前玉米生产对优良品种的需求。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分子育种已经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扼要总结了分子育种学形成的背景;分子育种的主要研究内容;转基因玉米的主要种类;分子标记的主要类型。综述了国内外玉米产量、农艺、品质、生物和非生物抗性等性状QTL定位的有关结果,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简介了关联分析和功能分子标记的概念,基于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开发分子标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中国玉米生产将受到很大冲击。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不少地区玉米生产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选好品种,降低成本,仍具有市场潜力,如专用型玉米就具有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空间。因此,培育开发优质、高产的专用型玉米新品种就成为中国目前玉米育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技术是常规育种技术的补充、提高和创新。实践证明 ,生物技术只有与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 ,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优势 ,加快育种进程 ,提高育种水平。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系和工程原理生产生物制品和创造新物种的综合科学技术 ,也称生物工程。它主要包括 4个领域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与作物育种有关的领域是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本文介绍几种在玉米育种上已经应用并取得可喜进展、简便实用的生物技术操作方法 ,以及它们近期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 分子标记技术分子标记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识别基因的一种技术 ,常… 相似文献
18.
19.
20.
转基因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技术在动物育种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阐述了转基因技术在动物的繁育速度、品质改善、抗病能力等方面上的应用,对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说明,展示了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