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安康市恒口镇杨家营村蚕桑专业户杨佳振,1990年冬承包了村上的二亩坡地,1991年春建园栽桑。秋季用这块桑园中的桑叶饲养制种原蚕一张收入590元,晚秋饲养丝茧蚕一张收入450元,行间育桑亩收入1475元,还间作了洋芋、蔬菜作物收入165元,共收入2680元,亩产值1340元,当年交清了八年的土地承包费1600元,还余1068元。他能取得当年栽桑,当年见效的成绩,完全是靠科学栽桑、管桑取得的,  相似文献   

2.
魏存仪 《四川蚕业》2001,29(2):20-21
<正> 为了更好地指导农户发展桑树,现将投资少、见效快的栽桑方法——“一步建园”法介绍如下。 1 “一步建园”的含义 “一步建园”栽桑法是采用肥团或方格育苗,带肥团按照一定的株行距移栽,实行地膜覆盖栽培,直接一步建成桑园。其特点一是投资少,每亩桑园的桑种、肥料、地膜、农药等投入约80元;二是见效快,当年桑树可长至2~3米高,亩栽植2000株的当年可养蚕0.8张,收入就可超过种粮食;三是提前建成标准化桑园,当年冬天进行嫁  相似文献   

3.
<正> 安岳县华严镇,1988年开始实施把华严建成快速发展的优质蚕茧基地。到1990年,仅三年时间,采用“小苗直栽,一步建园”和“鸡桑扦插,快速成林”的新技术,走”以大行间作桑为主,小桑园为辅,积极发展四边桑”的新路子,一举成功,建成粮桑型大行间作桑五千亩,小行间作桑园二千亩,共新植桑树一千余万株,为养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年的实践结果:粮食、产值年年增长;产茧、产值成倍增长。粮食90年比87年净增327万斤,产值710万元,分别增长19.8%、84.5%。其显著之点是人均增值,90年比87年增长334元。充分证明:栽桑七  相似文献   

4.
<正> 一、“合作桑园”的发展概况与经营形式苍溪县在八十年代初就建起集体桑园近2万亩。1982年实行户营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部份桑园平分到户(或先包后分),由于自主安排,收入归己;一部份采取联产承包,定额上交,双层经营。结果,前者多因“单一种植”的传统观念而挖桑种粮;后者由于有合同规约,桑园得以保持下来。据1989年统计,全县有912个社(组)幸存桑园4100亩,有桑树881万余株,由7045户承包,年上交集体141400元,平均每个社(组)有桑园4.4亩,亩栽桑  相似文献   

5.
<正>珙县底洞镇楠桥村一社熊宗贵,家庭人口4人,两老口及儿子、儿媳,全家有承包地8亩,田、土各4亩,旱地于1999年全部栽桑,因发展蚕桑产业有较好的收益,其后又用稻田栽桑4亩,去年又流转外出务工农民桑园6亩,全家桑园面积达到14亩。2014年熊宗贵养蚕21张,平均单产44.73kg/张,生产鲜茧939.39kg,售茧收入3.12万元;共育小蚕305张,共育费收入6.75万元;栽培桑枝  相似文献   

6.
<正> 射阳县特佣乡王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蚕桑专业村。全村468个农户中有396户养蚕,桑园面积800亩,1987年全村栽桑养蚕收入59万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46.3%,一、三、五组农户收入的90%来自栽桑养蚕。栽桑养蚕不但壮大了村级经济,还有力促进了全村各业的综合发展。一、选准路子抓发展。王村在1981年人平收入只有52元,随着党在农村经济政策的  相似文献   

7.
<正> 要想从栽桑养蚕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必须先建立速生丰产桑园,为养蚕打好基础。速生桑园的产值指标是:当年收入不减(亩产值100元以上),次年收入翻番(200元/亩以上),三年以后连续高产稳产(350元/亩以上)。丰产桑园比较合理的群体结构是:每亩栽植800~1000株,留条6000~8000条,有效条长12000~13000米,亩产桑叶5000斤。要达到这样的指标,必须做到栽植合理,管理得力。  相似文献   

8.
桑植县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因地制宜发展桑蚕生产.91年春全县兴建的拥有1200亩桑园的蚕桑基地,有650亩已试养秋蚕,总产茧6.69吨,收入6.7万元,亩平收入过百元,实现了当年栽桑,当年受益.桑植县不仅山坡地面积大,而且以汩湖淤积盆地为突出代表的低洼涝渍地也较多.这些地方过去单一种植粮食作物,致使山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越种越薄,产出逐年减少,低洼涝渍地历来十年九  相似文献   

9.
我社去冬栽桑树306亩。现在桑树都长有2~3个枝条,每条高5尺左右,最高9尺,单株叶片数90.5片。就江湖洲蚕桑场来说,当年建场,当年受益,该场共有14名场员,190亩桑园,今年养蚕12张,养蚕收入1200元;同时桑树内套种农作物,一季收大豆6000斤,收花生2000斤,加上15亩水田收稻米15000斤。计全年总收入5200元,平均每人370多元。我们进行桑园管理的作法主要有三条: 一、切实加强桑园管理的领导。去冬今春栽桑,我们是经过反复考虑的。  相似文献   

10.
<正> 会理县富乐乡光山村10组范之祝家,有农业人口5人,其中3个女劳动力,有耕地面积16.8亩,其中田2.9亩。他看准栽桑养蚕致富的优势。抓住时机,因地制宜,在全村带头发展蚕桑生产。1984年,育苗1亩,9月份1次性栽桑6亩,15000株,第2年全部嫁接成良桑以后,当年养蚕35张,纯收入1000余元。通过加强管理。每年蚕茧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1992年养蚕收入达到6900元。  相似文献   

11.
<正> 从1981年以来,我县普遍采取“四边桑”和“小桑园”相结合的栽桑形式,积极引导蚕农向蚕桑专业化方向发展,先后有572户蚕农在补齐“四边桑”的同时,选用良桑品种新栽矮干、密植“家庭小桑园”共计834亩。由于加强了肥培管理,栽植当年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总路綫的光辉照耀下,依靠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和广大群众的冲天干劲,贯彻了八字宪法,全省大面积发展了新桑园,到处涌现出快速丰产的先进标兵,不少新桑园当年栽桑,当年亩产秋叶千斤以上,高的亩产达到4千多斤。永加县去冬今春发展2万亩,栽桑800万株,  相似文献   

13.
周吉才     
<正> 蓬溪县新会乡七村四组蚕农周吉才全家四口人,从1983年以来,依靠栽桑养蚕,勤劳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蚕桑重点户。为了脱贫致富,1983年他栽桑0.5亩,1984、1985两年又栽小桑园4亩。他家另有四边桑500—600株。1985年他家分别饲养普种2张,原种8张,共收入1000元。1986年养蚕收入及共育小蚕和穗条以及桑园间作等全年共收入2900元。1987年计划养蚕14.5张加上共育等力争  相似文献   

14.
<正> 海门县新余乡幸福村81年冬栽桑43亩,因无经验,桑园多数分摊到劳。由于各户桑园比重不大,次年桑园收入光靠夹种。82年冬又种桑43亩,因责任制未完善,多数桑园又按劳分摊,导致不能养蚕,桑园收入仍靠夹种。83年全村83亩1~2年生桑园仅养蚕42张,总产茧2352斤,总产值3541元,张产  相似文献   

15.
瑞安县积极响应党中央全面绿化的号召,从195年冬开始发展新桑园4828亩,有40%桑树种在山上,当年秋季就采叶饲养205张蚕种,平均每张产茧48斤,70%桑园达到了当年栽桑当年养蚕。过去这里没有养过蚕,现在桑园已发展到一万亩,成了一个新兴的蚕  相似文献   

16.
修水县三都镇 ,52 70户农户 ,2 30 0 0人 ,2 2 667亩耕地 (水田 144 31亩 )。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 ,三都镇扬长避短 ,抢抓机遇 ,加快蚕业发展 ,去冬一举栽桑30 0 8亩 ,桑园已发展到 60 0 0亩 ,坪段村去冬新栽桑657亩 ,桑园已达 12 57亩。今年 ,全镇蚕茧丰产丰收。养春种 2 2 80张 ,收购春茧 160 0担 ,张种产茧 35kg,蚕农春茧收入 134 .4 0万元。坪段村曾献民户 ,桑园 12亩(新桑 1.5亩 ) ,10 .5亩投产桑园养春种 11张 ,产茧 4 4 9kg,一季售茧收入 790 2 .2 4元。预计全镇今年产茧 50 0 0担 ,蚕农收入 4 2 0万元 ,镇财政可获鲜茧特产税 3…  相似文献   

17.
<正> 1984年12月24~25日江苏省科委在丹阳县主持召开了“速成丰产桑园栽培技术研究”课题鉴定会,并通过了鉴定。课题试验田共46.3亩,1981年冬设置在横塘乡冷甲村,栽桑当年亩产桑叶3123.4斤,产茧207.7斤,产值323.46元;第二年5688.2斤,产茧310.1斤,产值656.85元;第三年亩产叶6976.7斤,产茧404.9斤,产值828.16元。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年产出是投  相似文献   

18.
<正> 大丰县大桥公社大东大队有八个生产队,613户,2200人,集体耕地3326亩,是以植棉为主的棉粮夹种地区。这个大队自三中全会以来,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有集体桑园122亩(其中82年春新植44亩),社员个人在自留田和十边植桑56.3亩(其中82年新植37.5亩),集体和个体共有桑园178.3亩(其中82年春新植81.5亩)。1982年全大队生产蚕茧283.43担,比1981年的172担增加64.9%,比1979年的94担增加了2倍。该队蚕桑所以发展这么快,主要是落实了党在农村中的经济政策。广大社员认为,栽桑养蚕所需劳力不多,见效快,收入大,确是一项很好的家庭副业,近年来发展了自留地和十  相似文献   

19.
<正> 1982年,桃园大队王西香在自己的责任田麦地栽桑1.2亩,苗栽1500株的速成密植桑园,当年养蚕一张,产茧67斤,产值116斤,收小麦840斤,豆子70斤,套种出圃嫁接苗2500株,每斤小麦按0.20元算,豆子按0.25元算,桑苗每株按6分算,总产值达451.50元。实现了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受益。83年,她养蚕4.5张,总产茧263斤,产值433.52元,平均张产茧58.4斤,产值  相似文献   

20.
嵊县地区对栽桑养蚕有悠久的历史,特别对桑园的快速养成即“第一年栽种,第二年嫁接,第三年产叶,第四年定拳,边产边养”的栽桑法有经验。东升社快速养成的专用桑园 (土名山)0.11亩栽40株桑树。1956年嫁接39株(袋接又名剎头接)当年主干养成1.5尺、枝条3—5条。1957年夏伐产春叶114斤、每株平均2.14斤,夏叶产36斤、每株平均14.7两,秋叶估计能产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