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罗汉果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近30年广西蔗糖加工业专利的发展状况,为广西蔗糖加工业技术创新发展提出对策。【方法】采用关键词和国际专利分类号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北京合享新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ncopat数据库对广西1986~2014年蔗糖加工业专利数据进行检索,通过人工筛选、合并、整理检索结果,对蔗糖加工业专利的申请量、技术类型、法律状态及申请人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1986~2014年广西蔗糖加工业专利申请量总体上呈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生物技术专利占比(34.78%)最高,深加工产品应用技术占比(13.04%)最低。在审专利占申请总量比(40.30%)最高,有效专利和失效专利占比(29.85%)相同,失效专利中因撤回而导致无效的专利占比(16.42%)最高。有效专利的专利权人中企业占主导地位,占比42.86%,其次是高等院校(28.57%)和科研院所(23.81%);专利申请人中高等院校的申请量占比(32.84%)最高,其次为企业(25.37%)和科研院所(23.88%),个人为11.94%。广西蔗糖加工业技术创新存在深加工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制糖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专利战略竞争意识不强、失效专利比重高及科研成果多停留在研发阶段、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建议】“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快推进蔗糖深加工系列新产品研发;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鼓励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建立完善专利信息利用工作体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机制,推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探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罗汉果的栽培历史、种质资源及繁殖技术,分析了桂北罗汉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罗汉果固有的生产模式没能形成良好的产业体系,种性退化、混杂,生长受高温、干旱、病虫害的制约,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此,从加强区域合作、培养优良品种、加大对罗汉果制品的药用功能研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为罗汉果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了解现状并结合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开发专利文献、推广失效专利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献计量分析揭示我国罗汉果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 ,对我国近年来在刊物上发表的罗汉果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对我国年罗汉果文献类型、年代分布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 ,从而揭示了我国罗汉果专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建立富硒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果实中罗汉果皂苷V的HPLC测定方法,以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乙腈-水(24∶76,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0 m L/min,柱温30℃。结果表明,罗汉果皂苷V在0.21~2.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7.64%,RSD为1.66%。该方法可用于富硒罗汉果果实中罗汉果皂苷V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农业院校专利文献分析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充分利用因特网上丰富的专利资源和便利的查询条件,选取我国有代表性的6所高等农业院校,对其在1990—2001年间申请的国内专利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专利角度分析和评价了我国农业院校的科研发展动态和水平,由此提出了各高等农业院校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德温特专利索引数据库1990-2009年收录的乙型炎肝防治技术专利数据为基础,利用专利计量分析方法揭示乙肝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各国技术实力、技术热点、行业领先企业、技术领军人物等,为乙肝防治技术研发提供情报支持。  相似文献   

9.
建立富硒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果实中罗汉果皂苷Ⅴ的HPLC测定方法,以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 m)为固定相,乙腈-水(24∶76,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表明,罗汉果皂苷Ⅴ在0.21~2.1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7.64%,RSD为1.66%.该方法可用于富硒罗汉果果实中罗汉果皂苷Ⅴ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专利文献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为了解目前我国天麻专利的研究方向及重点,以Patentics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公开日为2003年以来国内天麻专利,利用Excel 2019、Origin 2021工具以及专利计量学,对申请数量、申请地区、申请人、主要发明人、技术领域分布、法律状态和专利地图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20年天麻专利申请数量呈波浪形变化;不同地区申请数量与地理位置和科技发展水平有关;申请人呈现较强地域性,重点关注领域也有所不同;所属单位相同的发明人存在合作关系;国内天麻专利技术领域分布重点集中于人类生活需要方面;专利地图呈现了天麻专利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研究揭示近20年天麻专利技术分布和研发重点,为天麻未来研究领域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988~2007年在我国申请的香蕉发明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专利的内容、年限分布、授权量及申请人分布等情况,从而反映我国对香蕉开发利用的知识产权状况,并揭示香蕉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桂林市罗汉果种植农业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罗汉果主产地桂林市永福县龙江乡、临桂县茶洞乡农业气象条件为标准,通过分析罗汉果各个生长期的农业气候条件,利用GIS系统和已有站点的气象资料,对桂林市罗汉果种植区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为扩大罗汉果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罗汉果适宜栽培于海拔200~600m的向阳山地,喜潮湿气候,怕渍水,在山坡地中间地带种植品质最好;利用数学统计模型,考虑地形分布情况,实现了桂林市基本气候资料细网格内插,农业气候区划精细到200m×200m;划分出桂林市最适合、适合、不适合种植罗汉果的区域,与实际种植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罗汉果主要性状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个罗汉果无性系为材料,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对14个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以及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果重、主要性状与甜苷V含量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与播种至开花日数呈显著相关,与果膨大速度、果横径、果纵径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而对单果重直接贡献较大的是果横径、果纵径和授粉至成熟H数;甜苷V含量与果肉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呈显著相关,与总糖含量、总苷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对甜苷V含量直接贡献较大的是果膨大速度、单果重和水浸出物含量。高产罗汉果优良品种的选育在重点关注果横径和果纵径的同时,也应对果膨大速度和播种至开花H数进行选择。高甜苷V罗汉果优良品种的选育应对各性状进行综合考察,加强选择总糖含量、总苷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高及果纵径/横径比值大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要:为在闽南地区合理选用罗汉果品种种植,进一步提高当地罗汉果产出大果量,确定罗汉果最佳采收时期,提升罗汉果产量和品质。本试验以罗汉果品种柏林7号(BL 7)和高甜2号(GT 2)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棚种植试验,研究了BL 7品种和GT 2品种授粉后果实大小、和形状变化,测得罗汉果不同时期果实苷V含量变化,及其单株挂果数。结果表明,自授粉7 d后,两个品种果实大小逐渐开始产生差异,BL 7品种的纵径和横径始终大于GT 2品种,最大分别显著高出23.69%和47.01%;果实成熟后,两个品种的果实伸长度无显著性差异;果实在未熟期至过熟期四个时期中,两个品种苷V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在完熟期最大,较其他时期最大分别显著高出32.03%和28.70%;果实采收后,BL 7 品种平均苷V含量较GT 2品种显著高出36.76%;BL 7品种产量较GT 2品种显著高出108.97%。说明在福建闽南地区种植罗汉果,可选择BL 7品种,并在果实完熟期时采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机农产品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有机农产品是加强食品安全、突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途径,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的我国有机农产品发展迅速,但存在着生产规模小、分布区域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开发投入不够等问题,需要通过政策扶持、示范有机农业集成、加强技术培训、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树立品牌意识、引导消费、加强监管等措施促进有机农产品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罗汉果遗传性状变异、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深入了解罗汉果种质遗传改良潜力和探讨性状遗传相关关系,该文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系统调查18个罗汉果无性系种质的26个性状,并进行方差、主成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种质的26个性状中,有25个性状均存在较大遗传变异,且在长势、生育期、营养品质、产量及甜苷方面变异突出,具有良好的遗传改良潜力; 单果重与果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总苷含量与果形呈极显著正相关。故高产品种选育应高度关注果纵径,选择果纵径较长的株系;高总苷含量品种选育应高度关注果形指数,选择果形指数较大的株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罗汉果组培苗2茬栽培关键技术。[方法]以"青冠"组培苗为材料,第1茬为杯苗栽培,第2茬为宿根留蔓栽培,采用棚面宿根留蔓和棚下宿根留蔓2种留蔓方式。测定小区产量,调查病虫害及物候期,计算投入产出。[结果]第2茬采用棚面宿根留蔓栽培的萌芽期比棚下宿根留蔓栽培的推迟7 d,但前者现蕾期和开花期分别提早5和3 d。第2茬栽培的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比第1茬栽培提前了65、62和40 d。与第1茬栽培相比,第2茬栽培大、中果实比率有较大提高,小果率降低,结果株率为100%,果实等级和产量显著提高。[结论]棚面宿根留蔓栽培和棚下宿根留蔓第2茬栽培净收益分别为126 139.5和117 994.5元/hm2,分别比第1茬栽培净收益增加了175.1%和150.9%。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甜味剂相关发明专利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1986--2010年甜味剂相关发明专利的数量、时间及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发明专利的年限分布、学科分布、授权情况及申请人分布等,从而揭示了我国对甜味剂相关专利的保护状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良罗汉果组培苗进行大田种植观察分析,结果表明,4月定植更有利于植株生长,6~10月授粉均可保证植株有较高的坐果率;筛选的青冠品种能良好地适应桂南地区环境种植,产果量达194355个/hm^2,中大果率达到72.8%,甜甙V含量为0.18%,比同品种在桂北种植高出50%;显示出桂南地区也是罗汉果的适宜栽培区。  相似文献   

20.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21世纪,关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从未像今天这样备受世人的瞩目和关注。1990’S初,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首次在我国提出,历经十余年的孕育期,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于2002年7月开始在全国全面推进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已经把解决国民的食品安全问题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并已付诸行动。党的十六大报告和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指出并要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