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以氨基酸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通过调节pH值并加热使金属离子与氨基酸螯合,利用有机溶剂沉淀分离法制备了甘氨酸铜、甘氨酸锌、赖氨酸锌螯合物,以螯合率为指标考察了影响制备工艺的主要因素,试验确定的工艺条件为:投料摩尔比2∶1、pH值6.5、反应温度70~80℃和反应时间1h。并用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螯合物进行了研究,确证了氨基酸螯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饲料不仅仅是通过食品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在饲养牲畜的过程中,饲料的安全性也会极大的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饲料通过转化成牲畜的粪便来污染环境,其中土壤污染是最严重和最难治理的污染.饲料中过量的添加剂和含量及霉变后产生的大量病菌都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从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的角度阐述了作为饲料添加剂新一代产品氨基酸螯合物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微量元素氨基酸整合物在养殖业上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被称为第三代微量元素添加剂。它是微量元素与氨基酸中的氨基、羧基经配位键形成的一类具有独特环状结构的螯合物,集微量元素与氨基酸于一体,是一种类似动物体内吸收形式和生物功能形式的微量元素补充剂。常以蛋氨酸、赖氨酸和甘氨酸为配位体,使用的微量元素主要为铁、锌、锰、铜和钴。 相似文献
4.
不同肠段中氨基酸螯合锌吸收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5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 ,以体内原位结扎肠段灌注技术结合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通过与氯化锌比较 ,研究了十二指肠和空肠对氨基酸螯合锌 (以赖氨酸螯合锌和蛋氨酸螯合锌为代表 )的吸收特点。试验中观察了向结扎肠段灌注含不同形态锌的灌注液后 ,不同时间 (5 ,1 5 ,30 ,60 ,90 ,1 2 0min)血液中6 5Zn比放射性的动态变化 ,1 2 0min (试验结束 )时结扎肠段6 5Zn的消失率 ,不同组织器官中6 5Zn的比放射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和空肠相比 ,十二指肠对 3种锌源的吸收率高 ;和氯化锌相比 ,十二指肠和空肠对 2种氨基酸螯合锌的吸收率高 相似文献
5.
甘氨酸是甘氨酸铁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唯一的氨基酸,因此,对甘氨酸铁中游离甘氨酸的分析检测是十分必要的,而游离甘氨酸含量的高低影响到甘氨酸和亚铁离子的络合程度,直接反应出甘氨酸铁产品的质量。比较几种氨基酸的分析方法,针对甘氨酸铁性质对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不同铁源生物学效价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试验用3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39只研究了不同铁源的生物学效价。试验采用3×4因子试验设计 ,3种铁源为硫酸亚铁、赖氨酸螯合铁(Fe -Lys)和甘氨酸螯合铁(Fe -Gly)。以脱脂奶粉、玉米淀粉和蔗糖为基础的纯合日粮作为基础日粮 ,在纯合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100、200、300、400mg/kg铁构成14种试验日粮。试验共13个处理 ,每处理3个重复。预试期28天 ,大鼠自由采食缺铁纯合日粮 ,试验期14天饲喂各试验日粮。试验结束时 ,屠宰大鼠 ,取得肝脏、脾脏、血液及血清样品 ,用于测定肝脏和脾脏铁浓度、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和血清铁蛋白。试验结果表明 :①在本试验条件下 ,利用斜率比法 ,不同判据指标得到的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的相对生物学效价不同。②综合考虑本试验获得的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和日粮铁水平对各测定指标的影响 ,作者认为 ,血红蛋白、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可以作为适合本试验条件的评价不同铁源的生物学效价的指标。设硫酸亚铁为100 % ,综合平均的相对生物学效价相应为 :Fe—Lys ,124 .3 % ;Fe—G1y ,118 .5 %。 相似文献
7.
王桂秋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5,26(1):10-11
1氨基酸螯合物的概念螯合物是指一个或多个基团与一个金属离子发生配伍反应所形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一个金属元素离子可以和多个氨基酸形成环螯合物,形成的环数越多,螯合物的稳定性越好。常见的螯环有五元环(如α-氨基螯合物)和六元环(如β-氨基螯合物)。螯合物中的金属元素离子通常叫做中心离子,而与中心离子螯合着的中性分子叫做配位体,可作为中心离子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铜、铁、锌、锰、铬等,使用的配位体有蛋氨酸、赖氨酸、甘氨酸等。美国饲料管理协会(AAFEO)于1996年对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定义为由某种可溶性金属盐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正>铁元素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如果动物饲料中缺少铁元素,则会引起动物缺铁性贫血。目前,国内一般是采取饲料中添加硫酸亚铁来解决此问题的,但是无机盐形式的添加容易与日粮中的植酸、草酸、单宁和多酚类化合物形成难溶的盐类,降低铁的吸收利用。随着对铁代谢研究的深入,研 相似文献
9.
10.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动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金属离子与氨基酸发生配位反应生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由于其接近于动物体内天然形态的微量元素存在形式,且具有易消化吸收、溶解度高、稳定性好、生物学效价较高、无毒害作用等特点,对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抗应激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黄羽肉种鸡对棉籽粕、菜籽粕、禽副粉氨基酸消化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对黄羽和爱拔益加肉种鸡在棉籽粕、菜籽粕、禽副粉3种饲料原料氨基酸消化率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经内源校正后 ,黄羽肉鸡对棉籽粕、禽副粉的总真氨基酸消化率高于爱拔益加肉鸡 ,对菜籽粕的总真氨基酸消化率和爱拔益加肉鸡十分接近。就单个饲料原料的总真氨基酸消化率而言 ,黄羽肉鸡对禽副粉的消化率最高 ,其次是菜粕和棉粕 ;爱拔益加肉鸡显示相同的规律 ;虽然爱拔益加肉鸡和黄羽肉鸡在谷氨基、酪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的内源排泄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0.05,P<0.01),两种肉鸡在内源总氨基酸排泄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 相似文献
13.
鸡与鸭饲料氨基酸消化率测定值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研究应用排空强饲法及石岐杂公鸡、樱桃谷公鸭分别测定定了5种饲料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结果表明:除玉米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外,其余饲料的大多数氨基酸消化率在鸡和鸭之间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在32小时收粪时间里,鸭的内源氨基酸排出量明显比鸡多;内源氨基酸对鸡和鸭的饲料氨基酸真消化率都有影响,影响大小随蛋白质含量高低而异,一般饲料蛋白质含量越低的饲料两者相差越大。而内源氨基酸排出量对鸭饲料,尤其对低蛋白含量饲料的氨基酸真消化率的影响比鸡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15.
影响铁吸收利用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动物体对铁的吸收利用的众多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综述。近来的研究表明 ,动物的品种、年龄、机体铁贮和胃肠道环境影响对铁的吸收利用 ;动物所采食饲料的种类、铁含量以及饲料中所含的某些因子也影响动物对铁的吸收利用 ;动物对饲料中不同价态、不同存在形式铁的吸收利用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6.
17.
绵羊瘤胃VFA吸收效率及模型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4只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羯羊(体重25~28kg) ,采用全排空瘤胃一冲洗—灌注技术 ,研究了在1倍和0.6倍维持能量饲养水平下 ,灌注液 pH(4.5 ,6.3和7.2)、体积(3L和5L)、初始VFA的浓度(20、50和100mmol/h)共36组合对VFAs的相对吸收速率(/h)和绝对吸收速率(mmol/h)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灌注液 pH、体积、VFA的初始浓度均极显著影响乙酸、丙酸和丁酸的相对吸收速率(P<0.01)。因素间的互作研究表明 :溶液 pH×体积V显著影响丁酸的吸收(P<0.05) ;溶液 pH×VFA初始浓度 ,VFA初始浓度×体积V极显著影响3种酸的相对吸收速率(P<0.01) ;溶液 pH×VFA初始浓度×体积V显著影响丙酸的相对吸收速率(P<0.05) ,极显著影响丁酸的相对吸收速率(P<0.01)。随着饲养水平的降低 ,乙酸和丁酸的吸收速率有下降的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P>0.05) ,而丙酸的吸收速率显著下降(P<0.05)。利用Dijkstra等(1993)提出的VFA吸收机制模型 ,研究获得了18组预测VFAs绝对吸收速率的模型。从获得的模型参数中发现 ,随着灌注液中VFA浓度的升高 ,每种VFA理论上潜在的最大吸收速率γmax 也明显增加 ,但是相应的结合常数K值却大幅度下降。但从吸收速率的图谱分析表明 :对于相同的VFA ,初始浓度越高 ,绝对吸收速率也越快。因此 ,研究VFA在瘤胃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19.
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蛋白质、氨基酸和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应用48头40日龄的约克×长白杂交仔猪进行二个氮平衡试验 ,研究饲粮中添加500IU/kg的微生物植酸酶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蛋白质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试验一研究高低有效磷(AP)水平(0.36 %和0.26 %)及添加植酸酶的效果。结果表明 ,降低日粮AP水平后 ,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分别下降17.2 %、7.4 %和11.2 %(P<0.01) ;添加植酸酶后 ,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10.8 %、6.5 %和3.5 %(P<0.05) ,低磷饲粮加酶的改善程度高于高磷饲粮加酶。高磷饲粮添加植酸酶对P、CP和氨基酸的消化率没有影响 ,也不影响P的沉积率 ,但蛋白质的生物学效价有提高的趋势(3.3 %)。低磷饲粮添加植酸酶明显(P<0.05)提高P消化率、P沉积率和蛋白质的生物学效价(分别提高12.8 %、13.1 %和16.0 %)。试验二设4个处理 ,分别为低磷(0.26 %AP)饲粮、低磷饲粮降低5 %Lys及二者添加植酸酶。结果表明 ,降低Lys水平 ,明显降低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P<0.01) ,蛋白质的生物学效价有下降趋势(下降3.2个百分点) ,EAA回肠消化率明显上升(P<0.05) ,而P的消化率、沉积率和Lys消化率不受影响 ;加酶显著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P<0.01) ,改善P的消化率和沉积率(P<0.01) ,提高蛋白质生物学效价(P<0.25)和Lys的回肠消化率(P<0.25)。由此结论 ,仔猪饲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影响生长猪氨基酸利用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养猪生产中有关氨基酸营养问题。结果表明:通过测定体沉积蛋白质(PD)中氨基酸的沉积、生理氨基酸损失(主要是皮肤和毛发、肠道内源氨基酸损失)与不可避免的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来估测氨基酸的需要量,估测氨基酸需要量的数据必须建立在蛋白质沉积、活体量、饲喂水平、饲料原料组成和饲料原料的可利用氨基酸含量上。既然PD是氨基酸需要量的决定因素,在建立日粮最佳氨基酸水平时,必须认真考虑活体重或动物间的差异对PD的影响。因此,饲料组成与机体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的变化对用于蛋白质沉积需要的可利用氨基酸利用的影响必须进行更精确的定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