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州区地膜玉米-冬油菜-夏大豆一膜三收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膜多收免耕高效栽培技术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内容,它具有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病虫危害等特点,可实现“一膜三收,两年三熟”。目前天水市秦州区一膜多收免耕高效栽培技术主要模式有地膜玉米-冬油菜-夏大豆(甜玉米)、地膜玉米-冬油菜-架豆王(西葫芦)、地膜玉米-冬小麦-大白菜等,尤以地膜玉米-冬油菜-夏大豆模式的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近年来在天水市秦州区累计示范推广面积0.91万hm^2,玉米平均折合产量10072.5kg/km^2,冬油菜平均折合产量3278.1kg/hm^2,复种夏大豆平均折合产量3957.3kg/hm^2。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我所高平试验场进行的16个玉米品种引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沈玉17等5个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株型紧凑,生长整齐,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表现出中晚熟,折合产量较高在9630.0~11170.5kg/hm^2之间,以沈玉17折合产量最高,可作为中低海拔示范推广首选品种;其次是临单217和乾泰1号折合产量分别为11130.0、10800.0kg/hm^2,可作为全区旱山、原地大面积示范推广的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3.
经试验讧明,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在该地区栽培密度在9.0~9.75万株/hm。为宜,其中密度在9.75万株/hm^2,产量最高,公顷产量14.1t;其次是9.0万株/hm^2的处理,公顷产量13.6t。  相似文献   

4.
临洮县八里铺镇位于临洮县城北5km处,海拔1880m,年均气温ZIO℃,年降雨量561.50mm,〉10℃积温2402.10℃。当地群众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冬小麦间作菠菜收后复种玉米套种大白菜种植模式,在不影响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情况下,使单位面积收益大幅提高到5.67万元hm^2。其中:冬小麦产量为5500kg/hm^2,0,89万元/hm^2;菠菜产量16500kg/hm^2,132万元/hm^2;大白菜产量67500kg/hm^2,2,02万元/hm^2,经济效益显著,有推广价值,现总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崆峒区进行的旱地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锦玉2号株型紧凑,穗行数、行粒数及穗粒数等性状表现较为突出,折合产量9296.0kg/hm^2,较对照品种承单20号增产19.04%,可作为崆峒区旱地玉米推广首选品种;登海9号折合产量为9146.8kg/hm^2,较对照增产17.13%,可在崆峒区部分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缪永胜  陈谋贵  涂雅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38-17439
[目的]进一步探究丘陵地区稀植大穗型杂交玉米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方法]设2因素3水平,共9组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研究种植密度(42000—54000株/hm^2)与施氮量(135~225kg/hm^2)对丘陵区杂交玉米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的范围内,玉米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组合是A.B,(栽培密度42000株/hm^2,施纯氮225kg/hm^2),淇穗长为21.5cm,穗粒数为627.9彬穗,千粒重为356.7g;玉米产量最高的组合是A2B2(栽培密度48000株/hm^2,施纯氮180kg/hm^2),产量达9221.2kg/hm^2。[结论]综合评价,在种植密度42000~48000株/hm^2、施纯氮180~225kg/hm^2的条件下,玉米经济性状较好、产量水平较高,生产中应将密度和施氧水平控制在该范围。  相似文献   

7.
临洮县八里铺镇位于临洮县城北5km处,海拔1880m,年均气温ZIO℃,年降雨量561.50mm,〉10℃积温2402.10℃。当地群众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冬小麦间作菠菜收后复种玉米套种大白菜种植模式,在不影响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情况下,使单位面积收益大幅提高到5.67万元hm^2。其中:冬小麦产量为5500kg/hm^2,0,89万元/hm^2;菠菜产量16500kg/hm^2,132万元/hm^2;大白菜产量67500kg/hm^2,2,02万元/hm^2,经济效益显著,有推广价值,现总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多功能玉米专用肥筛选及改土培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西灌区玉米制种田风沙土设计玉米多功能专用肥配方,并通过盆栽试验筛选配方和观测改土培肥效果。结果表明,最佳配施组合为牛粪、糠醛渣、复混肥、聚乙烯醇、保水剂,用量分别为3480、2667、462、39、21mg/1000g土,配施比例为520:400:71:6:3。,施用玉米多功能专用肥可使耕种风沙土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0.25mm团聚体、自然含水量、蓄水量、有机质等理化性状有所提高,使容重、土壤酸碱度有所降低,能显著促进玉米幼苗生长。施入最佳配方多功能专用肥7042.25kg/hm^2时,玉米折合产量为5691.20kg/hm^2,较传统施用等N、P2O5量化肥增产472.0kg/hm^2,增产率9.06%,增收238.55元/hm^2.  相似文献   

9.
旱地覆膜方式对土壤水热效应及玉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旱地玉米不同覆膜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顶凌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的保墒、增温、增产、增收效果均好,其玉米籽粒折合产量最高,为12691.9kg/hm^2,较半膜覆盖平铺穴播增产46.1%,纯收益达17358.86元/hm^2,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广西春玉米套种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广西河池市秋季干旱严重的问题.笔者依据棉花耐早、抗逆性强的特点,总结出一套春玉米套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实践中获得成功,春玉米产量达到7500kg/hm^2,皮棉1950kg/hm^2,实现年经济效益36720元/hm^2。  相似文献   

11.
陇西县自1994年引进温室蔬菜栽培技术以来,主要用于黄瓜及茄果类蔬菜的冬季栽培,近年来,在文峰园推广目光温室冬春茬黄瓜和越夏番茄一年两茬栽培技术效益显著,折合产黄瓜9.3万kg/hm^2,产番茄7.95万kg/hm^2,产值合计24万元/hm^2左右,全县目光温室栽培面积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在秦安县浅山区观测了玉米不同春覆膜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顶凌全膜双垄沟播对0~20cm耕层的保墒增墒效果最好,玉米生育期最短,折合产量最高,为12297.98kg/hm^2,较对照增产66.21%;其次为全膜双垄沟播,折合产量为11969.70kg/hm^2,较对照增产61.77%。建议在生产中首推上述两种覆膜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3.
旱地葫芦巴种植密度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吉县旱地葫芦巴种植密度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当地旱地种植葫芦巴播种密度以行距30.0cm,株距10.0cm,保苗33.3万株/hm^2较好,其折合产量高达2285.7kg/hm^2,纯收入3972.9元/hm^2。  相似文献   

14.
临洮县旱作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仲龙 《甘肃农业》2013,(19):23-24
在临洮县洮阳镇旱作农业区进行的玉米品比试验表明,中晚熟品种澳玉3202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折合平均产量16591.5kg/hm^2,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28.7%,居第一位;中晚熟品种登海3622,折合平均产量13506kg/hm^2,较对照增产4.76%,居第二位:中晚熟品种沈单16号(cK)折合平均产量12892.5kg/hm^2,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15.
玉米滴灌技术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滴灌技术在玉米种植上的应用效果,对玉米滴灌技术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技术较露地滴灌种植增产12.9%,增收1917元/hm^2,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3.9kg/(mm·hm^2),提高25.6%;比常规灌溉种植增产21.5%-27.5%,水分利用效率增加50.45-50.98kg/(mm·hm^2)。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我市主要秋粮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万hm^2。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玉米各年份平均产量处于不稳定状态,年度间有高有低,起伏不定,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很大,相同年份各乡镇间产量水平不平衡。如1994~2003年期间,我市玉米平均产量最高年份1998年的7185.0kg/hm^2。比这十年平均产量6640.5kg/hm^2增8.2%,最低年份1996年的5910.0kg/hm^2比平均产量减11.0%,最高年份比最低年份平均产量增17.8%。  相似文献   

17.
张掖市制种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在张掖市进行了制种玉米全膜垄作沟灌、半膜垄作沟灌、半膜平作3种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沟灌的折合产量最高,为10125.0kg/hm^2,较传统半膜平作增产13.55%,水分生产效率较半膜平作提高0.794kg/m^2,较半膜平作节水2850/hm^2。半膜垄作沟灌折合产量为9666.7kg/hm^2,较半膜平作增产8.41%,水分生产效率较半膜平作提高0.418kg/m^2,较半膜平作节水1800m3/hm^2。综合考虑认为,全膜垄作沟灌、半膜垄作沟灌2种种植模式可在张掖市制种玉米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贵州省玉米区试及生产试验资料,利用产量主效应值、回归系数、回归离差及适应度对黔单1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是一个丰产性极好、产量极稳产的玉米杂交种。适宜在贵州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种植。为探索其超高产栽培模式,应用农业系统原理和方法,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栽培因子密度、施纯氮量、施纯磷量、施纯钾量为决策变量。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杂交玉米黔单18号在贵阳地区及相应生态地区的超高产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频数分析得出,与该品种特性相适应的12000kg/hm^2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方案是:密度5.5~5.6万株/hm^2,在每hm。施足2.25t腐熟农家肥的基础上.施纯氮肥236~259.5kg、纯磷肥125.6~140.36kg、纯钾肥314.5~343kg。  相似文献   

19.
会宁县半干旱地区玉米氮磷钾最佳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建立了会宁县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与氮、磷、钾三要素的回归模型,并根据模型求出: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获得最高产量时,应施纯氮242.10~329.10kg/hm^2、五氧化二磷76.97~165.80kg/hm^2、氧化钾78.50~95.10kg/hm^2,氮磷钾比为1:0.26~0.52:0.24~0.39;获得最大经济产量时,应施纯氯134.20~229.30kg/hm^2、五氧化二磷65.10~129.10kg/hm^2、氧化钾45.50~57.30kg/hm^2,氮磷钾比为1:0.31~0.57:0.20~0.43。  相似文献   

20.
在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覆盖条件下布设不同套种模式,比较不同套种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全膜双垄沟播覆盖条件下,几种套种模式产值和效益均高于单种模式,其中玉米套种白芸豆纯收入达29142.0元/hm^2,投产比为1:2.6;玉米套种南瓜纯收入达26530.5元/hm^2,投产比为1:2.9;玉米套种马铃薯纯收入达26289.0元/hm^2,投产比为1:2.3;玉米单种模式纯收入14839.5元/hm^2,投产比为1:2.5。说明套种模式确实能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