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超级杂交稻的生育特点,总结其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包括秧苗培育、抛栽、田间管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其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选用Y58s/1101在龙山县华塘街道官渡8组创建百亩高产示范片,介绍示范区种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采取创建高产良田、培育壮秧、适龄移栽、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病虫害等技术措施,以实现该品种的高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超级杂交稻塑盘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田块选择、品种选择、塑盘育秧、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促进塑盘育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超级杂交稻天优998晚造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播种、适时早抛、合理稀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新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中稻田,采用“超级杂交稻—红菜薹”的种植模式,能有效利用农田冬闲资源,既稳定粮食生产,又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泸州秋茄属中早熟品种,植株长势旺盛,株高约104厘米,第1花着生于8~10节,果实棍棒形,微弯,有稀疏刺毛,果蒂小,单果重250克,定植至始收约70天,尤其耐热、耐湿、耐老、耐贮运,果肉紧实,细嫩,味甜,皮薄,质优.每亩(1亩=1/15公顷,下同)产量4000公斤以上,主要在蔬菜伏淡季上市,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很高.  相似文献   

7.
超级杂交稻天优122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超级杂交稻天优122特征特性,表现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抗病力及抗逆力强,适宜于兴宁地区大面积种植,一般550~600kg/667m2,高产田块可达650kg,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随人们生活提高和对食品多样化要求,糯玉米越来越受到青睐.为进一步提高糯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现提出如下栽培技术意见.  相似文献   

9.
1栽培前的准备1.1整地施肥无论是新建温室还是旧温室,以及春小拱棚、秋延迟大拱棚,都要进行一次细致的整平工作,在种植前要将地面进行深翻晾晒,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在定植之前都要施足大量的有机肥及复合化肥。有机肥要求提前沤制,充分腐熟分解。  相似文献   

10.
超级稻高产集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05,(1):40-41
通过多年的实践,中国水稻研究所形成了一套以精量播种、培育壮苗、宽行稀植、定量控苗、好气灌溉、精确施肥、综合防治等技术为核心的超高产集成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及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示范种植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比一般杂交稻明显增产,其中每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结实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有关试验结果,提出了超级杂交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从选种、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兴宁市超级杂交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兴宁市发展种植超级杂交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汝城县地处湖南省东南隅,是湘、粤、赣三省交界处,也是国家重点扶持县之一,并承担了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下达的超级杂交稻目标攻关示范任务,"种三产四"项目。  相似文献   

15.
1999—2002年对我县主栽优质杂交粕稻的代表组合,从高产攻关入手,研究其获得高产的群体结构指标,高产栽培不同生育时期的形态指标,不同产量层次的施肥水平。对各关键措施的最佳选择作出了结论,提出了杂交籼稻高产栽培应坚持旺根、壮苗、早发、适群体、全程稳健生长的栽培法。并按不同海拔高度、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组装配套成单产7.0、8.0、9.0t/hm^2以上3个产量层次的高产栽培技术。在全县14个乡(镇)累计示范4938.86hm^2,平均比对照增产8.33%。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兴宁市超级杂交稻高产推广现状,总结兴宁市超级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提出保障超级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相关措施,以为兴宁市粮食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兴宁地区超级杂交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状况,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防治措施,以为经济有效地防治超级杂交稻病虫害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水稻超级杂交稻增产潜力大,种植该稻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路子。为提高水稻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必须提高栽培技术与管理水平,才能实现最佳产量。以下是笔者总结的水稻超级杂交稻栽培技术与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