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MIC - 3cDNA是抗根节线虫棉花品系被根节线虫侵染后诱发表达出来的一种分子量为 1 4kDa的蛋白质 ,在克隆及序列研究中已证实。通过MIC - 3融合蛋白质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转化和过表达而获得MIC - 3蛋白质的多株抗体 ,以这个抗体为探针进一步验证MIC - 3cDNA和 1 4kDa蛋白质的关系 ,并评估了多个抗根节线虫棉花品系和易感根节线虫棉花品种中 1 4kDa(MIC)蛋白质的累积水平。抗血清试验验证了 1 4kDa蛋白质 ,并显示根组织中MIC蛋白质含量与根瘤指数呈负相关。MIC-3蛋白质抑制根节线虫@牛巧鱼…  相似文献   

2.
3.
棉株不同果枝节位开花和成铃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4个亲本品种的完全双列杂交资料,按加性和显性的遗传模型分析了棉株不同果枝节位的开花成铃表现。不同果枝节位开花率和成铃率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准。棉花单株开花数和成铃数主要决定于植株内围果枝节位的开花数(60.77%)和成铃数(73.44%)。棉花植株上部的开花数(41.83%)和成铃数(38.11%)高于下部(花28.54%,铃34.29%)和中部(花25.69%,铃24.58%),从而得出了由果枝节位预测不同果枝节位开花率和成铃率的回归公式。遗传方差分量的估算结果表明,棉株下部内围果节的开花成铃主要受基因显性效应的影响,中部内围果节的则同时受到基因加性和显性效应的影响,而上部内围果节的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外围果枝节位只有很低的广义遗传率(花29.27%,铃15.03%)。各果枝节位举株开花率和单株成铃率与皮棉产量的显性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准,加性相关和表现型相关基本上表现相同的趋势,但加性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一般大于表现型相关系数。开花率和成铃率与皮棉产量的相关在中、下部内围果枝节位一般为负值,上部内围果枝节位则多为正值,外围果枝节位的相关性较弱。各果枝节位开花数的狭义遗传率与皮棉产量的加性相关系数都高于相应部位成铃数。  相似文献   

4.
棉株感染枯萎病后主要生理代谢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地棉感染枯萎病后、叶片膜脂脂肪酸组成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的相对百分含量下降,供试两个品种分别减少7.79%和8.04%,而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有所增加,分别增加了2.31%和6.01%,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亦增多,分别增多3.46%和2.86%,脂肪酸的不饱和系数减少。与健株叶片相比较,在感染了枯萎病的棉株叶片中,糖含量变化以蔗糖、肌醇和x糖最为明显,蔗糖下降64.4%~69.0%,x糖降低52.4%~61.6%,肌醇减少32.6%~51.2%,以蔗糖含量减少幅度最大。病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健株叶片下降58.7%~62.8%。气孔导度仅为健叶的21.3%~35.6%,蒸腾速率为健叶的31.8%~53.3%。病株叶片的温度较正常叶片高,甚至可超过气温。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分析土壤中可培养细菌菌株的氮代谢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微生物在土壤氮素转化中的可能作用机制。以2株分离自苹果园土壤的细菌菌株SY5-4和SY11-10为试材,采用传统培养方法结合分子检测技术,分别测定菌株生长特性及其氮素转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异养条件下,菌株SY5-4和SY11-10的世代时间分别为243.5 min和202.7 min。菌株生长过程中,培养液中铵态氮浓度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铵态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浓度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硝化(amo A和hao)和反硝化(nos Z、nor B、nir K和nap)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菌株SY11-10具有多种氮素转化潜能。综上,供试菌株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氮素发生变化,并在菌体中检测到不同氮转化基因,表明菌株参与多种氮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6.
2010年对中棉所63进行百亩示范,4月9日抢晴播种,每667m2子棉产430.2kg,播种宜早抢晴;5月9-15日移栽,产量417.6~492.4kg,移栽不宜过早或过晚;种植密度在1744株时产量最高达484kg,即密度为1800株/667m2为宜;果枝层数22.3层成铃数最高达49.6个,以22层为适;棉株高135~155cm时单株平均成铃46.8~48个,株高低于135cm或高于155cm均会减少成铃。  相似文献   

7.
8.
关于茶树中氨基酸代谢研究的若干进展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中的氨基酸,和一般植物一样,参加茶树体内的物质代谢,许多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有的还是合成一些与代谢有关的生理活性物质的先质.氨基酸总量,特别是其中某些氨基酸,更与茶叶品质有直接的相关性.现就茶树代谢中氨基酸研究的一些进展和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棉株形态的生物全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棉株形态上器官与器官、器官与整体的全息对应关系:叶枝与主茎、叶形与株形、裂叶与分枝、花器官与株形、叶蕾比与生长中心变化、芽分化方向与生长状态。从顶心、叶形、叶蕾比的长相诊断,早熟省工栽培以及调节异花授粉率上分析了上述全息相关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DPC处理对棉株侧根组织中激素变化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DPC系统化控改善了侧根组织中内源激素的水平,其中CTKs中的活性组分iP+iPA的含量水平提高,而DHZ+DHZR和Z+ZR的含量水平下降(苗期除外);GAs中GA3含量下降而GA46月17日前高于对照。IAA含量在6月17日前比对照高,ABA则只在苗期(5月18日)和实花期(6月30日至7月8日)高于对照。IAA/CKs,IAA/Z+ZR和IAA/ABA在根系一生中较对照高。  相似文献   

11.
大豆根内胞囊线虫的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2007年田间自然生长条件下,研究大豆苗期(7~37 d)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在根系的时空分布动态。结果表明,大豆胞囊线虫分布与根系生长状况有密切关系。出苗后7 d已有线虫侵入根内,随着根系生长发育,单位根长线虫数以及线虫总数增多,单位根长内线虫数量呈S型曲线变化。随着出苗后天数的增加,主根和侧根内线虫数量变化呈相反趋势,其中主根内线虫密度减少,侧根内线虫密度增加至相对稳定值。随着土层的加深,主根和侧根内线虫密度差异减小;5~15 cm土层根系内线虫数量及其所占比例均最大。说明苗期大豆胞囊线虫主要分布在5~15 cm土层。  相似文献   

12.
棉花幼苗和离体根无性系中棉酚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陆地棉三对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以及海岛棉不同色素腺体基因型为材料 ,对种子萌发后的子叶、根系和离体根系无性系的棉酚及其旋光体含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结果表明 ,有色素腺体棉种子萌发后的子叶棉酚含量呈下降趋势 ,而无色素腺体棉则呈积累趋势 ;棉花根系中的棉酚含量与子叶有相同趋势 ,但变幅显著小于子叶。有色素腺体棉和无色素腺体棉的离体根系无性系中的棉酚含量均随着培养时间而持续增加 ,培养 2 5d的棉花根系无性系中的棉酚含量可达到 0 .8%~0 .9% ,说明棉酚主要由棉花根系合成。棉酚旋光体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棉花种子萌发初期的子叶左旋棉酚和右旋棉酚含量与其种仁相一致 ,但种子萌发 1 4d后 ,二者的含量几乎相等 ;离体根系无性系 ,以及无色素腺体棉的子叶和根系中的棉酚均为消旋棉酚 ,表明棉花生长过程中合成的棉酚为消旋棉酚。此外 ,本文还就棉酚及其旋光体的合成和代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正植物入侵会对当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威胁着当地生物的多样性。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土壤线虫群落会受到入侵植物的影响。然而,入侵植物在入侵地并未完全逃逸地上植食性昆虫的取食危害,入侵植物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是否会受到地上植食性昆虫取食的调控影响,目前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入侵生态学学科组博士生刘佳在研究员黄伟和  相似文献   

14.
正植物寄生线虫是分布广泛的世界性植物病原物,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寄主植物在物质能量代谢水平如何应对线虫侵染的研究十分匮乏,解析寄主植物特定代谢途径对病原线虫的适应性变化及该途径中关键酶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tepathway,PPP)是植物体中葡萄糖代谢的重要途径,可以产生大量的供还原性物质合成之用的还原剂NADPH,其中间产物亦可作为底物原料参与核酸、氨基酸、脂肪酸等的生物合成。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是PPP途径的关键性调控酶,催化第  相似文献   

15.
比克氏棉色素腺体形态建成与棉酚代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克氏棉(G.bickii Prokh)种子形成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色素腺体形态建成特点、色素腺体与棉酚含量的动态关系及其分子机理进行探究。【方法】以比克氏棉为材料,进行组织切片观察、棉酚含量测定并分析对种子萌发期色素腺体形成及棉酚合成基因的表达谱。【结果】比克氏棉在种胚形成过程中,子叶上形成大量色素腺体原,并在种子萌发后12 h形成腔体结构,转换成成熟的色素腺体;比克氏棉种胚形成过程及种子萌发过程中均未检测到棉酚,但从种子萌发12 h开始可以检测到较低含量的棉酚。种子萌发期色素腺体形成及棉酚合成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GoPGF基因在比克氏棉种子萌发12 h的子叶上表达量较高,与比克氏棉色素腺体形成有关;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FPS)基因在种子萌发24 h的子叶上表达量较高,可能与棉酚向子叶色素腺体转运有关;CYP706B1基因在种子萌发0 h较高,HMG1基因在种子萌发0 h、36 h和48 h的子叶上表达量均较高,说明这两个基因与种子萌发后色素腺体腔的形成有关,并参与棉酚的贮运;杜松烯合酶基因(CAD1-A)和HMG2基因与比克氏棉色素腺体形成无密切关系。【结论】种子萌发后的12 h为比克氏棉子叶色素腺体形态建成的关键时期,且色素腺体的形态建成与棉酚出现的时间具有同步性。GoPGF、FPS、CYP706B1、HMG1参与色素腺体的形成及棉酚的转运。  相似文献   

16.
云南石榴根际刻痕短体线虫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云南石榴病害日趋严重,特别是根部病害,因为其危害具有隐蔽性,常被人们忽略,线虫病害即其中之一。本文首次报道了寄生于云南省石榴根际的一种短体线虫: 刻痕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renatus, Loof 1960,石榴是这种线虫的新记录寄主。  相似文献   

17.
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碳、氮代谢特征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本试验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碳、氮代谢特征,于各主要生育期测定了棉株地上部营养器官的全N、非蛋白质N和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与轮回亲本中棉所16相比,中棉所30苗蕾期的C/N较低,非蛋白质N含量较高,N代谢比较旺盛;初花期至盛花期的C/N则较高,C代谢明显加强;进入结铃早期,中棉所30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及营养体中非蛋白质N的含量均下降,反映出其"根源”和"叶源”的功能已减弱,表现出早衰迹象.为了改善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生育状况,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促源”是根本.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