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皖河农场及早谋划午季调结构,搞好区域布局,针对近年土地向大户流转、旱作物成本高效益低、长期水直播和"以包代管"的经营管理模式,带来生产水平不高、现代农业技术普及率低的问题,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实施旱改水、普及新技术,采取职工自主投入与农场补助相结合方式,对集中连片旱改水田进行沟渠配套、平整土地,补贴机插秧户以扩大示范带动效应,并将其纳入各级管理人员绩效考评范围。目前,全场午季新增"旱改水"面积4500亩,机插  相似文献   

2.
2009年凤阳县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凤阳县2009年水稻机插秧试验的分析,从筛选品种、软盘育秧、机械插秧、大田管理等方面总结出了当前机插秧的有关技术内容,旨在加快风阳县机插秧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插秧技术近几年发展较快,2005年江苏省水稻机插秧近250万亩。全省各地均有示范应用,各地在示范推广水稻机插秧过程中,初步探索出以育秧、插秧专业化服务机构为主体的机插秧推广服务新机制.对水稻机插秧的迅速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邮市进行了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服务公司的运行实践。从根本上解决了育秧难、栽秧难,水稻品种布局乱,病虫草害统防统治难,技术指导到位率低等问题,探索出了一套实用、可行、受农民欢迎的水稻生产服务运行新机制,为农业技术推广开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机插秧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机插秧与人工插秧相比,具有省工、节本、劳动强度低、增产潜力大等优点,因此在我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6年,我们在鹅湖镇进行了杂交稻机插秧生产示范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杂交稻机插秧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为科学指导农民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市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就曾研究示范水稻插秧机械化技术,但因当时机械不适合我市生产实际,且配套的栽培技术也不够成熟,因此未能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近年来随机械的改进、塑料软盘育秧等相关配套技术的成熟,中央、省、市对水稻机插秧的大力政策支持及机插秧省工、省时、高产、稳产优势的充分体现,水稻机插秧在我市得到了迅猛发展。2004~2005年插秧机由130台增加到458台。机插面积由1.1万亩发展到6.2万亩,2{)05年全市种植大户已普遍采用机插秧,部分乡镇甚至出现了机手订单过饱和现象。可以预料,未来几年机插秧将成为我市水稻的主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6.
水稻机插秧推广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水稻机插秧示范推广以来,上杭县机插秧面积逐年扩大,至2012年上半年累计推广机插秧面积1.5万亩。在示范推广机插秧过程中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但影响机插秧质量与群众满意度,也阻碍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笔者通过近4年的实践追踪调查,对水稻机插秧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提高种子发芽率、成秧率、增强秧苗素质、提高机插秧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意义,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为例,从微观的视角分析了水稻机插秧技术在部分乡镇推广缓慢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机插秧技术推广发展的对策,包括政府重视到位、宣传发动到位、技术培训到位、机艺结合到位、机制创新到位等,旨在对加快推广机插秧技术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水稻机插秧技术一般包括:育秧、插秧和缓苗期管理三个环节。其中,育秧环节是整个机插秧技术实施的关键环节,育秧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水稻机插秧的效果和缓苗时间长短。  相似文献   

9.
勉县自2014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水稻机械插秧技术,通过试验研究、多点示范、完善技术的推广思路,机插秧面积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成熟、产量逐年增加。配套完善了以品种选择、培育壮秧、配方施肥、机械插秧、大田管理为主水稻机插秧主推技术。  相似文献   

10.
涵江区是我省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县区之一,连续3年进行了水稻机插秧推广试验取得成功,累计推广面积近700亩,并与传统人工育插秧及抛秧进行产量比较,机插早稻(杂优)平均单产507公斤/亩,比传统人工育插秧增产15—20公斤/亩,比抛秧增产30—40公斤/亩。  相似文献   

11.
新平县2007 年推广机械化插秧技术,通过对机插秧推广状况的分析,找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提高机插秧面积和作业效率,为水稻增产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拉动下,东港市广大农机干部共同努力,共推广各类水稻插秧机445台,插秧机保有量达到1245余台,完成机插秧面积1.97万hm2,机插秧水平达到40%,极大地缓解了插秧季节雇工难、价格高等突出问题,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为保证水稻增产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涉及农机、农艺、土肥等诸多方面,是“人、机、田、苗”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杂交粳稻采用机插秧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插秧机机械的改进、塑料软盘育秧技术的成熟及江阴市政府对水稻机插秧的政策支持,水稻机插秧得到了快迅发展,2006年全市机插秧面积达12万亩,占全市水稻面积的30%以上,2007年有望突破60%。另一方面,近几年推广的杂交粳稻因高产优质深受种植户喜爱,虽种源有限,但种植面积也已超过全市水稻面积的1/5.机械化和杂粳化已成为我市未来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但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杂交粳稻能否采用机插秧还未见试验报告。为此,本试验设计了4个播量处理来研究杂交粳稻进行机插秧的可能性,旨在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机插秧推广可以说是水稻一场由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向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是现代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一项科技成果转换应用,含山县从2005年开始推广机插秧,已经有11个年头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预期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对机插秧调查和分析,要从实际中找出机插秧推广不开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不同播量与机插密度对机插秧苗大田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探明机插秧的分蘖发生、利用规律,明确机插秧适宜的播量和栽插基本苗,为确保机插秧的高产、稳产,形成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基础,特进行本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种植制度的改革,同里镇的水稻播栽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育秧移栽水稻栽培面积逐年减少,水稻轻型简化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水稻生产全面实现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同里镇在2004年先在九里湖村搞机插秧试点,2007年全镇机插秧面积还不到10%,2008年全镇上下全面发动推广水稻机插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民购买插秧机进行机插秧的越来越多,机插秧基础理论研究已比较充分,大田亩产与手插秧基本持平,实际应用中也不乏高产范例。现就机插秧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要点作一简要总结。机插秧的一般性要求:首先是秧田的选择:尽可能靠近移栽大田,同时道路通畅搬运方便。其次是确定好秧田与大田比例。确定好育秧时问。抓好田间管理。注意机插秧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育足量壮秧;二是足苗、及时、高质量机插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如何培育壮秧、解决机插秧节点关键技术瓶颈、提升机插稻综合生产能力,我们于2018年进行了育苗伴侣、旱育保姆培育机插秧壮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来,湖南省农机部门继续紧扣水稻育插秧机械化重点,大力抓好机插秧育秧、大户购机、办点示范、技术指导4个环节。湖南省机插秧发展态势喜人,新推广插秧机3600余台,完成早稻机插45万公顷,插秧机推广数量和机插秧面积均超过年初目标任务的50%,预计2014年机插秧面积将接近86.7万公顷。1.行政推力持续加大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提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已成为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举措。1998年江苏省率先引进韩国的2台东洋PF455S型手扶插秧机,并开始进行水稻机插秧的试验示范,目前已大面积应用。2006年南汇区在惠南、新场、书院三镇进行了机械化插秧的示范,经过摸索和实践,基本掌握了适应机械化插秧的育秧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