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污水厂污泥进行高温堆肥处理符合相关政策的的减量化、无害化和稳定化要求,但因研究时间不长,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指出了加强污泥堆肥工艺及设备研究、消除重金属污染、臭气控制、制定堆肥产品安全施用标准和扩大产品出路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城市污泥农用资源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污泥农用具有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正在成为世界上各国主要的污泥处置方式,为此综述了城市污泥农用资源化方式的应用特点和发展状况,并通过对目前污泥农用资源化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认为超富集植物和低累积作物/富钾植物进行套种处理城市污泥同时进行农用资源化利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将为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小型污水处理厂工艺初步诊断方法及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小型污水处理厂在设备、工艺和运行等方面,都普遍存在一些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的共性技术.本文对包头市的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初步诊断,结果显示其旋流沉砂池水力负荷较大、初沉池和二沉池沉降效果较差、生物池污泥浓度低和泥龄短是该厂处理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由于进水污染物浓度较高,也导致了出水氨氮和总磷超标率较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进一步的系统化工艺诊断、优化溶氧浓度和污泥浓度、利用混凝加药试验寻求最佳组合方式的改进思路,以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果,降低运行成本.并建立污水厂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为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UASB-生物接触氧化-BAF工艺处理植物色素提取产生的废水,对处理工艺及主要工艺参数作了简要的介绍,对UASB厌氧培菌和接触氧化池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污泥膨胀、泡沫等问题及解决办法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水解酸化预处理后,A~2O工艺对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方法]在常温条件下,水解酸化池接种污泥采用好氧污泥,通过逐渐增加进水浓度的方式启动,对比pH、COD和氨氮等相关参数,确定系统最佳水利停留时间,然后组合A~2O工艺,进一步对废水进行处理。[结果]系统启动后,水解酸化池pH稳定在6.5~6.7,COD去除率为27%左右,总磷去除率在4%~6%,对氨氮无明显去除作用,系统最佳水利停留时间为10 h;组合工艺处理废水的COD、氨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89.7%、77.3%和84.2%。[结论]水解酸化预处理后,A~2O系统的性能有了明显提升,出水可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污泥农用具有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正在成为世界上各国主要的污泥处置方式,为此综述了城市污泥农用资源化方式的应用特点和发展状况,并通过对目前污泥农用资源化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认为超富集植物和低累积作物/富钾植物进行套种处理城市污泥同时进行农用资源化利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将为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前置厌氧DE氧化沟为研究对象,探究终沉池2次污泥上浮主要成因并就此提出相应控制对策。结果表明,活性污泥非丝状菌膨胀、终沉池反硝化作用及污泥腐化是两次污泥上浮的主要原因。其中,活性污泥非丝状菌膨胀是由低温所致,反硝化作用及污泥腐化主要是由污泥在终沉池停留时间过长所致,此外,氧化沟出水硝氮含量过高也是造成反硝化作用的原因。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并通过加大污泥回流量及剩余污泥排放量等措施,缩短污泥在终沉池停留时间,有效的控制了污泥上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逐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存在投资高、能耗高、运转管理要求高及处理效果受进水水质及水量波动影响较大的缺陷。渗滤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其设备简单、投资低、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净化效果良好,在污水处理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了土壤渗滤及人工快速渗滤工艺的污染物去除机理与效果、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IC反应器处理猪粪废水的启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IC反应器,研究了该反应器处理猪粪废水启动特性以及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逐渐加大进水流量和COD浓度来提高有机负荷的情况下,随着反应器的运行,反应器污泥床区逐渐充满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到启动完成时经历了60d左右的时间;启动完成后污泥床区中粒径大于1mm的颗粒污泥量约占81.3%,且污泥床区下部的颗粒污泥粒径均大于上部的颗粒污泥粒径;在进水有机负荷率达到20.6kgCOD·m-3·d-1,HRT不低于12h时,COD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同时,反应器对N、P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T-N和T-P去除率约为20.8%和34.6%。  相似文献   

10.
采用稳定运行的A2/O-MBNR联合工艺,研究进水磷浓度对系统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磷浓度在3~ 14 mg/L之间时,不会对系统COD、氨氮转化产生影响.厌氧池中,进水磷浓度在3~ 10 mg/L之间时,COD消耗量与PHB合成量随着进水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超过10 mg/L时则出现相反的现象;缺氧池中,同时存在着释磷和吸磷的现象,COD的去除率基本维持在80%左右;好氧池中聚磷菌消耗掉大量的PHB,出水磷浓度大幅下降.对系统污泥优势菌群沿程变化情况进行电镜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微生物生长情况有差异,各有不同的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11.
对节流式高效异味处理及热能回收系统的结构设计、技术原理进行总结,对该系统处理烟厂高温高湿尾气效果进行阐述。实践证明:烟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湿的尾气经该系统处理后,尾气低温排放,尾气中的异味成分去除率80.0%,颗粒物排放浓度2.00 mg/m~3,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系统的换热效率高,换热效率平均值为63.66%;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运行过程中耗水量100 kg/h,二次污染小,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污水处理属能耗密集型行业,研究污水处理工艺的能耗和节能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污水处理工艺概况,从污水处理工艺能源审计、污水处理工艺能耗比较、污水处理工段能耗比较3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污水处理工艺能耗情况,最后阐述了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节能途径,包括曝气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3.
姜进峰  李翠梅  张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872-7874,7878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现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具有投资低、能耗少、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等一系列优势,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特征,介绍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农村地区推广的优越性,并分析对比了国内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常采用的主体工艺,为农村地区采用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提供了技术经济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胡林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097-9098,9100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现有处理技术主要有物化法(吹脱、萃取、沉淀等)和生物强化处理,各种技术均有成熟规范和工程实例,但能耗、效率和二次污染问题始终限制着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新技术中超声技术和电化学法的能耗也较高,其研究方向在机理和过程;高级氧化去除氨氮的过程仍在研究的起步阶段,过程和影响因素均不明;而微波技术由于节能高效已经进入了中试阶段,是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可行方案,但仍需解决微波设备与处理水量的放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工湿地污泥处理技术是利用植物、污泥微生物和自然力对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的剩余污泥进行脱水与稳定。该技术具有运行费用低、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终产物可以安全处置或农用等优点。文中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泥处理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脱水和稳定效果、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设计和运行中常见的问题。在人工湿地处理污泥过程中,污泥脱水是由植物蒸发蒸腾、污泥渗滤和矿化作用协同完成的;污泥中有机质和氮磷等物质的转化和去除受进泥性质、运行参数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湿地植物芦苇能够保持足够的渗透系数并通过蒸腾作用去除污泥中的毛细水,在污泥脱水和污泥稳定中发挥着显著作用。由于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污泥工程实践时间相对较短,运行时通常出现一些问题,常见问题包括芦苇的长势不良、湿地中的液态厌氧污泥含水率过高、最后的稳定期污泥含水率过低等,需要在实践中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EM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简单介绍了EM技术,EM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EM技术和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了比较,认为该技术应用于活性污泥系统中具有污泥量少、处理效果好等特点。同时,对EM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胡春玲  陈时博  付强  张琳  邱熔处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297-16298,16301
[目的]通过试验研究开发以农田灌溉为目的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方法]采用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以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结果]高负荷活性污泥法不设初次沉淀池,负荷高,泥龄短,污泥沉降性能良好,不存在污泥膨胀,对有机物的去除以絮凝、吸附、沉淀作用为主,CODCr、BOD5、SS、氮、磷等出水水质指标均可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结论]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可作为污水资源化利用-回用于农田灌溉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分散农居生活污水面源污染问题,介绍了几种低能耗组合工艺在分散农居生活污水处理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产物,农业利用是较好的污泥处理方式。通过盆栽试验和动态渗滤试验,探讨污泥作为广东赤红壤种植作物肥源的方法。盆栽试验和动态渗滤试验得出了一致结论:污泥和K2SO4混合处理不仅肥效好,作物产量高,并且作物体内重金属含量较低,降低了污泥直接农用的次生重金属污染。试验利用污泥农用作为广东赤红壤种植作物肥源,在充分发挥肥效作用的同时,又尽量避免了污泥直接农用带来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20.
剩余污泥超声破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超声波技术破解人工配水条件下培养的污泥,研究了超声破解含固率为0.5%与1%污泥的性能,并比较了超声破解2种含固率污泥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一定声能密度下,SCOD增加值随时间延长线性增长。即在一定试验时间范围内,污泥破解反应相对于时间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但是,在较高声能密度与较低污泥浓度下,SCOD增加值随时间延长不再呈线性增长趋势,而是随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增长速度减缓。在相同比能耗下,破解含固率为1%污泥的SCOD增加值明显大于含固率为0.5%污泥值。若后续污泥处理工艺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则推荐破解含固率为1%的污泥。超声破解污泥后,污泥温度会升高,相同声能密度下,破解两种不同含固率污泥的温度升高值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