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端粒酶催化亚基活性中心hTERT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采用RT—PCR技术,应用高保真DNA聚合酶从人喉癌细胞中扩增端粒酶催化亚基活性中心基因片段,将克隆载体上hTERTcDNA用EcoR I和HindⅢ双酶切,连入真核表达载体pCR3.1,利用pCR3.1载体上带有强的CMV启动子,高效表达活性中心蛋白,采用RT—PCR检测hTERT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细胞内检测到了mRNA,证明该cDNA在细胞内确实得到了表达,并采用TRAF-ELISA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鹿茸生长期端粒酶的表达,为揭示鹿茸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方法]在鹿茸快速生长阶段,采用改进的TRAP(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法检测鹿茸顶端增殖区的间充质层、前软骨层和软骨层细胞及下端成熟区的端粒酶活性。同时,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织细胞中端粒酶催化亚基(TERT)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顶端增生区各组织细胞中均检测到了不同程度的端粒酶活性,间质细胞、前软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中的相对端粒酶活力分别为91.2、46.4和13.7,而在成熟区组织中则检测不到端粒酶活性。RT-PCR法检测的各组织细胞中TERTmRNA的表达水平与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在鹿茸快速生长阶段,其增殖区表达端粒酶,并且端粒酶活性随组织层细胞的分化程度的增高而逐渐降低,说明端粒酶可能在鹿茸的生长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端粒酶是一种能够以自身的RNA组分为模板在染色体末端添加端粒重复序列的核酸蛋白复合体酶,主要由端粒酶RNA组分(TERC)与端粒酶逆转录酶组分(TERT)构成。通过对成年牛组织中端粒酶的这两种组分的表达情况及端粒酶活性状态进行检测,探讨牛端粒酶组分的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与端粒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应用RT-PCR检测了成年牛的心脏、肾脏、肝脏及睾丸中TERC和TERT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利用TRAP银染法检测各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状态。结果表明砸RC基因在这4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转录水平在各组织之间有差异;TERT基因仅在睾丸中表达,在其他3种组织中均没有表达,端粒酶活性同样只在睾丸中检测到。由此可见牛端粒酶活性在体细胞中普遍受到抑制,仅在生殖腺中具有活性。端粒酶两种组分的转录是相互独立的,逆转录酶TERT组分是端粒酶活性的关键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漆树黄酮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端粒酶活性及NF-κBp65表达的影响。方法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TRAP-ELISA)检测不同浓度漆树黄酮对HepG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RT-PCR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漆树黄酮对端粒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漆树黄酮组hTERT mRNA和NF-κBp65蛋白表达降低,并且与端粒酶活性下调存在相关性。结论漆树黄酮可能通过下调NF-κBp65蛋白表达而抑制HepG2细胞hTERTmRNA转录,导致端粒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端粒酶RNA亚基的shRNA对细胞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端粒酶RNA亚基(chTR)的短发RNA(shRNA)shRNA对MDCC-MSB1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chTRshRNA并构建表达载体,转染MDCC-MSB1细胞,应用改良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24 h后,各组端粒酶活性变化不明显;转染48 h后,端粒酶活性均显著地下降,且针对模板区设计的干扰载体pSi-chTR-sh1转染后抑制效果最明显。[结论]chTRshRNA表达载体能够有效地抑制MDCC-MSB1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携带人类端粒酶催化亚基基因(hTERT)的腺病毒载体并优化其包装条件,为进一步探究端粒酶与细胞重编程调控间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腺病毒载体pAdEasy-1构建携带hTERT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分别采用脂质体法和电转法及不同浓度胎牛血清在HKE293A细胞中进行包装,筛选出最佳病毒包装条件,收集重组腺病毒rAd-hTERT并体外感染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验证重组腺病毒rAd-hTERT的活性功能.[结果]以腺病毒载体pAdEasy-1为骨架质粒,成功构建获得携带hTERT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hTERT),其最佳病毒包装条件是采用脂质体法结合15%胎牛血清,此条件下收集获得的病毒滴度最高(1×1011 IFU/mL).以携带hTERT基因的腺病毒rAd-hTERT感染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72 h后,可扩增出片段大小约3450 bp的目的基因条带,即hTERT基因在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中成功表达.[结论]采用脂质体法结合15%胎牛血清包装获得的携带hTERT基因重组腺病毒具有较高病毒滴度,感染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能成功表达hTERT基因,进一步证实端粒酶具有蛋白功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方法 :采用以 PCR为基础的端粒酶重复扩增方法及非变性 PAGE银染定性法检测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率较正常宫颈、不典型增生宫颈组织的端粒酶活性高 (P<0 .0 1 ) ,且不同临床分期的子宫颈癌宫颈组织间端粒酶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但不同病理分级的子宫颈癌宫颈组织间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端粒酶在子宫颈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 ,且与临床分期有关 ,端粒酶可望成为检测子宫颈癌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TRAP—ELISA法检测4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和26例癌旁组织以及7例正常肝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4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有38例显示端粒酶活性,其阳性率为84.4%,而26例癌旁组织只有2例具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只为7.6%;7例正常肝组织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结果还显示肝癌组织端粒酶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无关。结论:端粒酶在绝大多数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表达,其活性可能在HC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希望成为诊断HCC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聂茹  巴彩凤  李会  张轶博  佟伟  苏荣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08-10610
[目的]构建犬黑皮质素受体4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OS-7细胞中进行瞬间表达。[方法]以犬MC4R线性DNA为模板,进行引物设计,PCR特异性扩增,扩增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上,酶切鉴定后测序。将该片段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体pcD-NA3.1(+)-MC4R经过酶切和测序鉴定。采用FuGENE HD介导转染技术将pcDNA3.1(+)-MC4R导入COS-7细胞,提取细胞内总RNA,RT-PCR扩增犬MC4R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序列。[结果]克隆犬MC4R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以pcDNA3.1(+)表达载体为骨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测序的扩增片段与GenBank公布的模板序列经Blast比对相似性为99%。采用G418筛选,获得带有pcDNA3.1(+)-MC4R的COS-7细胞。[结论]成功构建犬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C4R,重组体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脱氧核酶对端粒酶蛋白亚基hTERTmRNA的切割作用及对人鼻咽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针对hTER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10~23”型脱氧核酶及其类似物,提取总RNA在体外切割hTERTmRNA;转染鼻咽癌细胞后,用RT-PCR扩增hTERT基因片段,用PCR-ELISA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用RT-PCR和荧光免疫测定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未经修饰的脱氧核酶DzT和在DzT的3'末段添加倒位连接T碱基的脱氧核酶DzTi在体外能够有效地切割hTERTmRNA;在转染鼻咽癌细胞后,DzTi比DzT对hTERTmRNA表现出更强的切割作用,DzTi能够显著地降低鼻咽癌细胞端粒酶活性(P<0.01)、抑制鼻咽癌细胞的生长(P<0.05)和bcl-2基因的表达(P<0.05),上调bax基因的表达(P<0.05)。DzT和DzTi的催化中心的一个碱基被替换后形成的脱氧寡核苷酸DzT'和DzTi'在体外和胞内均不表现对hTERTmRNA的切割作用。结论:人工合成的脱氧核酶确实能够高效特异地切割端粒酶hTERTmRNA,并降低鼻咽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促进鼻咽癌细胞凋亡。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催化性核酸,脱氧核酶在肿瘤的基因治疗领域中将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6月龄流产的胎儿肝脏中提取总RNA,利用反转录-PCR(RT-PCR)技术扩增出人肝细胞再生增强因子hALR(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基因片段,克隆于PET28a(+)载体,经进一步PCR及酶切鉴定,确定为此目的片段后进行序列分析,再将目的片段亚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用酶切方法鉴定重组子。采用RT-PCR技术成功地获得了hALR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hALR基因与Genbank报道的人ALR核苷酸序列基本一致。完成了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hALR基因的真核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保华  张卫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364-5365
在真核生物中,组蛋白是构成核小体的重要成分,其乙酰化与去乙酰化修饰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组蛋白乙酰化异常(低乙酰化或高乙酰化)常会引起基因表达紊乱,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对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的种类,组蛋白乙酰化与去乙酰化与基因表达调控、疾病发生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HBx小鼠肿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HBxAg体外表达细胞株,以便进一步研究HBX基因和HBxAg的致癌作用及机理。方法用RT-PCR技术扩增出了HBX的cDNA,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通过脂质体介导将pcD-NA3.1-HBX转染到小鼠肿瘤细胞株(EL4)中。结果RT-PCR及蛋白质印迹的实验结果表明,HBX基因在小鼠肿瘤细胞EL4细胞中得到了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HBx的小鼠肿瘤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HBX基因和HBx的致癌作用及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获得牛轮状病毒VP4全基因,并进行真核表达。[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牛轮状病毒总RNA中扩增出VP4基因,将其重组到含有Flag标签的pcDNA3.1(+)载体中,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通过Lipofect2000TM转染293T细胞,细胞增殖后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VP4基因的表达。[结果]获得了VP4基因的阳性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P4;转染293T细胞后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正确,可在293T细胞内瞬时表达。[结论]VP4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可在真核表达细胞内表达,该研究为VP4基因的DNA疫苗的研发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表达鹅细小病毒 (GPV) VP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机体免疫试验和免疫效果评价奠定基础.[方法]以重组质粒pcDNA-VP3为模板,以GPV-VP3为目的基因,构建GPV-VP3重组腺病毒载体,通过转染获得能稳定表达GPV-VP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通过IFA和Western-blot检测GPV-VP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扩增到的GPV-VP3基因全长为1 605 bp,线性化的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CR259-VP3能在QBI-HEK293细胞中瞬时表达GPV-VP3基因,表达蛋白的分子量约为60Ku.[结论]该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将为GPV新型疫苗研发和后期体内试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构建pcDNA3.1-hTERT、pcDNA3.1-SV40 T载体,线性化后,共转染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猿猴病毒40大T抗原(SV40 T)对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作用,并对细胞进行RT-PCR检测分析及免疫荧光鉴定。结果表明,hTERT和SV40 T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可以有效地延长细胞的体外培养时间,增加细胞传代次数,获得的细胞系可以正常表达角蛋白。说明在体外培养的乳腺细胞中共表达hTERT和SV40 T可以有效延长细胞寿命且不影响乳腺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17.
pEGFP-N1-hTERT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pEGFP-N1-hTERT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利用pC1-neo-hTERT和pEGFP-N1质粒构建重组质粒,通过双酶切鉴定、DNA测序分析验证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片段的准确性。将pEGFP-N1-hTERT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大鼠胎儿神经干细胞(NSCs)中,通过绿色荧光蛋白间接观察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通过RT-PCR、WesternBlot验证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hTERT的正确性。[结果]所构建的pEGFP-N1-hTERT真核表达载体结构正确并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结论]该研究为建立大鼠永生化NSCs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pEGFP-N1-hTERT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鉴定(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9.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细胞因子,具有生物佐剂作用,为研究GM-CSF的生物佐剂作用,本试验通过RT-PCR方法从小鼠脾脏细胞中扩增小鼠GM-CSF的cDNA,并将其插入到pcDNA3.1质粒中,构建成GM-CSF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MCSF,并在真核细胞进行了瞬时表达。结果表明,本研究扩增的小鼠GM-CSF基因序列与GenBank序列完全一致,表达载体经脂质体介导转染HEK293T细胞,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检测,证明GM-CSF能够在HEK293T细胞中进行分泌表达。这为今后研究GM-CSF在动物疫苗,特别是DNA疫苗中的生物佐剂作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