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历史上曾广泛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由于气候环境、人为影响等多种因素,野生扬子鳄的数量急剧下降。1999年  相似文献   

2.
3.
人工饲养条件下扬子鳄两种越冬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地区引进扬子鳄后 ,在室内安全越冬问题急需妥善解决 ,1996~ 1999年 ,采用人工控温使扬子鳄冬眠和不冬眠两种方式越冬。结果表明 ,在华北地区 ,在无法模拟自然条件使扬子鳄冬眠越冬的环境改变时 ,在人工控温下不冬眠是扬子鳄越冬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智能温室适栽草莓品种,本试验以红颜为对照,引进宁丰、容宝、紫金久红、甘红等4个品种。以生长季内观察物候期、主要植物学特性、生长结果特性及病害发生情况作为品种适应性监测指标,进行适栽草莓品种的筛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丰、容宝在智能温室高架基质栽培中表现早熟,可适当推广;紫金久红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当地主栽品种红颜的配搭适当发展;甘红可作为观光采摘和鲜食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查扬子鳄人工种群的繁殖能力,对1996~2005年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的亲本鳄和子一代鳄繁殖情况进行观察和研究。经过对其繁殖参数的统计分析,得出亲本鳄与子一代鳄在卵的短径和重量、窝卵数、卵受精率和孵化率、出壳一周内雏鳄的死亡率以及雏鳄生长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即子一代鳄的繁殖能力与亲本鳄的相同。该结果表明目前圈养扬子鳄的繁殖能力尚未降低。  相似文献   

6.
扬子鳄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养殖的 2 0 0 0余条扬子鳄所发生的大肠杆菌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 ,该病传播方式以内源性传播为主 ,在鳄体质不佳时即可爆发此病。如措施不当 ,最高发病率可达 90 %以上 ,死亡率达 30 %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2003年3月~2005年3月间,分4次对0.5~6.5年龄段已知年龄的人工饲养的扬子鳄头长(HL)、头宽(HW)、吻眼间距(SE)和眼间距(EE)这4个头部形态参数和体长进行测量。在所测量的各年龄段中,鳄的体长范围互有重叠,不适合作为鳄年龄鉴定的指标。以体长作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表明:头长在0.5龄与2.5龄间(P=0.173)无显著性差异,头宽在0.5龄与1.5、2.5和3.5龄间(P=1.171、P=1.013、P=1.533)以及1.5龄与2.5龄间(P=0.159)无显著性差异;而头长和头宽在其他年龄段间,以及吻眼间距和眼间距在所有年龄段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同一批鳄生长一年后,即1.5龄长到2.5龄,2.5龄长到3.5龄,4.5龄长到5.5龄,其头部形态的4个参数都有显著性变化,而在不同年份生长的同龄鳄间,如在1.52、.5和5.5龄的同龄鳄间,其吻眼间距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头长和头宽在2.5和5.5龄时具有显著性差异,眼间距却都无显著性差异,保持着稳定的状态;在同龄的不同性别鳄中,如4.5龄的雌雄鳄间,眼间距无显著性差异,即该参数不存在性别的差异。经比较分析显示,扬子鳄的年龄不宜通过体长、头长、头宽和吻眼间距等参数进行确定,而与眼间距值存在着对应关系。这一研究结果为野生扬子鳄种群的结构变化建立动态模型,为野生扬子鳄的性成熟年龄及生育年龄做出准确的判断,对鳄的引种贸易和科研中的样本筛选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2017年7—9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和目标取样法对人工饲养条件下扬子鳄夏季个体行为和空间分配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差异性分析,探究了环境温度和天气对扬子鳄昼间行为和空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扬子鳄夏季昼间主要表现为潜水行为,占43.22%,其次为浮水和趴伏行为,分别占29.15%和23.51%,其他行为很少发生。日节律变化显示,潜水行为主要集中在12:00~14:50,浮水行为表现为7:00~8:50和16:00~16:50两个高峰,趴伏行为在6:00~6:50和17:00~17:50形成两个高峰,采食行为主要集中在9:00~9:50和17:00~17:50两个时段。晒太阳行为主要发生在7:00~7:50和17:00~17:50两个时段。对空间利用的研究发现,扬子鳄对各区均有利用,B1、A1、A2和B2区的利用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且对各区的利用具有明显的日节律。研究同时表明,环境温度和天气对扬子鳄的行为和空间利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扬子鳄胚胎背部皮肤及鳞甲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16例不同时间的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胚胎背部皮肤及鳞甲的形态及组织发生过程。孵化第20天,来自胚胎中胚层生皮节的间充质细胞开始向原始表皮下迁移,表皮仅具周皮层与生发层两层细胞。第28天背部鳞片开始明显,左右鳞片之间出现很浅的鳞间沟,前后鳞片交界处的原始表皮、真皮层开始向外突出形成鳞甲原基。第34天鳞甲原基突出伸长,第40天背鳞的纵崤明显。第34~50天中,鳞甲后缘基部的表皮层向鳞甲前缘基部的真皮层不断内陷,鳞甲显著伸长并向体后方水平伸出。背部表皮在孵化第34天出现三层细胞,第40天周皮细胞中开始出现色素沉集。第50天表皮具四层细胞,周皮层细胞中出现大量色素沉集。第60天表皮分层与成体时相似,周皮层已退化。孵化第34天真皮层细胞形态出现多样化,第40天真皮可分上、下两层。第50天真皮上层中形成交织的胶原纤维网,下层中形成平行走向的胶原纤维。本文简要讨论了扬子鳄鳞甲的形态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陈壁辉 《野生动物》1998,19(2):16-17
当前,中国正全面开展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经过一段野外实践,各地反映两栖爬行动物的数量调查困难较多。本文拟就蛇类的调查方法提出管见,供参考。蛇的活动规律了解蛇类的活动规律,对选择正确的调查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但蛇的种类繁多、习性各异;同种蛇分布于不同地点时;其活动规律亦有些差别。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工作来说,逐种进行大量野外调查是不可能的。所幸,蛇类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有些相似之处,其时空活动规律亦有共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蛇类均属变温动物。由于蛇机体的热传导率高、代谢产热水平低;决定其体温的…  相似文献   

11.
蝎 ,俗称蝎子 ,属于节肢动物门 ,蛛形纲 ,蝎目。我国有记载的蝎子有 1 5种 ,其中东亚钳蝎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 ,也是我国人工养殖的主要品种 ,它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一带。1 花房型无冬眠养蝎新技术原理常温下 ,蝎子从出生到成年约需 3年 ,时间较长。究其原因 ,主要是蝎子为冷血变温陆栖动物 ,它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当温度在 0~ 7℃时进入冬眠状态 ,当温度达到2 5~ 39℃时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根据蝎子的这一生物学特性 ,结合南方 (尤其是广西 )的自然气候特点 ,在气温高的季节采用常温养殖 ,在气温低的季节采用炉火 (用煤 …  相似文献   

12.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俗称土龙,又称中国鼍,属爬行纲,鳄目,鼍科,短吻鳄亚科,鼍属。1879年由A.A.Fauvel命名公诸于世。1973年被联合国列为濒危物种和禁运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扬子鳄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鳄鱼专家组列为全球23种鳄  相似文献   

13.
适宜温度孵化下扬子鳄蛋质量变化及胚胎代谢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巢材温度保持相同下采用 2 9℃、31℃和 33℃ 3种温度对扬子鳄蛋进行孵化。孵化中蛋和蛋壳的质量减少 ,不同温度间 ,蛋终末减重率无显著差异 ,而蛋壳终末减重量有极显著差异 ,31℃下的终末减重量为最多。胚胎代谢率呈高峰型变化 ,3种温度间胚胎耗氧量变化形式相似 ,高峰型胚胎代谢类型显示鳄胚胎发育对自然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14.
对中蜂和意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时的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蜂和意蜂都能较好地适应温室内环境,代替人工或激素为温室草莓完成有效的传粉任务.中蜂和意蜂为温室草莓授粉的传粉行为相似但具体活动方式不同,中蜂的日活动时间和采集高峰时间比意蜂的长,访花持续时间比意蜂的长,而访花间隔时间却比意蜂的短,表明中蜂在为温室草莓授粉时的有效工作时间更长,授粉效率更高.据此得出中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的活动特性优越于意蜂,从而产生更高的授粉效益.  相似文献   

15.
寒冷地区温室型犊牛舍温热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低温条件下温室型犊牛舍内的环境状况,研究分析了舍外平均气温为(-10±1)℃、(-15±1)和(-20±1)℃条件下,温室型犊牛舍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和有害气体等指标。结果表明,当外界平均气温为(-10±1)、(-15±1)和(-20±1)℃时,犊牛舍内平均气温分别为6.7℃、2.1℃和-0.6℃,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64.1%、59.5%和75.2%,气流速度分别为0.05m/s、0.04m/s和0.04m/s,CO2浓度分别为2434mg/m3、2512mg/m3和2528mg/m3,而犊牛舍空气中未检测出H2S和NH3。结果说明,在外界平均气温-20℃以上的天气条件下,保温良好、换气充分的温室型犊牛舍,其舍内的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环境完全可以满足哺乳犊牛需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趋显现。本论文主要讨论野外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关安全问题。这些不安全因素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包括交通意外事故,山林失火,中毒事故及滑坡事故等,不仅对野外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还会对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的风险。本文就野外监测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以保证野外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普遍存在的球虫病是影响现代肉鸡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如果不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抗球虫药,就不可能使肉鸡生产获得较高的效益。美国每年在抗球虫药上的花费至少达4.5亿美元,可见球虫病对经济的巨大影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以来,新的抗球虫药不断被应用,但球虫或迟或早均对它们产生了抗药性。1957年,SchuitzerandGrunberg曾指出,“抗药性是化学疗法的忠实影子”。研制有效的能替代旧药的抗球虫药变得越来越困难,因而安全疫苗等其他的球虫病防制策略逐渐变得重要起来。本文研究了从德国北部分离的10份艾美耳球虫分离物对几种抗球虫…  相似文献   

18.
对一例野外救护的年老、体弱、左上唇缺失、失去野外生存能力的大熊猫,采取专职饲养人员护理、进行医疗辅助行为培训,最终能在非麻醉状态下完成剪趾甲、梳理毛发等日常护理工作和采血、量血压、口腔检查等医学检查项目;采取精细化饲养方案,保证充足营养补给,使其体质迅速恢复,并正常发情,通过人工采精,保留下了遗传因子,为大熊猫种群保护做出了贡献,也为野外救护老年大熊猫康养护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粮食作物和饲草作物生产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差异,识别潜在的减排热点,本研究基于2018—2021年在甘肃和宁夏获得的738份有效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以小麦、玉米、苜蓿和饲用玉米四种作物为研究对象,使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评估温室气体(CO2当量)排放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每公顷的小麦、玉米、苜蓿、饲用玉米干物质产出分别为:6.45,16.81,6.28,17.05 t;蛋白质产出分别为:0.52,1.08,0.79,1.22 t。四种作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3.89,5.14,1.12,4.34 t·hm-2;但在每吨干物质和蛋白质产出基准下,苜蓿与饲用玉米均显示较低的排放强度,其中苜蓿的优势更为显著。敏感度分析表明,化肥和农机使用对排放结果的敏感度平均达到75.29%和11.51%。因此,建议研究区域使用优质饲草作物替代粮食作物支撑草食畜牧业,同时加强作物的田间施肥管理和提高机械使用效率,能有效地减少草食畜牧业在饲料生产端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相似文献   

20.
稚鳖即指刚孵化出壳不久的小鳖,也称鳖苗。稚鳖幼小,生长缓慢,抵抗力低,如果不采取温室生长越冬,会大批死亡,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刚出壳4—6克的稚鳖,通过温室生长越冬,三个月内可使稚鳖长至150克以上,笔者于1995年10月15日购进300只稚鳖,把10平方米的房屋经过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