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台湾桤木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探讨台湾桤木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组成、培养温度及台湾桤木花粉生活力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以台湾桤木新鲜花粉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萌芽法及TTC染色法、I2-KI染色法、过氧化物酶沉淀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台湾桤木花粉离体培养的适宜培养液为:10%蔗糖+100mg/L硼酸;最适培养温度为25℃。过氧化物酶沉淀法是快速测定台湾桤木花粉生活力的适宜方法。【结论】蔗糖和硼是台湾桤木花粉萌发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辣椒花粉生活力最佳测定方法的筛选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张子学  孙峰 《种子》2002,(1):32-33
研究结果表明:I-KI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TTC染色法,过氧化物酶沉淀法和培养基离体萌发法等5种方法的适用测定现采花粉的生活力,而要测定贮藏花粉的生活力只能用TTC染色法和培养基离体萌发法。不论对何种来源的辣椒花粉进行生活力测定,以离体萌发法所得结果最为直观,稳定,是测定辣椒花粉生活力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豆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方法测定大豆花粉活力的问题,选取‘绥农4’、‘吉林47’和‘CK-P’为研究对象,通过蔗糖、琼脂、硼酸、温度单因子正交试验筛选出的培养基进行离体萌发,比较I2-KI染色法、TTC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3种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不同。结果表明:I2-KI染色法容易操作,因这种方法较离体萌发法简单,测定结果比较准确,成本低,所需时间短,常用来观测大豆花粉活力。TTC法染色效果与I2-KI染色法接近,没有差异,也可作为检测大豆花粉活力的方法。离体萌发法测定大豆花粉活力的方法和很多因素有关,与I2-KI染色法和TTC染色法有显著差异,且其培养基的配制繁琐,所以用I2-KI染色法和TTC染色法来测定大豆的花粉活力。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合花生花粉活力快速检测的方法,采用TTC染色法、卡宝品红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I2-KI染色法、红墨水染色法以及离体萌发法等6种方法测定花育23、四粒红和吉花23的花粉活力。结果表明,不同测定方法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TTC染色法不能使花粉着色,测定结果均为0;卡宝品红染色法和醋酸洋红染色法测定结果显著高于其他测定方法(p<0.05);离体萌发法直观准确,但操作复杂、费时;I2-KI染色法和红墨水染色法操作简单、染色效果明显,是较好的花生花粉活力快速检测方法,其中红墨水染色法的测定结果最接近离体萌发法。综合比较6种测定方法,红墨水染色法可用于花生花粉活力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洋水仙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洋水仙品种‘Albany’、‘Mount Hood’、‘Geranium’的新鲜花粉为试材,采用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测定法来测定其生活力,以探寻测定水仙花粉生活力的最适方法。结果表明:醋酸洋红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测定法均能够准确测定出水仙花粉生活力,而TTC染色法不适合用于洋水仙花粉活力的测定,其中醋酸洋红染色法适用于洋水仙的花粉生活力快速测定,而离体萌发测定法则适合于洋水仙的花粉生活力准确测定。经过对9种培养液组合的方差分析显示:0.1g/ml蔗糖+0.1×10-3g/ml硼酸为最佳培养液组合。  相似文献   

6.
卵叶海桑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飞艳  陈显  王士泉 《种子》2021,(3):35-39
为探讨适合快速检测卵叶海桑花粉活力的方法,采用TTC染色法、MTT染色法、亚历山大染色法、I2-KI染色法、红墨水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对卵叶海桑花粉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卵叶海桑的花粉活力较高,不同方法测定的花粉活力平均值为83.22%~89.35%(TTC染色法除外).红墨水染色法与离体萌发法的结果,在1%水平上差...  相似文献   

7.
芒花粉的生活力及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先后采用了花粉离体萌发法、FDA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测定了芒离体花粉的生活力。结果表明:在离体萌发法中,离体花粉在培养5 min后即开始萌发,培养30 min后花粉管平均长度达到了145.77 μm。芒离体花粉的平均初始萌发率为82.6 %,但花粉生活力下降很快,室温保存90 min的花粉其萌发率已下降至3.0 %。因此利用离体萌发法能够准确有效地测定芒花粉生活力的变化规律。而利用FDA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测定的芒花粉初始生活力与离体萌发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分别为84.6 %和86.6 %,但这两种染色法不适合用于跟踪测定花粉生活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不同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利用黄山玉兰(Yulania cylindrica)花粉作为实验材料,采用MTT染色法、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分别测定黄山玉兰自然盛开、室内水培盛开、室内培养萎蔫时的花粉活力;同时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硼酸、蔗糖溶液进行花粉离体培养。结果表明:醋酸洋红染色法测得的活力偏高,均值为96.94%;TTC染色法所测活力偏低,为39.52%;MTT染色法所测活力最为合适,均值为85.46%;而花粉离体培养最佳的溶液浓度是5%的蔗糖溶液和0.01%的硼酸溶液。黄山玉兰花粉活力的不同测定方法比较和花粉离体培养为其他物种繁育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认识北沙参的花粉粒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利用离体培养法测定花粉粒活性,并对培养条件(蔗糖的质量分数、硼酸的质量浓度和氯化钙的质量浓度)进行筛选,同时与碘-碘化钾(I2-KI)、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和亚甲基蓝等花粉活性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建立测定北沙参花粉活性的最适宜方法,利用离体培养法进一步检测保存时间、温度和湿度等对北沙参花粉活性的影响,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粒的大小形态等特征。结果表明,亚甲基蓝法适于北沙参花粉粒活性测定,I2-KI法和TTC法不适合。北沙参体外萌发的最适培养基是20%蔗糖+0.1%mg·mL^-1硼酸+0.1%mg·mL^-1氯化钙,萌发率可达72.9%。北沙参花粉在湿度15%~52%,25℃条件下活性最好,4℃、-20℃的低温或大于60%的湿度都会导致花粉活性降低。北沙参花粉粒形态为超长方形,具3个狭长萌发沟,表面为网状。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为了快速准确鉴定苎麻雄性不育种质,本实验室在长沙地区对收集到的15份苎麻雄性不育种质进行了花粉活力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染色法鉴定不同苎麻种质花粉活力有较大的差异,I2-KI、TTC,醋酸洋红染色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采用培养基培养花粉萌发法则可以清楚的看到花粉管的伸长,因此对于苎麻来说花粉活力鉴定最好的方法是蔗糖培养基花粉萌发法。15份种质中,当培养基含有10﹪蔗糖浓度时共有11份雄性不育种质有萌发率,20﹪蔗糖浓度时共有12份雄性不育种质有萌发率,蔗糖浓度在30﹪时,所有品种的萌发率都是0。因此苎麻花粉培养所需蔗糖浓度为10%-20%。  相似文献   

11.
谢君魔芋染色体数目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农业大学魔芋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01)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水稻主要性状一般配合力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与结实率;播柚天数和收获指数的一般配合力呈正相关.而与其它性状间的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提高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的关键是提高生物产量、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一般配合力,但不能以增加植株高度和延长生育天数来提高生物产量.讨论提出,提高出叶速度可能是提高生物产量的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孙卫邦  孔繁才 《种子》2002,(6):8-9,21
紫花醉鱼草是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海拔 2 70 0~ 380 0 m的一种野生观赏灌木 ,其种子长圆形 ,褐色 ,周围有翅 ,大小约 0 .5 mm× 0 .5 mm,千粒重 0 .0 5 5 g。在 2 0℃及 2 5℃的发芽温度下第 15 d的发芽率分别为 94%和 98% :在抑制紫花醉鱼草种子发芽的 30℃的温度下 ,180 0 lx~ 30 0 0 lx的人工光照和每日光照 16~ 2 0 h能促进种子萌发。在 2 5℃的发芽适温下 ,照光能使紫花醉鱼草种子萌发提前 1~ 3d。低温高海拔的生境和其种子萌发对高温与光照的需求 ,可能是紫花醉鱼草在自然环境中不能自然繁殖成为蔓延性杂草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金铁锁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剂,以总皂苷提取率为指标来确定金铁锁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如下:提取温度为70℃、乙醇浓度为80%、提取时间90 min、料液比1:8,该方法成本低、结果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5.
马蔺种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叶力勤  王彩艳 《种子》2004,23(10):30-31
本文对马蔺种子的颜色、形状、饱满度和含水量等一般特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鉴别马蔺种子质量,探讨出苗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松河  王振忠 《种子》2007,26(12):11-13
对匍匐镰序竹种子主要营养成分和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匍匐镰序竹种子的主要营养成分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还原糖为主,分别占干物质含量的64.25%、14.06%、1.73%;每100g组织中所含的矿质元素以K元素最多,达428mg;其次是Mg元素,达161mg;Ca元素达58.2mg;最少的是Cu元素,只有1.49mg;(2)匍匐镰序竹种子的长为1.0~1.2cm,直径为2.5~2.7mm;种子的净度为91.17%、千粒重为38.148g、发芽率达94%、含水量为13.5%;种子休眠期短、不耐储藏。  相似文献   

17.
温度和培养介质对细叶杜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忠民  沙伟  王艳君 《种子》2004,23(11):12-13
本实验研究了温度和培养介质对细叶杜香种子萌发的影响,确定了细叶杜香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最佳培养介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细叶杜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芥菜型油菜×羽衣甘蓝种间杂种的获得及其性状表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芸薹属内遗传和变异类型极其丰富,这为芸薹属植物种间杂交提供了条件。通过甘蓝(B. oleracea,2n=CC=18)和芥菜型油菜(2n=AABB=36)的种间杂交可以获得六倍体新物种,为油菜育种创造新的种质资源。本文选用芥菜型油菜和黄籽羽衣甘蓝(B. oleracea var. aceaphala,2n=CC=18)进行种间杂交,在10个杂交组合中,共授粉559朵花,  相似文献   

19.
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进行了生活力测定、发芽试验、吸水率测定及离体胚萌发试验,并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进行酸碱处理、低温层积和干藏处理、GA3和6-BA溶液处理,探讨不同的处理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广西绞股蓝种子的活力高达98%,但在6个恒温和1个变温条件下,其萌发率最高仅为11.7%,说明广西绞股蓝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种子吸水性测定结果表明,广西绞股蓝种皮限制种子吸水,离体胚萌发实验证实广西绞股蓝种子的胚在离体条件下没有休眠现象,说明种皮障碍是导致广西绞股蓝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低温层积不能解除广西绞股蓝种子的休眠,而干藏则会导致种子内部失水,从而导致种子生活力降低。浓硫酸和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处理均不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仅6-BA溶液处理对4℃层积后的种子萌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妙娟  张若晨 《种子》2020,(4):50-54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珍稀濒危植物独叶草SCoT-PCR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建立最佳的独叶草SCoT-PCR反应体系,并利用36份种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独叶草SCoT-PCR的最优反应体系(25μL)中:Mg^2+为1.5μL、dNTPs为1.50μL、Taq酶为0.3μL、Primer为1.2μL、DNA为3.0μL。建立的SCoT-PCR反应体系可用于该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