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不同光照梯度(55.44%自然全光照强度(natural aunlight,Ns)、21.12% NS、3.47% NS和0.86% NS)的人工遮荫条件下,研究了水蜡树(Ligustrum obtusifolium)种子萌发的特点.结果表明,4个光照梯度处理的水蜡树种子的萌发率分别为68.9%、82.2%、44.4%和42.2%;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种子萌发进程减慢;萌发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均在21.12% NS处理最大,而且均显著高于2个弱光强度的遮荫处理(3.47% NS和0.86% NS).讨论了光照和其它因素对水蜡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棉铃发育时期遮荫对棉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中棉所41和鲁棉研18两品种为试材,设计3个遮荫时期(处理Ⅰ:棉铃发育0~20 d;处理Ⅱ:棉铃发育21~40 d;处理Ⅲ:棉铃发育41 d到吐絮),研究了遮荫对棉花纤维品质性状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遮荫使纤维长度变短,纤维伸长期增长,CK在25 d纤维达最大长度,处理Ⅰ、处理Ⅱ分别在35 d、30 d才达到最大长度,而处理Ⅲ对纤维伸长期没有影响;各时期遮荫都降低纤维断裂比强度和纤维成熟度,但使纤维细度增加,其中处理Ⅱ对纤维比强度、纤维成熟度和纤维细度的影响最大,与CK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Ⅰ和处理Ⅲ影响较小。各时期遮荫对两品种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3.
不同处理对凤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凤丹种子具有长的休眠期和典型的上胚轴休眠特性,运用不同方法处理凤丹种子,研究凤丹种子的萌发特性及贮藏特点。结果表明,3~5d清水浸泡能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低浓度激素(GA3100~300mg/L、IAA100mg/L、6-BA100mg/L)处理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高浓度激素有抑制凤丹种子萌发的现象,用浓硫酸和温水处理时萌发率仅为14%和26%。凤丹种子室温存放和室温沙藏比冷藏处理在短期内能保持相对更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4.
光是作物光合作用的能源。Lenk·D等(1980)分别对早稻移栽到穗期、穗分化到花期,花期到成熟进行遮光研究后,认为都会降低每穗结实率、千粒重和稻谷产量,提高穗的不育性。Dossou—Yovos(1980)用变异体“3G”和“34A”与Cigaon进行遮阴比较,认为遮阴可以改变叶片对地面所成的角度。但这些品种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等级都不因遮阴而改变。然而,这些研究仅限于较短时间遮光对产量及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田遮荫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遮荫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对玉米叶片的光合特性有显著影响,导致玉米籽粒产量显著降低,农大108(ND108)苗期遮荫50%和90%的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6.9%和24.5%,穗期遮荫分别降低34.1%和55.3%,花粒期遮荫分别降低67.5%和79.4%。遮荫后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都显著降低。不同生育时期对遮荫的响应不同,苗期遮荫50%和90%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分别较对照降低53.6%和64.3%,穗期分别降低22.1%和23.0%,花粒期分别降低66.2%和79.4%。遮荫50%和90%处理叶片的光合速率苗期分别较对照降低28.6%和49.0%,穗期分别降低36.6%和59.6%,花粒期分别降低43.9%和64.7%。遮荫使玉米叶片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和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显著降低,不同遮荫时期对其影响不同,花粒期遮荫影响最显著。遮荫时期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大于遮荫程度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遮荫对茄子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茄子为材料,研究了遮荫处理对茄子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处理增加了茄子株高,降低了茎粗、比叶重以及SPAD值;显著降低了茄子叶片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光饱和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全光照下,茄子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高峰期出现在9:00和13:00,有光合"午休"现象;遮荫条件下,茄子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高峰在11:00。遮荫处理使叶片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均下降,胞间CO2浓度(Ci)升高。以上参数表明,遮荫条件下,茄子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均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光合能力的下降,影响其正常生长,且遮荫程度越大,光抑制愈严重。  相似文献   

7.
轻修剪时期和遮荫对茶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植物从种子萌发到独立自营体系建立过程中的水热平衡是适应环境的重要机制。为了解决侧柏林地内更新欠佳、籽苗分布不均等问题,开展了气象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种子萌发、籽苗萌生数量的调查。结合室内种子的发芽试验,研究了侧柏种子萌发与降水时空分布、母树及一些伴生树种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是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的限制因素。降水量作为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夏季干旱等水热失衡的诱发因素常抑制种子的萌发出土,母树树体下和适度遮荫环境有利于侧柏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9.
10.
杨坤  曾卫军  祝长青  谢青 《种子》2016,(1):97-100
以新疆黑鳞顶冰花种子为实验对象,根据不同体眠机制选取10余种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以此比较其对顶冰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黑鳞顶冰花种子4℃时32 d左右开始萌发,萌发周期80 d左右,萌发率为72%;室温25℃和酸碱处理不适宜萌发;50℃温水、超声波和200 mg/L GA3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去除种皮极有效促进其萌发(p=0.002<0.01),萌发率达到88%;刺破种皮+200 mg/LGA3和500 mg/L GA3+15% H2O2处理也能有效促进萌发(p<0.05),萌发率分别为84%、82%,前者发芽势最好,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1.
水稻叶色变化动态的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定量描述叶片颜色变化的动态过程是植物生长数字化和可视化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水稻品种和不同水氮处理条件下主茎和分蘖不同叶位叶色变化过程的连续观测和定量分析,构建了水稻叶片颜色随生长度日变化的动态模拟模型。水稻叶片颜色变化的基本过程可以用3个阶段的SPAD值分别表达,第一阶段为基于幂函数的伸长期,叶色逐渐增强,第二阶段为相对稳定的功能期,叶色基本不变,第三阶段为基于二次曲线的衰老期,叶色逐渐减弱;并基于二次曲线方程分别描述了叶片含氮量和含水量对叶色变化过程的调控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叶片SPAD值与叶色组分(RGB)值的关系模型。利用独立的水稻田间试验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测试和检验,显示主茎不同叶位叶色变化3个阶段模拟值的均方根差分别为2.58、3.69和3.82,4个分蘖不同叶位叶色变化模拟值的均方根差分别为4.65、4.39、3.51和4.25;SPAD值与叶色组分间模拟值的均方根差分别为2.98和3.25。表明本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不同生长条件下水稻不同茎蘖上不同叶位叶色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为实现水稻生长系统的数字化模拟和可视化显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色差仪综合分析不同清洗剂、清洗剂浓度、清洗时间及烘干条件对杏干表面色泽的影响,寻找影响杏干色泽变化的主要因素,筛选杏干清洗及烘干工艺.结果表明,用柠檬酸和抗坏血酸作为清洗剂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杏干的褐变程度,提升杏干外观色泽品质;抗坏血酸作为清洗剂保持杏干色泽较好的工艺条件为:抗坏血酸浓度20 g/L,清洗时间30 min,烘干温度40℃,烘干时间30 min;柠檬酸作为清洗剂保持杏干色泽较好的工艺条件为:柠檬酸20 g/L,清洗时间10 min,烘干温度40℃,烘干时间30 min;柠檬酸(浓度20 g/L)和抗坏血酸(浓度20 g/L)(比例为1:1)混合清洗组,在温度较高条件下,依旧能很好地保持杏干的色泽品质.  相似文献   

13.
深入了解常色叶植物色彩属性特征与应用现状,推进量化方法,旨在进一步通过常见绿地的常色叶植物定量化研究获得色彩量化数据,更好地呈现城市绿地色彩景观。对贵阳市绿地的常色叶园林植物进行调研,通过RHS比色卡和叶片采样扫描,调查叶色典型色彩,运用Matlab软件提取并聚类数据,并在HSB模式下量化分析常色叶植物叶色色彩属性特征,并进行配植应用。结果表明,贵阳市常色叶园林植物共计54种,分属33科49属,单色叶植物22种,共有5个色系19个典型色;双色叶植物2种,共2个色系4个典型色;斑色叶植物30种,共4个色系17个典型色。暖色系的植物种类居多,黄色系和红色系有37种植物,中性色和冷色系偏少;植物色彩的明度和彩度范围较大,多数植物为中、高明度和彩度;主要的色彩配植方式有单一植物色彩、类似色、对比色和多色彩配植。调查中,植物种类和色彩过于单调,少数种类频繁使用,缺少橙色和蓝紫色系的植物,建议增加此类植物的应用,均衡植物色彩搭配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江苏丘陵稻区旱育机插条件下长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种子处理方式,以机插为前提条件,采用20%氯虫苯甲酰胺(CAP)悬浮剂浸种、清水浸种后药剂拌种(湿拌)及干籽拌种(干拌)3种方式处理种子,比较其对水稻的保叶效果和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并结合赶蛾数据分析当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式对稻纵卷叶螟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相同用量条件下,对水稻的保叶效果和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均为干拌≥湿拌>浸种处理。在江苏丘陵地区稻纵卷叶螟第3代偏轻至中等发生、第4代中等偏重发生条件下,利用CAP有效用量2.0g/kg浸种处理种子、1.0g/kg湿拌和干拌处理种子均可达到90%以上的保叶和杀虫效果,有效控制时长达111d以上。结合农药利用率及成本因素,在江苏丘陵地区可利用CAP有效用量1.0g/kg拌种,湿拌或干拌种子可预防水稻生长前期偏轻发生、后期中等偏重发生的稻纵卷叶螟,有效减少田间白叶率、活虫数及田间稻纵卷叶螟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15.
云南旱地小麦不同穗型品种减源缩库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剪叶、剪穗处理探讨云南三种穗型的旱地小麦品种的源库关系,结果认为:平地小麦在齐穗后不同剪叶、剪穗处理,其穗部性状变化明显。大穗型品种云麦39不同的剪叶处理其每穗重量和单粒重下降幅度较大,而小穗型品种云麦42和中穗型品种97591与云麦39相比每穗重量和单粒重下降幅度较小;不同剪叶处理的每穗饱粒重也下降,下降的程度依次是云麦39>97591>云麦42。大穗型品种的每穗饱粒数下降明显,而小穗型和中穗型品种的下降较少。对于不同的剪穗处理,大穗型品种的单粒重增加幅度较大,而小穗型品种增加幅度较小,中穗型品种的甚至减少。对于不同穗型品种的穗部性状源库结构调整的反应不同表明:其灌浆过程或光合器官间的相互补偿能力不同,这种不同使不同穗型品种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有差异,栽培管理应该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6.
The plant development of three sweet potato cultivars under different shade levels was compared during the 1990 and 1991 growth season at two locations in Peru. Deep shade retarded the time of tuber initiation of two cultivars. All shade levels reduced the number of tuber/m2, hence the sink-size. After the 13th week after planting (WaP) the yield increased very rapidly in full sunlight. Shade reduced these growth rates and the highest increases occurred later in the vegetative period. Therefore, shade generally affected the tuber initiation and formation and eventually tuber yield.
Shoot growth terminated 13 WaP; only in deep shade did the plant top keep growing until harvest and competed permanently for assimilates with the tuber-sink. The leaf area was hardly affected by shade. The leaf area ratio increased in shade and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AR and tuber and biomass yield. Shade also augmented the specific leaf area by approximately 11 % in 26 % and 42 % light reduction (LR) and up to 20 % in 60 % LR.  相似文献   

17.
汕优63冠层叶色变化节奏及肥料效应的光谱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玉泉  王延颐 《作物学报》1997,23(1):95-101
以Exotech100BX光谱辐射计监测结果表明,中籼杂交组合汕优63本田期冠层叶色显示出“二黑二黄”变化节奏。“二黑”出现的时间是:移栽至颖花分化期;花粉母细胞形成及减数分裂期至始基穗期。“二黄”出现的时间是:颖花分化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及减数分裂期;始至灌浆期。这盘算在身内在节奏的制约。“黑黄”程度依不管理措施为转移。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面粉对鲜白盐面条颜色的影响,在澳大利亚商业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淀粉、面筋粉和麦芽,配制了8种面粉,用其制成鲜白盐面条后,用Minolta在0和24h时分别测量其L*、a*、b*值。经分析,在0和24h时,8种面条的L*、a*、b*值都分别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24h后,所有面条的颜色变差,其L*值降低,a*、b*值升高;经比较,在添加了淀粉的面条颜色较好,其中以面条CK+9%S(在面粉中添加9%淀粉)的颜色最好。结果建议育种家在优质面条小麦育种中,应注意选出的品种蛋白质含量不应高,而淀粉含量应较高和面条颜色稳定性好的抗穗发芽品种。  相似文献   

19.
Eight sweet potato cultivars ( Ipomoea batatas Lam.) were grown under four different light regimes (0, 26, 42 and 60 % light reduction (LR)) at two experimental sites of the 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 (CIP) in Peru during the 1990 and 1991 growing season. Increasing shade diminished the tuber yield of five cultivars, two showed a tolerance for slight (26 % LR) and moderate (42 % LR) shade and one had the same yield in full sunshine and slight shade. Shade mainly reduced the sink-size (tubers m −2) of sweet potato and to a lesser extent the sink-strength. The growth of the plant top was hardly affected by shade; slight shade even favoured shoot development of some cultivars. The plant top was the stronger sink under shade conditions and tuber yield was not only reduced by lesser assimilate production as a whole but also by an altered assimilate partitioning.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肥制度对褐土有机氮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施肥对土壤有机氮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通过8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褐土有机氮及其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试前比较,不施肥主要消耗氨基酸氮和铵态氮,土壤酸解性总氮及氨基酸态氮、铵态氮、氨基糖态氮含量均显著减少,进而造成全氮含量下降。单施常量NPK化肥处理土壤全氮、酸解性总氮和氨基酸态氮出现下降趋势,氨基糖态氮含量显著降低,铵态氮含量则呈增加态势;增量NPK化肥处理主要通过提高铵态氮含量使酸解性总氮和土壤全氮略有盈余;有机肥(物)料配施常量NPK化肥各处理则表现为酸不溶性氮含量降低,并通过有效增加氨基酸态氮、铵态氮和氨基糖态氮含量进而使土壤酸解性总氮及全氮含量显著提高,增强土壤氮素供应水平。有机氮积累过程中,化肥氮主要进入土壤铵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库,而有机肥(物)料氮则主要进入土壤氨基酸态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