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精属百合科黄精属,性味甘甜,食用爽口,具有重要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为探讨黄精抗炎可能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借助TCMSP数据库筛选黄精活性成分,利用Pharmmapper和Uniprot数据库查找黄精活性成分靶点基因,借助GeneCards和MalaCards数据库筛选人体炎症相关基因,取交集获取黄精抗炎潜在靶点;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注释;使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黄精抗炎潜在靶点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共筛选出(+)-丁香树脂醇-O-β-D-葡萄糖苷、中华在线1、甲基原纤细薯蓣皂苷、西伯利亚蓼苷A、3’-甲氧基大豆苷元、β-谷甾醇等12个潜在活性成分和ALB、EGFR、MAPK1、CASP3、ESR1等65个黄精抗炎潜在靶标,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中筛选出46个GO条目和13条KEGG通路,主要涉及Pathways in cancer(癌症的途径)、Prostate cancer(前列腺癌)、IL-17 signaling pathway(IL-17信号通路)、Hepatitis B(乙型肝炎)通路。该研究揭示了黄精抗炎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黄精抗炎机制研究和后续试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夏枯草抗乳腺癌的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挖掘其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TCMSP和TCMID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出夏枯草的潜在活性成分,在TCMSP数据库中查询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并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在HPO和DisGeNET数据库中检索乳腺癌相关基因;将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乳腺癌相关基因进行比对,得到重复项(即活性抗乳腺癌的可能靶点);利用String平台构建潜蛋白互作网络(PPI);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夏枯草潜在活性成分-靶点-乳腺癌网络,并根据度值、介数和紧密度筛选出关键靶点;应用Metascape数据库分析关键靶点的KEGG信号通路并进行GO生物过程富集。结果 夏枯草中有19种活性成分,作用于253个靶点;夏枯草有17种成分可作用于乳腺癌相关的29个靶点,其中有7个关键靶点,7种主要活性成分,9条相关信号通路。结论 夏枯草可通过雌激素受体、细胞特异性周期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靶点及相关通路,发挥抗乳腺癌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艾草抗鸡马立克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利用TCMSP数据库检索艾草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查阅文献收集MDV相关宿主基因靶点,建立靶点数据库;利用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及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和主要活性成分;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显示,从艾草中筛选出8种活性成分,共有108个基因靶点与MDV宿主基因存在相互作用,艾草抗MDV作用的主要靶点有JUN、CCND1、CDK1、IL-6等;GO功能分析涉及细胞活性、炎症反应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涉及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细胞衰老、p53信号通路、细胞凋亡、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异泽兰黄素与靶点蛋白CCND1的对接能力最强。结果表明,艾草主要活性成分异泽兰黄素可能是通过作用于CCND1,干预细胞周期影响细胞活性,进而发挥抗MDV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荔枝核抗炎作用机制.通过TCMSP及CTD数据库获取荔枝核与炎症相关的潜在基因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运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荔枝核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利用WebGestalt对荔枝核潜在的关键靶点分别进行GO和KEGG的富集分析.结果 表明,...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绞股蓝防治高脂血症(Hyperlipidaemia, HLP)的可能机制。利用TCMSP数据库搜集绞股蓝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选定DrugBank数据库、TTD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高脂血症有关基因,选取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构建蛋白互作,并对结果数据导入Cytoscape 3.8.2进行可视化。应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对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筛选绞股蓝中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和绞股蓝皂苷等27个有效成分,预测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靶点109个,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绞股蓝治疗高脂血症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细胞对激素、无机物和脂多糖应答等生物过程,并通过脂质与动脉硬化、AGE-RAGE信号通路和胰岛素抵抗等多条通路共同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也进一步表明,潜在活性成分和RELA、TNF、AKT1、TP53等关键靶蛋白均具有较好的亲和作用。绞股蓝治疗高脂血症的特点符合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的中药复方作用机理,可为绞股蓝治疗高脂血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杨石磊  黄峰  晁旭  冯雪松 《特产研究》2023,(5):42-52+65
探究桂枝茯苓丸治疗肝硬化潜在的作用机制。利用TCMSP、ETCM和HERB数据库获得桂枝茯苓丸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收集肝硬化相关靶点,并运用Venn图获取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蛋白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采用Cytoscape 3.9.1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使用Metascape数据平台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 Tools 1.5.7和Discovery Studio 2021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共获得桂枝茯苓丸的有效成分56个,PPI包含靶点蛋白121个,关键蛋白包括TNF、AKT1和TP53等。GO功能分析,得到桂枝茯苓丸治疗肝硬化主要通过对活性氧的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和对细菌来源的分子反应等发挥作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桂枝茯苓丸治疗肝硬化的机制可能与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等有关。分子对接发现药物核心活性成分与靶点基因之间的结合活性良好。本文初步揭示了桂枝茯苓丸治疗肝硬化的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珍珠烧伤膏辅助缓解疼痛作用机制。利用中药系统网络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挖掘烧伤膏中金银花、紫草、甘草、当归、黄芩和白芷的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等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进一步通过Cytoscape3.8.2构建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利用DrugBank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疼痛的潜在靶点;采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库(String)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珍珠烧伤膏辅助缓解疼痛的作用机制;采用AutoDock分子对接软件对活性成分与关键辅助缓解疼痛靶点进行验证。通过筛选得到珍珠烧伤膏复方中药的156种活性成分和245个潜在作用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BP)条目238个、细胞组成(CC)条目36个和分子功能(MF)条目57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200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癌症相关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epatitis C信号...  相似文献   

8.
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肝爽颗粒对治疗肝癌(Liver cancer)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利用TCMSP、Pubchem、SEA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肝爽颗粒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liver cancer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筛选出肝爽颗粒的活性成分20个,靶点832个;肝癌相关的疾病靶点594个,与肝爽颗粒的交集靶点共有93个;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和PPI网络的拓扑学分析结果,共筛选出AKT1、PTGS2、TNF、STAT3、VEGFA和JUN等18个关键靶点,GO富集条目391个,主要涉及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肝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控、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受体复合物和炎症反应等。KEGG通路显著富集157条,其中与肝癌肝脏相关通路有乙型肝炎、丙型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系统药理学构建黄白双花口服液治疗犊牛腹泻的活性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相关蛋白的关系网络模型,阐述黄白双花口服液治疗犊牛腹泻的分子机制,为犊牛腹泻防治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口服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检索黄白双花口服液中每味中药(黄连、白头翁、金银花、黄芩、地榆和乌梅)的活性化合物及与其相对应的作用靶点,导入Cytoscape绘图软件中建立活性化合物与其对应靶点的互作网络图;通过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检索犊牛腹泻的有关靶点基因,使用维恩图求取二者的交集,得到犊牛腹泻与黄白双花口服液共同的靶点基因组合,然后导入String数据库中以获得相关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将黄白双花口服液作用于犊牛腹泻的靶点基因导入DAVID数据库中,分别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黄白双花口服液中筛选出43种活性化合物,分别对应131个相关靶点基因。黄白双花口服液与犊牛腹泻交集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包括128个节点及205条相互关系,其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及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的出现频率较高。利用DAVID数据库对黄白双花口服液与犊牛腹泻交集靶点的蛋白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最终富集到204条GO功能条目(FDR< 10-2),其中细胞组成条目8条、分子功能条目12条、生物过程条目184条;黄白双花口服液治疗犊牛腹泻的相关蛋白主要富集于19条信号通路上(FDR< 10-2)。【结论】黄白双花口服液主要以黄连、白头翁、金银花、黄芩、地榆和乌梅中的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及山奈酚等活性化合物成分,通过ATK1、MAPK1、IL-2、IL-6和IL-8等靶点,经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和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抗菌消炎、抑制细胞损伤及调节免疫力等作用,以达到治疗犊牛腹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火把花根治疗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潜在分子机制。通过文献检索搜集中药火把花根的化合物成分信息,利用PubChem、SwissADME数据库筛选药物成分,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药物作用靶点信息。利用DisGenet、DrugBank、GeneCards、OMIM数据库预测IgAN疾病靶点信息。利用R4.2.0 ggvenn包对预测的药物和疾病靶点交互映射、获得交集靶点;利用STRING11.5、Cytoscape 3.9.0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利用R4.2.0 clusterProfiler包对交集靶点进行GO、KEGG生物信息富集分析,获得火把花根干预IgAN的潜在通路;利用Cytoscape 3.9.0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使用AutoDock Vina1.1.2对核心成分、受体蛋白结合模式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共筛选获得火把花根活性成分19个,预测到火把花根干预IgAN潜在靶点54个,利用cytohubba获得10个核心靶点;GO富集显示潜在靶点主要参与伤口愈合(wound healing)、激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究黄芪葛根丹参中有效成分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DR)的潜在机制。采用TCMSP平台筛选黄芪葛根丹参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DisGeNET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DR相关靶点,以及在UniProt数据库查询成分和疾病靶点对应的基因名。利用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靶标并绘制网络互作图,再利用Metascape平台对药物疾病共同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建立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最后使用Discovery Studio和AutoDock Vina软件对其重要化合物与DR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上述方法共筛选得到中药有效成分89个及靶点基因247个,DR相关基因共4 231个,其中药物疾病共同靶点145个,涉及有效成分76个;GO富集分析涉及生物过程1 864条(P <0.05);KEGG富集分析通路共205条(P <0.05),主要有AGE-RAGE、P13K-Akt、TNF和HIF-1信号通路等;关键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刺芒柄花素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构建两面针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抗肿瘤靶点-抗肿瘤通路”等网络关系,预测其抗肿瘤的作用靶点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口服利用度(OB)及类药性(DL)为限制条件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两面针主要活性化学成分,在Pharmmapper服务器上筛选和建立两面针靶点数据库。通过OMIM及其他数据库进行抗肿瘤相关基因及蛋白靶点筛选。使用R4.2.1软件做出两面针活性成分、靶点基因和肿瘤。靶点基因相交情况筛选两面针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 3.6.1软件Merge及Union功能,建立了两面针“有效成分-肿瘤靶点”的可视化交互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抗肿瘤靶点之间的交互网络、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靶蛋白进行KEGG通路注释分析,富集出生物通路,构建出“活性成分-抗肿瘤靶点-抗肿瘤通路”网络。选择其中一个关联度较高的活性化合物作为配体、KEGG富集结果中较为显著的信号通路所涉及靶点作为受体,对活性成分与核心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经筛选和分析获得两面针活性成分21个,抗肿瘤靶点14个,包括EGFR、ESR...  相似文献   

13.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脊痛消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从TCMSP、TCM-ID和BATMAN-TCM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脊痛消胶囊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OMIM和DisGeNET数据库预测CSR的疾病靶点,将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映射,得到脊痛消胶囊治疗CSR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互作网络图和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图。利用ClusterProfiler包对潜在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有效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表明,脊痛消胶囊活性成分有133种,共有275个作用靶基因,CSR相关靶点有7 111个,映射得到交集靶点245个,通过PPI网络筛选得到脊痛消胶囊治疗CSR的关键治疗靶点10个,分别为蛋白激酶B(AKT1)、细胞性肿瘤抗体P53 (P53)、转录因子JUN(JUN)、肿瘤坏死因子(TN...  相似文献   

14.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熟地、牛膝、茯苓、肉苁蓉和菟丝子等高频调髓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作用机制。借助TCMSP平台,获取高频调髓中药的活性成分与潜在作用靶点,将上述药物作用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中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GeneCards和OMIM两大疾病数据库,获取得到ONFH疾病相关基因靶点,对所得到的已规范化的药物活性成分与疾病靶点进行整理合并,得到交集基因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和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网络中关键活性成分和蛋白靶点。利用R软件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of Genes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交集基因富集的功能与信号通路。为了验证药物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结合的稳定性,使用AutoDockTools和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在PyMOL软件中进行可视化分析,共得到5味...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核桃(Juglans regia L.)治疗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作用机制,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预测核桃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运用OMIM、GeneCards和DrugBank数据库检索HUA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作用靶点-活性成分-疾病网络绘制,利用Metascape平台进行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Tools 1.5.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对活性成分及重要靶点的结合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共筛选出核桃活性成分5种,与HUA有交集靶点16个;富集程度较高的信号通路包括癌症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和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信号通路;通过分子对接验证试验可知,核桃中主要活性成分与重要靶点结合紧密。  相似文献   

16.
王海坤  苏丹  吴娜  张玉慧 《特产研究》2023,(2):66-73+80
本文探讨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潜在分子机制。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挖掘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的活性成分和对应靶点,检索DisGeNET、GeneCards和DrugBank等数据库,挖掘GA疾病靶点,采用R语言Venn包,获取药物与GA的交集靶点基因。采用Cytoscape 3.8.0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并筛选核心成分;采用String平台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基因。采用R语言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共挖掘出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与GA交集靶点基因45个。筛选出槲皮素、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等7种核心成分,重组人趋化因子8(CXCL8)、白介素(IL)-1β等3种核心靶点基因。GO功能共富集1 561个条目,主要涉及对脂多糖的反应、细胞膜凹样内陷和氧化还原酶活性等;KEGG通路共富集120个条目,如AGE-RAGE、IL-17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成分与靶点蛋白结合活性良好。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核心成分槲皮素、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等可通过作用于CXCL8、IL-1β等核心靶点对AGE-RAGE和IL-...  相似文献   

17.
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平胃散对于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TCMSP)收集平胃散中苍术、厚朴、陈皮、甘草4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相关药物作用靶点;基于UC相关疾病数据库GeneCards、 TTD以及OMIM综合筛选疾病靶点;比对药物与疾病靶点筛选共同潜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 Cytoscape软件构建平胃散治疗UC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并筛出核心节点;同时将药物和疾病的共同潜在靶点与筛选后的平胃散中活性成分通过Cytoscape_v3.2.1软件生成体现活性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的网络图并筛选出核心节点;利用STRING在线分析药物与疾病共同潜在靶点的GO生物富集过程和KEGG通路富集情况,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通过AutoDock_Vina软件对药物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在平胃散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中有40个活性成分、 35条KEGG通路以及16个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10个活性成分与蛋白靶点MMP9,CAT,PTGS2,MAPK3,MAPK8,AKT1,MAPK14的最低结合能小于-7 kJ/mol,说...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定性分析欧李果实中的类黄酮成分,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欧李类黄酮抗骨质疏松作用,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欧李果实类黄酮粉末进行成分分析,建立维甲酸小鼠骨质疏松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Ca、StrACP、AKP、MDA、T-SOD等含量及股骨长度等物理指标。利用Swiss和PubMed挖掘活性成分靶点信息,通过GeneCards、OMIM、TTD和PharmGKB数据库得到骨质疏松相关靶点信息,将成分靶点和骨质疏松靶点取交集。使用STRING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DAVID对欧李果实类黄酮治疗骨质疏松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绘制KEGG富集分析高级气泡图。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欧李果实类黄酮治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结果表明:欧李果实类黄酮粉末正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到50种活性成分;在小鼠骨质疏松模型中,欧李类黄酮显著提高血清钙和AKP水平,增强T-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StrACP水平;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欧李果实类黄酮治疗骨质疏松作用前5位KEGG通路主要是催乳素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C型凝集素受体信...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在增强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良好作用。为了明确铁皮石斛潜在的免疫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从PubChem、SciFinder数据库中收集铁皮石斛小分子化合物及其化学结构相关的研究,然后通过Swiss ADME筛选优效目标化合物。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优效化合物的靶点集,并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免疫调节相关靶点集,两者取交集得到铁皮石斛免疫调节相关靶点集,进一步通过Cytoscape软件建立化合物-靶点网络图,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R的Cluster Profiler包对核心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包括基因本体分析(GO)及通路富集分析(KEGG),最终建立化合物-靶点-生物功能网络。最终,共筛选出优效化合物124个,对应靶点421个;与免疫调节相关化合物58个,对应靶点60个;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应的免疫靶点较多,可能为主要的免疫活性成分。得到9个免疫调节相关核心靶点,GO分析发现这些核心靶点共参与了2 059个条目,KEGG分析获得153个代谢通路。本研究通过化合物-靶点-生物功能网络展示了铁皮石斛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后续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验证提供了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究马齿苋与枳椇治疗糖尿病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异同.挖掘TCMSP和ETCM数据库化学成分与靶点,以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糖尿病基因.利用软件Cytoscape3.7.0构建共有及特有蛋白网络,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对靶点进行GO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马齿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