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中华 《吉林农业》2011,(10):36-36
土地制度是我国的基本制度,更是农村最重要的保证制度。土地制度既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效率利用土地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维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在现代共经历了3次变革,形成现存的土地制度,目前的土地制度在明确界定和保护农民土地权利上取得了巨大进展,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对耕地的保护政策和措施不断强化,政府对土地利用的调控能力不断提高,土地的法律框架也逐步完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使土地制度更加适合农村发展。关键词:捉村土地改革制度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的土地改革──土地私有化及其前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许国雄众所周知,80年代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其他农业企业中广泛推行承包、租赁和内部经济核算等改革措施,但未触及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当时农民不是土地的主人,也不是...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土地改革。分析了1949~1952年台湾第一次土地改革,根据文献和台湾经济发展的数据资料,探讨台湾土地改革与台湾经济恢复发展的关系。分析表明,台湾土地改革在经济上确实取得一些成效:改善租佃关系、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提供了一些工业化的资本积累,但土地改革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对经济的发展并非具有决定性作用。此外,台湾土地改革所巩固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对后来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束缚。  相似文献   

4.
1989—1991年,欧洲和中亚的若干前社会主义国家(简称ECA国家)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于农业在这一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以土地改革为主的农业改革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这些国家由于受原有制度的桎梏,农业改革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宏观上都需要解除中央的集权控制,放开价格,引入严格预算约束机制;微观上则需要在市场经济的框架内实行土地私有化,变集体农业为家庭农业,减小农场规模。最终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和效益,建立起高效、竞争的农业。一、转型前的状况ECA国家经济转型前,在农业体制上…  相似文献   

5.
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在中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鄂豫皖苏区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土地改革所积累的工作经验与方法,为以后的土地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照。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土地改革,每次土地改革的产生与发展都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背景。其中一些历史因素,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复存在,如第一次土地改革时的军事对抗背景;有一些因素却贯穿始终,构成台湾历次土地改革的纵深背景。综观历史可以发现,台湾历次土地改革都是在工业化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工业化是对土地改革产生深刻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仍存在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土地政策惠及程度低、"三权分置"难度大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完善土地政策、落实三权分置,以提升农业发展空间;整合农业发展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8.
9.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土地改革,每次土地改革都有着不同而复杂的改革内容。综观历史可以发现,台湾历次土地改革都是在工业化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成为土地改革不同内容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946年下半年,沂蒙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经过《五四指示》的传达贯彻和《九一指示》的制定与实施,到1946年底,沂蒙解放区基本上解决了土地问题,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广大农民进一步从政治上、经济上解脱了封建压迫剥削的痛苦,参军、支前、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对争取自卫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想要实现中国的崛起就必须加快农村的发展,自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提出要加强、加快农村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相关农村土地政策的提出势必为农村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从农村目前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村土地改革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阐明了农村土地改革对农村经济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土地改革是各界十分关注的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土地改革方面进行了重大探索与实践,这也对我国初期的乡村治理起到了一定作用。基于学术界对土改不同方面及不同视角的研究。我国针对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所实行的土地政策与规划也各不相同。目前我国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正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败退到台湾时,台湾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经济面临全面崩溃,社会一片混乱,危机四伏。为了稳定当时台湾混乱的社会局面,时任"台湾省政府主席"的陈诚首先从农业入手,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对台湾农业生产的恢复,社会的稳定以及日后台湾工业的崛起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土地改革及对农民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曾经进行三次土地改革。土地政策目标依次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扩大农地经营规模、促成"农地释出"。土地管制从保护农用耕地转变为放宽农地买卖与所有权流转,这标志着土地管理制度与政策的根本性变化。三次土地改革对农民就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致使台湾农村出现了农民隐性失业、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谋求非农就业以及农民从事兼业化就业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李洪松 《农业与技术》2013,(10):228-228
当今中国的农业问题存在诸多问题,土地问题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土地资源浪费、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食品安全堪忧等都离不开土地问题,农村土地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210-211
目前,虽然《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都有关于农村土地的规定,但不够清晰、明确,缺乏一定的操作性;而且,现有法律是建立在城乡二元制结构基础上的法律体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满足土地改革目标的要求。为了进行农村土地改革,实现农村土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等目标,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土地法律体系予以保障。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体系,首先要构建农村土地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整合统一相关的法律法规,专门立法。其次,在加紧整合法律法规,专门立法的同时,要加快修改、完善现行法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土地改革的相关配套法规建设。在实施方面,各省市、地区也要结合实情,分别就农村土地改革的各个方面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这样,形成一套完善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土地改革的目标,调整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与统筹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农村土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相似文献   

17.
新桂系为了巩固其在广西的统治基础,主张在不触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实行有限度的土地改革。他们以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为依据,制订了一些土地改革政策,其中不乏进步的因素。但是,新桂系的土地政策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他们所开展的“减租限田”运动也偏离了土地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粮食的生产潜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梁书民一、粮食生产的现状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和粮食增长的相对速度问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分析,1980~1993年的13年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谷物总计增产383%,同期人...  相似文献   

19.
杨江潮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2):265-266,277
以人力资本产权与土地产权双重残缺为分析的逻辑起点,剖析了农业集体化进程必然归于失败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存在着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的天然性缺陷,在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动力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有土地,通过土地出让金攫取土地财政。而目前的税制,即事权下移、财权上收的制度安排,也是迫使地方政府寻求体制外收入的重要原因。因此,税制改革便是寻求建立土地流转市场的关键性变量。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时期,长清县政府与军队在坚决对敌斗争的同时,逐步推进土地改革进程,为老百姓争取实际收益与基本权利。长清土改正式开始于1946年10月全县工作会议,基于上级指示精神,会后几年间在及时调整落实政策、驻村干部与试点相结合、层层宣传动员教育、部队保障与协助等因素影响下土改工作顺利进行,最终于1952年春结束。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长清人民分得土地,守住家园,最终实现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