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疫巴氏杆菌与大肠杆菌二联苗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临床分离到的鸭疫巴氏杆菌与大肠杆菌制成二联灭活苗,并加入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经实验室与野外扩大试验证实,该疫苗具有确实的预防效果,在免疫10天后,雏鸭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攻毒保护率达100%,野外试验可明显降低鸭疫苗杆菌与大肠杆菌感染造成的死亡。  相似文献   

2.
鸭疫里氏杆菌和大肠杆菌二联灭活疫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家利  詹晓庆 《中国家禽》2004,26(20):10-12
将鸭疫里氏杆菌(RA)通过加有血清的改良肉汤培养,得菌数在520亿—2000亿/mL的菌液;鸭大肠杆菌(E.coli)通过普通肉汤培养,得菌数在1000亿~5000亿/mL的菌液,将两茵液甲醛灭活后以2.5:1的比例混合,再与灭菌的油乳剂以2:5的比例强力搅拌,制成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经无菌检验,安全检验合格后,做免疫保护试验,免疫6日龄雏鸭(0.5mL/只),于18天后攻毒(RA:0.2mL/只;E.coli:0.1mL/只),保护率分别为75%和50%;6日龄一免,14日龄二免(均0.5mL/只),于二免后11天攻毒,保护率分别为100%和80%。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黄承锋等,对鸭疫里氏杆菌和大肠杆菌双联灭活苗进行了研制。将分离到的鸭疫里氏杆菌接种于 P- L肉汤培养基中摇振培养 24 h后,进行纯度检验,取无杂菌污染菌种培养液接种于大瓶 P- L肉汤培养基中培养 24 h,再进行纯检后加入甲醛灭活 48 h,取灭活菌液接种于巧克力培养基中以无菌生长为准。再有,将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菌株接种于牛肉汤培养基培养 24 h后,进行纯检作为种子液。取无杂菌种子液接种于大瓶牛肉汤培养基中培养 24 h,再进行纯检后加入甲醛灭活 48 h,取灭活菌液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中,以无杂菌生…  相似文献   

4.
郑州市郊某肉鸭饲养户,购入北京肉鸭2000只,18日龄时突然发病并死亡31只,以后9日内共死亡422只,死亡率为21.1%,经综合诊断,确诊为鸭疫巴氏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一、临诊症状病鸭嗜眠、缩颈、腿软,不愿走动,食欲减少,眼有粘液性分泌物,粪便...  相似文献   

5.
2008年3月15日,我县前锋镇某肉鸭饲养户饲养的2 000只樱桃谷肉鸭在20日龄突然发病,当日死亡31只,以后连续5 d出现死亡,共死亡422只,期间使用抗生素进行防治,效果不明显,经我县兽医门诊综合诊断,确诊为鸭疫巴氏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二联蜂胶苗的研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鸭疫里默氏杆菌(RA)病是侵害皱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1932年,由美国学者Hendrikson和Hibert首次报道在纽约长岛的鸭场中发现,在我国,邝荣禄等于1975年首次提出广州存在本病,1982年郭玉璞等在北京郊区鸭场分离鉴定出RA,血清型鉴定为1型,1983年郭予强等证实了本病在广东的发生和流行。RA主要感染家鸭,1~8周龄鸭均可感染,  相似文献   

7.
鸭疫巴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它主要危害8周龄以下的小鸭,其特征是引起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对养鸭业威胁较大,是引起小鸭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1 病原 鸭疫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不运动,不形成芽胞的杆菌,瑞氏染色呈两端浓染,印度墨汁染色可见细菌的荚膜。到目前为止,本菌共发现12个血清型。本菌在形态上  相似文献   

8.
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危害鸭和其他家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是幼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幼鸭眼、鼻分泌物增多,眼眶湿润并形成“眼圈”,排黄绿色稀粪,运动失调和头颈震颤;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纤维素性气囊炎、脑膜炎和关节炎。历史和分布此病在国外早有报道。1932年 Hendrickson 和 Hilbert 首次报道在美国纽约州的长岛发生此病,由于是新发现的疾病,故称为“新鸭病”,目前本病已成为世界性的疾病,广泛分布于养鸭业发达的地区。在国内,邝荣禄等1975年于广州地区首次提出本病在我国的存在。郭玉璞等于1980~1981年在北京郊区发现本病,  相似文献   

9.
鸭疫巴氏杆菌病,是鸭、雉鸡、火鸡等的败血症性疾病,特别是对幼鸭感染性很高.本病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等国均有发生.日本于1979年首先在大阪府确认发生本病,但以后未见发生本病的报告.1985年10月在埼玉县一肉用鸭饲养场,有400只30龄鸭发生了流鼻涕、流泪、斜颈、跛行、腹泻等症状的疾病.初发后4日内死亡了40只.  相似文献   

10.
鸭疫巴氏杆菌感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鸭疫巴氏杆菌感染李康然广西农业大学530005鸭疫巴氏杆菌感染是雏鸭的一种最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其特征表现为下痢、共济失调、生产率下降、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等。在广酉本病危害1—8周龄小鸭.常引起2—3周龄雏鸭大批死亡,经济损失严重.本文重点综述本...  相似文献   

11.
鸭疫巴氏杆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疫巴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它主要危害8周龄以下的小鸭,其特征是引起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对养鸭业威胁较大,是引起小鸭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2.
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1流行特点 鸭疫巴杆菌病主要是鸭的传染病,但也有感染火鸡、鸡、鹅和某些野禽的报道.鸭以2~4周最易感染,8周以上的鸭一般不再有本病发生,5周龄以下的小鸭常在出现症状后1~2天死亡,较大的鸭子得病后,存活的时间较长,耐过的鸭子往往发育不良.各品种的鸭对本病均易感染.  相似文献   

13.
鸭疫里氏杆菌-大肠杆菌二联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河北某肉鸭场的发病鸭中分离出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BJ-D-1株,对该菌株采用液体培养、固体培养及鸡坯培养等三种不同方法进行增菌培养,然后与大肠杆菌O1、O2、O78株及河北地方大肠杆菌流行株等的浓缩菌液以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油乳剂灭活苗。皮下免疫7日龄雏鸭0.5mL/只。在河北某发病肉鸭场及周围肉鸭场进行田间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1995年11月,某鸭场一批樱桃谷肉鸭发生疫病,一栏520羽鸭,在一周内死亡360多羽,病鸭主要病变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等变化,经分离培养,确诊为鸭疫巴氏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发病鸭群约18日龄,病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拉绿色稀粪、头颈震颤、昏睡,有轻度罗音.开始死亡较急,后逐渐趋缓,一周内,520羽鸭子死亡360多羽,死亡率高达69.2%.  相似文献   

15.
2005年6月.我县某蛋鸡养殖户因其鸡群出现异常死亡.剖检死鸡发现有多脏器病变而送检.主诉该批鸡28日龄,共有3000只,一周前发生球虫病,病情不是很严重而且已用氯苯胍等抗球虫病物控制,  相似文献   

16.
鸭疫巴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鸭疫巴氏杆菌病研究进展胡清海(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扬州225003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laAnatipestifer,PA)病是家鸭、火鸡和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感染性疾病。又称为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传染性浆膜炎和鸭疫雷摩氏菌病(Ri...  相似文献   

17.
1 流行病学 鸭疫巴氏杆菌病主要侵害2~8周龄雏鸭,以2~4周龄的小鸭发病率较高,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早秋、晚春多发.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多呈暴发性流行,鸭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其死亡率达40%~70%,耐过鸭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2011年5月6日,我县戴楼镇肉鸭养殖户张某,饲养樱桃谷肉鸭3200只,其中18日龄肉鸭1600只,发现有20多只开始排白色稀粪便,第2天,病鸭增多,并伴有流泪,眼有分泌物,第3天后排黄绿色稀便,蹲伏地上,关节肿大,临死前头向后仰。用0.1%土霉素拌料内服,连用3d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鸭疫巴氏(鸭疫里氏)杆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采自福建闽南,闽北等地表现国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组织进行病原分离与人工感染试验。并对病原菌株进行细菌学及血清学鉴定,确定其病原菌均为鸭疫巴氏杆菌I型。  相似文献   

20.
从郑州、信阳等地鸭场的发病或死亡鸭的脑、心血、肝、脾等中分离到3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HP1、HP2、HP3),经形态学检查、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三株分离菌被鉴定为I型鸭疫巴氏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株对蒽诺沙星等抗菌药物都较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