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研究表明,在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2.25%~2.35%的盆、框栽条件下,氟乐灵处理土壤后随浓度增加而药害加重,高浓度处理幼苗出现枯死。对大豆和共生固氮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成熟大豆的株高、株重、英数、株粒数及粒重均低于对照。对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在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2.25%-2.35%的盆,框栽条件下,氟乐灵处理土壤后随浓度增加而药害加重,高浓度处理幼苗出现枯死。对大豆和共生固氮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成熟大豆的株高,株重,英数,株粒数及粒重均低于对照。对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生长敏殖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5.
为评估纳米银在土壤环境中的风险,采用土壤培养方式,比较了不同浓度10 nm的纳米银(10、25、50 mg·kg~(-1))和50 nm的纳米银(25、50、100 mg·kg~(-1))暴露对土壤固氮微生物数量、群落组成以及固氮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暴露下土壤固氮微生物的种类减少,且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流行杆菌属(Vulgatibacter)和厌氧黏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的相对丰度降低,而固氮弧菌属(Azoarcus)的丰度上升,群落组成发生明显变化;10 nm的纳米银暴露7 d对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50 nm的纳米银暴露90 d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最小;10 nm和50 nm的不同剂量纳米银暴露28 d,土壤自生固氮菌数量下降18.96%~47.28%和17.42%~27.78%;土壤固氮活性随着纳米银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10 nm和50nm的不同剂量纳米银暴露90 d后,土壤固氮酶活性下降了14.55%~27.47%和17.87%~21.79%。研究表明,纳米银对土壤固氮微生物及固氮作用具有负面影响,且影响程度与其尺寸、剂量以及暴露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6.
磷素营养与大豆生长和共生固氮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磷素营养对2个大豆品种生长和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培液中磷含量在2.3-9.3mg/L时,2个大豆品种的植株生长量,根瘤数,根瘤干重,固氮活性和氮积累量均随磷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而在9.3-37.0mg/L量则大大降低。磷浓度过高会造成毒害,但植株的磷积累量却与施磷量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7.
8.
5种土壤处理用除草剂对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内测定了5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咪唑乙烟酸,异恶草酮,乙草胺,仲丁灵和氟乐灵对紫花苜蓿鲜重、干重、结瘤和总含氮量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咪唑乙烟酸和异恶草酮的抑制作用为最强,乙草胺和仲丁灵的抑制作用次之,氟乐灵抑制作用最小。咪唑乙烟酸在用量为33.8a.i.g/hm~2时对紫花苜蓿的鲜重抑制率和干重抑制率分别为67.2%和65.3%,氟乐灵在用量为450a.i.g/hm~2时对紫花苜蓿的鲜重抑制率和干重抑制率分别为33.0%和33.3%;与对照植株的结瘤率和总含氮量分别为90.1%和4.2%相比,咪唑乙烟酸用量为33.8 a.i.g/hm~2处理时,紫花苜蓿结瘤率和含氮量分别为为33.1%和2.3%,氟乐灵为450 a.i.g/hm~2处理时,紫花苜蓿结瘤率和含氮量分别为76.0%和3.1%。  相似文献   

9.
阿特拉津对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阿特拉津对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对细菌、放线菌的生长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对真菌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细菌和放线菌是阿特拉津胁迫下的优势菌群.利用密闭法测定阿特拉津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表明,阿特拉津对土壤呼吸有促进作用:质量分数低(0.43、0.87 μg·g-1)的阿特拉津的促进作用持续时间短;质量分数高(1.73、8.7 μg·g-1)的阿特拉津的促进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根瘤菌、大豆品种、土壤类型对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结合黑龙江省生态环境,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分别在黑土和草甸土中对大豆品种V1和V2接种根瘤菌株R1、R2和R3,在盛花期通过乙炔还原法测定离体根瘤的固氮酶活性。单因素效应对固氮酶活性的影响高于因素间的作用,菌株与品种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大于其它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处理R1V2S2和R1V1S1的固氮酶活性最高,二者都极显著高于两种阴性处理CK。  相似文献   

11.
钴肥对大豆根瘤固氮及产量影响的初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试验用硫酸钴拌种,经测定,在盛花期和结荚期大豆株高、干物重及根瘤固氮酶活性和固氮强度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幅度增加,收获后大豆籽粒产量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盆栽试验表明:铬使大豆叶内可溶性糖、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使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高浓度的铬可使大豆的根和叶出现受害症状,植株矮化,生育期延迟,光合生物量和产量下降。大豆结瘤与固氮对铬的反应十分敏感,铬使结瘤数减少,根瘤重下降,使根瘤内的蛋白质含量提高,豆血红蛋白含量减少;铬还使单株固氮酶活性(乙炔还原法测定)显著降低,用高浓度铬处理者克瘤固氮活性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铬能明显促进大豆氮代谢及其生长,但效果比等量的钼稍低。  相似文献   

14.
土壤灭菌对连作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用连作大豆茬土壤和玉米茬土壤灭菌后栽培大豆表明,灭菌可基本消除大豆连作土壤的不良影响,表现出大豆生长发育良好,产量提高;而且大豆连作土壤还略优于玉米土壤,据此认为前作大豆所形成的土壤生物环境乃为大豆连作障碍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土壤切片法研究了大豆对耕层土壤微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茬土的土壤颗粒排列疏松,透光性好,具有多级圆形或椭圆形的复合团聚体,垒结形成彼此连通的树枝状和网状的多形态、多级孔隙。团聚体内部孔隙较多,大豆根系分解后形成的孔隙稳定性和连续性好;薄片中清晰地观察到根系分泌物和脱落物直接胶结土壤颗粒,形成稳定的土壤团聚体以及絮状、胶膜态和浸染态等多种形态腐殖质与土壤颗粒相互融合的情形,说明了大豆根系对土壤微结构具有良好的的改善作用,这为宏观土壤物理分析的结果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硒、硫浓度对大豆植株干物重,硒、硫、氮、磷含量影响的水培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当营养中硫的浓度为60mgL~(-1)时,0.025mg SeL~(-1)的加入使大豆植株干物重达到最高;60mg SL~(-1)的加入对植株吸收硒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营养液中硫的浓度为30 mgL~(-1)时,随着硒浓度的增加,植株中硫的含量显著降低,但对磷无影响,而当营养液中硫的浓度增加到60mgL~(-1)时,在低硒(0.025mgL~(-1))浓度下,显著地提高了植株中硫和磷的含量,硫与磷的吸收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61~(**)。本试验的硒、硫浓度对植株吸收氮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秸秆及土壤改良剂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云南通海、弥勒两地进行了1999年至2000两年定位试验,研究禾本科秸秆、土壤结构改良剂对土壤结构的改良作用,对试验各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3种土壤改良措施在烟田和烟地的效应并不相同。土壤改良剂可迅速增加烟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施用小麦秆、玉米秆均不能在短期内明显改变烟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对长期试施用化肥的烟地,施用小麦秆和玉米秆都能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其中施加小麦秆的效果比玉米秆效果更好;而施用土壤改良剂则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降低。对长期化肥和农家肥配施的烟地,施用小麦秆和玉米秆均使土壤微生物数量下降,使用土壤改良剂则只能增加上层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18.
感染大豆花叶病毒(SMV)的大豆在发病初期其叶片除还原糖以外,其它各类碳水化合物含量均下降,包括总糖,总可溶性糖、不溶性糖、非还原性糖、但总可溶性蛋白、总游离氨基酸均明显增加.这说明SMV侵染明显地抑制了寄主碳水化合物代谢,但促进了寄主氮化合物代谢.因此SMV侵染大豆后,在消耗碳水化合物的基础上,优先合成各类蛋白质、这有利于SMV的复制.另外在感染SMV的大豆中,还发现总氮量增加,这说明SMV浸染刺激了寄主对氮的吸收并直接合成各种氨基酸,而有利于病毒的增殖.另一方面由于病毒的增殖不破坏寄主本身的蛋白质,所以氮吸收的增加对寄主起到一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油菜秸还田对土壤氮素供应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15N-硫铵、^15N-油菜秸单施,两者交叉标记的配施处理,于水稻生长期间研究了总N及肥料^15N的吸收和稻株体内的分布,还讨论了土壤氮素总供应量的变化,土壤全氮及腐殖质各组分含氮量的增长,显然,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在多方面产生良好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