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3月盱眙邓某饲养190头种母猪,实行定位栏饲养,近月来,陆续发生以腹部胀气、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发病后体温正常或偏高,食欲废绝,可视粘膜发绀,发病快,但发病率不高,死亡率极高,经临床检查分析与实验室诊断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病原为A型魏氏梭菌,经临床应用药物预防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饲料、食物、人畜肠道及粪便中,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牦牛魏氏梭菌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较高,而且多呈急性发作,又称猝死症。2011年某牧场部分牦牛口流涎、呼吸困难、喉头肿大,相继有4头牦牛病死,当地兽医采集病料送往我院做实验室诊断,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确诊为C型魏氏梭菌病,现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3年3月14日~5月初,浙江省两个山区农村发生一种在临床上表现为全身败血,高度致死的疾病。先后死亡奶牛32头,水牛1头。黄牛1头.羊1只.狗20只,病死前精神、食欲、体温和呼吸等均未见异常变化,突然倒地痉挛,数分钟内即迅速死亡。对此.市、区和当地政府十分重视,经镇、区、市畜牧兽医站和省畜  相似文献   

4.
魏氏梭菌病,又称兔产气荚膜梭菌(A型)病,是兔的一种急性致死性腹泻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均高,对养兔业的危害极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病原:魏氏梭菌即产气荚膜梭菌,一般可分为A、B、C、D、E、F六型。兔的魏氏梭菌病主要由A型引起,少数为E型。A型魏氏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两端稍钝圆,无鞭  相似文献   

5.
2003年12月初,齐市梅里斯区一养牛户,饲养黑白花奶牛16头,由于水灾,牧草、耕地涝情严重,奶牛主要饲喂粉碎的玉米杆、玉米面。牛群中出现拱腰努责、肌肉振颤、病程急为主要特点的疾病,死亡牛6头,死亡率37%,经诊断为牛魏氏梭菌病。  相似文献   

6.
魏氏梭菌(CI.welchii)又称产气荚膜杆菌(CI.perfringens),可引起兔梭菌性下痢、羔羊痢疾、羊猝狙和羊肠毒血症、鹿肠毒血症等多种传染性疾病。通常此病原菌引发的疾病发病急,死亡快,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给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形成的毒素及对动物病原性的不  相似文献   

7.
2002年8月,我市肃州区一专业户饲养的奶牛发生了一起传染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临床症状不明显,死亡率达100%。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诊断为奶牛魏氏梭菌病。  相似文献   

8.
兔魏氏梭菌病又叫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毒素引起的一种中毒性传染病,其特点是急性腹泻,排出腥臭、带血、呈胶冻样或黑褐色粪便。 1病原和流行病学 魏氏梭菌现称为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氏阳性菌,两端较平,大小为1.0-1.5×4^-8微米,一般为单个或成对存在,其老龄培养物菌体似颗粒状,革兰氏阴性。在体液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可见荚膜。能产生芽孢,芽孢位于菌体中央或偏于一端,但在培养基或病理变化组织处少见。无鞭毛,不能运动。  相似文献   

9.
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单个或成链,有荚膜的大杆菌。病兔以剧烈水泻、特殊腥臭味粪便,小肠出血、充血、充气,肠壁变薄、肠黏膜脱落等为特征。豆状囊尾蚴为白色的囊泡,单个或多个连成葡萄串状,头节上有4个吸盘。两种疾病对养兔业的危害都较大。  相似文献   

10.
羊产气荚膜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旧名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产气荚膜梭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土壤、污水、粪便、饲料以及人畜的胃肠道内等都有分布,在一定的条件下该菌可引发严重疾病[1].该病在绵羊多呈急性和最急性经过,发病不分性别和年龄,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春秋季和阴雨天气发病较多.发病率高,可呈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11.
魏氏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产气梭状芽孢杆菌 ,常有 A、B、C、D四型中的一种或几种对牛羊致病 ,牛多以“猝死”为特征 ,本次笔者所见的奶牛发病却表现缓和 ,现将发病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1 999年 6月中旬 ,先后发病 8头 ,死亡 4头 (2头成奶牛 ,2头 1 8月龄以内小牛 ) ,病牛集中在同圈或毗邻圈舍 ,呈散发但明显带有传染性。2 症状 病初仅见呼吸加快 ,呈腹式呼吸 ,伴有吭声。听诊 :肺泡呼吸音变化不大 ,心音无异常 ,瘤胃蠕动基本正常 ,粪便无明显病变。至病牛出现明显呼吸病症 (如鼻孔开张等 )后 ,体温随之升高 (40 .0~41 .…  相似文献   

12.
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又称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引起牛的猝死病的主要病原,对养牛业的危害极大。本文简要介绍了牛魏氏梭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  相似文献   

13.
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饲料、食物、人畜肠道及粪便中,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牦牛魏氏梭菌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较高,而且多呈急性发作,又称猝死症。2011年某牧场部分牦牛口流涎、呼吸困难、喉头肿大,相继有4头牦牛病  相似文献   

14.
15.
1发病情况 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一养兔户,购入2~3月龄獭兔40余只,购入后第3天,兔群出现腹泻、腹部臌胀症状,死亡24只,死亡率60%.经我站化验室诊断为獭兔魏氏梭菌病.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的、以腹泻为特征的传染病。此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尤以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多发,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高。北京市某奶牛场发生本病,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强心补液、解毒、镇静、调理胃肠,给与强心剂、肠道消毒药、抗生素,同时采用中药配合治疗,控  相似文献   

17.
魏氏梭菌病是近几年家兔的多发病,是一种病程短、死亡率高的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该病的特点是:患兔突然发病,表现为急性腹泻,粪便腥臭,呈水样.死后病变主要在消化道,以肠毒血症为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兔的梭菌性下痢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以消化道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以腹泻和脱水为主要特征。因为该病发病急剧,病程往往在2~3天,若临床误诊,轻则延缓病情,重则发生死亡,给养兔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2006年10月,笔者治疗一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魏氏梭菌病。经药敏实验、综合防治,病情得到迅速控制,收到了很好的疗效,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奶牛魏氏梭菌病又称为猝死症,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较高。引起该病的原因较多,但一般认为主要是由牛A型或D型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引起。临床上以病牛突然发病死亡,消化道和实质器官出  相似文献   

20.
我县某黄兔养殖场,饲养种兔200只,存栏肉兔1800多只,2001年2月发病320只,死亡170只,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兔魏氏梭菌病,经药物治疗和环境消毒,控制了病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黄兔场建于1998年,属废果园改造,较偏僻,种有0.53hm2多牧草,自繁自养。2001年2月初以来,常有仔兔发生腹泻,场主以为是喂了太湿的牧草所致,用氯霉素和氟哌酸治疗,收效甚微,至2月25日,已死亡黄兔170只,大部分是仔兔,还有150余只黄兔出现消瘦、脱水、肛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