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利用1951-2009年辽宁省锦州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资料,分析锦州观测站因观测环境变化对温度、日照、风速、蒸发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9a锦州站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日照时间呈下降趋势,风速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西南宁国家基本气象站迁站对比观测资料差异。[方法]采用南宁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59431)新旧站址2000年1~12月同期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日照等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南宁新旧站各气象要素的差异;并从海拔高度、下垫面性质、测站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新旧站址各气象要素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新站址本站气压、气温均低于旧址,相对湿度、风速均高于旧址;降水量、日照差异大,变化无规律。气象要素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新旧站址海拔高度、观测环境、站址地形及测站下垫面性质不同等原因造成,且海拔高度及观测环境的不同引起气象要素的差异尤为显著。[结论]该研究为南宁国家基本观测气象站的资料序列延续和均一性订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5—2017年吴忠市1个国家基本气象站和利通区4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线性拟合的方法,对比分析吴忠市国家基本气象站(大监站)与利通区区域自动气象站(区域站)的气温差异,建立最低气温订正模型。结果表明,大监站最高气温与区域站最高气温的差异在正常范围,最低气温差异明显。因此,建立了最低气温订正模型,经检验订正模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宁海县国家一般气象站1957—2014年及21个区域站2009—2014年的气温、降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近58年宁海县气候变化特点,温度呈上升趋势,降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并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赵春雨  任国玉  王颖  严晓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251-14254
利用1961-2006年辽宁省50个气象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大中城市站、小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和乡村站的气温变化趋势特点,重点研究了城市化对城镇站和国家站气温记录的影响程度和相对贡献比例。结果表明:近46年辽宁省所有台站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都呈增温趋势,且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远大于平均最高气温;增温率大小依次为:大中城市站〉小城市站〉国家基本/基准站〉乡村站;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的影响是显著的,尤其近20多年更加明显;由于热岛效应增强的影响,辽宁省各类城市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化影响。其中大中城市站、小城市站和国家站的年平均热岛增温分别为0.05 ℃/10 a、0.03 ℃/10 a和0.01 ℃/10 a,其热岛增温贡献率分别为14.9%、5%和3.3%。此外,城市热岛增温还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1981—2017年宜君国家一般气象站、铜川国家一般气象站和耀州区国家基本气象站气温观测资料,2008—2017年铜川市27个乡镇区域站气温资料以及2010—2015年核桃园小气候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和农业气象原理,分析铜川市核桃花期冻害特征,并绘制铜川市核桃花期冻害风险区划图,以期为促进铜川市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湖南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湖南96个气象站1961-2004年的气温资料,分析了年平均气温、界限温度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和水稻、棉花、油菜等主要作物的影响.并建立平均气温与地理因子(纬度、经度、海拔高度)之间的关联,利用GIS技术,探讨了未来CO2倍增导致气温升高对农业熟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升高1℃,三熟制面积增加4.34万km2;气温升高2℃,三熟制面积增加5.44万km2.  相似文献   

8.
主要利用了2006—2016年临安地区70个气象自动站以及临安国家基本气象站采集的气温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和比较,分析了临安地区气温差异的特征。结果表明,临安气温整体呈现东南方向偏暖、西北方向偏冷的态势。海拔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之一,遵循显著的一元线性关系,大部分自动站的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的月平均值均比临安基本站低,最低气温比临安站偏低较多,临安城区周边具有一定的热岛效应特征。  相似文献   

9.
依据南涧国家一般气象站和区域自动站常年地面观测气象资料,采用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相对湿度、土壤p H值、≥10℃积温和海拔高度6个因子作为南涧茶树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GIS技术将南涧茶树种植气候区划划分为4类区域。结果表明,南涧县茶树种植气候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南涧县南部的公郎镇、无量山镇和小湾东镇,无量山和哀牢山层峦叠嶂,气候温暖湿润,具有茶树生长的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10.
统计分析佛坪县气象站迁站前30年和后11年的主要气象要素差异及特征,建立参考序列,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佛坪站气温资料序列进行了均一化检验。结果表明,佛坪新旧站址的地理位置差异、海拔高度落差大是造成佛坪站气候资料序列非均一性的主要原因;气温、风向、风速、气压等对台站的迁移比较敏感,大风、霜冻日数受台站地理位置的变化影响较大;迁站后,佛坪平均气温新址较旧址偏高O.75℃。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新乡市国家基本气象站2003-2011年度夏季14∶00的气温和露天温度实况观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总体是一个上升的趋势,气温和露天温度分别上升了2.3℃和2.9℃。气温与露天温度在多云或阴天条件影响下差值为1.3℃、阴雨天平均差值为0.4℃、晴天平均差值为2.5℃,初步掌握了二者在以上几种天气因素影响下温度的变化规律。感觉露天温度更接近公众日常工作生活环境的温度,开展露天温度气象服务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姚小英  蒲金涌  杨小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16-12618
运用天水市7个国家气象站1961—2008年温度极值及相关天气现象资料,分析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自1961年以来,该地年平均最高气温以0.36℃/10年的速度升高;年平均最低气温以0.40℃/10年的速度升高。增温幅度最大的时期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最低气温≤0℃的日数以0.33d/年的速度递减;年平均最低地表温度以0.44℃/10年的速度增加;年极端最低地表温度以1.40℃/10年的速度增加;年结冰日数以0.33el/年的速度减少。温度极值及相关天气现象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种植业的布局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广西省崇左市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征,分析低温阴雨天气对崇左市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阴雨天气发生时的光、温、水、气等气象条件与正常时期差异较大,对崇左市的农作物产量高低及品质优劣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王沛涛  杨玲珠  张海霞  王艺璇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31-10232,10282
利用华北南部邯郸市16个站1980~200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对沙尘天气的地理分布特征、沙尘日数的年际变化规律、沙尘日数的年变化以及日变化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出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浅析了沙尘天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缺测检查、气候学界限值检查、台站极值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小时变率检查、温度连续时次的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等质量控制方法对鄂托克前旗2006年以来投入使用的15个区域自动站连续时次气温数据进行了质量评估。结果表明:数据正确率达到90%以上的区域自动站占全部区域自动站的67.9%,达到60%~90%及小于60%的区域自动站分别占16%及16.1%。15个区域自动站2012年年平均野值率为2.6%,2013年为2.0%,其余年份为0。各区域自动站数据缺测率最低为0,最高为100%(全年无数据文件或全年数据缺测)。对各区域自动站的比较表明,华云站数据相对较长春站数据稳定,缺测率少。随着维修维护技术不断进步,各区域自动站资料质量总体呈逐步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0-2013年3个海上石油平台的自动气象站与深圳3个沿海港口自动气象站的风力资料,分析平台站风力、港口站风力的相关性、规律,得出港口站风力资料受环境地理位置影响较大,一般在台风影响情况下风力由大到小为盐田港、妈湾港、蛇口码头,盐田港最大风力威胁来自于台风东北象限的东南风;相对于盐田港,妈湾港与蛇口码头最大风力威胁来自于海面无陆地阻挡的西南风(急流)。平台站风力受地理环境影响不大,3个平台站风相关性较高。平台站风与港口站风在台风过程中协相关系数较高,滞后时间9~11 h左右,平台站风对于台风风力预估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呼伦贝尔市2010年6月下旬高温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下旬呼伦贝尔市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天气,不但历时长且温度高,很多观测站点突破了历史极值,在此就产生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环流背景、物理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2010年高温天气形成的原因及物理机制,总结预报服务的准确性,并提出高温预报的着眼点及指标,为以后预报高温天气建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沿淮地区高温热害分布特征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德花  蒋跃林  杨太明  陈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680-9682,9716
[目的]研究沿淮地区高温热害分布特征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沿淮10个站1965~2009年气象资料和1967~2006年安徽一季中稻产量资料,分析沿淮夏季高温天气发生特征和高温热害强度;在前人提出的水稻高温热害指标的基础上,以沿淮地区水稻典型种植区域长丰县为代表,结合历史产量资料对长丰高温热害产量灾损率风险进行分析。[结果]沿淮高温天气发生频繁,高温热害自西向东呈"N"字形走向,位于沿淮中部的淮南、蚌埠高温天气发生频次较多,与皖南山区毗邻的霍邱、寿县较少,发生时段多集中于梅雨过后的7月中下旬~8月上旬,此时正值一季中稻孕穗抽穗开花期,对水稻产量影响明显。沿淮长丰县一季中稻产量随着高温热害持续时间的增加灾损率不断加大,但其发生概率减小,高温热害灾损率频发的强度等级主要集中在I级和Ⅱ级。水稻生殖生长阶段高温热害持续时间越长,灾害损失率越大,但其相应发生的概率较小,反之亦然。[结论]该研究为高温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影响亚热带东部森林结构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第五次全国资源清查的部分数据,在我国亚热带东部地区构造了一条以温度为主要驱动的,长约750km、宽约100km,地跨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五省的平行四边形样带,通过对样带内863块样地的胸径变异系数和有关林分因子、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确定了不同因子对林分结构的影响程度,其中,林分的平均胸径对林分结构的影响最显著,林分密度、海拔高度、坡度、经纬度、土壤厚度等对林分结构也有影响。这些因子最多能够解释整个样带林分结构变化的35%。  相似文献   

20.
陶倩  赵振宇  张青珍  范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29-4931
采用基于主成分的因子分析对阜新地区58个乡镇加密自动站2011年1月的最低温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时段乡镇最低温度空间分布的因子有共性因子和表示差异性的因子2个;根据2个因子的影响程度大小,将乡镇分为两类,两类分别与阜新县观测站、彰武县观测站聚为一类。在今后的乡镇预报订正中,当出现类似的天气情况时,可参考此结论。先由数值预报做出城镇预报,再根据已知的空间聚类结果,对乡镇预报进行订正,以提高乡镇预报准确率,更好地实现为农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