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正> 牛焦虫病是寄生于红细胞内的原虫病,在去年的5月份到8月份期间,我县兽医防疫站化验室每天接待10余例疑为焦虫病的病牛,经实验室诊断及临床症状综合分析确诊,发现其中有70%左右为奶牛焦虫病,其发病率高成为影响我县奶牛养殖业的一大顽疾。现把在诊治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报告如下:流行病学舍饲牛发生较少,露天养殖牛发病较多。一般情况下,各日龄牛均易感染,但多见于怀孕奶牛产犊前后这一阶段:2岁以内的小牛易感染;在产奶高峰期间也较多发病。临床症状病牛表现体温升高,一般为40℃~41.5℃,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并表现为腹式呼吸,呼吸短促,中午天热时加重,早晚天凉时减轻。可造成怀孕奶牛早产及奶牛产奶量下降;病牛肩前淋巴结明显肿大,有的有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咳嗽,流鼻涕;有的奶牛表现体温不高,但食欲减少,反刍停止或次数减少,有腹式呼吸症状;有的小 相似文献
5.
6.
7.
奶牛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东军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7,15(6):50-52
奶牛环形泰勒虫病是由泰勒属的各种环形泰勒虫寄生在奶牛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内引起的疾病。本病的主要特征是高热、贫血、消瘦、体表淋巴结肿大,发病急、病程短,常引起奶牛死亡。环形泰勒虫病通常在6~8月发病较多,呈地方流行性,通常和附红细胞体混合发生,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1流行情况石河子地区的奶牛环形泰勒虫病主要是由璃眼蜱传播。璃眼蜱在每年的4月开始活动,6~7月活动较多,8月以后活动明显减少,9月、10月硬蜱活动基本消失。环形泰勒虫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率随着硬蜱的活动明显升高,发病季节多在6~9月,7月为发病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牛环形泰勒焦虫病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日益严重,每年因此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有一些抗焦虫药物如贝尼尔、黄色素等有一定疗效,但大多都因毒性作用或治疗周期长,患病家畜康复较慢等原因而受到局限.笔者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抗血孢子虫病新药焦虫净治疗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58例,治愈率达96.55%,结果证明,焦虫净是治疗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高效低毒药物. 相似文献
9.
10.
焦虫病是一种具有血液性传播的原虫性疾病,在发病时会寄生于病牛的血液红细胞以及淋巴细胞内,所以病牛往往在发病时会具有高热的特点.此病具有传播性和流行性,发病原因是因受蜱虫叮咬而导致的感染,所以一到夏季,就是此病的高发阶段.对此,在进行诊治时,则必须要对其诊治依据进行有效认知,还要对发病时的症状进行有效了解,这样才能采取有... 相似文献
11.
奶牛焦虫病是由巴贝斯或泰勒虫寄生于牛的血液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寄生性原虫病。该病由蜱传播.又称蜱热.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尿热。在陕西关中地区多发生泰勒氏焦虫病.其典型特征是高热稽留、严重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并有较强的季节性.一般于5月下旬开始发病.6月中旬至7月初形成发病高潮。7月中旬以后发病减少。该病对牛的危害很大.奶牛最易感.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12.
13.
近几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奶牛流动比较频繁 ,奶牛的焦虫病在我地区的危害也日趋严重。我们先后选择了血虫净、磷酸伯氨喹啉和焦虫净等药物用于临床治疗。通过疗效比较 ,焦虫净效果较好。其优点为使用剂量小、无毒副作用 ,疗程短 ,效果确实可靠 ,病后产奶恢复快。笔者从 1996~ 1999年用焦虫净治疗奶牛焦虫病 32例 ,治愈 2 9例 ,死亡 3例 ,治愈率 90 .6%。1 流行病学1.1 传播媒介及发病时间通过从当地牛体上捕获的 80只蜱的形态观察 ,确定皆为长角血蜱。在我市于 3月中旬牛体上就可以发现蜱 ,受侵袭的牛群于 4月下旬到 5月上旬开始发病… 相似文献
14.
15.
在我区某村连续两年先后两次爆发奶牛焦虫病,其来势迅猛、发病率高。由于及时应用黄色素、血虫净(贝尼尔)进行防治未造成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发病情况:该村首次发生奶牛焦虫病为10月中旬,全村饲养276头奶牛,发病27头,死亡3头,发病率9.8%,死亡率1.1%。第二次发生在次年5月初,全村饲养268头,发病37头死亡1头,发病率14%,死亡率0.43%。 据调查:首次发病是该村1养牛户从外地购入1头奶牛突然发生了持续性高热、贫血、黄疸、消化紊乱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疫情迅速蔓延。在牛体及村周围草场发现传播焦虫病媒介蜱(草爬子)。第二次发病原因,据分析认 相似文献
17.
18.
北海市近十年来奶牛焦虫病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不完全统计 ,自 1 986年 1 0月至 1 999年5月 ,我市有八个奶牛专业户分别从福建省、上海市、河北省、石家庄、山西省、南宁市共引进了荷斯坦奶牛 1 9批 2 3 2头 (详见附表 )。这些牛运至北海后 ,几乎都出现以高热、贫血、黄疸为特点的病征。发病不分季节 ,平均发病率3 3 6% ,发病牛中的死亡率为 1 9 2 %。经笔者现场调查、临床观察与诊治 ,诊断为焦虫病。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精神不振 ,反刍迟缓或停止 ,食欲减少或废绝。体温升高至 40~ 42℃ ,呈稽留热型。泌乳量下降 ,走路无力 ,喜卧于阴凉处 ,在牧地常见病牛伏卧或呆立。结膜和…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河北省定州市某奶牛场,去年6月份发现2头患病奶牛,出现精神不振,饮食减少,肌肉消瘦等症状,经多次对症治疗无效而死亡。接着又有多头奶牛陆续发病,治疗不见效果,4头死亡。通过实验室诊断和临床症状综合分析确诊为奶牛焦虫病。2临床症状焦虫病,又称血孢子虫病。病原体是多种无色血孢子虫,寄生在红细胞内,引起奶牛发病,本病不能接触感染,必须通过中间媒介(蜱)才能传播,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患病奶牛表现为体温升高,一般为40.5℃~41.5℃,呈稽留热,可持续一周甚至更长,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次数减少或停止。随病程发展贫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