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个金银花品种根系对土壤物理性状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层挖取根系方法调查两个金银花品种秧花、蒙花的根系分布,同时测定植被下不同深度土壤的水分含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量等土壤物理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秧花根系主要分布在0~20cm土壤中,占总根系生物量的97.9%以上;蒙花根系主要分布在0~30cm土壤中,占总根系生物量的99.0%以上。秧花的吸收根系分布对土壤水分具有一定影响,吸收根集中分布区域下层土壤含水量虽仍在增加,但增加的趋势有所减缓。吸收根集中分布深度的比较发现,蒙花明显大于秧花。研究结果表明,两金银花品种根系的分布对土壤物理性状均有一定影响,并与对照样地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泥质海岸盐碱地土壤经不同方式整地4年后,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进行了外业调查与室内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台田、台穴、条田、大坑等方式整地后,土壤总孔隙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台穴整地增幅最大。但这4种整地方式对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没有实质性改变;和台田、条田、大坑相比较,台穴整地最大程度地改善了土壤的持水性能,而且土壤的三相比也接近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3.
4.
蒙山几个树种改良土壤物理性状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沂蒙山区一般土层较薄 ,土壤物理性状较差 ,水土流失严重。该地区开展大规模的荒山造林 ,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为探讨造林树种对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作用 ,我们在蒙阴县天麻林场选择刺槐、麻栎、黑松林进行了土壤物理性状的观测和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 研究内容与方法1.1 标准地的选设标准地设在蒙阴县天麻林场 ,采用常规的典型抽样法 ,选取林分特征有代表性的标准地 ,其中黑松标准地 6块 ,刺槐标准地 3块 ,麻栎标准地 3块 ,面积 2 0m× 2 0m ,并以无林空旷地为对照。1.2 主要观测指标1.2 .1 土壤含水量采用烧干法 ,即将土样在 10 5… 相似文献
5.
6.
麻疯树是公认的生物燃料植物之一,也是一种具有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力的物种。近年来,基于麻疯树速生和各器官含有毒物质,麻疯树对土壤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文中综述了麻疯树对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土壤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表明,在不同种植条件下麻疯树引起土壤水分含量、pH值、主要养分含量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趋势不同,麻疯树对土壤性状影响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建议深入研究麻疯树种植及其凋落物对土壤性状的影响,以期为麻疯树种植与调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下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合理配方施肥能够有效改善吴茱萸林地土壤物理性状.表现出:1)含水率方面:N1P1K1 >N1P2K1 >N1P2K2 >N1P0K1 >N1P1K0 >N1P1K2>CK;2)容重方面:CK >N1P2K1>N1P1K0 >N1P1K2 >N1P0K1>N1P2K2 >N1P1K1;3)土壤总孔隙度方面:N1P1K1 >N1P1K2 >N1P2K1>N1P2K2 >N1P0K1>N1P1K0>CK. 相似文献
8.
围封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表层土壤形态特征、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科尔沁沙地南缘章古台地区,已围封的樟子松人工林表层土壤形态特征、物理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凋落物的厚度、重量显著增加,但组成成分和分解速度变化不明显;土壤的红化作用、黑化作用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强而增强;表层土壤的硬度减小;土壤容重降低,最大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增加,土壤粘粒含量增加。而围封+间伐的混合措施与其它围封区相比,凋落物的组成成分发生变化、分解速度加快,红化作用、黑化作用、硬度和土壤物理性状指标略高于同期围封区,但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山东省龙口、海阳、蓬莱和日照4个地区的海防林不同群落样地土壤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海防林的濒海灌草带、防护林带、混交林带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盐碱含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土壤含水量、土壤毛管孔隙度表现为混交林带〉防护林带〉濒海灌草带,土壤容重表现为濒海灌草带〉防护林带〉混交林带,从土壤物理性状指标上来看,混交林带的土壤物理性状优于防护林带和濒海灌草带;不同群落的土壤pH值变化无规律性,但濒海灌草带的pH值高于其他两种群落;土壤盐碱含量规律为混交林带〉防护林带〉濒海灌草带,濒海灌草带具有较低的盐碱度。 相似文献
10.
对北京九龙山华北落叶松、油松、白蜡人工林与椴栎杨天然次生林土壤的物理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天然林的土壤物理性状好于人工林,在人工林中,华北落叶松的土壤性状好于油松和白蜡。其主要原因是:椴栎杨天然次生林的植物种类多,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下植物较为丰富,枯枝落叶多,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尾叶桉林地不同时期土壤物理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引种尾叶桉 6a中 ,对林地土壤某些物理性状进行连续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在引种尾叶桉第一轮 (即 6a)后 ,林地土壤容重值波动很小 ,土壤孔隙状况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遮阴对多年生油用牡丹品种“凤丹”根系生长的影响,以油用牡丹品种“凤丹”为材料进行了试验,设置5种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不遮阴(CK)、透光率为全光照的85%(Z1)、70%(Z2)、55%(Z3)和40%(Z4),并对不同处理下油用牡丹根系的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凤丹”牡丹幼苗根系总根长以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根系总表面积、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系丙二醛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Z1处理的根系总表面积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显著升高,其根系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当透光率为全光照的50%~65%时有利于根系维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综上所述,试验条件下透光率为全光照85%的轻度遮阴处理有利于“凤丹”幼苗根系保持良好的生理活性,透光率≥55%时显著抑制牡丹根系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不同竹种对采煤沉陷区土壤环境的适应能力,研究了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采煤沉陷区百竹园4个竹种的根系功能性状及其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率和速效钾含量均与根长密度、根表面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根组织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pH值、有机质含量与比根长、比表面积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根组织密度、平均根直径呈显著负相关(P<0.05)。(2)淡竹竹根系总根长密度(737.784 m·m-3)、根表面积密度(1.121 m2·m-3)均为最大,表明淡竹吸收养分与水分的能力最强;金镶玉竹根系的比根长(5.213 m·g-1)与比表面积(66.214 cm2·g-1)最大,表明其资源获取速率最强;其中淡竹通过高根组织密度和低比根长获取资源的策略适应土壤环境。(3)根系生物量与根长密度、根表面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淡竹根系总生物量显著大于其他竹种,可见淡竹通过增加根系生物量和密集鞭根网络系统可抑制采煤沉陷区土壤侵... 相似文献
14.
15.
火烧对羊草草原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及其与群落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讨论了火烧对羊草群落土壤性状的影响及其与群落特征变化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对土壤含水量及其垂直分布、土壤硬度具有明显影响,同时,火烧增加羊草等根茎植物的比例,抑制大针茅等地面芽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于火烧对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效应。而杂类草比例的提高,可能是由于这些植物的根系特点和火烧增加下层土壤的有机质和水分含量,改善下层土壤结构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树木奶系对土壤中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在林带附近土壤酶活性较高,距林带较远处酶活性较低,根际土土壤酶活性大于非根际土;(2)各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变化规律比较复杂,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尤其是蔗糖急剧下降,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3)树林根系,尤其是根径小于1mm的吸收根和细根数量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土壤酶的活 相似文献
17.
18.
为探究细根和相关菌根真菌对土壤酶活性及其温度敏感性(Q10值)的影响,在亚热带杉木成熟林中设置未隔离(NE)、隔离细根(ER)、隔离菌根(EM) 3种处理,并在室内设置不同温度梯度(4、10、20、30、40℃)的培养试验,探索根系碳输入改变对土壤酶活性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E处理相比,ER、EM处理下土壤的β-葡萄糖苷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ER、EM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 ER处理下土壤的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本研究中的土壤酶活性可能主要是由植物细根诱导的;不同隔离处理下3种土壤酶的活性均随着培养温度的上升而不断升高,只有ER、EM处理下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在30~40℃温度区间开始下降;不同隔离处理下土壤酶的Q10值随温度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20~30℃... 相似文献
19.
收集5 a、10 a、15 a林龄泡桐根系分泌物,以不进行根系分泌物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林龄泡桐根系分泌物对土壤肥力、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以10 a处理效果最佳,与CK处理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61.27%,土壤速效氮、磷、钾分别增加了57.48%、22.22%、40.38%,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分别增加了37.56%、31.64%、25.05%、7.88%,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分别增加了60.37%、94.56%、53.72%,根系分泌物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并随着泡桐林龄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有机质、速效氮磷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可以作为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